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书法遵循二王古法,书风平和秀逸,不激不厉,笔法精到,引领元代复古书风,对后世影响极大。行书代表作《秋声赋》,纸本。纵34.8厘米,横 182.2厘米,总40行,计408字。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此帖一气呵成,圆转道丽,妍润多姿,乃精美绝伦的传世之作。浙江古籍出版社编著的《赵孟頫秋声赋*美的字》精选赵孟頫《秋声赋》中90余字编纂成册。一字一面,力求在方寸之内尽量展示赵孟頫《秋声赋》书法之美。每一字下加注点评一则,便于读者了解赵孟頫《秋声赋》书法特点。颇便于读者临摹与观赏。本书小巧便携,实用与把玩兼可。
赵孟頫书法遵循二王古法,书风平和秀逸,不激不厉,笔法精到,引领元代复古书风,对后世影响极大。行书代表作《秋声赋》,纸本。纵34.8厘米,横 182.2厘米,总40行,计408字。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此帖一气呵成,圆转道丽,妍润多姿,乃精美绝伦的传世之作。浙江古籍出版社编著的《赵孟頫秋声赋*美的字》精选赵孟頫《秋声赋》中90余字编纂成册。一字一面,力求在方寸之内尽量展示赵孟頫《秋声赋》书法之美。每一字下加注点评一则,便于读者了解赵孟頫《秋声赋》书法特点。颇便于读者临摹与观赏。本书小巧便携,实用与把玩兼可。
作者阿洛瓦·里格尔,19世纪后期奥地利著名艺术史家,维也纳艺术史学派成员,艺术史学科的重要创始人之一,著有《风格问题》、《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等。里格尔作为艺术...
《Node.js 10实战》内容简介:本书以实战开发为原则,以Node.js 10原生知识和框架为主线,详细介绍Node.js开发的基础知识和相应案例
碑帖大观米芾苕溪诗卷/碑帖大观 内容简介 《米芾苕溪诗卷》,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全卷35行,共394字,故宫博物院藏。所书内容为米芾自撰诗,共六首...
- 作者简介 -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1952— ),哲学家。现为法国蓬皮杜中心创新与研究所(IRI)主任,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史论卷-王国维论剧 内容简介 这本论文集的收辑旨在介绍先驱研究者的学术成果,用以供给今天戏曲研究者必要的参考资料。我们没有做校注和补充的工作,所收的材料,是根...
DK《电影百科(全彩)》内容简介:本书图文并茂地展现了世界影坛的百部杰作,历数了20世纪30年代的黑色经典、好莱坞爱情片、各国
《洛阳新获墓志续编》影印并考释了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洛阳市以及洛阳市属的孟津、伊川、偃师等县征集或发掘的新出土墓志,其
吴让之篆书圣教序--历代名家篆书选 本书特色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五月,上海墨缘堂发行所曾出版发行《吴让之篆书册》一书。这本书的原作为吴让之篆书节录《圣...
吴玉生硬笔行楷技法-(配光盘) 内容简介 硬笔书法是指用硬质笔尖的“工具”书写汉字的一种艺术形式,并包括一定的书写规则。硬笔是指除毛笔之类软笔外的书写笔...
书法艺术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以西方美学和艺术学的研究方法为主体来探究书法的特性,并以确立东方书法艺术学地位为目标。采用西方美学和艺术学为论据是本着“世界一同”的理...
通向狂欢之路-2000年后的中国喜剧电影 本书特色 潘若简编著的《通向狂欢之路(2000年后的中国喜剧电影)》试图从中国不同的喜剧类型生产情况和面貌入手,以目前...
《艺术的力量》是BBC新千年以来最富代表性的鸿篇巨制,曾获国际艾美奖“最佳艺术节目”、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摄影纪实”等多项国际大奖。同名著作一经推出,...
中国国粹艺术读本:书法 内容简介 书法是中华民族极富特色的传统艺术,一代又一代的前辈书法家,通过不断努力,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珍贵的书法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充分体...
移动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便利,这一通信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移动UI”成为了如今这个时代不容忽视的关键词之一,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们也加入到移动UI的设...
《我爱大自然》内容简介:本书系列绘本以人体旅行的方式,带领小朋友们认识人体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血液循
欧阳询.九成宫碑-水写毛笔字帖 内容简介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推荐临摹范本,清水代墨,学生书法练习入门**指导。欧阳询.九成宫碑-水写毛笔字...
非常香港 目录 手相牵企业设计师Abla Hoo Ghost Soundsitive机器人A-bike竹杯书刊设计陶制收音机中国文化书刊无电手电筒FlyForc...
蔡襄墨迹选 本书特色 蔡襄(公元一○一二~一○六七年),字君谟,福建仙遊人,進士出身,官至端明殿学士,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蔡襄墨迹选 内容简介 《天下墨宝·宋...
楷书 行书-宋词三百首精选 本书特色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两朵并立的奇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学不可或缺的珍贵遗产。文以载道,歌以咏志。唐诗宋...
本书将前人可以成立之说加以整理,根据现有的新材料加以补充和修正,按照今日的理解对于甲骨刻辞的某些类别的材料加以解释。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