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归来与离去、文学在树上的自由、我们曾历经的沧桑3部分, 主要包括: 我们吴镇、家的地理、归来与离去、历史与我的几个瞬间、书斋与行走、艰难的“重返”、恶毒马尔克斯、白痴、疯子与先知等。
《历史与我的瞬间》是知名学者、作家梁鸿的*新随笔集。既延续其在《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两书中悲悯大地的思索,又独具一份直见性灵的优美天成。该书分“归来与离去”“文学在树上的自由”“我们曾历经的沧桑”三辑。在梁庄和都市之间,归来、离去、重返;在书斋和乡野间,游走求索;读书论世,与大师也与自己相遇。
你是谁?在历史的洪流中,在归来与离去之间,你该如何存在?
《历史与我的瞬间》:二十岁的外甥女初来北京,很不适应,嘟囔着说:“北京啥也没有,吃没吃,喝没喝。”我说:“胡扯,北京是全中国的中心,哪一种吃的没有?”外甥女拿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看着我,说:“我们穰县韩家糊辣汤、油条和油旋馍有没有?王小女板鸭、烩面有没有?卫生路的窝子面、牛肉汤,文化路的灌汤包,丁字口的米线,西寺的水煎包,有没有?丁老二的鱼块,吴老三的白羊肉,小西关的板面、牛羊肉煨菜,方城扯面,王家蒜汁凉面,李家芝麻叶糊涂面,张家羊肉糊汤面,有没有?没有啊,四姨,这哪是叫人活的节奏?”她的话里含油带汁,携带着酸甜苦辣,沿着一个个小馆子,攀爬到穰县的四面八方,形成一幅详细、周密的穰县吃饭图。这幅图,只有生活在穰县,一天天浸在穰县的空气、水、植物和食物中,经历了无数个早晨、中午和傍晚的人,才能够懂得。他们知道它指向哪个地方,通向哪一种幸福,它在穰县人心里闪闪发光。但是,外地人来看它,就是乱糟糟的一团线符,毫无吸引力。想象一种吃,就是在想象一个世界和一种生活方式。我的世界和外甥女的世界又不一样。她在河南穰县县城长大,我在穰县吴镇梁庄长大,版图缩小了很多,但图的清晰度和深刻度却一点不比她差。她说的穰县三贤路黑楼边的韩家糊辣汤,是穰县吃饭图的核心,也是穰县人一天开始的起点。清晨六点钟,韩家门口,就排出几口三尺大锅,一锅锅赤酱色、透亮又黏稠的汤汁,里面放有不规则形状的羊肉、黄花菜梗、小碎黑木耳、方形面筋(这面筋极为讲究,和面一遍遍地揉,几百遍后才能揉出松软又有力道的面筋),*诱人的是厚厚的、滑溜的几片粉皮(那是向合作几十年的老客户订做的,绝不能有沉渣)。盛出一碗来,年轻的、打扮得油光水滑的韩家媳妇会快速拿起旁边的香油瓶,瓶塞上被透开几个极细小的洞,滴上几滴,再撒上一层切得细碎的碧绿香菜,大功告成。汤中有辣味,但不见辣椒,喝上一碗,不管多冷的天,额角准会出一层细细的汗,整个胃都暖起来,像有一小罐小火在微微地、持续地燃烧,一天暖洋洋。然后,穰县的一天开始了。上班的上班,回去补觉的补觉,妇女带着孩子逛公园,那些从十几里的乡下专门起个大早来喝的人心满意足地开始一天的采买。喝韩家糊辣汤,地位一律平等。没有包间、散座,不管是县长局长处长科长,还是普通的、有着粗糙双手的老农,都得排队等汤自己端走,都得坐在外面那个崎岖不平的大空场里,坐在低矮的凳子椅子上,几乎半蹲着“呼噜噜”地喝汤。要是你是局长,有你的属下在吃,叫嚷着要给你让位,你不会去坐,因为左右前后几十双眼睛盯着你。你脸上讪讪地笑着,也得站在那里,左张右望,等着别人吃完。县里有尊贵的客人来了,想着找出本地特色饭来,**个想的就是韩家糊辣汤。要是哪天早晨,你看到县委书记带着几个威肃严整的人,正襟危坐地半蹲着喝糊辣汤,那很正常。穰县人不会因此多看一眼。如今,韩家糊辣汤老一辈已经去世,三个儿子分家,各自找了一个地方,起了新房,房屋、凳子、台面都干净了许多,品种也多了,可人们*爱的仍是三贤路黑楼那里的老韩家。可真要说糊辣汤,还是我们吴镇的*地道、*好喝。这一点,外甥女肯定不同意。但我百分之百肯定,并且,只要是吴镇的人,都会同意我这一点。为什么?呵呵,很简单,因为我们是吴镇人。对吃的判断和喜好,*霸道,也*无道理。它与记忆、成长、离开、归来、故乡等等一切生命中*重要的东西都相关。就像父亲爱吃的生萝卜丝拌辣椒。那是贫穷时代冬天唯一能够用来拌饭的菜,到了深冬,辣椒吃完了,沙里埋的萝卜无论如何节约也吃完了,就把辣椒梗弄碎,撒在糊状的玉米粥里,也吃得满头大汗、津津有味。现在,年老的父亲、梁庄的亲人们,包括吴镇人,几乎每天早晨都要吃这道凉菜,它已经成为一种饮食习惯。……
1973年出生,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访问学者。非虚构文学作品有《出梁庄记》和《中国在梁庄》;学术著作有《黄花苔与皂角树——中原五作家论》《新启蒙话语建构:〈受活〉与1990年代的文学与社会》《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等。
《中国在梁庄》获“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新京报2010年度文学类好书”、“《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类十大好书”、“第七届文津图书奖”、“第二届朱自清散文奖”等。
《出梁庄记》被评为“2013年度中国好书”、“首届非虚构大奖·文学奖”、“新浪网年度十大好书”、“凤凰网年度十大好书”等。
获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首届青年作家、批评家主题峰会“年度作家”,《南方人物周刊》 “2013年度中国娇子青年领袖”。
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启明文稿选编-(全2册) 本书特色 该书是作者对其从教五十年来所发表文章的选编,共计108篇,其中学术论文99篇,纪念散文9篇,分为论红、品曲、说稗、国学脞语、...
《反正竞赛还很长》内容简介:正当事业巅峰之际,罗英石把自己送到最遥远的地方:冰岛,展开了一趟事前毫无计划的极光探寻之旅。本
史铁生全集-(全12册) 本书特色 全集共350万字,按体裁分为小说、散文随笔、剧本诗歌、书信、访谈等12卷。编纂过程中,史铁生夫人陈希米女士全程参与,从在铁生...
丰子恺作品-精华本 本书特色 《丰子恺作品》收录了丰子恺先生*经典的散文随笔,主题包括儿女趣事,感怀旧故,求学经历,生灵百态,世间人情等等。其文风平易恬淡,隽永...
约翰•厄普代克(1932—2009)美国小说家、诗人、文学评论家,当代公认的文学大师。毕业于哈佛大学,曾供职于《纽约客》杂志,一生创作过六十余部体裁多样的作品,...
唐宋词百品 本书特色 《品读诗词中国》是可以触摸的诗词,它以一种立体化的呈现,将诗词本身、品读者的情怀、诗词同时代的艺术品,以及那个时代在历史长河中所代表的色彩...
我们会遇到什么 本书特色 《我们会遇到什么》内容:**辑 美好的开端,第二辑 三言两语,第三辑 奇妙的想象,第四辑 创作谈。我们会遇到什么 目录 **辑 美好的...
名诗珍藏系列--涅克拉索夫诗歌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选辑了涅克拉索创作的数十首经典诗歌。涅克拉索夫的诗歌紧密结合俄国的解放运动,充满爱国精神和公民责任感,许多诗篇...
小看客 本书特色 历史的小看客,社会的小看客、人生的小看客——贾平凹、赵丽宏、雷达、舒婷、陈白尘、章含之、鲍尔吉原野、刘震云、王小波、龙应台等50位中国当代**...
批评与想象 本书特色 《批评与想象》是作者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些批评文字结集出版。他在对曹禺、王安忆、赵长天、李晓、程乃珊、莫言、叶兆言等作家的评论中,...
《丰田精益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内容简介:员工关系管理是增强企业团队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重要环节。融洽、和谐的员工关系会
男人东西南北 内容简介 美不盛收的上海男人,木纳闷骚的陕西男人,强悍泼辣的武汉男人,野火湖湘的湖南男人,宽容果敢的广东男人,张嘴一侃爷、闭嘴一哥们的北京男人……...
也算肖像 本书特色本书是著名翻译家蓝英年先生对1930年代昙花一现的畅销书漫画肖像集《也算肖像》的翻译。这部作品鲁迅生前即已高度关注。该书保留了43幅苏联时期非...
作者简介萨克雷是英国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名利场》是他的成名作品。车尔尼雪夫斯基称赞他观察细微,对人生和人类的心灵了解深刻,富有幽默,刻画人物非常精确...
许地山文学精品选-现代文学精品集 本书特色 ◆许地山创作的艺术特色是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他侧重于表现自己的理智,因此好作冷静而富于哲理的议论,并力图用有头有尾的...
戏剧·诗歌·散文 本书特色 《马基雅维利全集》中文版全面反映了马基雅维利在政治、军事、外交、历史、文学等方面的成就。整套书综合多种版本的意大利文《全集》、《文集...
《观点》内容简介:《观点》是英国著名作家、“故事圣手”毛姆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文集,这既是一部精彩迭出的随笔集,同时也是一部
《中国最美书店:钟书阁》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有关书店的成长之梦,竟究该怎样展现钟书阁的“书店”之梦呢? 我们最终选择纸上展览的
寻梦(中国打工妹生存报告) 本书特色 《寻梦:中国打工妹生存报告》是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寻梦(中国打工妹生存报告) 目录 序一 什么时候她们才能够...
作品目录原野北京人《原野》附记曹禺谈《北京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