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剖析“北大精神”的著作,系“北大文化丛书”中的一册。本书资料详实,分析角度多样,内容通俗易懂。自由、民主、科学、上进的大学精神都是体现在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身上,通过对人对事的生动表述,能够让读者自己去领悟什么是真正的北大精神,我们每个人、整个社会,乃至中华民族都需要北大精神。
这是一部关于北大的“文化圣经”……引导你叩开北大精神之门的金钥匙!想进北大的学子必看之书!严复、蔡元培、胡适、鲁迅、陈独秀、梁漱溟、冯友兰、罗家伦、马寅初、茅盾、辜鸿铭、钱玄同、林语堂、郁达夫、徐志摩、沈从文、梁思成、季羡林……走近北大,让这些人的精神成为你超越自我的动力!北大精神,不是口号,而是由一件件小事的水滴汇聚成的江海,能带给进取向上的学子们无穷的力量。
前言
**部分:概说
北大精神是流动的、发展的
北大精神的发展演变
北大精神包含斗争与牺牲精神
北大曾有过三次辉煌
北大精神的正反两面
第二部分:北大校长论北大精神
严复:兼收并蓄,广纳众流
严复:保存一切高尚之学术,以崇国家之文化
马良:道德高尚,学问渊深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收
蔡元培: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蔡元培:卓绝之士,力矫颓俗
蒋梦麟:大度包容,思想自由
胡适:北大的努力奋斗
马寅初:北大主义即牺牲主义
丁石孙:北大的学生有历史的责任感,有社会责任感
许智宏:北大的精神到底是什么
周其凤:要不断地赋予大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王恩哥:让北大精神闪耀在道德星空
第三部分:北大师生论北大精神
鲁迅:北大是常为新的,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
刘半农:我们的职任
周作人:走他自己的路,北大的学风宁可迂阔一点
熊十力:思想独立,学术独立,精神独立
李大钊:只有学术上的建树,值得'北京大学万万岁'的欢呼!
梁漱溟:蔡先生兼容并包主张的实施
冯友兰: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
罗家伦:群言堂和饱无堂
罗家伦:蔡元培先生的道德勇气
罗家伦:蔡元培时代的北大人物
雷洁琼:发展学术以昌国运
冯至:校长的力量
朱德熙:北大的校风和学风
黄楠森:岁月对北大精神的诠释
乐黛云:学术自由精神
谢冕:科学与民主是未经确认却是事实上的北大校训
陈平原:尊重个性,强调独立
黎乐民:北大随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脉搏同步跳动
钱乘旦:北大印象
李克强:北大师风体现着北大精神
当代北大青年心中思考的北大精神
第四部分:北大精神的体现:故事集锦
京师大学堂时期
民国初期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抗战以前国民政府时期
抗战与西南联大时期
抗战胜利至1949年
1949年以后
第五部分:北大精神的体现:人物小传
回忆马裕藻教授
回忆葛利普教授
回忆司徒雷登先生
回忆陆卓明教授
回忆侯仁之教授
回忆周培源教授
回忆解万英老师
回忆陈岱孙先生
回忆熊正文先生
第六部分:北大精神与中国社会
以一个大学来转移一时代学术或社会的风气
从北大走向社会:文革后期北大老五届集体下放的经历与精神坚守
北大方正公司与北大精神
北大与清华的比较
北大的"入世"传统
第七部分:对北大精神的研究分析
钱理群:一代知识分子的品格,显示着一种精神的力量
张岱年:以爱国主义为主导的学术自由的传统
林庚:科学的态度、民主的精神
任继愈:大学之大,大在思想自由
柳存仁:大学是提倡极端的自由的*高尚的*高的机关
柳存仁:中国的民主思想的摇篮
黄枬森:把追求民主与科学看作北大精神比较合适
厉以宁:作独立思考者,发扬不断探索的精神
陈来:北大的传统、精神与使命
杨河:五四以后的北大精神
谢泳:西南联合大学的精神魅力
蒋树声:大学应该是比较理想化的地方
张耀杰:北大精神的改写与断送
林合华:北大精神在当前中国大学教育改革中的现实意义
季羡林:北大精神是中国"士"的精神传承
储朝晖:北大精神多样之苗
陈平原:灵动变幻的'北大精神'
钱理群:北大精神是北大人一个美丽的梦
陈来:北大精神的"实然"与"应然"
董琳琳:北大精神的凝练历程和实质内涵
第八部分:有关大学精神的论述
董琳琳:关于"大学精神"的定义
董琳琳:国内外对"大学精神"的研究
钱理群:大学的基本功能
梁启超:大学为研究学问之地,学问为神圣之事业
陈平原:谈梅贻琦《大学一解》
蔡元培:教育应该由教育家来办
易琴:大学精神品格的养成与大学校长的人格魅力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董琳琳:哈佛精神的凝练历程和实质内涵
陈平原:我不相信有凝定不变的大学精神
参考文献
肖东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被新闻出版总署聘为出版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协会编译出版委员会委员、年鉴编辑研究委员会主任。1995年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收入《国际名人辞典》。代表作有:《中国书史》《中国图书》《中国藏书楼》《中外出版史》《北京传统文化便览》《风骨-从京师大学堂到老北大》《风物-燕园景观及文化底蕴》《风范-北大名人寓所及轶事》等。吴丕,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政治学系副主任,代表作:《关于“有教无类”的思考》,《北京大学学报·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专刊》《中国反腐败——理论与实践分析》等。
《报道伊斯兰》内容简介:本书从伊朗人质事件、波斯湾战争,到纽约世贸中心大楼爆炸案,西方世界一直被一个名叫“伊斯兰”的幽魂苦
古老欧洲之谜 本书特色 埃里希?冯?丹尼肯,当今世界超级畅销书作家、有32部作品问世,被翻译成35种语言,累计在全球售出63000000册,作品常年位列美国、德...
作品目录1.少年实业家2.好事多磨3.百发百中的判断力4.四十而立5. 二期稻作实验6. 只吃八分饱7. 贪心过度自取灭亡8. 反败为胜后记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特色 改革开放30年,流行词语300条——300只大脚印;300扇新窗口;300个活记忆——组成一部编年体“史记”!本书以1978至2008...
无论你在想什么,现在,立刻,马上,反过来想想!英国创意鬼才保罗·亚顿总结30载创意经验,奉上商业必修课《无论你在想什么,反过来想想》,以60条辛辣箴言,数十份精...
老城门 内容简介 在广袤的巴渝大地上,点点疏星般地散布着上千座老城寨堡。面对这些半圮而风雨斑驳的古道荒城,残缺而一身沧桑的夕阳故垒,遥想那金戈铁马,刀剑交鸣,旌...
阿尔伯特·凯塞林(1885—1960),德国两次大战的经历者,最具领导力的将领之一。
当艾达·卡尔霍恩发现自己处于中年危机中时,她认为自己没有权利抱怨。她已经结婚成家,也有不错的事业。为什么仍会感到难过?为什么其他X世代(指出生于1965—198...
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本书特色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的地...
內容簡介「從自己的房子到自己的綠色的房子,黛羚到處探訪用心過日子、用心蓋房子的人,而她說的故事也愈來愈誘人,愈來愈貼近--大地。」住的研究者 林黛羚,在首作《蓋...
山河多黄金:甘肃文物启示录 内容简介 《山河多黄金:甘肃文物启示录》作为一本以甘肃文物为写作对象的著作,以不同于以往此类专业写作的文学笔法,将本属于考古、历史研...
(精)湖湘文库: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 本书特色 五十年代出版的《积微居小学述林》,是遇夫先生治训诂学、文字学、语源学的代表作。本书从文字,从音韵,从训诂三个角度出...
现代汉语量级范畴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一部语法学专著,其*大特色是把级范畴和量范畴结合起来,概括出量级范畴。现代汉语量级范畴的提出,显示了“级”和“量”关联紧密...
牟宗三“道德的形而上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形而上学问题为背景,通过对康德哲学与牟氏哲学的比较研究,在深入挖掘牟氏道德形上学所蕴含的内在结构的基础上,重构了牟...
现代名人名联鉴赏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近300位名人700多副名联,时间跨度100年。书中对每一位联家都撰有小传,并都写了简明...
黃易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專攻傳統中國繪畫,並曾擔任香港藝術館助理館長一職,推動美術及文化交流不遺餘力。不僅琴藝畫藝俱精,黃易對藝術、天文、歷史、玄學、星象、...
魅惑人心的妖娆,颠覆常理的纠葛,怎一个乱字了得?一个鼎盛富贵的大家族,幅员广大、到处充满精致亭台楼阁的姚府,如同它华美的外表,府里出入的都是粉雕玉琢的俊美人儿。...
中国人的日常 本书特色 本书中,梁晓声以小说家的生动笔法,社会观察家的敏锐思考,记录了各色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百态,淋漓尽致地绘制了他们的五光十色的精神图谱。 这里...
2015-咬文嚼字-合订本 本书特色 知名社会语文类刊物《咬文嚼字》杂志,从1995年开始每年出版一本合订本,这是2015年度的杂志合订本(平装)。合订本保持了...
《红楼梦》方言及难解词词典-第1版 本书特色 《方言及难解词词典(第1版)》是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方言及难解词词典-第1版 内容简介 《红楼梦》这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