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概述 ; **次入缅抗日 ; 中国驻印军的反攻 ; 中国远征军的反攻四章, 主要内容包括: 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远征军在滇西的整训和反攻、中国驻印军始末等。
八年抗战中,中国远征军以充沛的爱国主义热情,为正义而战,始终保持着旺盛士气和坚强斗志。他们常常处于泥泞崎岖的境地,强攻工事坚固的敌阵,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并在国际上博得了崇高的荣誉。陈惠丰编写的《远征印缅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作为亲历记录,再现了远征印缅战事的英勇与壮烈。
《远征印缅抗战 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这时英国看到中国抗战以来愈战愈强,而且八路军的游击战深入晋冀鲁豫敌人的大后方,建立抗日政权,不断打击敌人,收复失地。英国认为这是了不起的抗日力量,较之英法在欧洲战场上的狼狈处境,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于是英国对中国的态度开始转变,首先于一九四。年十月间重开滇缅路,接着派了一些在敦刻尔克撤退下来的残兵败将来中国学习游击战(当然,他们在中国的政府军中是学不到人民的游击战的)。一九四一年一月,英政府又任命丹尼斯少将为驻重庆陆军武官,开始和中国酝酿中英军事同盟。**个步骤是通过中国对缅印马的军事考察,两国共同商定保全缅甸的具体军事计划。经过协商,“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团”于一九四一年一月间组成。考察团的成员如下:团长商震,副团长林蔚。团员:陆军杜聿明、侯腾、冯衍、唐保黄、刘方榘,空军王×赞,海军周应聪,外交郑康祺,秘书刘耀汉。考察团于同年二月初出发,到缅甸、印度、马来亚考察约三个月之久,搜集有关缅印马经济政治军事资料,编成《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团报告书》,计三十余万言(有油印本),其中*主要的是中、英、缅甸共同防御计划草案。这个草案是根据缅、马地形交通,及估计日寇战略战术而拟定的。我们当时根据日本军国主义已经吃了中国人的苦头的情况,及其政略、战略、战术上的特性,妄图独霸亚洲的野心,同时并考虑到英国军队不堪一击的情况,认为日本对于中国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将不是从中国境内截断,而是配合它对亚洲的政治战略整个策划;一旦日寇与英国开火,势必先击败英军,进而侵占马来亚、缅甸。这样,日寇既击败英军而夺了它的殖民地,又可以封锁中国,获得一箭双雕的效果。但是由于当时中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很大程度上依赖英国,因而就不敢正面向英方提出上述判断,而只能含糊其辞。草案的内容略如下述:(一)敌情判断1.敌情:日寇陆军既具优势,又有作战经验,以日军侵占越南并与泰国成立友好条约的情况来判断,它已在积极准备向英国挑衅。一旦日寇发动侵略缅马军事,可能以海军、空军掩护陆军沿泰马交界进军,先侵占马来亚、新加坡,然后乘战胜之余威回师北上,进攻缅甸。敌人可能使用兵力三至五个师团和优势的空军与海军。2.地形:中、缅、老(老挝)边境车里、临江一带山峦重叠,交通不便,易守难攻;而且瘴气特甚,对于大兵团尤其现代化部队运动限制很大。缅泰交界景东以南,经登劳山脉,亘萨尔温江下游至毛淡棉(即摩尔门)一带,虽有崇山峻岭和萨尔温江之险,但景东、克耶邦特别是毛淡棉附近,皆有公路与泰国境内公路相衔接,为可攻可守的决战地带。(二)共同防御意见1.中英两军为确保仰光海港之目的,应集结主力在缅泰边境毛淡棉、登劳山脉及景东以南地区,预先构筑阵地,采取决战防御,并将重点指向毛淡棉方面。另以一小部在中缅边境车里、临江问担任持久防御。以一部配合舰艇在仰光及仰光海面警戒。2.指导要领:(1)中英两军在车里、临江以南,亘景东以南克耶邦缅泰国境至毛淡棉一带,构筑纵深的据点式堡垒群阵地,吸引敌人于我主力阵地前,以强大之火力摧毁敌人之攻击,不失时机转移攻势j将敌人包围歼灭于我主阵地前,再一举出击来侵之敌。(2)敌人主力如从中央来犯,我利用既设阵地消耗敌人至一定程度,由景东及毛淡棉两翼先击破敌人,将其包围而歼灭之。(3)敌人主力如由毛淡棉附近来犯,我军应利用萨尔温江天险及据点工事,吸引敌人于我主阵地前,以强大之火力摧毁敌人攻势,配合我左翼部队击破一部敌人,将敌人主力包围于毛淡棉海岸附近,而歼灭之。(4)敌人主力如由景东来犯,我军应吸引敌人于山岳地带内,以正规战与游击战并用,竭力迟滞敌人,主力从毛淡棉附近出击,先击溃敌之一部,截断敌人后路,包围而歼灭之。3.兵力部署:(1)预定英缅军二至三个师,中国三至五个军。(2)布置中英两军主力(二至三个军)于毛淡棉、克耶邦、景东间地区,并在毛淡棉附近形成重点,构筑半永久性的纵深据点式堡垒群,形成坚固的主阵地带,在主阵地前选择要点,构筑据点式前进阵地,吸引敌人于我主阵地前,以强大之火力摧毁敌人攻势,不失时机转移攻势,将敌人包围歼灭于我主阵地前。(3)以一小部(一团至一个师)位置于景东亘临江、车里以南地区,构成据点式野战堡垒群,形成纵深的主阵地带,在主阵地前构筑星罗棋布的前进阵地,采用游击战与阵地战相配合的战略战术。依据中缅交界山岳地带的特性,以主阵地为根据地,用一小部兵力警戒,以大部兵力担任游击,适时深入泰缅境内袭击敌人后方。(4)’仰光及仰光海面由英军及舰艇担任警戒。(5)控制强大机动陛预备队(一个半军至两个半军)于同古(即东瓜)、平满纳(即平马纳)、瓢背、麦克提拉(即敏铁拉)问地区,不失时机增援**线与敌决战。(6)其他:构筑工事材料及交通、通讯器材等由英方筹备;详细作战部署待双方政府协商后另行拟定。……
《事实即颠覆:无以名之的十年的政治写作》内容简介:本书是蒂莫西•加顿艾什最新一本融历史研究与新闻报道于一体的文集,收入作者2
驶向冰山的泰坦尼克号——西方左翼的思想家眼中的当代资本主义 本书特色 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已成为今天人类所面临的一个*迫切、*重要的课题,能否对此做出...
中国的软实力和周边国家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中国与周边东南亚国家关系为主要观察对象,考察中国软实力战略的推进过程及其实际影响。作者剖析了中国很多精英分子对软实力的误...
经济思想管窥 本书特色 《经济思想管窥》是作者田学斌学习研究世界经济学的学术成果概述,范围涉及经济学的各个方面,有各个学派代表的基本理论、概念观点、学术著作精华...
本书追溯了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在其经典之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出版之后,对日本作为海权国家崛起的影响。马汉的这部全球畅
中国的天空-中国空中抗日实录 本书特色 《中国的天空:中国空中抗日实录》:迄今为止*全面、*权威的抗日战争空战史备忘录,中日空军战损内幕,数百幅珍贵照片,首次与...
世界新军事变革中的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书稿认真分析了在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进入高潮的历史条件下,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央军委...
丝路记忆 - 一带一路历史人物 / 环球人物杂志 编 本书特色 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21世纪...
《血战太平洋》一书从一开始就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太平洋地区群雄逐鹿的历史画卷,紧接着全景式地描绘了日本在1941年至1942年间所取
Nochildlikesgoingtobedandaseveryparentknows,theirlittletreasureswilltryanddelayi...
作为最早发明火药和最早使用火器的中国,十分需要有一部系统论证我国火药的发明与发展、火器的创制与革新的专著,借以弘扬中华民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是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有影响者。本书还具有持久的影响力...
世界的新民主治理-终结邪恶的战略选择 本书特色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环球景象,五彩缤纷。历史列车把人类带进21世纪,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国...
欧洲近代政治思想史论 本书特色 李宏图编著的《欧洲近代政治思想史论》是欧洲文化研究丛书之一。本书详尽表述了欧洲政治思想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普遍性的观点,以及...
亚非研究(第三辑) 本书特色 《亚非研究(第3辑)》:甘地宗教及其影响索马里海盗问题的根源与砖策探析斯里兰卡民族问题之历史沿革东方民族主义及其特点东方文明的气质...
图说中国海军史:古代~1955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1版1印★ 本书以中国海军的兴衰为主线,兼以历史背景为横断面,以图片为主,辅以...
从陆地迈向海洋,是人类历史的关键一步。最早的航海活动,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探险和贸易的推动下,航海的范围逐渐延伸。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内容简介 收入自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至2009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这段时间的重要文献,共70篇,约65万字。其中,中共...
中国古代战略思想新论 本书特色 三千年间中国有其不同命运,有其不同战略思想,更有许多作为战略思想源头之战略家(后家)与战略著作(兵书)。古今中外已有许多人与书研...
2012年美国国防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英文本。2015年,世界知识出版社首次出版中文本。作者斯蒂文·L.瑞尔登博士在序言中说:“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