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 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是原国民党将领关于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之亲历记录。《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 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原书名为《九一八事变》,丛书名为《正面战场: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2013年1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现应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的要求,将《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 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纳入《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丛书重新出版,只是版式重新设计,内容不作改动。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大北营附近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东北的武装侵略。东北军的部分爱国官兵,自发地与日军进行了战斗。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的六年间,中国人民及其军队相继进行了一些局部的抗战。这些抗战,可以说是抗战全面爆发前的序战。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写的《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始末及一二八淞沪抗战、长城抗战等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情况。
《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 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兴安屯垦区第三团秘密处决日本间谍中村大尉等是五月二十五日午夜十二时三十分左右的事,而日本驻沈阳领事林久治郎直到八月初旬才向东北长官公署荣臻参谋长(张学良适在北平养病期内,由荣代理副司令长官职务)提出抗议。在其初次提出抗议时带有讯问性质,是试探性的。但在确悉我方对此未作外交准备时,才一步进逼一步。八月十二日,辽宁省政府和东北长官公署用“文电”向屯垦公署询问:“是否有中村震太郎其人到区游历?”屯垦公署答复“并无其人”。同时电我注意。而此时的《盛京时报》、《朝鲜日报》和《泰东日报》(都是日本设在东北的机关报纸)上纷纷报道“中村震太郎入蒙游历失踪”。
同时日本在交涉上一天紧迫一天,*后就公开地揭开说:“闻中村震太郎入蒙地携带的鸦片和海洛因,为兴安区土匪杀害。”日本在华的报纸,都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华的机关报,是专门挑拨是非、颠倒黑白、造谣中伤的报刊。沈阳《盛京时报》等捏造“中村震太郎入蒙地携带的鸦片和海洛因,为兴安区土匪杀害”等情,纯系淆惑世人听闻,企图推卸其间谍活动的责任。适于此时(大约是在七月末或八月初)我奉到北平张学良副司令电报指示:“妥善灭迹,做好保密。”故此,我采取“以静制动”的办法对待,同时向张学良请求退还中村间谍证件和证物,以利于与日领林久治郎交涉,并向荣臻说明出事后未向他报告的错误,致陷他于不悉底蕴的境地。因此荣心存芥蒂,实际错误是在我身上,我应该分报沈阳和北平。以致日领林久治郎向荣询问时,荣以不明真相含糊其词。于是林久治郎态度更加强硬地说:“谁杀害的,由谁偿命!”而日本在东北的报纸于是大噪,每天报道中村震太郎为兴安区胡匪队伍杀害;旋又公然指名第三团团长关玉衡的士兵之所为,甚至在日本报纸上报道:“第三团官兵为抢劫鸦片、海洛因而害人越货,必须把关玉衡枪决抵偿,并着该区赔偿一切损失。”为此,兴安区当局对日本的诬蔑不得不予以驳斥:“查本区自成立伊始,东北长官公署即已向驻沈阳各国领事照会在案,谢绝到兴安区参观游历,因保护难周,不发护照,凡私自入于该区而有意外发生时,该区概不负责。”虽然有了这样的声明和驳斥,但仍不能抑制日本在外交上的压迫。不仅日本浪人在沈阳滋事寻衅,而曰本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则到处煽风点火,公然要求亲自到兴安区勘察。长官公署劝其切莫前往,并谓这样做法是给关玉衡以极大的压力,致酿成事件不好收拾。而土肥原贤二执意非亲至该区搜查不可。在制止不住的情况下,姑且允其只身前往,长官公署并派铁参谋(忘其名字)伴同前往和加以保护。在土肥原贤二动身前故作危言耸听地说他带关东军步兵一团到兴安区用威力搜索。这虽然是土肥原贤二的故作吹嘘之言,但本区不得不予以防范。因此,本团与**、二两团在农隙训练之际,调齐队伍,严阵以待。迨至土肥原贤二到达白城子车站,甫下车就被检查和验照后始予放行。为此,他才感到有些不对头,所以在其抵达屯垦公署时竟要求派兵随行保护时,又遭到高仁绂总办的“本区尚无此例”的拒绝后,只得与铁参谋向葛根庙出发。在途中备受检查和盘问,他看到部署森严,料想至余公府是要受到很多困难。土肥原之所以要到佘公府的目的,不外乎收买蒙古人为他寻找中村大尉的尸骨。结果,蒙古人无敢应者。故此对铁参谋说:“关玉衡鲁莽得很,回去吧!”(这段情报是当时洮索路养路段职员何荣昌报告的。此人现在河南平山任矿务局工程师)土肥原在回到沈阳后大肆宣传说:“兴安区部队要哗变,一切准备妥当,只待发动。”而日领林久治郎则在外交上更加施加压力,不是迫使东北当局把关玉衡逮捕至沈阳为中村震太郎偿命,就是以“暂停谈判准备行动”作要挟。
……
保安局在行动-英国情报机构大揭秘 本书特色 《保安局在行动》的基本出发点是:不犯某些情报题材作品选材不当、史实失真、夸大传奇的通病,用专家的智慧遴选材料...
理解农民中国-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一部富有新意的理论著作,评介了西方以中国农业和农民为主题的理论:斯科特一波普金争论;施坚雅的中心地与...
反法西斯-翼鲁豫抗战纪实 本书特色 《冀鲁豫抗战纪实》是一部文学战争类小说,本作品主要描写包括红军根据地早期的抗战活动,东进纵队是如何成功挺进冀南,冀南军政领导...
冷战时代的我们 本书特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西方开始了冷战,新中国成立后也处在冷战的大背景中,本书描述了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以苏联和美国为...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3版)(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政治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内涵,梳理和总结了中国政治制度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借以在洞悉政治制...
孙子兵法正宗(经典珍藏)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简称《孙子》,被尊称为“兵学圣典”,并有“世界古代**兵书”之雅称,是世界上*古老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也是中华民...
《关内团体与民众呈文》内容简介:本册文件集编纂收录的资料均来自于日内瓦的“国联和联合国档案馆”(League of Nations and Unit
和谐社会主义论 内容简介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现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
谈谈社会建设 本书特色 《谈谈社会建设》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经济啊!到了应该等一等社会的时候了。”这是作者在编《谈谈社会建设》时,不断向我们重复的一句话。近二三...
政治宪法学纲要 本书特色 本书辑录作者2008年以来关于“政治宪法学”主题的主要代表性论文,较为完整地展现了作者所坚持的自由主义政治宪政思想路径。作者以“早期现...
《二战风云:独裁的阴影(全彩图本)》演绎的是,19世纪30年代的世界山雨欲来风满楼,战争狂人希特勒粉墨登场,他将德意志引入迷途,
协商共和1948-1949中国党派政治日志 内容简介 政坛上的纵横捭阖,其复杂激烈不亚于战场上的生死拼杀。 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由首届政协代行...
《一路走来》内容简介:本书是我国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奠基人之一薛华成教授的自传性人生记录。作者兼具传奇性与现实性的成长历程,不
阿拉伯剧变-西亚.北非大动荡深层观察 本书特色 阿拉伯世界正经历一次深刻的制度和结构变化,将进入一个较长时间的持续动荡时期。在动荡中谋求变革,在变革中寻求稳定,...
大围追-国民党军围堵红军长征揭秘-[图文版] 本书特色 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学校教...
中国近代海军职官表 内容简介 本书按历史时期分四个部分:一、《清季海军职官表》;二《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海军职官表》;三、《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海军职官表》;四、《抗战...
中外交流史事考述 内容简介 蔡鸿生先生一贯以“务实”,不作空泛议论,不写高头文章的学术风格著称。他曾说“略人所详,详人所略是我一贯的著述原则”。因此本书并无长篇...
君主论-对政治斗争技巧最诚实的报告 本书特色 目前对国内外文学作品的简写或改编的尝试较多,也较为成功,而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名著的简写或改编的尝试比较少...
中国共产党通史2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内容简介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是《中国共产党通史》的第二卷,主要叙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的历史。**章即概述了大革命前夜...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第七部(新版)》内容简介:《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主要讲述了从万历年间中日战争到明熹宗即位前后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