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剖析“北大精神”的著作,系“北大文化丛书”中的一册。本书资料详实,分析角度多样,内容通俗易懂。自由、民主、科学、上进的大学精神都是体现在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身上,通过对人对事的生动表述,能够让读者自己去领悟什么是真正的北大精神,我们每个人、整个社会,乃至中华民族都需要北大精神。
这是一部关于北大的“文化圣经”……引导你叩开北大精神之门的金钥匙!想进北大的学子必看之书!严复、蔡元培、胡适、鲁迅、陈独秀、梁漱溟、冯友兰、罗家伦、马寅初、茅盾、辜鸿铭、钱玄同、林语堂、郁达夫、徐志摩、沈从文、梁思成、季羡林……走近北大,让这些人的精神成为你超越自我的动力!北大精神,不是口号,而是由一件件小事的水滴汇聚成的江海,能带给进取向上的学子们无穷的力量。
前言
**部分:概说
北大精神是流动的、发展的
北大精神的发展演变
北大精神包含斗争与牺牲精神
北大曾有过三次辉煌
北大精神的正反两面
第二部分:北大校长论北大精神
严复:兼收并蓄,广纳众流
严复:保存一切高尚之学术,以崇国家之文化
马良:道德高尚,学问渊深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收
蔡元培: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蔡元培:卓绝之士,力矫颓俗
蒋梦麟:大度包容,思想自由
胡适:北大的努力奋斗
马寅初:北大主义即牺牲主义
丁石孙:北大的学生有历史的责任感,有社会责任感
许智宏:北大的精神到底是什么
周其凤:要不断地赋予大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王恩哥:让北大精神闪耀在道德星空
第三部分:北大师生论北大精神
鲁迅:北大是常为新的,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
刘半农:我们的职任
周作人:走他自己的路,北大的学风宁可迂阔一点
熊十力:思想独立,学术独立,精神独立
李大钊:只有学术上的建树,值得'北京大学万万岁'的欢呼!
梁漱溟:蔡先生兼容并包主张的实施
冯友兰: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
罗家伦:群言堂和饱无堂
罗家伦:蔡元培先生的道德勇气
罗家伦:蔡元培时代的北大人物
雷洁琼:发展学术以昌国运
冯至:校长的力量
朱德熙:北大的校风和学风
黄楠森:岁月对北大精神的诠释
乐黛云:学术自由精神
谢冕:科学与民主是未经确认却是事实上的北大校训
陈平原:尊重个性,强调独立
黎乐民:北大随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脉搏同步跳动
钱乘旦:北大印象
李克强:北大师风体现着北大精神
当代北大青年心中思考的北大精神
第四部分:北大精神的体现:故事集锦
京师大学堂时期
民国初期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抗战以前国民政府时期
抗战与西南联大时期
抗战胜利至1949年
1949年以后
第五部分:北大精神的体现:人物小传
回忆马裕藻教授
回忆葛利普教授
回忆司徒雷登先生
回忆陆卓明教授
回忆侯仁之教授
回忆周培源教授
回忆解万英老师
回忆陈岱孙先生
回忆熊正文先生
第六部分:北大精神与中国社会
以一个大学来转移一时代学术或社会的风气
从北大走向社会:文革后期北大老五届集体下放的经历与精神坚守
北大方正公司与北大精神
北大与清华的比较
北大的"入世"传统
第七部分:对北大精神的研究分析
钱理群:一代知识分子的品格,显示着一种精神的力量
张岱年:以爱国主义为主导的学术自由的传统
林庚:科学的态度、民主的精神
任继愈:大学之大,大在思想自由
柳存仁:大学是提倡极端的自由的*高尚的*高的机关
柳存仁:中国的民主思想的摇篮
黄枬森:把追求民主与科学看作北大精神比较合适
厉以宁:作独立思考者,发扬不断探索的精神
陈来:北大的传统、精神与使命
杨河:五四以后的北大精神
谢泳:西南联合大学的精神魅力
蒋树声:大学应该是比较理想化的地方
张耀杰:北大精神的改写与断送
林合华:北大精神在当前中国大学教育改革中的现实意义
季羡林:北大精神是中国"士"的精神传承
储朝晖:北大精神多样之苗
陈平原:灵动变幻的'北大精神'
钱理群:北大精神是北大人一个美丽的梦
陈来:北大精神的"实然"与"应然"
董琳琳:北大精神的凝练历程和实质内涵
第八部分:有关大学精神的论述
董琳琳:关于"大学精神"的定义
董琳琳:国内外对"大学精神"的研究
钱理群:大学的基本功能
梁启超:大学为研究学问之地,学问为神圣之事业
陈平原:谈梅贻琦《大学一解》
蔡元培:教育应该由教育家来办
易琴:大学精神品格的养成与大学校长的人格魅力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董琳琳:哈佛精神的凝练历程和实质内涵
陈平原:我不相信有凝定不变的大学精神
参考文献
肖东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被新闻出版总署聘为出版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协会编译出版委员会委员、年鉴编辑研究委员会主任。1995年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收入《国际名人辞典》。代表作有:《中国书史》《中国图书》《中国藏书楼》《中外出版史》《北京传统文化便览》《风骨-从京师大学堂到老北大》《风物-燕园景观及文化底蕴》《风范-北大名人寓所及轶事》等。吴丕,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政治学系副主任,代表作:《关于“有教无类”的思考》,《北京大学学报·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专刊》《中国反腐败——理论与实践分析》等。
本书是金里卡集中为西方自由主义传统辩护并加以修正之作,内容分为:一、从学理上对自由主义传统精神进行梳理(如从穆勒到罗尔斯),并区别和探察了自由主义思潮内部的各种...
山海经新释之山经略解 本书特色 1.学英语不再枯燥无味 内文篇目均取自国外经典、流行、动人的篇章,中英双语,适于诵读,提升阅读能力; 2.学英语不再沉闷辛苦 优...
书虫日记四集 本书特色 作者系长沙知名湖湘文化研究者、作家、诗人、藏书家,彭国梁。他于长沙闹市中筑一“近楼”,藏书宏富,在圈内颇有名望。日记叙写一位资深书虫与书...
语义跳跃-意义建构中的框架转换与概念整合 本书特色 《语义跳跃:意义建构中的框架转换与概念整合》:西方语言学前沿书系,认知语言学丛书语义跳跃-意义建构中的框架转...
高山流水-郑张尚芳教授八十寿诞庆祝文集 本书特色 郑张尚芳是著名语言学家,在汉语古音构拟和汉语方言研究领域有很高的学术成就。本书是纪念郑张教授80寿辰的论文集,...
古文字基础 本书特色 汉字是当今世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古老的文字。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世界虽经沧海桑田、星移斗转的巨变,但汉字却仍因袭着古老的传统,光彩照人...
中国箸文化史 内容简介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前所长、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学术委员会主任、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李学勤教授,中国考古...
禁忌情色的純淨唯美展現有愛的故事, 觸動人心的文字東北的大興安嶺,一場本該是普通的演習,一顆足以毀滅一座城市的髒彈……如果,如果你真的不在了,假如有一天連我都忘...
语言之界 内容简介 《语言之界/跨文化随笔系列》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界为井字,井底之蛙,只懂一种叫声,如同苏格拉底形容的“洞穴之光”,毕生...
中国史前文化 内容简介 “史前”,特指文明发生之前的全部人类历史,即文明史之前的历史。史学家们过去只能依据传说与神话来考订洪荒时代的华夏远古史,随着近代田野考古...
作品目录我的室友是甜心非恶作剧之吻千辛万苦的因祸得福我的火辣女友月光下的感动情窦初开的拥抱为你而跑被发现了等待完美的告白
菜根谭 本书特色 《菜根谭》中充满了思辨,充满了经邦治国的谋略,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序清乾隆五十九年,遂初堂主人游古刹时,在残卷弃书中拾到...
苏州小巷 内容简介 《苏州文化丛书》囊括了苏州的戏剧、绘画、园林、街坊、名人、名胜、民俗、考古、工艺……向世人展示苏州文化的综合实力,用以提高苏州人的文化素养,...
原味故宫 本书特色 ★48开软精装,紫禁城出版社出版,2005年7月1版1印★主编李文儒,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研究馆员,在《鲁迅研究月刊》《新文学史料》《中国博物...
中日文史交流论集:佐藤保先生古稀纪念 本书特色 本书共收入10篇论,主要从文和教育的角度,论述了中日两国的文化的差异以及文化交流的历。中日文史交流论集:佐藤保先...
《EV3机器人之快乐搭建》内容简介:本书是北京市教委“高校支持北京市小学教育特色发展项目”(简称“高参小”)工作中,结合小学特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明-非洲文明之路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世界文明之路丛书》之一。本卷主要内容包括:尼罗河文明(“埃及是尼罗河的赠品”、治水促成国家和政治制度...
印度文化与民俗 本书特色 印度历史悠久、幅员广大、人口众多、语言纷繁,又是一个多民族、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本书力图全面反映这样一个国家当今的社会风貌和民俗特征,...
永恒的大自然诗篇-山海经 本书特色这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米什莱以文学语言所写的享誉一时的系列科学散文《山》《海》之精选本。它取材于作者广阔的世界之旅,展现山的高...
不可不知的中华民俗常识 本书特色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本书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节气时令、传统礼俗、衣食住行、民间禁忌、信仰习俗、民间工艺、休闲娱乐等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