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故事集:晋朝南北朝故事(修订版)》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也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雪岗先生秉承林汉达先生的文风,精心选取材料,进行修订和编写,将历史生动风趣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严谨中不失活泼。《中国历史故事集:晋朝南北朝故事(修订版)》上起“行赏争功”,下至“靡靡之乐”。
适读人群 :8-14岁语言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一支画笔;历史是社会的镜子,也是一把梳子。这些都将在《中国历史故事集:晋朝南北朝故事(修订版)》中给读者实实在在的感受。让我们一起心听无声的讲述,意观无形的演变,接受历史之梳的篦击,体验文化圣水的洗涤,完成一次人生的学问积累。
《中国历史故事集:晋朝南北朝故事(修订版)》:公280年,晋朝灭了吴国。晋武帝司马炎在洛阳听说吴主孙皓投降了,咧开嘴直乐,接着又抹眼泪。大臣们忙问他怎么了,晋武帝叹着气说:“我是想起了去世的羊祜老将军,要不是他当年的计策,哪会有今天呐?这都是羊太傅的功劳啊!”于是,他下令加封羊祜的夫人夏侯氏为万岁乡君,还赐给帛一万匹,谷一万斛。晋武帝又说要对将士们论功行赏。朝廷上上下下议论起来,都觉着这次灭吴功劳*大的,要数杜预、王溶和王浑他们三个。杜预虽说没有*先攻进建业,可他一直镇守江北,又打到广州,还出了不少主意,所以挺让大家佩服。晋武帝就封杜预为当阳县侯,爵位不算高,可杜预不看重这些,很快就回驻地去了。他知道天下平定之后,君王对武将往往存着戒心,索性又上书,请求免去自己的军权。上书好几次,晋武帝都没答应,杜预只好还当荆州都督。可他把精神头儿放在兴修水利上,带着军民挖渠引水,灌溉农田,还开了几条水道。末粮食增加了,交通方便了,当地老百姓高兴得什么似的,都管他叫“杜父”。杜预还有一个外号,叫‘‘杜武库”。因为他平日爱看书,研究各种学问,自己也写了不少书。学问多了,他对名利那些事儿看得就淡了。晋武帝知道杜预的脾气,对他挺放心。王溶和王浑就另一样了,晋武帝为他俩费了大心思。王溶率水军沿长江东下,直奔建业,逼得吴主孙皓投降,按说功劳应排在**。王溶自己也这么看,满以为能把王浑比下去。可王浑不服气。王浑在朝廷上有势力,是晋武帝的儿女亲家。晋武帝的女儿常山公主从小两只眼就瞎了,晋武帝疼她,老想给她找个好人家。王浑就让儿子王济娶了常山公主,了了晋武帝的一件心事。他仗着这层关系,地位一个劲儿往上升,许多朝臣也来巴结。这回灭吴,王浑的功劳本来也不小,在江北领兵把吴国丞相张悌打得大败,消灭了吴军好几万人。他对手下人说:“不是我打败了吴军主力,王溶能那么顺就攻下建业吗?如今倒让他占了上风,我能服他吗?”还有一件事,让王浑想起来更气不打一处来。王溶水军快到建业的时候,朝廷下诏书,让他听王浑节制。王浑派人驾小船找见王溶,要一起商量攻打建业的事,可王溶不但不听,还敢拿主意进攻建业,抢了头功。这么一想,王浑就向晋武帝上书,告发王溶违背朝廷,对抗上级,应当治罪。晋武帝想了想,下了一道诏书给王溶,批评他没有按朝廷旨意办,不听王浑指挥。王溶看了诏书,别提心里有多别扭了。想着自己七十多岁还率水军打仗,为国家立了大功,临了儿不但没落好,还被王浑告了一状,他气得直哼哼。他很快上书给晋武帝,为自己辩白。信写得挺长,大意是说:“陛下让我攻吴的时候,说出兵要猛气十足,直达建业。我没敢耽搁,立刻出兵东下。后来又接到诏书,让我归太尉贾充管,没叫我受王浑指挥。快到建业的时候,王浑派人来说要先停下来,等他过来商议再说,可也没有提起要我受他节制的话。我那会儿就说,水军顺流直下,气势正盛,如果中途停住,就会首尾断开,误了军机。这么着才继续进军,攻下了建业。我当天中午进建业城,下半晌儿才接到让我受王浑节制的诏书,当时孙皓已经投降了。王浑他们在江北驻扎那么多日子,一直没过江取建业,还说是小过失。我一到就得胜,反而受责怪,真让人想不通,希望陛下明察。”王溶以为说明真相就没事了,哪承想王浑又把部下周浚写的一封信抄下来,报给晋武帝说:“王溶的兵将进建业以后,放火烧了吴主孙皓的王宫,还抢了许多库房里的宝物,这罪过实在太大了。”王溶听说以后,只好又写了一封信解释说:“伪吴的君臣都活着,陛下可以查对,是不是我的兵将在放火抢劫。据伪吴的中郎将孔摅说,孙皓的侍从嚷嚷着要替他决一死战,孙皓就把库房里的财宝分给他们,没想到那些人拿了财宝都跑了,孙皓这才决定投降。侍从还放火烧了王宫,倒是我进城后派部下去救火的。我素来治军严明,您都知道。我的部下先到,秋毫无犯。有个别军士犯了军法,被我斩了十三个。别处来的军队有抢东西的,让我的部下马潜抓住二十多个,一问都是那个周浚的部下。我马上叫人把他们送还周浚,让他处置。万没想到他反来诬告我。”晋武帝看了王溶的信,心里明白了一大半,不想再追究。可王浑不死心,到处说王溶的不是。他儿子王济依仗是皇家的女婿,也四处散布流言,说王溶在益州当刺史的时候,就很会收买人心,现在打下建业,又在收买当地的人心,说不定要造反呐!晋武帝根本不信这些话,可又不想让亲家下不了台。过了两个多月,晋武帝才决定给功臣评功行赏:王浑晋爵为公,拜征东大将军;王溶为侯,拜辅国大将军。明摆着,王浑在王溶之上。这么一来,王浑得意了,王溶差点儿气破肚皮。过了些日子,王溶回到洛阳,一想起自己平白无故被压制,就气不平,见人就发牢骚。每次见到晋武帝,他也是阴沉着脸,不住嘴地说受了冤枉,说封赏不公平。那一天,他越说越来气,忍不住提高了嗓门儿吼起来,说着就转身“嗵嗵”走出去了,连个告辞的话也没有。晋武帝虽然很不高兴,可一寻思,人家是功臣,快八十岁的人了,就没有计较。……
雪岗1945年生于天津,1949年迁居北京。编审。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编辑作阴有《中国通史故事》《中华人物故事全书》《神圣抗战》《中国儿童启蒙名著通览》等。著有《祖先的遗产》《漱玉清芬李清照》《荀子·评注本》《雪岗文集》《名著情览》等。1978年根据林汉达遗稿《三国故事新编》(50万字)写了《三国故事》(8万字);2011年2014年,写了《晋朝南北朝故事》《隋唐故事》《宋元故事》《明朝故事》《清朝故事》,使《中国历史故事集》得以完成。
除夕的故事 本书特色 本套丛书从*国流传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撷取*具有*国趣味、*适合幼儿阅读的篇章,以图画书的形式再现老故事的丰厚神韵,开阔了幼儿的阅读视野,丰...
猫武士 荒野手册 3 族群的守则 本书特色 全世界都在疯猫武士★美国亚马逊网站五星级畅销书★全球销量突破3000万册★每集上市便攻上《纽约时报》图书畅销排行榜★...
哎哟.老妈-山中恒儿童成长小说 本书特色 《哎呦老妈》为“山中恒儿童成长小说”系列之一。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濑间元太郎生性顽劣,经常调皮捣...
到过天堂的人-醒世寓言集 本书特色 《醒世寓言集:到过天堂的人》:香港报纸专栏连载两年,现首度由作者重新插图,结集出版。写给当代读者的新寓言,可观世情,可娱闲情...
八十天环游地球-成长文库-世界儿童文学经典(拼音美绘本) 本书特色 《八十天环游地球记》是凡尔纳一部引入入胜的小说,笔调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小说叙述了英国人福...
墨水死-墨水世界三部曲之三 本书特色 柯奈莉亚·芳珂编著的《墨水死(墨水世界三部曲)》讲述了,墨水世界,一起进入书中书的冒险之旅!进入墨水世界,明天早上醒来,床...
《海龟老师2:十字路口的汽车》内容简介:“海龟老师”系列写的不是完美老师,而是一个走在成长路途上的老师。这是一位年轻的老师。
宝宝贝贝 本书特色宝宝是个独生子,贝贝是个独生女,这俩“活宝”一个是家里的“太阳”,一个是家里的“月亮”,一个是“骄傲的元帅”、一个是“丢三忘四的马大哈”。为了...
世界经典童话全集--第八册(全二十册 西欧分册)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世界经典童话全集中的西欧分册(第8卷),书中收录了阿希—季浩夫人、佩罗、拉·封丹等法国著名童话...
和妈妈一同诵经典-第三册-附赠VCD光盘 本书特色 《和妈妈一同诵经典·第3册》:每天十分钟,学习好轻松,每周十分钟,亲子乐融融。和妈妈一同诵经典-第三册-附赠...
儿童文学名家经典书系乌丢丢的奇遇师生家长共读本 本书特色 《乌丢丢的奇遇/儿童文学名家经典书系》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的作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乌丢丢(布袋老人的...
地心之旅-地心王国-1 本书特色 戴维和佩里尝试运行新发明的凿岩机,但它一启动就难以控制了,一下子朝地心跑了500英里。他们本以为地心是永恒燃烧...
洋葱头历险记-洋葱头儿童文学精选 本书特色 我永远只想很恭敬地对大人们说,去读读罗大里的书吧!不仅对孩子,也对大人。不要以为他的书只属于20世纪,他的书属于很多...
9月的故事-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下 本书特色 《中国童话》全套36册,以每天一个故事为原则,共收录362个精采故事。《中国童话》内容编排上是以中国农历的节气为引...
我家的月光电影院 内容简介 “中国当代获奖儿童文学作家书系”(**辑)终于呈献在广大读者面前,在此我们衷心感谢这些为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辛勤耕耘的作家们,感谢他们...
儿童文学读本-第七 本书特色 《百年钩沉民国儿童教育大系:儿童文学读本(套装共8册)》由商务印书馆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出版,作者来自于一代出版名家张元济创办的尚公...
我是中国的孩子磊磊的烦恼(鄂伦春族) 本书特色 也许在离你并不遥远的地方,有着这样的孩子们——他们身上带着民族的印记,担负了和你并不相同...
名侦探罗平-亚森.罗平探案全集少儿版-21 本书特色 如果说福尔摩斯在这个世界上有且只有一个对手,那一定是亚森·罗平——亚森·罗苹是法国作家莫里斯·勒布...
月光下的肚肚狼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能让你一口气读完的中篇童话,清新明快,语言风趣,情节精彩,引人入胜。很久没能读到这么清爽、精致的原创童话了。冰波先生在这部作...
《绿山墙的安妮(插图珍藏版)》内容简介:这是一部描述少女逆境成长的小说,也是一部少儿文学名著,迄今已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