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又聚集大量兵力,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广大官兵以劣势装备和血肉之躯,毙伤日军四万多人,坚守上海达三个月之久,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胜、吞并中国的迷梦。《八一三淞沪抗战 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主要是当年亲身参战的原国民党将领的亲历、亲见和亲闻,对战役的起因、经过和战斗情况,各就所知,作了翔实的记述,是研究抗日战争史的重要史料,也是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陈惠丰编著的《八一三淞沪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讲述了: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又聚集大量兵力,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广大官兵同仇敌忾,斗志昂扬,以劣势装备和血肉之躯,冒着敌人的现代化装备和陆海空联合作战的强烈炮火,前仆后继,奋力拼搏,毙伤日军四万多人,迫睫其从国内及华北、青岛、台湾抽调兵力,四次增援,我军终于坚守上海达三个月之久,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胜、吞并中国的迷梦这次战役之激烈。真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广大官兵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均属前所未有,足以永标史册。
《八一三淞沪抗战 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回忆八一三淞沪会战白崇禧一淞沪会战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四日①,我奉委员长电召飞抵南京,委我任副参谋总长职。当时情形日日紧急,日本在河北、绥远、平津一带挑衅不已。我*高当局知日为贯彻其大陆政策,必不会停止侵华之行动,乃于南京召集全国将领开会,表示决心抗战。各将领归去后,秣马厉兵,动员调遣,待命抗敌。八月九日,敌武装官兵侵入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内滋生事端,与我方保安队发生冲突,借此集中多数兵舰,并以陆战队登陆,要求我撤退驻沪保安队,我严词拒绝。八月十三日,敌遂集中驻沪陆军及海军陆战队约万余人②,向我保安队进攻,淞沪战事即告发生。我为应付事变,令张治中部三个师向上海增援,初期我以优越之兵力一度进展至汇山码头。八月二十二日晚,敌军第三师团、第十一师团及第八师团之第四旅团、**师团之**旅团,于川沙③、狮子林、宝山④等地同时登陆,向宝山、罗店、浏河之线南犯,我方续以陈诚部增援,二十四日起开始反攻。上海地狭而近海,敌人陆海空联合作战,极易发挥威力,我军反攻因未能奏效。后以敌人之增援部队陆续增加,以主力进攻罗店。十九日①罗店陷,我军退守闸北、江湾、庙行、双草墩一线。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将军(司令长官原为冯玉祥,冯调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后,由蒋介石兼任)指挥张发奎、朱绍良、薛岳、罗卓英、刘湘(本人未至前线)⑦、廖磊(淞沪战事发生后月余始到达上海)等之集团军,与敌对峙于北站、刘行、浏河之线。当时我军力若每一集团军以三军计算,共十八个军,若每军以三师计,共五十四个师。敌人之兵力至九月底共聚集二十万人,并与强大之海空军力量配合,故以优越之势,突破我庙行、江湾之防线,我军乃向蕴藻浜南岸、陈行、广福、施相公庙、浏河一线转移。
我军转至新防地继续与敌相持,战事激烈。我军因缺乏现代化武器,全赖血肉之躯与之相抗,所以伤亡甚重。后因敌人火力猛烈,我军被迫向苏州河南岸、江桥镇、小南翔撤退。因制空权操之敌手,敌机日夜侵扰,遂与左翼兵团续退至青浦、白鹤港③。当时因联络困难,下达命令较迟,各部准备不周,撤退秩序甚为混乱,是以青浦、白鹤港之线不守,乃向吴福线④之既设阵地撤退。当时以受敌机日夜跟踪之威胁,各部队撤退秩序更为紊乱,以至吴福线又告不守,而续退向锡澄线⑤。十一月九日⑥敌迫近锡澄,中央见部队伤亡重大,于敌人强大空军之威胁下又无法作战,乃下令撤退淞沪战场,部队主力向浙皖赣边境撤退,一部沿京沪大道向南京撤退,参加守城。上海抗战至此告一结束,历时二月又二十六日。上海抗战原计划本是节节抵抗,故有既设阵地和吴福线、锡澄线,后因敌人掌握制空权,行军不易,不能按照原定计划实施,复以命令下达仓促,部队准备不周,故原计划尚未实现便开始撤退。
二淞沪战役之检讨(一)对日军之检讨1.敌人利用淞沪沿海之形势,发挥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之威力,以装备之优良,训练之纯熟,发挥各兵种在战场上之战力,予我军创伤甚重。
2.日军官兵在战场上均能发挥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有武士道与大和魂之精神,彼虽为我之敌人,亦应取其所长而效法之。
3.敌人之纪律太差,对民众奸淫、掳掠无所不为。我军虽装备不如敌人,因日军之行为所激起同仇敌忾之心理,却为抗日战事中激发精神之利器。
(二)对国军之检讨1.国军官兵深具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于淞沪战场虽制空、制海权操之于敌手,而我方之装备训练亦远不如敌人,然我军悉能以血肉之躯与日军相抗,其视死如归之精神可歌可泣。
2.我军以劣势之陆军装备,抵抗敌军海陆空联合作战之优势,所凭借的全是爱国精神。自八月十三日至十一月九日将及三个月,我军伤亡虽重,但敌人损失也不少。打破日军阀三个月征服中国之迷梦。
3.我军因无空军掩护,炮兵又少,攻坚非常困难。抗战期间,我军攻陷敌人坚固阵地之战役,固不乏其例,如昆仑关与密支那两场战役,但终属少数,考其原因乃在于武装不如敌人。
4.日军炮火猛烈,又有空军掩护,我军进攻效果很小。
5.我军训练远不如敌人,使用同一武器之命中率亦远逊于敌人,步兵对轻重武器因训练不精,不能使用自如。未发挥较大之威力。
……
《Python+Superset:商业智能数据分析与实战》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实际案例深入介绍了基于Python的开源商业智能工具Apache Superset
毛泽东在50年代 本书特色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立志要建设一个不受欺负的强大国家。 ★ 毛泽东在50年代告诉我们,不是把毛泽东奉为“天上的神&r...
中国古代朝代更迭:易姓革命的思想、正当化以及正当性研究 本书特色 《中國古代朝代更迭——易姓革命的思想正當化以及正當性研究》的研究目的,乃在於從中國政治思想的内...
虎贲独立师-国民革命军第82师抗战纪实 本书特色 本书稿以国民革命军第82师为主旨,详细叙述了该师从建立到发展壮大、历经数次内部变革、领导层数度易人、英勇抗战及...
强军兴军正能量50讲 本书特色 党增龙等著的《强军梦·我的梦丛书:强军兴军正能量50讲》紧密联系青年官兵日常工作生活实际,从中概括提炼出困扰其成长进步的50个现...
新加坡族群和谐机制:实现多元族群社会的善治 本书特色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族群并存的社会,不同族群之间的平等互动必然会缔造族际和谐与社会稳定,新加坡已经给我们提供了...
《玻璃心也没什么不好》内容简介:你拥有高敏感的人格特质吗?别人尽情享受生活时,世界在你眼中却处处是雷。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
现代火力战 本书特色 火力战,是以火力机动和火力毁伤为基本形态,并以火力打击的整体效果直接实现战斗、战役乃至战略目的的一种作战形式。它是以*大限度和*有效的方式...
终极刺杀-被行刺的国家元首 本书特色 15桩轰动天下的元首行刺案,15个惊心动魄的谋杀故事。旨尼迪、萨达特、拉宾、朴正熙、英·甘地母子、贝·布托……这些曾各国政...
《爱默生随笔》内容简介:《爱默生随笔》中,作者以一个超验主义者的视角,积极热忱地思考着人生,平静地叙述着他对于命运的看法。
大战略之战--整体战(精) 本书特色 什么是丛林法则?丛林法则的核心内容就是弱肉强食、崇尚武力解决问题!人类社会走到今天,以非暴力的对抗方式,来求解国家之间的矛...
1946-1950-决战锦州-国共生死决战全记录 本书特色 著名军旅作家张正隆战争经典作品全新演绎第四野战军斗进行曲1946-1950-决战锦州-国共生死决战全...
生逢伊斯兰文明经历大规模改革,阿尔法拉比清楚地看到,从雅典和亚历山大里亚传来的大量舶来品中,什么才是真正的珍宝。他开创了伊斯兰哲学,并像希腊世界的苏格拉底和柏拉...
外交学院2008年科学周论文集 本书特色 《外交学院2008年科学周论文集》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外交学院2008年科学周论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分外交、国际关系...
冷眼看台湾:冷眼看台湾 白眼看台湾 法眼看台湾 本书特色 李敖是当代中国*具人格魅力、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之一。李敖先生的笔墨生涯历60余载,存世著述甚丰,仅中国...
从合作到冲突国际关系的退化机制分析 内容简介 国际关系是跨越国界的人类关系的总和,是行为体之间进行有意识互动的结果。它既然是在行为体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就...
武士政治 本书特色 在一个由不稳定国家、不确定未来组成的世界中,为了前方的道路,我们越来越迫切需要从过去获得武装自己的智慧。 作者罗伯特 d 卡普兰认为,这个世...
塞纳河畔的管子工:二十世纪法国情报机构绝密行动 本书特色 当纳粹德国磨刀霍霍之际,法国情报机构却熟视无睹;当非殖民化成为世界潮流之时,法国情报机构却在殖民战争中...
新四军征战日志 本书特色 新四军,即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力部队之一。新四军的战斗历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历史中的重要篇...
军事科学院硕士研究生系列教材:军队政治工作史教程 本书特色 刘开华编著的《军队政治工作史教程》为军事科学院研究生系列教材之一,共十讲。该书在论述我军政治工作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