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字藏真,法名怀素。善书,尤好草书。与张旭齐名,称“颠张醉素”。《宣和画谱》评其草书:“字字飞动,圆转之妙,宛若有神。”《小草千字文》,绢本墨迹,原迹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怀素六十三岁时所书。此卷与早期的《自叙帖》风格迥异。脱去激奋狂放,而趋于古雅平淡。看似漫不经意,实则处处妙合法度。元代沈右评曰:“怀素书所以妙者,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故也。”
超大八开。四色精印。版本权威。释文准确。a. 版本权威。萃取台北故宫、北京故宫、东京国立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海内外馆藏碑帖珍品。b. 印制精良。力邀彩印巨头雅昌艺术共同打造,四色还原,用纸考究,传统书迹珍品与现代印刷工艺交相辉映。c. 精选精编。精选*重要**代表性的书家名迹,以备书法初学者、爱好者选择。标点释文,精审精校,帮助读者结合文本品味书法。
1.王羲之兰亭序二种
2.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3.王羲之十七帖
4.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
5.曹全碑
6.张迁碑
7.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8.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9.颜真卿多宝塔碑
10.褚遂良阴符经
11.欧阳询行书千字文
12.孙过庭书谱
13.陆柬之文赋
14.张旭古诗四帖
15.怀素小草千字文
16.颜真卿行书三稿
17.小楷灵飞经
18.宋徽宗瘦金书千字文
19.米芾蜀素帖
20.赵孟頫洛神赋
108个人,108个故事;历时4年,数次越洋实地拍摄。抽丝剥茧,讲述成败得失,可遇而不可求的撼动,得以丈量他们的心路历程。拉近距
Thebookpresentsanewtheoryofspace:howandwhyitisavitalcomponentofhowsocietieswork....
郑文公碑临习指导 本书特色 中国历代书法名迹临习指导·楷书。郑文公碑临习指导 内容简介 《郑文公碑》分上、下两碑,《郑文公上碑》在平度县天柱山绝顶,《郑文公下碑...
张旭 古诗四贴 本书特色《古诗四帖》,草书,纸本,五色笺,纵二十九·五厘米,横一九五·二厘米,四十行,共一百八十八字。此帖传为张旭所...
十二世纪文艺复兴 内容简介 哈斯金斯的《12世纪文艺复兴》一书,重点关注这次复兴的拉丁方面。即拉丁古典著作及其影响、新法学和更为多样化的历史编篡学、来自希腊人和...
行书百联-中国楹联书法经典 内容简介 现在所能见到的*早的楹联书法作品,是明代中后期的作品。即使有一些明人的楹联作品,如沈周、文征明、祝允明的,往往是后人...
柳公权神策军碑 本书特色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并序》,柳公权书。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原碑久佚。《神策军碑》是柳公权楷书的代表作之一。此碑较人们...
全书共计14章,首先根据历代金陵地方志论述了金陵之形势,对其山川、河流、城池详加考证,并以历史史料编出金陵大事年表。从第三
书法(上)-中学生素质教育课外读物 目录 一、引言二、秦以前古文字的书法艺术(一)甲骨文(二)金文(三)刻石文字1.有字“龙骨”之谜2.占卜记录包罗万象3.流失...
画说昆曲 目录 导读一:昆剧的故事(刘厚生)导读二:大雅之音,薪火永驻(陈燮君)1.单刀会·刀会2.窦娥冤·斩娥3.琵琶记·描容别坟4.荆钗记·上路5.牧羊记·...
始平公造像记-中国古代碑志法书范本精选 本书特色 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曾经留下了无数优秀的书法作品,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这些经典作品,由于年代不同,科技发展水平...
“我想你可以准备一张猫王的唱片、一支老派克钢笔喝一些从杂货铺买来的猫耳朵、麻花和咸酸甜,然后,开始往下翻,慢慢地,进入这
如何写小楷 本书特色 小楷曾有公文传递、抄写佛经等文字记录和文字交际的实用功能,更是达官显贵和文人墨客文化品位的象征,而今,小楷的传统功能已逐渐丧失,取而代之的...
《设计的故事》内容简介:王萍的《设计的故事》从大设计的概念出发,向大学生讲述设计思维、设计原理,解读优良设计作品。编撰的思
《上帝的指纹(上下)》是通过探寻人类史前文明而思考人类的现在并预言世界未来的力作。在这部启示录般的作品中,作者以其令人震惊
屏幕之下(纵横精华·第一辑) 本书特色 幕前传奇故事 幕后真人传奇三毛、杨子荣、红色娘子军,屏幕上那些耳熟能详的鲜活身影,是表演艺术家们精心打磨的宝钻,折射出现...
《西周铜器断代(上下陈梦家著作集)(精)》内容为:陈梦家先生因研究古代宗教、神话、礼俗而治古文字,再由研究古文字而转入研究古
九成宫醴泉铭探源 本书特色 《九成宫醴泉铭》在书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九成宫醴泉铭探源》作者田蕴章以乱真之笔展示了三十余幅欧体楷书新作...
《云计算安全:机器学习与大数据挖掘应用实践》内容简介:本书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探讨,共分为6章,讲解了云计算安全中人工智能
张迁碑-名碑名帖完全大观 内容简介 书法是中华民族古老而辉煌的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众多名家名作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书法文化的宝库,且代代承启,递嬗演进,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