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加勒比》是诺奖得主奈保尔的首部游记作品,堪称纪实文学典范之作!在《重访加勒比》中,我们看到的是典型的奈保尔:他用准确、敏锐的洞察力,写下了他对这部分世界真实的印象。奈保尔重访家乡特立尼达和另外四个加勒比国家和地区。一路上,他目睹了特立尼达的繁华与落后、英属圭亚那的热情与冷漠、苏里南的多样与空洞、马提尼克的偏见、牙买加的茫然……
这些急速转型中的国家和地区充满变化,却又停滞不前。奈保尔用惊人的报道技巧和敏锐的历史思维冷静地再现了这里“毫无创造”的文化。他关注的是这里形形色色的人和他们的处境。在他看来,这里的人是模仿者,生活在借来的文化中,是一群永远无法抵达目的地的旅行者。
《重访加勒比》为“美洲三部曲”**部。
★ 诺奖得主奈保尔首部游记作品,中文版首次出版
★ 纪实文学典范之作!《寻路中国》作者何伟推崇的旅游写作范本!
★ 一趟加勒比文化之旅,带我们体验急速转型期的社会万象
★ 奈保尔关注的是旋涡中的小人物,一群无法摆脱生活惯性的人。他们生活在借来的文化中,永远无法抵达心安之处。
《重访加勒比》出版于一九六二年,是我的**部游记。以下引自初版序言:
一九六〇年九月,我利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政府提供的奖学金,回特立尼达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访问。在此期间,总理埃里克·威廉斯博士建议我写一部关于加勒比地区的非虚构作品。我有些犹豫。小说家写作,结局往往连自己都意识不到,而且意识不到反而更好。无论如何,我决定斗胆一试。
在一九六九年那一版的序言中我又加了下面这段:
一位新西兰作家在评价我的另一本书时说,我所描写的是附庸文化和附庸经济面临的问题。要是我在写《重访加勒比》时能够想到这么精准的说法该多好啊!那将会使很多事情更明晰,书的结构也会更紧凑,谈到这种具有政治或种族自信的文化中的自愈力时,可能也不会那么罗曼蒂克了。
尽管上面这段评价对本书有所保留,可我依然觉得本书是站得住脚的。或许因为那是我**次真正的“旅行”,那次旅行和写作的过程如今依然历历在目。尽管本书的主题很严肃,我仍希望读者能捕捉到其中简单的快乐,并产生共鸣。
天气和煦,在下舱憋了一两天的经济舱旅客,此时似乎一个个或一对对地冒出来,晒着太阳。那两个精神病患者也和看护一起出来。有一位来自北爱尔兰的年轻浸礼会传教士,他是**次去西印度群岛任圣职,出于责任感选择了经济舱。他边读大部头的神学著作边记笔记。一位年约八旬的黑人老太太穿着扎眼的旧衣服,欢快而好奇地走来走去。当年她离开圣基茨岛去英国找工作,有传言说,她返乡的船票由英国政府买单。
因为旅客人数少,船上的阶级分界就被忽略了。一个来自英属圭亚那的印度屠夫上午下午都在头等舱甲板上溜达。一个高大英俊的黑人也在甲板上走来走去,一走几个小时,跟谁都不搭话。他吸着一只极小的烟斗,拿着平装书《十诫》,同名电影的原著。麦凯先生说,这个人在英国得了精神病,应他自己的要求,英国政府遣送他返乡,路费也由英国政府承担。
我们扎进经济舱的人堆里,回来时都带了故事。
那位图书管理员塔尔小姐回来时闷闷不乐。她遇到一个女人,那女人离开英国,是因为她没办法为自己和宝宝找到栖身之所。塔尔小姐说:“孩子一出生,母子俩就被房东扫地出门,房东还竖起一块大牌子,用绿漆写着:有色人种勿入。难道偌大一个英格兰容不下一对母子?”
“他们容的人已经不少啦。”麦凯先生答道。
“我真不明白,你们西印度人好像满不在乎。”
“宽容啊什么的,说说还可以,”麦凯先生说,“但是你们很多英国人都忘了,有一种黑人——像牙买加人——其实只是动物。”
“可这女人不是牙买加人啊。”塔尔小姐有点让步了。
“这些黑人啊,不少人都把英国人给惹毛了。”麦凯先生说到此,打住话头。他像所有善良的西印度人一样,不愿听人家说英国不好。
我自己遇到的是一个棕色皮肤的格林纳达人,三十三岁,长得膘肥体壮。他说他在格林纳达有十个孩子,他们身处各地,生母各异。他当年背井离乡奔赴英国,就是为了甩掉他们。可后来他的想法变了,觉得应该回去正视自己的责任。他甚至觉得该成家了。至于同哪一个结婚,他还没拿定主意,但很可能是和他*小孩子的妈妈。他很喜爱这个孩子;对其他孩子他都没有感情。我问他,那你干吗生那么多呢,难道格林纳达没有避孕措施吗?他愤然答道,他可是罗马天主教徒。此后的旅途中他再也不搭理我。
我们贸然闯入经济舱旅客中,有人带回故事,有人还掳回人口。克莱亚掳回来的是一个来自英属圭亚那的印度男孩,名叫克里帕尔·辛格。这孩子太讨人喜欢了,于是大家约他一起喝茶。
麦凯太太翻来覆去地说:“好帅,好白净啊!”
克莱亚说:“这孩子来自英属圭亚那*好的人家。你没听说过?土产生意巨头,辛格兄弟公司,好家伙,辛格三兄弟呀。”
克里帕尔·辛格看起来谦恭有礼,言谈举止也证明克莱亚说的不假,只是他不想自吹自擂。他身材高挑,五官俊秀,嘴唇如同女孩般娇柔,吸烟的姿势紧张中透着优雅。
“克里帕尔,给我讲讲你家里的情况吧!”克莱亚说。
克里帕尔稍稍欠身,给大家递烟。他酒意微醺,克莱亚也是醺然欲醉。
“你得知道,他们不是生产土产的,”克莱亚边接过克里帕尔递过的烟边说道,“他们只做买卖。克里帕尔,给大家讲讲。”
“好白净啊!”麦凯太太说。
此后的旅途中,除了回经济舱吃饭睡觉,克里帕尔一直泡在头等舱。他在经济舱找不到合适的人陪他喝酒;与他同住的是一个令他深恶痛绝的英属圭亚那屠夫。
“那人说、说他是去英国度假的,”想起那屠夫在甲板上跑来跑去的情景,他说,“可他七、七个星期都是靠领、领救济金过来的。”
克里帕尔自己是去英国求学。游学英伦是西印度青年,尤其是富家子弟的奇特行为之一,可以一直持续到壮年。克里帕尔在英国和欧洲大陆悉心钻研,直到有一天,他父亲惊觉开销之大,便召他回国成家立业。他的学业已经接近尾声,坐经济舱回国是他*后一次花家里的钱。
P14-16
奈保尔用艺术家的方式去看、去听旅途中的一切,他的观察极富洞察力。
——伊夫林沃
奈保尔的文章具有批判性,同时也怀有仁慈。他用一种令人赞叹的喜剧感缓和了不可避免的愤慨。
——《观察家报》
《重返加勒比》是对西印度的自鸣得意最猛烈的撼动……v.s.奈保尔先生是一位真正杰出的作家。
——安德鲁索克《新联邦》
V.S.奈保尔(V.S.Naipaul):英国著名作家。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50年代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开始写作。著有《米格尔街》《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自由国度》《游击队员》《大河湾》《非洲的假面剧》和“印度三部曲”“美洲三部曲”等。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墓中回忆录 本书特色 夏多布里昂所著的《墓中回忆录》是他回忆录的节选,有他童年时代的回忆,有他对1848年革命的思考,有他与拿破仑的相识与反目的叙述,还有他在退...
九三年 本书特色 ★是法国伟大的作家雨果*后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反映了1793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对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展开的生死搏斗进行了...
木犁书系/风雨文丛:阅读人生 本书特色 献给您的是12位长期以来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里耕耘“自己的园地”的著名学者的学术随笔自选集。他们从“五四”的历史氛围中...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116:杭约赫 陈敬容 唐祈 唐湜卷 本书特色 40年代末50年代初他们先后离开上海。杭约赫、唐祈和唐湜曾罹遭磨难,后获平反。80年代以后除杭...
精彩摘录一次,马吕斯见到九月天美丽的阳光,满怀信心,跟着古费拉克、博徐埃和格朗太尔去参加索城的舞会,希望——多美的梦!—
刘国光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收录了我国老一代经济学家刘国光的一些经济论文,共31篇。在这些文章中,他论述了上世纪90年代经济领域一些非常关注的问题,如软着陆、通货...
刘墉卷-刘墉随笔精选-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本书特色 刘墉是华人世界的首席心灵励志大师,是洞察人心和人性的智者。他的处世随笔和心灵励志随笔是华文畅销书中的...
《南韩往事》内容简介:阿乾在好兄弟老棒子的怂恿下偷渡到国外谋生。刚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就被卷入当地帮派之间的争斗,他也因此
玩儿 本书特色 1、于谦独一公开出版作品,郭德纲亲笔作序推荐。收入2018年全新创作、从未公开发表的两万字新内容,更有2000册亲笔签名本随机发送。 在原版基础...
流浪的星星 本书特色 《流浪的星星》是勒克莱齐奥出版于一九九二年的长篇小说。一九四三年夏,法国尼斯的一个小村庄成了意大利人管辖的犹太人聚居区,艾斯苔尔宁静的少年...
作品目录目 录前言编 年 诗富平少侯陈后宫(茂苑城如画)无题(八岁偷照镜)初食笋呈座中随师东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燕台诗四首
《零成本数字化营销:私域+直播》内容简介:本书针对传统营销途径获客难、获客不精准、数量有限、维护成本高、客户体验不佳、缺少成
寻找巴金 本书特色 本书为日本作家坂井洋史先生所著。作者用缜密的逻辑对巴金的有关生平事迹进行了严谨探讨和合理的想象推理。全书文字洗练流畅,能清晰地展现作者的思路...
王跃文文学回忆录 本书特色 《王跃文文学回忆录》收录了中国著名作家王跃文关于文学创作的反思以及在文学道路上对人生、社会和历史诸问题的思考,既有对现实的关怀,也有...
胡适的声音(1919~1960)胡适演讲集 本书特色 胡先生雅擅言词,而且善于恭维人,国语虽不标准,而表情非常凝重,说到沉痛处辄咬牙切齿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吐出来,...
朱自清散文集 本书特色 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傅雷译罗曼·罗兰名作集(全五卷) 本书特色 傅译罗曼·罗兰,从西方文化中拿来一种可贵的异质:力的颂扬。贝多芬与现今世界之贝多芬——约翰·克利斯朵夫,以他们雄强的...
我画苹果树 本书特色 ★著名女作家铁凝*新散文自选集★由4次获得“中国*美的书”称号的设计师制作,32开精装,典雅精巧,世界大师的绘画做封面图。★小说家的散文—...
如水成湖-散文中国-玖 本书特色 于静梅编著的《散文中国(9如水成湖)》坚持所选散文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修订版 (上下册) 内容简介 “每一个孩子都是世界的未来”,也许因为人们理解得太偏激,现代孩子承受着过于沉重的压力。枯燥的、强制性的学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