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又聚集大量兵力,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广大官兵以劣势装备和血肉之躯,毙伤日军四万多人,坚守上海达三个月之久,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胜、吞并中国的迷梦。《八一三淞沪抗战 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主要是当年亲身参战的原国民党将领的亲历、亲见和亲闻,对战役的起因、经过和战斗情况,各就所知,作了翔实的记述,是研究抗日战争史的重要史料,也是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陈惠丰编著的《八一三淞沪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讲述了: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又聚集大量兵力,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广大官兵同仇敌忾,斗志昂扬,以劣势装备和血肉之躯,冒着敌人的现代化装备和陆海空联合作战的强烈炮火,前仆后继,奋力拼搏,毙伤日军四万多人,迫睫其从国内及华北、青岛、台湾抽调兵力,四次增援,我军终于坚守上海达三个月之久,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胜、吞并中国的迷梦这次战役之激烈。真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广大官兵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均属前所未有,足以永标史册。
《八一三淞沪抗战 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回忆八一三淞沪会战白崇禧一淞沪会战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四日①,我奉委员长电召飞抵南京,委我任副参谋总长职。当时情形日日紧急,日本在河北、绥远、平津一带挑衅不已。我*高当局知日为贯彻其大陆政策,必不会停止侵华之行动,乃于南京召集全国将领开会,表示决心抗战。各将领归去后,秣马厉兵,动员调遣,待命抗敌。八月九日,敌武装官兵侵入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内滋生事端,与我方保安队发生冲突,借此集中多数兵舰,并以陆战队登陆,要求我撤退驻沪保安队,我严词拒绝。八月十三日,敌遂集中驻沪陆军及海军陆战队约万余人②,向我保安队进攻,淞沪战事即告发生。我为应付事变,令张治中部三个师向上海增援,初期我以优越之兵力一度进展至汇山码头。八月二十二日晚,敌军第三师团、第十一师团及第八师团之第四旅团、**师团之**旅团,于川沙③、狮子林、宝山④等地同时登陆,向宝山、罗店、浏河之线南犯,我方续以陈诚部增援,二十四日起开始反攻。上海地狭而近海,敌人陆海空联合作战,极易发挥威力,我军反攻因未能奏效。后以敌人之增援部队陆续增加,以主力进攻罗店。十九日①罗店陷,我军退守闸北、江湾、庙行、双草墩一线。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将军(司令长官原为冯玉祥,冯调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后,由蒋介石兼任)指挥张发奎、朱绍良、薛岳、罗卓英、刘湘(本人未至前线)⑦、廖磊(淞沪战事发生后月余始到达上海)等之集团军,与敌对峙于北站、刘行、浏河之线。当时我军力若每一集团军以三军计算,共十八个军,若每军以三师计,共五十四个师。敌人之兵力至九月底共聚集二十万人,并与强大之海空军力量配合,故以优越之势,突破我庙行、江湾之防线,我军乃向蕴藻浜南岸、陈行、广福、施相公庙、浏河一线转移。
我军转至新防地继续与敌相持,战事激烈。我军因缺乏现代化武器,全赖血肉之躯与之相抗,所以伤亡甚重。后因敌人火力猛烈,我军被迫向苏州河南岸、江桥镇、小南翔撤退。因制空权操之敌手,敌机日夜侵扰,遂与左翼兵团续退至青浦、白鹤港③。当时因联络困难,下达命令较迟,各部准备不周,撤退秩序甚为混乱,是以青浦、白鹤港之线不守,乃向吴福线④之既设阵地撤退。当时以受敌机日夜跟踪之威胁,各部队撤退秩序更为紊乱,以至吴福线又告不守,而续退向锡澄线⑤。十一月九日⑥敌迫近锡澄,中央见部队伤亡重大,于敌人强大空军之威胁下又无法作战,乃下令撤退淞沪战场,部队主力向浙皖赣边境撤退,一部沿京沪大道向南京撤退,参加守城。上海抗战至此告一结束,历时二月又二十六日。上海抗战原计划本是节节抵抗,故有既设阵地和吴福线、锡澄线,后因敌人掌握制空权,行军不易,不能按照原定计划实施,复以命令下达仓促,部队准备不周,故原计划尚未实现便开始撤退。
二淞沪战役之检讨(一)对日军之检讨1.敌人利用淞沪沿海之形势,发挥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之威力,以装备之优良,训练之纯熟,发挥各兵种在战场上之战力,予我军创伤甚重。
2.日军官兵在战场上均能发挥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有武士道与大和魂之精神,彼虽为我之敌人,亦应取其所长而效法之。
3.敌人之纪律太差,对民众奸淫、掳掠无所不为。我军虽装备不如敌人,因日军之行为所激起同仇敌忾之心理,却为抗日战事中激发精神之利器。
(二)对国军之检讨1.国军官兵深具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于淞沪战场虽制空、制海权操之于敌手,而我方之装备训练亦远不如敌人,然我军悉能以血肉之躯与日军相抗,其视死如归之精神可歌可泣。
2.我军以劣势之陆军装备,抵抗敌军海陆空联合作战之优势,所凭借的全是爱国精神。自八月十三日至十一月九日将及三个月,我军伤亡虽重,但敌人损失也不少。打破日军阀三个月征服中国之迷梦。
3.我军因无空军掩护,炮兵又少,攻坚非常困难。抗战期间,我军攻陷敌人坚固阵地之战役,固不乏其例,如昆仑关与密支那两场战役,但终属少数,考其原因乃在于武装不如敌人。
4.日军炮火猛烈,又有空军掩护,我军进攻效果很小。
5.我军训练远不如敌人,使用同一武器之命中率亦远逊于敌人,步兵对轻重武器因训练不精,不能使用自如。未发挥较大之威力。
……
世人眼中的德国除了“严谨、沉稳、坚毅”之类的标签外,往往还总被冠以“悲剧英雄”的光环。的确无论是欧陆之上的列强纷争还是两
本书是以徽章、制服为主题的《号角》系列读物第四册,内容以向中国收藏者传递国际军品收藏文化资讯,并向世界展示中国在制服徽章
党员行为规范学习讲座 本书特色 本书全面系统地诠释了新党章的重点和要点,图文并茂,是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十九大新党章、加强党性修养和规范自身行为的学习读本。党...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四版 内容简介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4版)》集公共政策分析的概念与方法之大成,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政策分析”方法架起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桥...
《分身者》内容简介:省城惊现连环谋杀案,凶手以诡异手段制造凶案,犯罪现场无懈可击,所有侦破手段都无法奏效,地方警方束手无策
《虫行天下:繁盛的六足传说》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昆虫学入门科普书。作者基于自己长期的昆虫专业学习和野外观察,结合拍摄的昆虫高
战争的终结-轰炸日本-直击二战 本书特色 《战争的终结――轰炸日本》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军事类图书,是“直击二战”系列丛书之一。 哈...
解放军横扫千军的四十大战役(上下册) 本书特色 《解放军横扫千军的40大战役(套装上下册)》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多位军事专家鼎力推荐,真实再现我军历...
今天,这个星球的居民中,平均每60位成年人就占有一支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每当问到对俄罗斯的印象时,人们最先想到的通常都是
宋代路分长官通考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巴蜀书社出版★ 由历史学家李之亮编写★ 资料翔实、全面,查阅方便★ 2003年一版一印 《宋代职官通考》系列,...
中国政府白皮书-(5)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中国政治在2005年至2006年期间发布的白皮书,包括《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200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中国知...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 本书特色 《江泽民文选(第2卷)》是江泽民编写的,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江泽民文选(第二卷) 内容简介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收入的是江泽民...
正道直行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两部分,分别收录了吴官正同志在湖北省武汉市、江西省、山东省主持工作期间和在中央纪委主持工作期间,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部分讲话、谈话、...
21世纪俄罗斯空中力量 本书特色 西风编著的《21世纪俄罗斯空中力量》详细介绍了俄罗斯装备的苏27、苏35、苏33、米格29、米格31主战机型,以及运输机和直升...
谍战36计 内容简介 例证之七:华盈公司“走为上”在香港繁华的埠外大街路口,利致公司和华盈公司兴建的商场几乎同时开始施工。华盈公司的董事长李安,是一位善于搜集市...
威权统治的转型-关于不确定民主的试探性结论 本书特色 美国比较政治学必读书目研究民主化的扛鼎之作探讨中国问题的他山之石本书对在转型之后建立民主或多头政治的分析方...
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官渡大决战 本书特色 这是牵动诸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伟人目光的一场大决战。双方的主帅,本是一对忘年交和合作伙伴。他们在战胜了一个个的敌人以后,...
《共情力与同理心》内容简介:在生活压力凸显的今天,我们如何才能不囿于自我的痛苦,去打开心态,体会他人的悲欢,与他人建立融洽
古巴模式的理论探索-卡斯特罗的社会主义观 本书特色 《古巴模式的理论探索(卡斯特罗的社会主义观)》编著者张金霞。《"古巴模式"的理论探索:卡斯特罗的社会主义观》...
2013-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 本书特色 据了解,中宣部理论局从今年年初开始,就组织力量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干部群众的现实关切,梳理出公平正义怎么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