新旧诗学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发展中并行不悖的两条路径,为我们呈现了多维的审美理想和诗歌范式,而并非是一方压倒另一方的冲突与矛盾态势。《中国现代时期新旧诗学互训》立足于新旧互训的基点,力图从诗学嬗变的源头中梳理出二者的对立与统一,使抒写心灵艺术的诗歌重新回归人类心灵的栖息之地。
《中国现代时期新旧诗学互训》这本浅显而论的小著是王巨川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的*终检验成果。本书的写作初衷,是力图以历史意识和问题意识考察这一时段的新旧诗学路径,用辩证思维与分析哲学,反思中国变革时代文学的发展与进化、艰辛与曲折、作用与效果,反思由汗水、泪水乃至血水洒在这条路上凝结成的精神珍珠,表达自己对文学现实的关切和对旧体诗学复兴的期待。
《中国现代时期新旧诗学互训》:但是,对于早期新诗的现代性表征,如果从后殖民主义理论来反思,并将这种反思置于胡适在二十世纪初所表达的诗学观念及其创作的历史语境中,就会产生另外一种思路——新诗的发生,并非是个体现象,而是具有普适性的。也就是说,把新诗的创作纳入后殖民主义或者东方学的立场鉴别与分析,新诗的历史性就会跳出胡适及其追随者,甚至整个涵盖其同代和后继者的时代,是整个后殖民主义历史阶段中殖民地学者重建自己文化的普遍现象。“当我们认识到像文化这样无孔不入的霸权体系对作家、思想家的内在控制不是居高临下的单方面禁止而是在弱势方也产生了生成性时,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影响为什么能够长盛不衰。”早期新诗的创作和对古典诗学的全面摒弃,正是文化殖民主义转变为后殖民主义的接口和起点。赵稀方则更为明确地指出:“西方将其理性主义、民族国家、现代化等历史范畴普遍化加诸于世界,则显然已经不限于殖民地。甚至可以这么说……自以为与殖民无关的第三世界事实上正处于西方的文化操控之中。”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对于东方还是对于西方,胡适等新诗的创造者们作为文化符号的象征都是一种表述,一种被西方殖民化的自我表述。用霍米·巴巴的话来说,那就是胡适等人“通过重大事件及其循环的空间距离或时间滞差,他们获取一种典型的地位,这个地位就是这些‘人’或一个时代的一种历史符号,这一符号构建了事件的记忆和道德,这种事件是一种叙事,是一种对文化一致性的支配,是一种社会和精神之身份认同的方式”。这也说明了,在近现代中国特殊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学在对现代性追求过程中的复杂形态和表征,而新诗也正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历史符号”。马克思曾对东方文化的尴尬境地表达了一种愤慨:“他们(指东方民族国家的民众)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胡适毕竟是一种表述,一种率先垂范的自我表述。至于说率先垂范与杰出优秀之间的距离,那是不言而喻的。对于西方舶来的“现代性”观念,如何发现其在中国文学变革时期所产生的作用以及在现代诗学中的表现,是研究者们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国现代诗学的产生,是在世界范围的思想、政治、文化等格局变化影响下,伴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遭遇巨大震荡并力图革新国家的进程中而逐步形成的。它自身与民族国家的想象和构建息息相关,在形成自有体系并演进的过程中,越发凸显其“现代性”特征。这里,笔者无意讨论现代性的具体内涵与外延,只是以现代性的视野来考量中国古典诗学在民初分野后的流变,以及新旧体诗在伴随新国家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现代意识和现代品格。我以为,新诗发生之后,形成了自己新的运行机制和审美范式,即“用现代人的语言来表现现代人的思想”(王瑶)的诗学范式和白话的、自由的、开放的审美风格。同时,它在对现代性的渴望与追求中,其实也无形中落入另外一种窝巢之中,即福柯所说的“规训机制”。在福柯看来,现代性引入了一个新的规训机制,并非提供一个更大的个人自由和进步的模式,这个机制标志着一种更为彻底的统治。正因如此,新诗的内在品格中虽然依旧潜隐着传统文化的因子,但其总体走向却离古典诗学的形态越来越远了。同时,在对新旧诗学的发生、发展路径的考察中,笔者发现,尽管“现代性”是一个在西方文化“规训”中想象出来的状态,但它却不是一个虚构的表现。……
王巨川,1973年出生在寒冷而美丽的哈尔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现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现当代诗学理论、文化政策与产业研究。
秉持著沒有愛才有和平的精神,曾在愛裡死過一次的安掬樂學會漠視感情,與和他同樣寂寞的人相濡以沫之後,便瀟灑的相忘於江湖,絲
西方悲剧导读 内容简介 本书从洋洋大观的西方悲剧中挑选出九部不同国家的著名剧作,将当代与古典联系在一起,通过深入浅出的剖析,找出它们之间那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艾治平解读名词曲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菩萨蛮(翠翘金缕双肖)、更漏子(玉炉香)、女冠子(霞帔云发)、河渎神(河上望丛祠)、小重山(一闭昭阳春又春)、离别难(...
唐诗的历史 本书特色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清代编撰的《全唐诗》收录了诗歌48900多首,加上明人辑录的《全唐诗外编》,共5...
金瓶梅典评 本书特色 《金瓶梅典评》编辑推荐:禁书人人想看。但并非人人看得明白白话正说历史上非议*多的畅销经典*精彩的演绎,书里书外*值得期待的传奇故事似曾相识...
《天鹅绒》收入16篇中短篇小说,包括“小女人”、“父亲和骗子”、“黄色的故事”、“无处躲藏”、“司马的绳子”等。目录 新活
沈从文文学理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现代文学的外源性生态环境与沈从文“重造的工具”的文学理想确立、中国现代文学的内源性生态环境与沈从文“工具的重造”...
栖息在诗意中--王维小传 本书特色 本书为唐代大诗人王维之评传。王维生平事迹向来只是一痕虚线,有些段落属于空白。今作者广搜文献,集当代王维研究之成果,详加排比、...
击中痛处 本书特色 本书思想犀利睿智,文笔清晰晓畅,适合广大文学研究者、爱好者阅读。击中痛处 内容简介 本书由陆建德近年来有关外国文学、文化现象...
《创业大浪潮》内容简介:一本对每一位国内创业者、创新者、风险投资人来说不可多得的创业启蒙书。《创业大浪潮》是系统梳理百年创
还有一次机会 内容简介 河由溪而生,因此它没有开头,河因海而终结,因此它没有尾巴——河便是如此无始无终,所以没有人能使它停下来……还有一次机会 目录 集体记忆、...
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三种(套装)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杰出的小说家、文体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三部文学讲稿,三门精彩绝伦的文学课,包括《文学讲稿》《俄罗斯...
唐诗研究系列:韩愈诗歌宋元接受研究 本书特色 《韩愈诗歌宋元接受研究》:唐诗研究系列,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学术丛书唐诗研究系列:韩愈诗歌宋元接受研究 内...
江南士风 中国当代散文的一种文化选择(2011/8) 本书特色 肖玉华编著的《江南士风(中国当代散文的一种文化选择)》以江南士风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当代的江南文人...
跟大师学国学-中国小说史略 本书特色 思想家 胡适这是一部开山的创作,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断制也甚谨严。作家 郑振铎这本书校辑的周密精详,至今还没有人能够追得上...
旧诗新话-民国文学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自从汉代以后,文言和白话分歧:文言虽然被那些贵族们,认为正统文学底工具;而白话却也不甘雌伏,时时昂起头来,侵入文学底领域中...
一旦爱上某个人就会简单地遭到背叛。即使被谁爱上也能毫不在乎地背叛他。爱与被爱,不过卑劣陷害。那就是,黑社会的恋爱作风。作
“她诚然是一位伟大的女王……是她使得西班牙、法兰西、神圣罗马帝国和一切国家都畏惧她。”——伊丽莎白的敌人、罗马教皇西克斯
聚焦天安门 内容简介 本书诠释共和国领袖们开国奠基、建立政权、恢复经济、打破封锁、整党整风、实现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真实、客观地记录共和国领袖们初进红墙...
《论小说与小说家》内容简介: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性作家,她在小说理论研究上也颇有建树。本书收集了她的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