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概述 ; **次入缅抗日 ; 中国驻印军的反攻 ; 中国远征军的反攻四章, 主要内容包括: 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远征军在滇西的整训和反攻、中国驻印军始末等。
八年抗战中,中国远征军以充沛的爱国主义热情,为正义而战,始终保持着旺盛士气和坚强斗志。他们常常处于泥泞崎岖的境地,强攻工事坚固的敌阵,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并在国际上博得了崇高的荣誉。陈惠丰编写的《远征印缅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作为亲历记录,再现了远征印缅战事的英勇与壮烈。
《远征印缅抗战 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这时英国看到中国抗战以来愈战愈强,而且八路军的游击战深入晋冀鲁豫敌人的大后方,建立抗日政权,不断打击敌人,收复失地。英国认为这是了不起的抗日力量,较之英法在欧洲战场上的狼狈处境,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于是英国对中国的态度开始转变,首先于一九四。年十月间重开滇缅路,接着派了一些在敦刻尔克撤退下来的残兵败将来中国学习游击战(当然,他们在中国的政府军中是学不到人民的游击战的)。一九四一年一月,英政府又任命丹尼斯少将为驻重庆陆军武官,开始和中国酝酿中英军事同盟。**个步骤是通过中国对缅印马的军事考察,两国共同商定保全缅甸的具体军事计划。经过协商,“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团”于一九四一年一月间组成。考察团的成员如下:团长商震,副团长林蔚。团员:陆军杜聿明、侯腾、冯衍、唐保黄、刘方榘,空军王×赞,海军周应聪,外交郑康祺,秘书刘耀汉。考察团于同年二月初出发,到缅甸、印度、马来亚考察约三个月之久,搜集有关缅印马经济政治军事资料,编成《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团报告书》,计三十余万言(有油印本),其中*主要的是中、英、缅甸共同防御计划草案。这个草案是根据缅、马地形交通,及估计日寇战略战术而拟定的。我们当时根据日本军国主义已经吃了中国人的苦头的情况,及其政略、战略、战术上的特性,妄图独霸亚洲的野心,同时并考虑到英国军队不堪一击的情况,认为日本对于中国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将不是从中国境内截断,而是配合它对亚洲的政治战略整个策划;一旦日寇与英国开火,势必先击败英军,进而侵占马来亚、缅甸。这样,日寇既击败英军而夺了它的殖民地,又可以封锁中国,获得一箭双雕的效果。但是由于当时中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很大程度上依赖英国,因而就不敢正面向英方提出上述判断,而只能含糊其辞。草案的内容略如下述:(一)敌情判断1.敌情:日寇陆军既具优势,又有作战经验,以日军侵占越南并与泰国成立友好条约的情况来判断,它已在积极准备向英国挑衅。一旦日寇发动侵略缅马军事,可能以海军、空军掩护陆军沿泰马交界进军,先侵占马来亚、新加坡,然后乘战胜之余威回师北上,进攻缅甸。敌人可能使用兵力三至五个师团和优势的空军与海军。2.地形:中、缅、老(老挝)边境车里、临江一带山峦重叠,交通不便,易守难攻;而且瘴气特甚,对于大兵团尤其现代化部队运动限制很大。缅泰交界景东以南,经登劳山脉,亘萨尔温江下游至毛淡棉(即摩尔门)一带,虽有崇山峻岭和萨尔温江之险,但景东、克耶邦特别是毛淡棉附近,皆有公路与泰国境内公路相衔接,为可攻可守的决战地带。(二)共同防御意见1.中英两军为确保仰光海港之目的,应集结主力在缅泰边境毛淡棉、登劳山脉及景东以南地区,预先构筑阵地,采取决战防御,并将重点指向毛淡棉方面。另以一小部在中缅边境车里、临江问担任持久防御。以一部配合舰艇在仰光及仰光海面警戒。2.指导要领:(1)中英两军在车里、临江以南,亘景东以南克耶邦缅泰国境至毛淡棉一带,构筑纵深的据点式堡垒群阵地,吸引敌人于我主力阵地前,以强大之火力摧毁敌人之攻击,不失时机转移攻势j将敌人包围歼灭于我主阵地前,再一举出击来侵之敌。(2)敌人主力如从中央来犯,我利用既设阵地消耗敌人至一定程度,由景东及毛淡棉两翼先击破敌人,将其包围而歼灭之。(3)敌人主力如由毛淡棉附近来犯,我军应利用萨尔温江天险及据点工事,吸引敌人于我主阵地前,以强大之火力摧毁敌人攻势,配合我左翼部队击破一部敌人,将敌人主力包围于毛淡棉海岸附近,而歼灭之。(4)敌人主力如由景东来犯,我军应吸引敌人于山岳地带内,以正规战与游击战并用,竭力迟滞敌人,主力从毛淡棉附近出击,先击溃敌之一部,截断敌人后路,包围而歼灭之。3.兵力部署:(1)预定英缅军二至三个师,中国三至五个军。(2)布置中英两军主力(二至三个军)于毛淡棉、克耶邦、景东间地区,并在毛淡棉附近形成重点,构筑半永久性的纵深据点式堡垒群,形成坚固的主阵地带,在主阵地前选择要点,构筑据点式前进阵地,吸引敌人于我主阵地前,以强大之火力摧毁敌人攻势,不失时机转移攻势,将敌人包围歼灭于我主阵地前。(3)以一小部(一团至一个师)位置于景东亘临江、车里以南地区,构成据点式野战堡垒群,形成纵深的主阵地带,在主阵地前构筑星罗棋布的前进阵地,采用游击战与阵地战相配合的战略战术。依据中缅交界山岳地带的特性,以主阵地为根据地,用一小部兵力警戒,以大部兵力担任游击,适时深入泰缅境内袭击敌人后方。(4)’仰光及仰光海面由英军及舰艇担任警戒。(5)控制强大机动陛预备队(一个半军至两个半军)于同古(即东瓜)、平满纳(即平马纳)、瓢背、麦克提拉(即敏铁拉)问地区,不失时机增援**线与敌决战。(6)其他:构筑工事材料及交通、通讯器材等由英方筹备;详细作战部署待双方政府协商后另行拟定。……
红军:1934-1936 本书特色 2006年是红军长征70周年。这个奇迹早就开始被纪念了,只是这一次时间坐标发生了变化。这里面有红军,有他们进行的长征;也有中...
本书乃著名史家王尔敏先生关于晚清军事史研究的名作,先生寻绎演说晚清军制的沿革与迁变,由湘(军)入淮(军),将淮军的缘起、
醒狮丛书-仁学 内容简介 翻阅历史,我们发现,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过程中,常常为新的主张而陶醉,又常常为每一次新的迅即失却而变得痛苦不堪,并为企盼...
《从零开始搭建前端监控平台》内容简介:本书从实际开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出发,从前端工程师的角度实践从零开始搭建一个前端监控平
政治中的人性 本书特色本书是一部政治心理学著作。作者利用在政治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观察力,结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解释民主问题。 全书探讨了理性主义、非理性的情感...
北约扩大研究1948-1999 内容简介 本书将具体考察北约扩大的历史进程,并突出探讨美国在北约扩大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有助于我们认识北约成员国资格的具体内涵、北...
合纵连横 本书特色 《合纵连横——战国中期的军事外交》编著者周书灿。随着两个多世纪霸权迭兴的历史局面彻底终结,战国前期,七雄并立的“国际”格局逐渐形成。《史记·...
透视当代中国重大突发事件1949-2005(上下册) 本书特色 本书注重史论结合。史实叙述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而学者点评则汪洋恣肆、鞭辟入里、发人深省。该书让人...
胡耀邦在中国科学院 本书特色 《胡耀邦在中国科学院》原拟于中国科学院建院六十周年时作为院史的重要篇章出版,因核实资料、收集图片等,延至今日面世。但作为历史记忆,...
《谁说商业直觉是天生的》内容简介:本书凝结了德夫·帕特奈克在江普创意策略顾问公司的实务经验与斯坦福大学的教学经验。虽然本书
“论文”及其他早期政治著作 内容简介 The work of Jean - Jacques Rousseau is presented in the serie...
德意志社会主义 本书特色 《德意志社会主义》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经典代表作之一。本书讨论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这在西方社会也不仅是一个理论意义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层面上...
“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践 本书特色 金震宇、房迎主编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践》是由“智政院”组织的线上智政讲堂活动文字实录合集,从理论层面、实践经验等多个角度,...
二战风云录 本书特色 时刻关注编委会编著的《二战风云录》汇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根植于历史记载,重在挖掘发生在这个动荡年代的曲折故事。全书共分为“暗战潜伏”“喋血...
列宁全集补遗 内容简介 列宁在流亡国外的生活中,除了关于本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还密切注视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揭露这场大战的帝国主认性质,说...
24岁获战地记者最高荣誉的巴勒斯坦籍记者经典之作我们最简单、安定的日常,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最大愿望麻省理工学院荣誉教授诺姆
崛起-美国海军史-(全三册)-图文珍藏版 本书特色 “霸气侧漏”的美国海军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励志奋斗史,整个过程充满了搏杀,纷争、流血与谋略,它所表达的,已经超越...
百年航母 本书特色 著名军事专家张召忠将军精心打造,倾情奉献。解读世界海上霸王的前世今生。细道中国航母梦圆的曲折历程。本书是中国关于航母题材的**部权威专著。披...
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 本书特色 不论政见如何,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九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不过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然而,如今它已是拥有八千多...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资料汇编 内容简介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旨在为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译文更准确、资料更翔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