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守谦教授从2007年开始主持中研院“东亚文化意象之形塑”课题项目,在之后五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撰写了六篇有关东亚山水画交流方面的论文,陆续发表在台湾大学艺术研究所的《美术史研究集刊》和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学术期刊上,本书即为这六篇专论的结集。由于国内向来对日、韩美术史较少深入了解,更不用说从整体上来考察它们的互动关系,因此石守谦教授在此方面的研究具有学术上的开拓意义。
山水画起源于中国,后逐渐为韩国、日本所接受,在拥有共同理念和传统的基础上,又延展出各具特色的在地文化。比如“净土”、“桃花源”等理想之境,在将理念付诸笔端,加以形象描绘的过程中,都与各国当地文化传统相结合,不断被再创作与辗转流传,生发出各种变种,塑造出既可相通但又面貌各异的文化意象,其间故事,颇值玩味。这种具有高度共享性的传统文化意象,正可以增进现代东亚国家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了解,寻求一个更大的东亚文化的视野。
书名“移动的桃花源”——意指10至16世纪山水画在东亚的传播与发展。在这几个世纪当中,山水画发展成为东亚文化世界中有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类型。作者以此为切入点,将之视为研究中、日、韩等东亚国家之间文化互动的考察对象。
---------------------------------------------------------------------------------------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东亚”之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概念,固然与欧洲势力试图掌控世界版图有关,但在那之前,中国、日本、韩国所在的这个区域之中,却也确实存在过一些文化共相。这些文化共相在某些有利之情境下,得以形塑出一些清晰可感的“意象”,而为不同地区之人士所共享,甚至在他们之间促生出某种“同体感”。
这种心中可感的形象,即本文所称之“文化意象”,虽然并非全部具体可触,但仍然提供了一种大致的轮廓,足以在各地流动之过程中扮演一种指导性的角色;而此种大致之轮廓却也同时因其并不完全具体,不至于束缚人的反应,因而亦保留了各种在地诠释所需的必要空间。
——石守谦
石守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及考古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所长、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现任“中研院”历史语言所研究员。着力从文化史角度探讨画史风格与文化环境的关系,主要著作《风格与世变》、《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并主编《大汗的世纪:蒙元时代的多元文化与艺术》,另有学术论文多篇。近年主持“移动的桃花源——10世纪至16世纪山水画在东亚的发展”项目,主张以东亚作为一整体,来对中、日、韩三国的山水画发展进行全盘观察,特别注意三区域间的互动现象。
为了应付这种相当大量的需求,他除了要维持画作的质水准外,也在投入成本上有对应的考量。他的折扇山水画鲜少使用他最具代表性的王蒙风格,便可由此角度理解,相较之下,较为粗放硫朗的吴镇风格笔墨不但适合不易擦的金地画面,而且费时较短。他之使用宋代的米家风格亦有此层考虑。1973年在江苏吴具洞山许裕甫墓(于1613年)中出土了一树文征明的书画折扇【图6-231,其上的雨景山水便是作米家风格,在水墨淋漓,烟云变幻之中,仍可见其轻快的速度。扇的另一面为文征明所书七言律诗《夏日睡起》,用的则是草书,应亦在取其快速的效率。2这柄书画折扇虽然两面都是泥金纸本,但扇骨使用乌木,并不算十分讲究。据16世纪晚期沈德符(1578-1642)的记载:“今吴中折扇,凡紫檀、象牙、乌木者,俱目为俗制,惟以棕竹、毛竹为之者,称怀袖雅物,其面重金亦不足贵。”乌木材质的折扇只是较为一般的“俗制”,不及棕竹、毛竹所制者的等级。文征明要女婿为他备料时,十柄只费银一两二钱,与沈德符所说的顶级折扇价格相去甚远,看来文氏对其用料之成本颇为注意。当然,他自己应该很清楚他的折扇价值不在扇体制作之精巧,而在其上的书画以及它们所表述的文化意涵。就文征明的扇画山水而言,它们的风格皆属援笔可就的简率一类,但仍刻意地展现子构图与笔墨的高度讲究,尤其是在金地画面上墨色的丰富变化,确有其特殊引人之效果。而如许裕甫所拥有的这件《雨景山水》,虽未具体描绘想望的隐居场所,但其来自米家山水的渊源,本来就表述着一种对江湖生活的企求,很适于城居文化新贵的自我形象之形塑。文征明此扇之原主显然并非许裕甫本人,但其身份可能近似。许裕甫是“素封里中”的富裕地主,也是像当时许多文化新一样,虽然历经多次乡试层级科举考试之失败,仍然设法取得了太学生的身份(或许经由捐纳一途),而成为文人社群中的新成员。对如此的成员来说,文征明的这柄书画泥金折扇不仅是珍贵的藏...
——引自章节:第六章物品移动与山水画──日本折扇西传与山水扇画在明代中国
山水画传统得以跨越时空,根本上是基于人与自然的理念,这一理念被认同、需求。
——引自第24页
1.Linden Lab如何一步步从1999年的virtual reality的硬件公司,转化为一个UGC为核心特点的开放虚拟世界?了解更多Linden Lab...
David duChemin是一位国际摄影师,主要进行人道主义主题和世界主题摄影。他因工作环游全球。他曾在严冬的蒙古冒险,也曾去非洲拍摄杀人蜂;曾在埃塞俄比亚染...
天树征丸:本名树林伸,天树征丸是其著作《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时所用的笔名。天树征丸,于 1962年7月22日出生于东京都。兴趣是收藏葡萄酒,水彩画。1987年进入...
《权力的转移》是“未来三部曲”的第三部,本书主要探讨应如何控制变革、谁将制造变革、如何制造变革。作者深入而精辟地指出知识经济的作用,宣告知识力量已经成为经济时代...
电子技师技术手册 本书特色 陈永甫、谭华编著的《电子技师技术手册(双色印刷)》根据人社部及相关部委颁发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和《技术等级标准》中对相关工...
近代中医未刊本精选 第十四册(五官科) 本书特色 杨杏林、梁尚华主编的《近代中医未刊本精选(第14册五官科)》包括:《喉证杂治·经验良方合璧》《喉科白腐要旨》《...
张晓梅,女,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执委,曾进修美国加州大学。现任《中国美容时尚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
作品目录卷一 妖狐夜卷二 天机漏卷三 异人志卷四 神玉记· · · · · ·
作为国内公共领域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刘瑜的文字向来拥趸众多,之前的作品更多关注美国民主,与中国相关度不高。而本书更多关注东亚、中东欧、南美洲以及非洲国家的政治与民...
数字视听技术 目录 第1章 数字视昕技术基础1.1 数字视听技术概述1.1.1 数字视听技术的发展1.1.2 数字视听设备的种类与特点1.2 信号的数字化1.2...
斯蒂格·拉森(Stieg Larsson)(1954-2004)瑞典作家与新闻记者。曾任职于瑞典中央新闻通讯社,并于工作之余投身反法西斯主义的活动。一九九五年,...
汉英翻译大词典 本书特色 初版名为《实用汉英翻译词典》,曾荣获第五届国家辞书奖。现经十五年不断扩容、反复修订,更名为《汉英翻译大词典》,既突出汉英翻译实践之重点...
儒尔·凡尔纳(1828-1905),法国科幻小学家。他最初学法律,186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获得巨大成功,从此一发不可收。他一生共出版了...
李辛,中医师,心身医学硕士。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现任上海自道精舍、浙江天景生公益基金会 顾问,法国蓝之树学会 顾问。著有《Traditional Ch...
仲村和代《朝日新闻》社会部记者,1979年广岛市出身,2002年进入朝日新闻社,曾工作于长崎总局、西部报道中心,2010年起任职于东京总部社会部。著作有出版于朝...
★30000+同学说:真希望我刚入职场时看过这本书!原来职场上所有的难题,都是沟通问题;那些叫你抓狂的局面,都有解决方案。★全面覆盖职场沟通场景,给你切实可行的...
竹久梦二(1884-1934),本名竹久茂次郎,日本明治、大正时期的著名的画家、装帧设计家、诗人和歌人。他的画独具风格,多描绘羁旅行怨、美丽的女性和童真童趣。有...
——和尚能算命吗?如何用佛教理论将一位正在向你推销开过光据说能转运的佛像、法器的“高僧”怼到无言以对?——放生就一定能得到福报吗?当一群大妈手提各类生猛海鲜准备...
罗大伦中医诊断学博士,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邀嘉宾,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前主编,当归中医学堂特邀讲师。从事舌诊、外感病、历代各家学说研究多年,并一直致...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补的一堂文化课孔子与儒学对于中国人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现象,而是中国文明之根,是中国人之魂,与国人血脉相连。著名学者马勇先生积40年之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