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慧童女经》是2600年前,一位八岁的少女向佛陀请教十个人生关键的问题,佛陀所做的开示。星云大师为安顿现代人身心的烦恼,以他深入浅出的解读方式,解读了佛陀所说之教义,为我们开解十种幸福之道的不变价值与现代意义。
怎样才能获得真正幸福的人生?尤其是女人?
台湾高僧星云大师的**作品,
提出十个人生的关键问题,做出十个精彩的开示解答。
八岁幼女座中问佛
妙慧童女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父亲是有名的长者,八岁时,佛陀在耆闍崛山的讲经法会,她就经常在座。年幼的妙慧,面貌秀丽,举止端庄温和,因此佛陀座下的弟子,无论是圣德的长老,或是年轻的比丘,没有一个不喜欢她,尤其是比丘尼僧团,对于妙慧童女更是喜爱万分。
即使妙慧童女尚属年幼,却极具善根。有一次,佛陀升座说法,她不慌不忙、从从容容地走到佛前,顶礼三拜,右绕三匝,继之长跪合掌,对佛陀说道:“伟大无比的佛陀!您是世间的明灯,可以照开众生心地的黑暗,弟子对于菩萨所做所行,尚未能完全了解,想恳求佛陀为我解答!”
佛陀一看,原来是妙慧童女,知道她为众请法的发心,就欢喜地告诉妙慧:“太好了!你既然发大心向我提问,现在就让你随意发问吧!”
十大问题震惊全座
佛陀同意妙慧童女提问之后,妙慧心中无比欢喜感恩,把握殊胜难得的因缘,一连向佛陀提出了十个问题:
“请问佛陀,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端正的身体?
请问佛陀,如何获得大富尊贵之身?
请问佛陀,怎样才能使眷属免除离散不和呢?
请问佛陀,有什么办法能在佛前得受化生,不受父母所生的无常不净血肉之身,和您一样坐在大宝莲华之上?
请问佛陀,怎样才能证得自在神通,随意游行无量国土,礼敬诸佛?
请问佛陀,如何才能处世没有怨仇对头?
请问佛陀,我们所说的话,如何才能教人一听就信受呢?
请问佛陀,我们修持佛法,宣扬佛法,怎样才能免除障碍呢?
请问佛陀,如何降伏心里的烦恼魔障呢?
请问佛陀,当我们一期生命终了,如何才能得见诸佛,往生佛国,听闻清净之法,不受一切苦恼?”
佛陀开示十个问题
佛陀听后,甚是嘉许妙慧童女提出的十个问题,进而对她的每一个问题,各开示了四个方法:
**、如何得到端正的身体?一、对恶友不起瞋心;二、安住于大慈悲中;三、欢喜修学正法;四、造佛形像。
第二、如何得到富贵?一、应时布施;二、不起轻慢心;三、给人欢喜;四、不希求果报。
第三、如何免除眷属离散、多病和死亡?一、不说离间的语言;二、度脱邪见众生于正信;三、护持正法,令其久住;四、教诸有情行菩提之道。
第四、如何不受父母肉身而得佛应身?一、于如来塔庙供奉华果;二、不妄自损害他人;三、铸造佛像;四、对佛菩萨深生净信。
第五、如何证得神通,游诸佛土?一、见他修善不为障恼;二、他说法时未尝留碍﹔三、燃灯供养如来;四、于诸禅定常勤修习。
第六、如何没有冤家仇敌?一、以无谄心,亲近善友;二、于他胜法,无嫉妒心;三、他获名誉,心常欢喜;四、于菩萨行,无轻毁心。
第七、说话如何令人起信?一、言行一致;二、于善友处不掩饰诸恶;三、闻法不求过失;四、于说法者不生恶心。
第八、如何才能远离法障?一、持三律仪戒;二、闻甚深经不生毁谤;三、见初发心者生一切智心;四、对诸有情大慈平等。
第九、如何降伏烦恼魔障?一、了知法性平等;二、常行精进;三、常勤念佛;四、一切善根皆悉回向。
第十、如何能得临命终时诸佛现前?一、满他所求;二、于诸善法深生信解;三、于诸菩萨施庄严具;四、于三宝所勤修供养。
种种神异令众叹服
佛陀对妙慧童女开示了获得幸福的方法后,妙慧童女欢喜雀跃,发愿奉行,并且说:“四十行中,若有一行不修,则违佛教,就是欺诳如来。”
妙慧童女发广大愿,座中的目犍连尊者不禁问道:“妙慧童女!你知道菩萨修行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吗?今日发如此殊胜大愿,果真能做到吗?”
妙慧童女心平气和地回答:“尊者!假若我的弘愿真实不虚,能够做到诸行圆满,那么,愿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雨妙华,天鼓自鸣。请尊者印证吧!”
妙慧童女话一说完,果真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空华雨缤纷,鼓乐和鸣,在座的大众身体皆变成金色。
文殊菩萨见到这种种神异,也感到不可思议,便对妙慧童女提出许多问题。例如:什么是菩提行?什么是佛法的密意?妙慧童女都一一予以回答。
佛陀在他们停止问答后,说道:“文殊菩萨!妙慧童女已于过去生中发菩提心,经三十劫后,我才发心趣入无上菩提。难道你记不得了吗?她还曾做过你的老师,令你住于无生忍!”
文殊菩萨经佛陀这么一说,恍然大悟,欢喜地从座位中起身,对妙慧童女顶礼说道:“大德!我于往昔无量劫前已曾供养,想不到今日还得以亲近!”
从妙慧童女的故事看来,年少的妙慧能得文殊菩萨顶礼,可见其来历不凡。因此,对于女性,我们固然不能轻视,就是对于初学、年幼者,也一样不可以傲慢,他们过去生的种种,并非我们今日所能知。
总之,无论是女性、初学或年幼之人,在佛教中都各自有其地位;只是由于过去社会风俗重男轻女,才影响到当时人的想法,以为一定要转女成男才可以成佛。就好比文殊菩萨觉得妙慧既已修行成就,理应现大丈夫相,为何还是女流之身,便问:“妙慧,你怎么还不转女身为男身呢?”
妙慧回答:“女人之相是了不可得的,还要转什么身呢?转不转男身,对我而言并没有差别,女身只是因缘假合而已;我没有分别心,也不执着此身,为何你要执着呢?”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是男相或女相,都只是度众上的方便,佛菩萨为应众生根器,而现不同身相。所以,佛教妇女不应妄自菲薄。正如妙慧童女所言:男女在形相上有别,在形体上有别,但在佛性上、真如上、人格上是没有分别的。
这部《大宝积妙慧童女经》不仅作为“佛说妙慧童女经”,还可以作为“佛说现代童男童女经”,为现代的青年朋友们提供做人处事的建议。
其实,大家统统都是“妙慧童女”,对一切佛法要直下承担,要知道一切法都是为我们而说的。只是往往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就是当机者。比方,一位老师在台上讲话:“各位同学,大家要安静,不要争执,不要吵闹;大家相处要谦虚、尊重、和平、有礼貌……。”
但是才讲完话,一下课,立刻就听到外面大声争吵的声音。老师说:“刚刚不是才叫你们要肃静、要尊重人吗?怎么不一会儿就忘记了呢?”
“老师!您什么时候对我讲的?”
“就是刚刚在大会堂讲的啊!”
“这是您对大家说的,又不是对我说的。”
类似这样的情况,也是一种愚痴。我们应该要有这样的认知:一切言语都是对我说的,不是对别人讲的。如此,听进去的每一句话,才能深深地打动自己的心,未来的人生也才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
1927年生,江苏江都人,为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1949年初来台湾,曾主编《人生月刊》、《今日佛教》、《觉世旬刊》等佛教刊物。1967年创建佛光山,致力推广文化、教育、慈善等事业,先后在世界各地创设俩百余所寺院道场,并在海内外设立十六所佛教学院。1985年,传办国际佛光会,现任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长、世界佛教徒友谊会荣誉会长。星云大师著作等身,著有《释迦牟尼佛传》、《往事百语》、《迷悟之间》、《人间万事》、《合掌人生》、《包容的智慧》、《舍得》等,并译成英、德、日、韩、西、葡等十余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
大美无美:庄子美学的反思与还原 本书特色 本书试图通过反思与还原,以呈现原本的庄子美学。在悉心研读庄子文本和系统考察庄子美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多方深入辨析,...
康藏佛光 内容简介 多少世纪以来,神秘的康巴曾经引发多少人的热切向往。可是,曲于康巴与西藏唇齿相依,外部势力一直企图染指西藏,康巴从此成为祖国母亲身上的敏感部位...
《册府元龟》所录材料,先按部门,再依年代先后排列,共三十一部,一千一百零四门。其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史料学上的价值。《
论语正 内容简介 《论语正》是一部石破天惊之作。我们知道《论语》记载了孔子和其弟子们的言行,但是传世的文本破碎零散,毫无条理,甚至前言不搭后语,应该是在流传过程...
真心不变 本书特色 参禅求道主要在觉悟我们的真心本性,所谓明心见性,心一明,何事不知?性一见,何事不解?星云大师通过《没时间老》、《黄花翠竹》、《念念定慧》、《...
老子十八讲 本书特色 老子非常重要,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高峰。 他的《道德经》在世界上有上千种译本,是全部中华 典籍中翻译得*多的。可他两千多...
敦煌佛教感通画研究 内容简介 《敦煌佛教感通画研究》是张小刚同志在其同名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自2001年开始从事敦煌瑞像图等题材的研究工...
易通老子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老子的智慧、老子与道教、老子与兵家谋略、老子的治国方略、老子的修身术、老子的理想人格等。易通老子 目录 **章 老子的智慧1....
易经大全-30天学会《易经》 本书特色 《易经》是中国古代*早涵盖天、地、人三界的哲学著作,是华夏文明的源头,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几...
论语图文本 内容简介 读论语孟子法点校者按:此文据清仿宋大字本补。程子曰:“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读书者当...
历史与逻辑-作为逻辑历史学的宗教哲学 内容简介 该书是逻辑历史学的引论,详细探究了个别时间相与普遍时间的关系、各个别时间相的内在特性以及个别价值逻辑相与普遍价值...
《汉字树3:植物里的汉字之美》《汉字树》一经上市,即引发国内180多家报纸、门户网站等媒体疯狂报道(文汇报、法制日报、法制晚报
《汉语音韵》一书沟通古今,深入浅出,从介绍现代汉语的语音学常识,语音系统入手,膛步把反切韵书、字母、等韵、古音等古代音韵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牛津通识读本 本书特色 本书从各个方面简明扼要地、全面地论述了作为公众人物和大科学家、思想家的亚里士多德的伟大贡献。把这样一本篇幅不大的书从英...
金刚经 心经 坛经-精华本 本书特色 《金刚经》、《心经》、《坛经》是佛教中重要典籍,三经不仅在中国佛教中体现着原典精神和独有的思想价值,从中国文化史的视野来看...
这本书以作者在《百家讲坛》的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庄子何其人: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二人分别是
佛性与般若 本书特色 《牟宗三文集·佛性与般若(套装上下册)》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佛性与般若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佛性与般若两种观念为纲领,重点论述了中...
多元视野与传统的合理化:章太炎思想的阐释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对我国国学大师章太炎思想的一个全面总结,作者认为“多元主义”、“历史主义”与“人文主义”构成了章氏...
墨子及墨家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对先秦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子及墨子的思想从哲学、政治学、逻辑学和科学各方面进行探讨,对墨学研究的许多传统看法提出了不同的论见。墨...
老子他说续集 本书特色 《老子他说续集》: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历二十二年·经几番辗转.终成此卷,接续《老子他说》前缘,汇儒、释、道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