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剖析“北大精神”的著作,系“北大文化丛书”中的一册。本书资料详实,分析角度多样,内容通俗易懂。自由、民主、科学、上进的大学精神都是体现在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身上,通过对人对事的生动表述,能够让读者自己去领悟什么是真正的北大精神,我们每个人、整个社会,乃至中华民族都需要北大精神。
这是一部关于北大的“文化圣经”……引导你叩开北大精神之门的金钥匙!想进北大的学子必看之书!严复、蔡元培、胡适、鲁迅、陈独秀、梁漱溟、冯友兰、罗家伦、马寅初、茅盾、辜鸿铭、钱玄同、林语堂、郁达夫、徐志摩、沈从文、梁思成、季羡林……走近北大,让这些人的精神成为你超越自我的动力!北大精神,不是口号,而是由一件件小事的水滴汇聚成的江海,能带给进取向上的学子们无穷的力量。
前言
**部分:概说
北大精神是流动的、发展的
北大精神的发展演变
北大精神包含斗争与牺牲精神
北大曾有过三次辉煌
北大精神的正反两面
第二部分:北大校长论北大精神
严复:兼收并蓄,广纳众流
严复:保存一切高尚之学术,以崇国家之文化
马良:道德高尚,学问渊深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收
蔡元培: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蔡元培:卓绝之士,力矫颓俗
蒋梦麟:大度包容,思想自由
胡适:北大的努力奋斗
马寅初:北大主义即牺牲主义
丁石孙:北大的学生有历史的责任感,有社会责任感
许智宏:北大的精神到底是什么
周其凤:要不断地赋予大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王恩哥:让北大精神闪耀在道德星空
第三部分:北大师生论北大精神
鲁迅:北大是常为新的,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
刘半农:我们的职任
周作人:走他自己的路,北大的学风宁可迂阔一点
熊十力:思想独立,学术独立,精神独立
李大钊:只有学术上的建树,值得'北京大学万万岁'的欢呼!
梁漱溟:蔡先生兼容并包主张的实施
冯友兰: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
罗家伦:群言堂和饱无堂
罗家伦:蔡元培先生的道德勇气
罗家伦:蔡元培时代的北大人物
雷洁琼:发展学术以昌国运
冯至:校长的力量
朱德熙:北大的校风和学风
黄楠森:岁月对北大精神的诠释
乐黛云:学术自由精神
谢冕:科学与民主是未经确认却是事实上的北大校训
陈平原:尊重个性,强调独立
黎乐民:北大随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脉搏同步跳动
钱乘旦:北大印象
李克强:北大师风体现着北大精神
当代北大青年心中思考的北大精神
第四部分:北大精神的体现:故事集锦
京师大学堂时期
民国初期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抗战以前国民政府时期
抗战与西南联大时期
抗战胜利至1949年
1949年以后
第五部分:北大精神的体现:人物小传
回忆马裕藻教授
回忆葛利普教授
回忆司徒雷登先生
回忆陆卓明教授
回忆侯仁之教授
回忆周培源教授
回忆解万英老师
回忆陈岱孙先生
回忆熊正文先生
第六部分:北大精神与中国社会
以一个大学来转移一时代学术或社会的风气
从北大走向社会:文革后期北大老五届集体下放的经历与精神坚守
北大方正公司与北大精神
北大与清华的比较
北大的"入世"传统
第七部分:对北大精神的研究分析
钱理群:一代知识分子的品格,显示着一种精神的力量
张岱年:以爱国主义为主导的学术自由的传统
林庚:科学的态度、民主的精神
任继愈:大学之大,大在思想自由
柳存仁:大学是提倡极端的自由的*高尚的*高的机关
柳存仁:中国的民主思想的摇篮
黄枬森:把追求民主与科学看作北大精神比较合适
厉以宁:作独立思考者,发扬不断探索的精神
陈来:北大的传统、精神与使命
杨河:五四以后的北大精神
谢泳:西南联合大学的精神魅力
蒋树声:大学应该是比较理想化的地方
张耀杰:北大精神的改写与断送
林合华:北大精神在当前中国大学教育改革中的现实意义
季羡林:北大精神是中国"士"的精神传承
储朝晖:北大精神多样之苗
陈平原:灵动变幻的'北大精神'
钱理群:北大精神是北大人一个美丽的梦
陈来:北大精神的"实然"与"应然"
董琳琳:北大精神的凝练历程和实质内涵
第八部分:有关大学精神的论述
董琳琳:关于"大学精神"的定义
董琳琳:国内外对"大学精神"的研究
钱理群:大学的基本功能
梁启超:大学为研究学问之地,学问为神圣之事业
陈平原:谈梅贻琦《大学一解》
蔡元培:教育应该由教育家来办
易琴:大学精神品格的养成与大学校长的人格魅力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董琳琳:哈佛精神的凝练历程和实质内涵
陈平原:我不相信有凝定不变的大学精神
参考文献
肖东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被新闻出版总署聘为出版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协会编译出版委员会委员、年鉴编辑研究委员会主任。1995年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收入《国际名人辞典》。代表作有:《中国书史》《中国图书》《中国藏书楼》《中外出版史》《北京传统文化便览》《风骨-从京师大学堂到老北大》《风物-燕园景观及文化底蕴》《风范-北大名人寓所及轶事》等。吴丕,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政治学系副主任,代表作:《关于“有教无类”的思考》,《北京大学学报·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专刊》《中国反腐败——理论与实践分析》等。
文化三书 内容简介 **辑取名“比较文化书”,主要收录的是金先生写的关于中西文化方面的文章,以解说欧美文化进来后的思想情形的文章为主。第二辑取名“旧学新知书”主...
故事会:神秘故事 本书特色 两个女孩一起出去旅行,晚上住在一个房问里。其中一个女孩很想唱歌,但知道自己平时唱得很难听,于是就在洗澡的时候故意把水笼头开得很火,借...
古希腊神话故事 本书特色 内容经典:《古希腊神话故事》精选了近100个*具代表性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包括神的出世、神的家庭、神的创造、神的战争、人类世界的起源、人...
鲁迅与当代中国 本书特色 《鲁迅与当代中国》是钱理群先生近年来在鲁迅研究领域所做的全新思考与论述的结集,聚焦鲁迅对当代中国,尤其是当下年轻人的影响与意义。作者借...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唐诗文、明清小说与社会研究、中日中古文学比较等,已出版《西晋文学考论》《陆机陆云年谱》《汉晋女德建构》等专著。
老北京的趣闻传说 内容简介 《老北京的趣闻传说》从老北京的历史典故、地名由来、名胜古迹、皇城内史、城门牌楼、王府民居、胡同坊巷、会馆故居、宗教寺院、陵墓祠堂、风...
作品目录第一卷 星冈茶寮初到东京/02餐厅的经营之道/04料理之心/07对料理师的聘用/10食器乃料理之衣/12海之蓝与天之蓝/19美味畅
石雕的记忆 本书特色 郭庆丰编著的《石雕的记忆》所记录的这些散落于乡间的石镇物,如同祖先或是神灵之与我辈的沉重留言。正是这些言语镇守着乡村问的魂魄,使之久久不能...
文汇原创丛书:重构中国精神 本书特色 我们的人心,有太长的时间片面地偏向理智,其结果,是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创造性或博大的爱心。信仰是超越对象的,可以...
嵌入性适应模式-韩国华侨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变迁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韩国华侨文化和生活方式变迁的著作。作者运用社会学人类学方法。收集了有关韩国华侨的宏观背景资...
背著包包就出發!實現人生夢想的第一步,錯過30歲就等下輩子!你以為拿到打工度假簽證就能順利在日本展開新生活嗎?到日本打工不像跟團旅行,不論找工作、安頓生活處處有...
实用对联三千副-(第三版)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楹联学会副秘书长赵金光编著。作者从大量的古今对联中精选了3000副,分为春联、婚姻生育联、寿联、挽联、宅第联、行...
當強風吹進少年的人生,殺人只是最微小的罪行。凶手最初就揭開,謎團是,他「為何」及「如何」犯罪?一封罪與罰的判書,一段唯有死亡才能擺脫的初戀物語。繼《屍人莊殺人事...
语言课程评估:理论与实践 本书特色 林奇著的《语言课程评估:理论与实践》一书从宏观上探讨了语言课程的评估方法,填补了应用语言学论著在这方面的空白,向教师、语言研...
社会学论文写作指南 内容简介 如何构思论文选题?怎样撰写调查报告?为什么要制定写作进程时间表?论文格式是一种“八股”吗?……这是一本入门指导手册,旨在帮助社会学...
一九九四-一九九六-《读书》十年-三 本书特色 《读书十年(3 1994-1996)(精)》由扬之水所著,本书是《〈读书〉十年》系列的第三册,记叙作者于一九九四...
会读才会写:导向论文写作的文献阅读技巧:a very practical guide for students 本书特色《会读才会写:导向论文写作的文献阅读技巧...
名家·名译--一千零一夜 本书特色 《一千零一夜(名家名译)》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是阿拉伯人民历经几百年共同创作、搜集、加工提炼和编纂而成的一部文学巨著。全书由...
飞行梦想家-绘本恐龙 本书特色 由杨杨撰文,赵闯绘图的《绘本恐龙(飞行梦想家)》是对于顾氏小盗龙的一次特写,顾氏小盗龙是一种小型的驰龙科恐龙,是目前发现*小的恐...
东巴文化真籍 本书特色 ★32开精装,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2001年9月1版1印★全书通过复刻古东巴壁画,将云南丽江东巴文化完整呈现出来★东巴文化不仅在形貌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