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分田编著的《秦始皇传(精)》利用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多视角、多角度地再现了一个有“个性”的秦始皇;在客观介绍秦始皇的一生,品评他的功过得失时,还为读者解读了2000年来形成的“秦始皇现象”。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是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张分田编著的这本《秦始皇传(精)》为其作传,用大量翔实的史料,从多角度展示了一个有“个性”的秦始皇及他生活的那个时代。
序言
**章 家世篇:声名显赫的霸王之胄
**节 赢秦得姓与秦赢立国
一、华夏传人,玄鸟图腾
二、柏翳佐舜,得姓为赢
三、费昌佐殷,子孙封侯
四、蜚廉事纣,被迫西迁
五、造父善驭,封之赵城
六、非子息马,厥号秦赢
七、西垂大夫,名扬西戎
八、关于赢秦文明发展程度的估计
第二节 襄公勤王与秦国跻身诸侯之列
一、西周灭亡,平王东迁
二、攻戎救周,始命列国
三、夺取岐西,向东发展
四、帝王之基,得天独厚
第三节 秦穆公始霸与秦国大国地位的确立
一、“尊王攘夷”与诸侯争霸
二、秦穆公任贤,百里奚致霸
三、东服强晋,饮马黄河
四、远途袭郑,兵败被山
五、改变方略,西霸戎夷
六、春秋以来秦国文明程度的发展
第四节 秦孝公变法与秦国跃居“战国”首强
一、励精图治,下令求贤
二、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三、依法治国,中央集权
第五节 从称“王”到称“帝”
一、秦惠文君称“王”
二、秦昭襄王称“帝”
三、从秦国灭周到秦始皇称“皇帝”
第六节 周秦之变:一次非同寻常的王朝更替
一、周秦之变的特点
二、周秦之变与欧亚大陆的帝国化时代
三、周秦之变的主要历史动因
四、周秦之变对秦始皇历史地位的界定
第二章 孺子篇:承继宗祧的少年君王
**节 做政治人质的王孙异人与以投资牟利的商人吕不韦
一、羁旅邯郸的质子异人
二、善于牟利的商贾吕不韦
三、围绕储君嫡嗣地位展开的政治交易与政治谋略
四、赵姬再嫁与赵政出世
第二节 荣任王储与初登君位
一、子楚回国与赵政归秦
二、幼冲之年的秦国王储
三、十二岁登临王位
第三节 母后专权、仲父辅政与缪毒乱政
一、太后赵姬代行王权与大臣辅政
二、染指*高权力的“仲父”兼“相邦”
三、缪毒乱政:“与缪氏乎?与吕氏乎?”
第三章 亲政篇:图谋帝业的大国霸主
**节 平定内乱、剪除权臣
一、平定嫪毐之乱
二、罢黜吕不韦
第二节 佐成帝业的霸王之士
一、李斯与《谏逐客书》
二、尉缭与《尉缭子》
三、茅焦强谏,“抗枉令直”
四、顿弱论秦国连横的外交谋略
五、姚贾献破坏各国合纵之策
六、韩非与《韩非子》
第三节 运筹帷幄、勇冠三军的善战之将
一、王翦、王贲父子两世名将
二、蒙骜、蒙武、蒙恬、蒙毅祖孙三代忠臣
第四节 秦始皇统治时期的君臣关系
第四章 统一篇:横扫六合的天下共主
**节 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政治、军事、外交谋略
一、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战略决心
二、时不我待,当机立断,连续作战,不使喘息
三、致力连横,破坏合纵,远交近攻,孤立对手
四、收买内奸,巧施反间,败坏政治,弱化敌手
五、改善内政,顺从民心,调整政策,安抚降地
六、中央突破,由近及远,灵活机动,逐个击破
第二节 灭韩
一、韩国的兴与衰
二、韩人郑国间秦与秦始皇修成郑国渠
三、韩非使秦与秦始皇的战略决策
四、韩王请臣与秦王灭韩
第三节 灭赵
一、赵国的兴与衰
二、秦、赵火并与统一战争战略准备的完成
三、赵国合纵攻秦
四、秦以救燕为名攻赵
五、秦始皇的离间君臣之计与赵国连失良将
六、赵国的灭亡
第四节 灭魏
一、魏国的兴与衰
二、从秦攻魏拔卫到魏国献地请降
第五节 灭楚
一、楚国的兴与衰
二、李园之乱
三、启用王翦,灭楚平越
第六节 灭燕
一、燕国的兴与衰
二、秦国借赵攻燕与救燕攻赵
三、太子丹自秦亡归与荆轲刺秦
四、燕、代合兵抗秦与秦军扫燕灭代
第七节 灭齐
一、齐国的兴与衰
二、君王后事秦与后胜误国
三、齐国不战而降
第八节 开拓疆土、巩固边防
一、南平“百越”
二、设官治理“西南夷”
三、经营北部边疆
第九节 秦始皇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第五章 称帝篇:集先秦各种君权观念之大成的始皇帝
**节 秦始皇首创“皇帝”名号
第二节 宗法称谓:皇帝是天下一家的大家长
一、“后”:家国一体与天下父母
二、“宗”:“天下宗主”与“天下一家”
三、“君父”:君父一体与“王道三纲”
第三节 权势称谓:皇帝至高、至上、至尊、至贵
一、“王”:干戈戚扬与“王天下”
二、“君”:支配土地、子民的发号施令者
三、“万乘”:军事统帅权与征收赋役权
四、“正长”:*高行政权力的支配者
五、“太上”、“元首”、“至尊”、“民主”:“非天子不制度”
六、“辟”:“作威作福,君之职也”
七、“御”:驾驭天下的主宰
八、“天下”、“国家”、“社稷”:君与国一体
九、“一人”:四海之内,惟王至尊
第四节 神化称谓:皇帝受命于天、体胤神圣
一、“帝”、“天”、“上帝”:天与王合一
二、“天子”:皇天上帝的嫡长子
三、“龙”、“日”、“九五之尊”:皇权神圣与皇恩浩荡
第五节 圣化称谓:皇帝是与道同体的道德表仪和文化权威
一、“君师”:君师合一与“以吏为师”
二、“君子”、“大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
三、“圣人”、“圣王”:君与道同体,圣与王合一
第六章 思想篇:偏爱法家的“杂家”君主
**节 皇帝制度法定意识形态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 秦始皇统治思想的主要来源和基本构成
一、深入剖析统治思想的若干思路
二、各种大众信仰对秦朝的统治思想的影响
三、各种源远流长的政治传统、政治惯例和政治经验
四、影响广泛的全社会普遍政治意识
五、诸子百家的特色学说与秦朝统治思想的理论构成
第三节 “大一统”观念的全面实现
一、从“王天下”观念到“大一统”理论
二、“大一统”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秦朝的“大一统”
三、“大一统”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
第七章 制度篇:确立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圣王”(一)
**节 皇权支配下的“三公九卿”制度
一、皇权与相权的基本关系准则
二、秦朝的三公九卿及相关的中央政府机构
第二节 中央集权与单纯的郡县制度
一、“郡县”与“分封”之争
二、秦朝的封君食邑制度
三、秦朝郡县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第八章 制度篇:确立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圣王”(二)
**节 官僚制度与法制化的行政管理
一、入仕与选官制度
二、法制化的行政管理
第二节 强化政治监控机制与完善监察制度、谏官制度
一、秦朝谏议制度、监察制度的历史渊源
二、先秦诸子的政治监控理论
三、秦朝的政治监控制度和秦始皇的主要贡献
第九章 社会篇:改造并重构等级秩序的国家元首
**节 皇帝(君)、官僚(臣)、黔首(民)三大政治等级
一、君、臣、民政治等级的重构与相关的社会普遍意识
二、先秦诸子论君、臣、民的基本政治关系
三、秦始皇规范君、臣、民政治等级关系的主要措施
第二节 规范臣民等级特权的二十等功勋爵制度
一、功勋爵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二、秦朝二十等功勋爵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三、秦始皇贯彻实行功勋爵制度的一些特点
第三节 秦始皇对家庭内部等级关系的保护
一、宗法家庭组织及其政治功能的重大变革
二、维护父家长特权的主要措施
第四节 秦朝法律中的等级关系
第五节 综合性的社会阶层结构与相对流动的等级秩序
第十章 经济篇:富有天下的*高统治者
**节 制度化、法制化的财政经济管理
一、统一度量衡
二、统一币制
三、法制化的经济行政管理
四、“重农抑商”政策与管理工商业的法律
第二节 国有土地的管理及相关法律
一、皇权支配下的土地占有形式
二、土地管理制度
第三节 秦朝的赋税制度及相关法律
一、秦朝赋役制度的历史渊源
二、秦朝的主要租税征课项目
三、法制化的徭役制度
四、常税、常役状态下的民众负担
第十一章 法制篇:中国古代首屈一指的“法治”帝王
**节 秦始皇的法制理念与政治行为方式
一、先秦的法治思潮与法家的法治理想
二、秦始皇的“以法治国”统治方略
第二节 秦朝的法律制度与法律形式
一、秦朝法制的基本制度
二、秦朝主要的法律形式和内容
三、秦朝法制的罪名与刑罚体系
第三节 重刑主义的刑罚原则
第四节 与文化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书同文”
二、“行同伦”
三、“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第五节 秦始皇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历史地位
第十二章 工程篇:前无古人的工程皇帝
**节 以长城为主要标志的军事工程体系
第二节 驰道与遍布中华的通衢驿道网
第三节 灵渠与沟通大江南北的水运交通网
第四节 十二金人与“销锋铸镣”工程
第五节 阿房宫与秦都咸阳的扩建工程
第六节 兵马俑与空前奢华的骊山陵工程
第十三章 生活篇:享御称尊的大秦天子
**节 中华帝王家的家庭制度与秦始皇的家庭生活
一、君臣关系制导下的家庭关系
二、秦始皇与家庭中的尊长、兄弟
三、后妃制度与秦始皇的后妃姬妾们
四、秦始皇与子女和姻亲的关系
五、宦官制度与秦始皇的家奴们
第二节 秦始皇的宫廷生活与日常政务活动
一、与皇帝日常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礼仪制度
二、秦始皇的日常宫廷生活
第三节 “亲巡天下,周览远方”
一、巡狩制度的政治意义
二、**次大巡狩
三、第二次大巡狩
四、第三次大巡狩
五、第四次大巡狩
六、第五次大巡狩与命丧沙丘
第十四章 骄奢篇:为祸一世的暴虐君王
**节 社会性暴虐、时代性暴虐、制度性暴虐与个体性暴虐
第二节 封禅
一、封禅的来历与政治意义
二、**位封禅皇帝的重大失策
第三节 寻仙求药
第四节 “焚书”与“坑术士”
一、“焚书”缘起
二、“焚书”令的执行
三、“坑术士”
第五节 秦始皇的政治人格
一、秦始皇的形象与个性
二、秦始皇的政治素质和政治人格
第十五章 结局篇:二世而亡的大秦帝国
**节 秦始皇统治末期的政治形势
一、形形色色的政治敌手
二、“天下苦秦久矣”
第二节 “夺嫡之祸”与皇权异化
一、“沙丘之变”
二、秦二世动摇国本的系列化暴行
第三节 国破家亡
一、大泽乡起义
二、“指鹿为马”与赵高弑君
三、秦朝灭亡
第四节 “百代犹行秦政法”
一、“秦”、“震旦”与“china”
二、“汉承秦制”与“百代行秦政”
第十六章 史评篇:千秋功罪任人评说的秦始皇
**节 彻底否定性的政治批判与作为文化典型的“暴君”
一、秦汉之际的秦政批判思潮与“秦始皇”的文化符号化
二、“秦始皇”文化符号的社会政治功能
第二节 “千古一帝”的点评与肯定秦始皇历史地位的史论
第三节 分析性秦始皇评价逐步发展的历史特点
后记
空谷足音-格特鲁德.斯泰因 目录 我听“足音”——代序及跋序幕**章 晨星 身家 密友第二章 青春 破格进哈佛 考入霍普金斯 苦恼 弃医第三章 新的视界 花园街...
洛克菲勒自传-完整全译本 本书特色 《洛克菲勒自传》不仅仅是一部伟大的励志作品,更是洛克菲勒财富智慧和投资逻辑的总结。书中讲述了洛克菲勒的创业经历、在创业中合作...
世界经典励志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本书特色 本套《Holybird世界经典?励志馆》共五册,选取了世界*畅销而有影响的励志经典,按高档精美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全套...
曾国藩家书-(全四册)-珍藏版 本书特色 ★ 16开函套装,线装书局出版★ 家书中提及的人物众多,除了家庭成员以外,还有左宗棠、李鸿章、乔松年、李元度、洪秀全、...
面对面--让-保罗.萨特与西蒙娜.德.波伏瓦 本书特色 燃烧在存在主义大师与女权运动先驱之间不灭的爱情之火。他们是世界上*具传奇色彩的情侣之一。西蒙娜·德·波伏...
罗素自传 第二卷-罗素文集-第14卷 本书特色 《罗素文集·第14卷:罗素自传(第2卷)》记叙了罗素在1914至1944年间的生活,其中介绍了他在**次世界大战...
张国淦自述:1876-1959 本书特色 近代中国百年风云人物全景式精神雕像,零距离触摸一个时代的脉搏与体温,个人的记忆,承载着国家的历史,用他们自己的话语来把...
蜀地笔记 本书特色 《蜀地笔记》的核心词是:历史人物,是作者多年阅读、考察大成都范围内的历史、人文关系,以展示区域内各种奇人、异人的人物传记。37万字,有部分古...
李四光和他的时代-李四光书信简集 本书特色 20世纪初至40年代,中国的知识分子随时局动荡和风云莫测,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李四光抛开了安逸生活,深入野外进行地质考...
本书作者系湖南卫视《真情》栏目、湖南经济电台《越串越开心》栏目、《超级英雄》和《超级小英雄》栏目主持人汪涵。书中叙述了他
《蒋介石传·从统治中国到失去江山,为什么会是蒋介石?》内容简介:如果没有他,现代中国历史将会怎样展开?如果西安事变中他被杀
名人传 本书特色 《名人传》一书,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用感人肺腑的笔墨,着力刻画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这三位艺术家,为追求各自领域的艺术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
影响中国文化的一百人 作者简介 周积明,1949年11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社会文化史专家。前任湖北大学副校长、湖北大学知行学院院长、湖北省重点学科(专...
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ISBN:9787301182550,作者:常书鸿著作者简介 常书鸿(1904—1994)中国当代画家、敦煌艺术研究家。1927年
《小基站(Small Cell)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内容简介:本书共包含10章,首先介绍了小基站(SmallCell)的概念及引入背景、技术标准
宋世雄自述 本书特色 一桩桩难忘的旧事,一幕幕阔大的场景,一张张熟谙的面容,一声声感人肺腑的话语,如同慢镜头一般,历历在目地从作者面前经过,让他怦然心动,或者沉...
影中行 本书特色 莱辛的生活之河与文明之湍流不期而遇,交汇出时而跌宕,时而静静流淌的咏叹曲。《影中行》早有莱辛一贯的嬉笑怒骂和少有的脉脉温情。——《卫报》“一个...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三苏 本书特色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
粟裕传 本书特色 本书是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之一,本书描写了粟裕将军以一个普通的侗家子弟投身中国的人民革命事业,成长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的历程...
曾国藩-[第一卷] 本书特色 要读懂近代中国,就不能不读晚清史;要读懂晚清史,就不能不读曾国藩。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曾国藩算是一个*显赫且*具争议的人物了,后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