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思想评论》属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法国哲学史,如同其他国家的哲学史一样,不可能是一次写就,一次完成,一次“标准化”;它总是在不断重写、重构和重评中,展现出它的永恒活跃的思想再生产的生命力。近一百年来当代法国哲学的发展,更清晰地展现了哲学本身的内在的顽强生命潜力及其无限创造前景。《法兰西思想评论2015(春)》以“笛卡尔哲学”和“今日法国哲学”为主题,试图贯彻“现实哲学创造”与“历史的诡计”(“理性的诡计”)进行相互渗透的策略,在重评笛卡尔哲学和当代法国哲学的双重研究过程中,对正在活跃地进行再生产的法国哲学思想进行“把脉”,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尝试掂量当代法国哲学思想创造成果的份量及其隐含的潜能。
进一步想,如果笛卡尔在《沉思录》中始终参照了沉思者的主观视角,而“真实”及“虚假”清晰间的区分又难以在这一视角中完成,那么主体可能仅仅具有一个单一而笼统的“清晰”概念。在他实际的认知资源中,也就不存在始终保证其认知内容为真的清楚明晰。笛卡尔曾了然于心的困境,伽桑狄在沉思录后第五组反驳中也同样提了出来(AT Ⅶ 318)。 对于这两组指责,笛卡尔能作出怎样的回应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它们与笛卡尔两个问题间的相互关联——“人类认知是否存在基础”与“认知基础能否为我们所知”——以及这些问题背后的理论空间。 循环论证和**个问题的关联不言而喻。如果不曾试图寻找知识的基础,而仅仅采纳实用主义式的解释,就不必通过“清楚明晰”及“上帝存在”从根本上对知识进行辩护,循环问题也就不会产生。除此之外,笛卡尔对第二个问题的肯定回答也是导致循环的重要原因。我们刚刚指出,循环*终指向沉思者的认知,而不是单纯的逻辑结构。笛卡尔选取沉思者的视角却正是源于他对“知识的基础必须能为主体所知”的坚持。反之,如果笛卡尔甘愿在构成循环的A’和B’中的任何一步作出妥协,暂时跳出沉思者的视角,就能从A’回到A,或从B’回到B,以避免循环问题。在**种情形下,笛卡尔可以从“清楚明晰必定为真”的前提出发,通过沉思者事实上对上帝存在清楚明晰的证明得出上帝存在。尽管沉思者自己并不知道“清楚明晰的必定为真”这一认识论前提,但既然已经通过实际上清楚明晰的观念证明了上帝存在,他也就在较弱的意义上获得了关于上帝存在的知识——正如一个对认识论毫无兴趣的数学家同样可以通过证明获得关于其结论的知识一样;在第二种情形下,笛卡尔可以用上帝存在的前提确保清楚明晰的认知为真,然后同理得出沉思者对上帝存在以及“清楚明晰的必定为真”的知识。无论采哪种方式解决循环问题,笛卡尔都要从沉思者尚未知晓的前提出发,得出关于其认知状态的结论。尽管认识论的“外部主义”者(externalist)在哲学论题上与笛卡尔有诸多不同,他们的基本观点却与此相似——认知的基础以及对知识的辩护,并不需要为主体所知。
高宣扬,华裔法籍哲学家、社会学家兼艺术评论家,祖籍浙江杭州,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特聘“海外名师”,2010年8月至今为上海交通大学精裕讲席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195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并于1962年本科毕业,1962—1966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后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研究员;1978年赴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攻读哲学博士,1983年获博士学位后,应时任巴黎国际哲学研究院院长的德里达的聘请,任教与研究于法国巴黎国际哲学研究院;1984—1988年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政治哲学研究所兼巴黎第十大学教授;1988—2002年,在继续留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的同时,任台湾东吴大学社会学系教授;2002—2004年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中央民族大学访问教授;2004—201O年7月为同济大学特聘华裔法籍专家,时任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院长兼法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30多年在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持续进行实际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的观察分析及学术调查研究,长期从事哲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目前的研究重点方向为:当代法国哲学、德国哲学史、当代社会理论以及当代艺术评论。著有《毕加索与当代艺术》(人民出版社,2014)、《后现代:思想与艺术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对话》(LeDialogue,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德国哲学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当代政治哲学》(两卷本,人民出版社,2010)、《德国哲学通史》(三卷本,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萨特的密码》(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等35部专著及中外文学术论文多篇。
内容简介本书是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切断特・威廉・尼米兹的传记。书中生动具体地描述了尼米兹一生的经历,特别是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
欧洲评论.2014(春) 本书特色《欧洲评论》是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暨巴黎欧亚研究中心主办的多学科和跨文化的高端学术研究论坛,以中、英、法、德四国文字...
虽然缅甸战役常常被说成是“被遗忘的战争”,但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艰辛、漫长、惊险的军事活动之一。一方面是英国、美国及其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论世界帝国 本书特色 《论世界帝国》主要内容简介: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但丁?阿利盖里(1265-1321),出身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没...
郭汝瑰回忆录 内容简介 《隐蔽战线春秋书系??回忆录卷》(10册)近期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作者均为中共隐蔽战线情报保卫、联络策反方面的英雄,回忆传奇人生,重现...
一些刻意压制极力忘怀的经历一旦汹涌而来,就如子弹命中心脏,热血带着生命,呼啸而出。回忆击中了“小庄”,带着风声带着影子从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内容简介:读书能塑造一个人的一生:我们读什么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读什么?怎么读?如何借由阅读,进而
摄魂夺魄--二战中的心理战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典聚焦。本书精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典型的心理战战例,编成六个部分:**部分“‘纸弹’胜子弹”,讲述了以传单...
红色歌谣 本书特色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回顾党的奋斗历史,描绘90年的辉煌成果,弘扬党的丰功伟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广东省委宣传部成立了由省委常...
毛泽东与外国首脑及记者会谈录 本书特色 为纪念毛泽东为中国外交工作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毛泽东与外国首脑及政要会谈录》编辑组编著的《毛泽东与外国首脑及政要会谈录》...
公共理性与民主理想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公民、国家与治理研究”丛书的一种,共分8章,21万字,讨论了公共理性的出现、概念、应用,慎议民...
超越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理论的文化解读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国际关系的二律背反;国际关系理论的生命力假说;国际关系理论的美国性:学理分析;国际关系理论的美...
看美国政客的嘴脸 本书特色 就业有保障、生命安全无虞、经济稳定发展?这是所有的美国政客向美国民众承诺的美好生活,事实真的如此吗?《看美国政客的嘴脸》用无可争辩的...
2014-改革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 本书特色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写的《改革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14》,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和学习出版社联合出...
作品目录序第一讲 《孙子兵法》导读一、孙武与《孙子兵法》(一)《孙子兵法》作者之谜(二)《孙子兵法》成书之谜(三)《孙子
海上大征服 内容简介 海权论之父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的思想主旨是:任何大国,无论是维护国家利益还是称霸世界,首先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只有拥有了制海权,...
作品目录一 关于新闻自由二 谈政治可以析解为科学三 论政府的首要建基原则四 论政府的起源五 论议会的独立性六 英国政体究竟更倾
天下大势 本书特色 旁观者清,当局者乱,风起云涌,千变万化以对官场生活描摹到位、对官员心理精确拿捏著称的周梅森的全新视角,《天下大势》、《原狱》、《重轭》重磅演...
农民的新命 本书特色 赵树凯编著的《农民的新命》以“农民的新命”为主题,论述中国农民在当代政治经济条件下的历史命运演变,并力图探究这种命运遭际的体制机理...
中国电视的新闻宣传与文化传播战略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中国电视的发展和创新历程,把握世界电视发展的趋势,直面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传播格局的新变化新挑战新机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