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住久》一书,是作者“行万里路”的心路历程和真实记录。**辑《浮生掠影》,是两国人生的遭际和感怀。第二辑《寻章摘句》专谈读书心得。第三辑《灵机一动》所收,是“行”时视线和形上形下风景碰撞出来的思想火花。作者自称 “大半生去国,形成一个或隐或显的参照系,既是价值观的,也是精神的,对比之后,感到自己未被驯服,未受太多毒害(我的朋友陈新称我的作品‘未失野性’),尚能维持人格的独立,足堪告慰老屋神龛的祖先。”
《天涯住久》是作者近两年创作的散文随笔的精选集。其中有近三十篇写作时间在2013—2014年。书名取自陆放翁七律《南定楼遇急雨》*后两句:“天涯住稳归心懒,登览茫然却欲愁。”作者长期致力于散文随笔写,王鼎钧先生称赞他的散文,“在创作时割舍了浮华,在这方面好比是华文散文中的巴尔扎克”。
书上纽约
上午近9时,旧金山下城的金融区.这上班族*密集的所在,要领略都市人的生命力,*佳观察点莫如遍布闹市的咖啡店.我在地铁站内新开的"星巴克"前,远看,重重叠叠的人,衣着鲜亮的专业人士,面对柜台后那大型咖啡机上方冒出的热气,一似赈济站前的饥民看到粥锅.近看秩序井然,一条条长队缓缓蠕动.在盈溢咖啡香的街上走,我并没拿着有点烫手的纸杯子,因为自己已成为不必以咖啡因来激发拼搏能量的退休者.
然而需要读物.要搭地铁到郊外去,车程近一个小时,必须读点什么.手头只拿了一份在家吃早餐前上街买的中文日报,搭巴士进下城的路上已读完.拐角处有一报纸档,我眼睛一亮.摊档是帆布加铁条搭的,位于莫迪逊大厦外的人行道.人的激流旁边,一个小小的岛屿.本来打算买一份英文日报,却意外地发现,它不但有湾区几个城市的当天报纸,还有中文日报,更有旧书籍.精装平装的大部头,在长条桌上一字儿排开,分外矜持.标价让人吃惊——一律5毛.我浏览了一遍,看中*薄、素白封面的语录体小册子,问多少钱.摊主抬头看了我一眼,说,也是5毛.我掏出一张5元钞票.他从西装上衣口袋掏出腰包,打开,把四张1元钞数了三次,加上两个25分硬币,礼貌地递给我.互道感谢.摊主至少75岁,是典型的高加索种白人,偏胖,面团团,无须,除了动作缓慢,并无触目的老态.30年来,我对下城一带的报纸档主,留下强烈印象的——至少八位,清一色的老白人,该是纸媒称霸的时代一直干这行当的,戴鸭舌帽,一团和气,豁达,做小本生意,却没有市侩气.进入新世纪以后,他们都已凋零,此公恐怕是"硕果仅存".
坐上开往都柏林的地铁,打开新买的书时,车刚刚进入海湾的海床下,外面是隧道的拱壁,灯光昏黄,轰隆之声益发深沉.书名叫《神侃纽约》(Quotable New York),别看外表不起眼,可是企鹅出版社的,出版于上世纪90年代初.**次从旧金山现代艺术展览馆内的书店卖出,其时为1993年.20年间,辗转于多少人手中?
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干扰多,难以长期集中精神,语录体读物,短短数行,读罢咀嚼片刻,味道格外隽永.纪伯伦的书如《先知》以及几本袖珍语录本,常常被我出门乘车前放进口袋.手头的小书,由威廉寇尔(William Cole)选编.此公在纽约的中心地带住了大半辈子,谈纽约,具有无可争议的资格.前言开门见山:"要问:正牌纽约人和别处的人是否两样?正牌纽约人的回答将是:否.不过,一个正牌纽约佬确乎不同,他知道:猫腻和捷径在哪里,为了活得轻松点,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且摘引数例,看地道纽约人"知道"些什么:"在写字楼地下进入电梯,按‘关门’按钮于事无补.""在巴士上永不和陌生人搭讪.同时,正牌纽约人会通过这样那样的途径,为游客(特别是外国来的)做出变通.""不要注视街上的疯子——不管是大喊大叫的还是自言自语的,如果他发现你看他,可能对你暴跳如雷.""租一辆车的开销,总比你预先估计的要多上很多,雇请搬家工人亦然.""交通灯上的‘勿通过’字样,通常会闪10到14次,在闪头5次期间漫步过街,或者在闪过5次以后快步走过,是安全的.注意:有若干例外,在第五大道,只闪5次.""去餐馆用餐,结账时把税金加倍,就是你要付的小费.""搭计程车,司机不晓得你说的目的地在何处,走哪条路,概率为50%;司机听不懂英语,概率为25%至75%.""夜晚,在建筑物前,女郎独自凭壁而立,并不一定是等候特定的人.""唐人街的餐馆,哪一家是**的,纯是各花入各眼,且谁也不会向偶遇的熟人披露其名字.""买报,不要拿面上那一份,要拿下面的第三或第四份.还要带上纸巾什么的,把手上沾的《纽约时报》抹掉.""说某人在‘下城’做事,指的是‘华尔街’.""地铁的趟门,能打开一半的,只有十分之一.""在游行日,千万不要打的或乘搭巴士穿过城市.""千万不要在租金高昂的照相店和礼品店购物,特别是那些挂出‘大清盘’告示的."——够了,再引下去,"文抄公"这帽子就戴定了.
掩卷望窗外,列车正飞驰在三谷地带的平阳,气团在仓库群上空飘浮,提醒你,这是温度在华氏95度以上的盛夏.我的思路依然萦绕着纽约.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过去20年间,我去了纽约5次,"一日看尽长安花"式的行旅,不可能具有深度和代表性.书中的纽约语录,许多也适用在旧金山,比如,同为移民聚居的城市,许多服务业中人英语差劲,"向餐馆里的练习生(Bus Boy)要水和面包可以,别的不一定行,因为没几个能说英语."在中餐馆,干脆是这样:"有问题,别问侍应生,要问懂英语的领班."虽嫌夸张,但玩幽默者不走偏锋怎么引起哄笑?
接下来,读正文."纽约形如公寓式旅馆,供所有人入住,但谁也不把它当作家."发会心之笑.在美国,这一条普适性甚广.只此一家,别的美国城市难以比肩的,是罪案高发时代的纽约:"这里没有非专业人士的用武之地,连步行过街都是.""有一件事我说不清,计程车彼此避让,是出于害怕还是尊敬."(一位纽约警察所言)."一个男子入夜以后在海德公园玩滑板,第二天早上可能在警察局里找到他(在很大程度上,此事取决于昨晚他遇到的女士是怎样的人,以及他冒了多大的险).但是,一个男子入夜以后在中央公园玩滑板,差不多可以肯定,明天可以在墓地找到他.""有一天,四位无辜者遭到枪击.在这个城市,这可算是迄今为止*好的开枪事件.因为在纽约,找到四个清清白白的人,真不容易."我想,自己好歹算"老金山",有没有能耐仿效这一本,编写《旧金山段子》?回答是干脆的:没有.我和这本书的编选者寇尔先生,至少差着五个层次:他自出生起便是美国人,我是半路归化的;他接受过完整的美国教育,我却是在中国上的学,且学历有限;他属于主流社会,是文化领域的中坚,我基本上是边缘人;英语是他的母语,且以文学为专业,我的英语停留在"刚够谋生"的低层次.另外,他为编写此书,阅读有关英语著作范围广大且深入,我读的书,主要是中文的.而中文书写者无论调侃、一本正经还是别有用心,都难以"议论"出"语录"来.一如洋鬼子对中国任何城市指手画脚时,幽默感明显受制.
好在,没有哪个出版社向我约这方面的稿,我藏拙好了.列车披着闪烁的阳光驰驱,比地面高出两三米的站台,肤色各异的人上上下下.我心里安静,而且欣慰.一个没资格编辑"旧金山语录"的异乡人,也有权利生活、发言.何况,我有寇尔先生未必拥有的珍宝——另外一个国度,和乡愁.我的手抚摸着书上这一条语录时,泪花在闪:
"这个地方,被我的心揣着,走遍世界.但有时候,我在梦里要甩掉它."
刘荒田,原籍广东台山,1980年移居美国.2011年自职场退休后,开始在旧金山和佛山两地轮流居住.《刘荒田美国笔记》,2009年获首届"中山杯"全球华侨文学奖散文类"最佳作品奖".2014年秋,南昌大学举行盛会,总结"国际新移民文学笔会"成立十年来的创作实绩,刘荒田被推为"首席散文家".
2013年,《世界华人周刊》、加拿大华人网络电视台联合评选"2012年度世界华文成就奖",旅居温哥华的台湾著名诗人洛夫、痖弦先生,有"美国第一打工作家"美称的刘荒田先生,共同荣获"2012年度世界华文成就奖".
书上纽约
上午近9时,旧金山下城的金融区.这上班族*密集的所在,要领略都市人的生命力,*佳观察点莫如遍布闹市的咖啡店.我在地铁站内新开的"星巴克"前,远看,重重叠叠的人,衣着鲜亮的专业人士,面对柜台后那大型咖啡机上方冒出的热气,一似赈济站前的饥民看到粥锅.近看秩序井然,一条条长队缓缓蠕动.在盈溢咖啡香的街上走,我并没拿着有点烫手的纸杯子,因为自己已成为不必以咖啡因来激发拼搏能量的退休者.
然而需要读物.要搭地铁到郊外去,车程近一个小时,必须读点什么.手头只拿了一份在家吃早餐前上街买的中文日报,搭巴士进下城的路上已读完.拐角处有一报纸档,我眼睛一亮.摊档是帆布加铁条搭的,位于莫迪逊大厦外的人行道.人的激流旁边,一个小小的岛屿.本来打算买一份英文日报,却意外地发现,它不但有湾区几个城市的当天报纸,还有中文日报,更有旧书籍.精装平装的大部头,在长条桌上一字儿排开,分外矜持.标价让人吃惊——一律5毛.我浏览了一遍,看中*薄、素白封面的语录体小册子,问多少钱.摊主抬头看了我一眼,说,也是5毛.我掏出一张5元钞票.他从西装上衣口袋掏出腰包,打开,把四张1元钞数了三次,加上两个25分硬币,礼貌地递给我.互道感谢.摊主至少75岁,是典型的高加索种白人,偏胖,面团团,无须,除了动作缓慢,并无触目的老态.30年来,我对下城一带的报纸档主,留下强烈印象的——至少八位,清一色的老白人,该是纸媒称霸的时代一直干这行当的,戴鸭舌帽,一团和气,豁达,做小本生意,却没有市侩气.进入新世纪以后,他们都已凋零,此公恐怕是"硕果仅存".
坐上开往都柏林的地铁,打开新买的书时,车刚刚进入海湾的海床下,外面是隧道的拱壁,灯光昏黄,轰隆之声益发深沉.书名叫《神侃纽约》(Quotable New York),别看外表不起眼,可是企鹅出版社的,出版于上世纪90年代初.**次从旧金山现代艺术展览馆内的书店卖出,其时为1993年.20年间,辗转于多少人手中?
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干扰多,难以长期集中精神,语录体读物,短短数行,读罢咀嚼片刻,味道格外隽永.纪伯伦的书如《先知》以及几本袖珍语录本,常常被我出门乘车前放进口袋.手头的小书,由威廉寇尔(William Cole)选编.此公在纽约的中心地带住了大半辈子,谈纽约,具有无可争议的资格.前言开门见山:"要问:正牌纽约人和别处的人是否两样?正牌纽约人的回答将是:否.不过,一个正牌纽约佬确乎不同,他知道:猫腻和捷径在哪里,为了活得轻松点,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且摘引数例,看地道纽约人"知道"些什么:"在写字楼地下进入电梯,按‘关门’按钮于事无补.""在巴士上永不和陌生人搭讪.同时,正牌纽约人会通过这样那样的途径,为游客(特别是外国来的)做出变通.""不要注视街上的疯子——不管是大喊大叫的还是自言自语的,如果他发现你看他,可能对你暴跳如雷.""租一辆车的开销,总比你预先估计的要多上很多,雇请搬家工人亦然.""交通灯上的‘勿通过’字样,通常会闪10到14次,在闪头5次期间漫步过街,或者在闪过5次以后快步走过,是安全的.注意:有若干例外,在第五大道,只闪5次.""去餐馆用餐,结账时把税金加倍,就是你要付的小费.""搭计程车,司机不晓得你说的目的地在何处,走哪条路,概率为50%;司机听不懂英语,概率为25%至75%.""夜晚,在建筑物前,女郎独自凭壁而立,并不一定是等候特定的人.""唐人街的餐馆,哪一家是**的,纯是各花入各眼,且谁也不会向偶遇的熟人披露其名字.""买报,不要拿面上那一份,要拿下面的第三或第四份.还要带上纸巾什么的,把手上沾的《纽约时报》抹掉.""说某人在‘下城’做事,指的是‘华尔街’.""地铁的趟门,能打开一半的,只有十分之一.""在游行日,千万不要打的或乘搭巴士穿过城市.""千万不要在租金高昂的照相店和礼品店购物,特别是那些挂出‘大清盘’告示的."——够了,再引下去,"文抄公"这帽子就戴定了.
掩卷望窗外,列车正飞驰在三谷地带的平阳,气团在仓库群上空飘浮,提醒你,这是温度在华氏95度以上的盛夏.我的思路依然萦绕着纽约.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过去20年间,我去了纽约5次,"一日看尽长安花"式的行旅,不可能具有深度和代表性.书中的纽约语录,许多也适用在旧金山,比如,同为移民聚居的城市,许多服务业中人英语差劲,"向餐馆里的练习生(Bus Boy)要水和面包可以,别的不一定行,因为没几个能说英语."在中餐馆,干脆是这样:"有问题,别问侍应生,要问懂英语的领班."虽嫌夸张,但玩幽默者不走偏锋怎么引起哄笑?
接下来,读正文."纽约形如公寓式旅馆,供所有人入住,但谁也不把它当作家."发会心之笑.在美国,这一条普适性甚广.只此一家,别的美国城市难以比肩的,是罪案高发时代的纽约:"这里没有非专业人士的用武之地,连步行过街都是.""有一件事我说不清,计程车彼此避让,是出于害怕还是尊敬."(一位纽约警察所言)."一个男子入夜以后在海德公园玩滑板,第二天早上可能在警察局里找到他(在很大程度上,此事取决于昨晚他遇到的女士是怎样的人,以及他冒了多大的险).但是,一个男子入夜以后在中央公园玩滑板,差不多可以肯定,明天可以在墓地找到他.""有一天,四位无辜者遭到枪击.在这个城市,这可算是迄今为止*好的开枪事件.因为在纽约,找到四个清清白白的人,真不容易."我想,自己好歹算"老金山",有没有能耐仿效这一本,编写《旧金山段子》?回答是干脆的:没有.我和这本书的编选者寇尔先生,至少差着五个层次:他自出生起便是美国人,我是半路归化的;他接受过完整的美国教育,我却是在中国上的学,且学历有限;他属于主流社会,是文化领域的中坚,我基本上是边缘人;英语是他的母语,且以文学为专业,我的英语停留在"刚够谋生"的低层次.另外,他为编写此书,阅读有关英语著作范围广大且深入,我读的书,主要是中文的.而中文书写者无论调侃、一本正经还是别有用心,都难以"议论"出"语录"来.一如洋鬼子对中国任何城市指手画脚时,幽默感明显受制.
好在,没有哪个出版社向我约这方面的稿,我藏拙好了.列车披着闪烁的阳光驰驱,比地面高出两三米的站台,肤色各异的人上上下下.我心里安静,而且欣慰.一个没资格编辑"旧金山语录"的异乡人,也有权利生活、发言.何况,我有寇尔先生未必拥有的珍宝——另外一个国度,和乡愁.我的手抚摸着书上这一条语录时,泪花在闪:
"这个地方,被我的心揣着,走遍世界.但有时候,我在梦里要甩掉它."
刘荒田,原籍广东台山,1980年移居美国.2011年自职场退休后,开始在旧金山和佛山两地轮流居住.《刘荒田美国笔记》,2009年获首届"中山杯"全球华侨文学奖散文类"最佳作品奖".2014年秋,南昌大学举行盛会,总结"国际新移民文学笔会"成立十年来的创作实绩,刘荒田被推为"首席散文家".
2013年,《世界华人周刊》、加拿大华人网络电视台联合评选"2012年度世界华文成就奖",旅居温哥华的台湾著名诗人洛夫、痖弦先生,有"美国第一打工作家"美称的刘荒田先生,共同荣获"2012年度世界华文成就奖".
刘荒田,原籍广东台山,1980年移居美国.2011年自职场退休后,开始在旧金山和佛山两地轮流居住.《刘荒田美国笔记》,2009年获首届"中山杯"全球华侨文学奖散文类"最佳作品奖".2014年秋,南昌大学举行盛会,总结"国际新移民文学笔会"成立十年来的创作实绩,刘荒田被推为"首席散文家".
2013年,《世界华人周刊》、加拿大华人网络电视台联合评选"2012年度世界华文成就奖",旅居温哥华的台湾著名诗人洛夫、痖弦先生,有"美国第一打工作家"美称的刘荒田先生,共同荣获"2012年度世界华文成就奖".
本书精选金子美铃童诗187首,分为“夏”、“秋”、“春”、“冬”、“心”、“梦”六卷,并配有精美温馨的彩绘插图。金子美铃的诗
诗经楚辞选评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一套“新世纪古典文学经典读本”之一,这套丛书继承发扬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十六年来出版普及读物的优良传统,也集结了多...
胡明皖南十四载-黄高峰上旌旗烈-(上.下) 本书特色 皖南事变发生之前,中共东南局皖南秘密特委命令以胡明为核心的7名民运干部留守皖南。在皖南事变发生后,胡明、洪...
《游戏UI设计项目实战》内容简介:当下正是游戏产业蓬勃发展的时期,相较于端游、页游只能在PC上操作的固定模式,手机游戏已经无处
多情自古伤离别:柳永词 本书特色 在宋代词人中,柳永创作的通俗歌词流传甚广,“流俗人尤喜道之”,以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他对宋词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全三册)(2020全新修订版)》内容简介:本书是长篇史诗力作《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的史论作品,力图理清中
他风景 内容简介 《诗荟丛书:他风景》主要内容包括:旗帜、朗读者、我要到唐朝去、村庄、山鬼、天鹅、海、微雪、激扬文字、狂风中的火焰、歌者、月下黄河、雨景、大鹰飞...
寄意故乡 本书特色 “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本...
《提问的秘密》内容简介:在销售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提问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如何用提问收集客户的信息?如何用提问洞察
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了不起的盖茨比 本书特色 《了不起的盖茨比》对我始终是绝好的作品。兴之所至,我便习惯性地从书架中抽出《了不起的盖茨比》,信手翻开一...
图说经典---诺贝尔文学奖名著速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了解百年诺贝尔文学奖精彩历程的工具书,同时也是学习近代及现代、当代世界文学历史和知识的理想读...
八百年在路上 内容简介 一本关于完美、毁灭、孤独的书。从西班牙高原,一直到南方海岸,到海对面的非洲,到里斯本……本书仿佛在“过去式”中旅行,追寻曾经神秘没落的摩...
《夜读抄》内容简介:《夜读抄》收了周作人散文四十七篇,可看作文化批判的作品。作者择取“兼具健全的物理与深厚的人情之思想,混
洪晃-无目的美好生活(作家版29.00) 本书特色 《无目的美好生活》全新升级版——洪晃*新随笔精品全集。生活中所有事情都是屁事,唯独感情不是。——洪晃这是一本...
网络文学网站100 本书特色 *早的文学网站主要是由对文学感兴趣的个人或文学观念相近的个人组成的群体创建而成,而网络文学的兴起与蓬勃发展,离不开文学网站这样一种...
涉江 本书特色 《涉江》是“独立文丛”之一,是作者朱朝敏自2007年后发表在省级以上纯文学刊物作品的集结,书写了一条由记忆和生活经验漫漶的河流。这条河流从心灵发...
林徽因卷-我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你-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本书特色 ★ 当梁思成问林徽因为什么会选择自己时,林徽因说:“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你准备好听...
陈翔鹤代表作 不安定的灵魂 目录 陈翔鹤小传中篇小说不安定的灵魂短篇小说茫然幸运断筝See!悼西风吹到了枕边莹子姑母他转变独身者给南多古老的故事傅校长一个绅士的...
日本万象-蔡澜谈日本 内容简介 日本人很喜欢用“醍醐味”这三个字。醍醐味,到底是什么味道呢?首先,醍醐两个汉字为*高的佛法之解。醍醐味可作美味的赞颂,也指“神髓...
所有悲伤的年轻人 本书特色 系统、完整的翻译和出版,填补了菲茨杰拉德作品在我国出版史上的空白 这套“菲茨杰拉德作品全集”包括五部长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