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训是清末山东堂邑县人,他的特殊事迹是“行乞办学”。1950年10月以武训生平事迹为内容的电影《武训传》上映引起“好评如潮”,同时也有对影片的批评意见。毛泽东敏锐地注意到这场争论对于新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决定借对《武训传》的讨论批判,进行新国家意识形态教育。毛泽东强调:“重要的不是武训和《武训传》”,“主要是提高思想认识”,“对事不对人”。但这场批判运动还是发生了一些“简单”“片面”“压服”的现象。《〈武训传〉》批判事件研究:从历史语境的角度把对《武训传》批判事件的研究重点,放到对特定的“历史语境”和它的“实际构成”上,重点关注该事件发生特殊时代——“立而不确”的“新民主主义秩序”,以及当时政治领导人特定的思想认识和深刻的政治思考,通过“移情”到“彼时彼地”,用“同情的理解”去展示其“合情合理”的一面,以期对这个重大事件进行新的合乎逻辑的解读。
武训是清末山东堂邑县人,他的特殊事迹是“行乞办学”。新中国成立前的电影剧本《武训传》对他所做的事赋予了浓厚的感情色彩,称他为“千古义丐”,反映了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的时代特征。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新拍摄电影《武训传》时,编导们对旧剧本进行了“把武训革命行动明朗化”的修改,但在这个“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时代,这些修改反而使得影片在“关涉到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方面,与当时正在大力确立和巩固的国家意识形态呈现出诸多相违之处。1950年10月影片公映后“好评如潮”,社会旋即掀起了“武训热”,引发了毛泽东的特别关注。在毛泽东看来,这些对武训和《武训传》评价的主流,是用似是而非的“马列主义名词”表达出改良主义的思想认识,由此决定借讨论和批评《武训传》,在新中国进行新国家意识形态教育。*初是要求在一定范围内讨论和批判武训的“不足为训”,然而,许多人对此认识上“跟不上”。1951 年5月初,毛泽东决定亲自指挥这场“意识形态领域的大斗争”。与此同时,毛泽东再三强调:“重要的不是武训和《武训传》”“主要是提高思想认识”“对事不对人”。但是,这场批判运动在贯彻执行毛泽东真正意图过程中却发生了一些“简单”“片面”“压服”等现象。
批判电影《武训传》事件是新中国为确立新的国家意识形态而进行的 场大规模思想文化批判运动,在当代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该事件的发生、发展及结果似乎又是偶然和随机的,并非简单的“冤假错案”。发轫之作又具有“奇特性”,本身就说明批判《武训传》事件具有非同寻常的原因与背景。一旦我们“破译”出这一“奇特表象”下完整的逻辑程序,我们可以得到极为生动、丰厚的思想认识和历史教益。
《〈武训传〉》批判事件研究:从历史语境的角度把批判电影《武训传》事件的研究重点,放到对事件特定的“历史语境”和它的“实际构成”上来,即重点关注该事件发生特殊时代——“立而不确”的“新民主主义秩序”,以及当时政治领导人的特定的思想认识和深刻的政治思考,通过“移情”到“彼时彼地”,用“同情的理解”去展示其“合情合理”的一面,以期对这个重大、“奇特”事件进行新的、具有逻辑自洽性的解读,是一部集思想性和历史性于一身的好书。
靠乞讨攒钱办义学的武训被誉为“千古一人”。
电影《武训传》中的观点却与新中国意识形态不合。
批判电影《武训传》体现出中国社会及其意识形态的变迁。
批判《武训传》时,毛泽东一再强调:“重要的不是武训和《武训传》”,“主要是提高思想认识”,“对事不对人”。
但这场批判运动还是发生了一些“简单”“片面”“压服”的现象。
破译这一奇特表象下的逻辑关联可以获得丰厚的历史教益。
杨俊,江苏阜宁人,生于安徽宁国。历史学博士、公共管理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浙江财经大学杰出中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现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教授、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当代中国政治研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二十一世纪》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多篇论文被评为省部级优秀成果,出版学术专著数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以及省市级社科基金等项目多项。
关键时刻-中国改革何处去 本书特色 改革是一个长久不衰并且在近年来一直被热议的话题,围绕这个主题,作者经过调查和研究,形成了这本内容各有侧重但主题明确的文章合集...
问鼎中原-大清八旗军关内战史 本书特色 1644年,乘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之际,清摄政王多尔滚利用明内乱策反明将吴三桂;在吴军与李自成农民军于山海关大战的...
1940年,当阿道夫•希特勒决心要把苏联作为政治和军事因素从欧洲清除掉的时候,他曾设想在一次为期十周的夏季决战中将它一举灭亡。
《变革与重建》内容简介:本书试图从产业、社会和治理等多个角度,以危机时刻,产业之变和社会重建三个板块,抽丝剥茧,分析当下情
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1941美国援华空军抗战空中飞虎队影像全纪录 本书特色 胡耀忠*的《空中飞虎队(1941美国援华空军抗 日影像全纪录)/中国抗日战争战...
梅丽莎•莱恩(Melissa Lane)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教授。历史学家理查德•塔克(Richard Tuck) 评价莱恩的著作是“一位当代最顶尖的古代哲学学者...
中美欧关系构建新的世界秩序 本书特色 陆伯彬、奥斯汀·腾斯强、张沱生主编的《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丛书·中美欧关系:构建新的世界秩序》认为,中、美、欧三...
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研究 本书特色 全面从严治党步步深入、环环紧扣、招招见效,成为一幕幕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精彩纷呈的时代画卷。从战略层面系统研究全面从严...
大抉择:美国站在十字路口 本书特色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为奉行多边主义提供了充分的理由。他一贯的清晰的思路和开阔的视野也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大抉择》一书...
现代化模式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进程 本书特色 《现代化模式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进程》:从现代化模式的转换来看待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进程,以此实现了考察近代以来中国历史...
吉登斯生活政治范式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生活政治的社会历史背景、内涵、观点、范式等重要内容,在与解放政治、后现代政治范式的比较中把握其特殊内涵,从而清...
广东改革开放30年研究丛书(全11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一直走在...
东线空战 本书特色 ★唯一的目击者材料,罕见的高清照片★强悍飞机、精锐部队的东线服役“日记”★关键人物的简明传记,详细数据表及技术评估附录★融汇多部经典,采纳*...
战之王360扫描帝国间战火 本书特色 如果你对西方历史尤其是他们在军事方面的历史感兴趣,那不妨翻开由陈宇、崔陟主编的这本《360°扫描帝国间战火:战之王》看看。...
二战战役——转折之战:诺曼底登陆 本书特色 诺曼底登陆战是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登陆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转折之战。为了打好这场登陆战,从1944年初开始...
2005 理论热点面对面 内容简介 本书充分体现了理论创新的*新成果,分析和回答了干部群众提出的思想认识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2005 理论热点面对面...
为什么是中国 本书特色 今日中国学人的历史责任就是为中华复兴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我们可以看到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集体陷入欧洲中心论的语境之中不能...
帝国的相遇-美国驻广州首任领事山茂召实录 本书特色2006年4月20日,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美国白宫欢迎仪式上致辞:“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跨洋...
当代政治哲学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人民出版社出版,厚达一千多页★ 法籍著名哲学家,政治哲学研究专家高宣扬力作★ 本书试图通过对西方政治哲学发展脉络的梳理,...
民进党浮沉内幕 本书特色 本书披露了民进党、国民党及其他政治势力的角逐与较量揭示了民进党台前幕后的政治博弈及不为人知的秘密档案民进党浮沉内幕 内容简介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