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平,男,江苏镇江人,1962年生于山东济南。1980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年留校任教至今。*有《古琴丛谈》、《魏晋风度与音乐》、《印尼叙事》、《后来呢》、《鸿泥阁藏瓷》、《没有脸的诗》、《投降》, 《巴厘巴厘——一个中国人的三十次巴厘岛之行》、《在异乡》等。
郭平,男,江苏镇江人,1962年生于山东济南。1980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年留校任教至今。*有《古琴丛谈》、《魏晋风度与音乐》、《印尼叙事》、《后来呢》、《鸿泥阁藏瓷》、《没有脸的诗》、《投降》, 《巴厘巴厘——一个中国人的三十次巴厘岛之行》、《在异乡》等。
说古琴之“清”“古”是琴的一种境界,但它还不是琴的最高境界。琴的最高境界是“清”。对“清”的讲求,不仅在中国古代音乐领域常见,它也是其他中国艺术门类共同追求的境界,极富中国特色。“清”要细说起来,并不简单。因为它的内涵始终有变化。在先秦时期的各家有关音乐的著述中就提到了“清”,只不过这时的“清”还没有与审美意义相联系。它的意思,多半是声音高低之“高”。孔子和老子都没有从“清”的角度说音乐。《庄子·天地》中有一段文字提到了“清”,且与音乐有一些联系:夫道,渊乎其居也,漻乎其清也。金石不得无以鸣。……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这里说的是“道”的清澈。作为无处不在的“道”,它会在所有的事物中显现。比如乐器,若不得清澈纯净的精神,便不可能发出美好的声音。不过,这里的“清”的哲学含义明显多于审美含义,与他提倡的“无为”、“素朴”一样,都是庄子哲学理想境界的要素。但尽管如此,它已经非常接近审美的乐论了。后代音乐境界的“清”,也包含着人格、世界观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艺术审美总是不脱离这些精神要素的。《荀子·乐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箫管。故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这里说得是音乐作品受天地“清明广大”之气影响,又转而以艺术的方式影响人的心志,使其“志清”。这里面,人的作用极大,因为是人实现了这种转化。人通过音乐传达出内心与天地正气一致的精神品质。音乐不仅有“乐心”、使“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的作用,更是一种伟大的理想,希望以音乐的手段实现“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的大目标。先秦时期最重要的音乐美学著作《乐记》也表达过与此相同的意思,而且将“清”与个人品质相联系:宽而静、柔而...
——引自第77页
说古琴之"古"我们今天说七弦琴,总要在“琴”前面加一“古”字,以免表达不明确,因为钢琴、小提琴、吉它、筝等乐器也都是可以被称之为“琴”的。而在古代,人们对七弦琴的称呼多用“琴”这一个字,没有人会产生误解。如果在古代诗文里有“古琴”这一提法,那此处所谓的“古琴”便不是指这种乐器的统称,而是实指这一张年代久远的乐器。不像我们今天,一张刚做好三天的琴,我们也会称之为“古琴”。可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即便在古代,人们说起七弦琴来,也总把它与“古老”、“陈旧”、“遥远”等涵义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件乐器,往往越“古”的琴越好,目前存世最好的琴是唐琴,而宋、元、明、清依“年龄”质量递减。年代久远的琴,火气小,燥气少,声音淳淡松透。但并不是说年龄越大的琴就越好,作为物质材料,老到了一定的程度,衰朽了,火气倒是小了,但精神气也一并失去。所以冷谦在其著名的“琴有九德”中提到“古”时就很辩证地指出:“'古’,谓淳淡中有金石韵,盖缘桐之所产得地而然也。有淳淡声而无金石韵,则近乎浊;有金石韵而无淳淡声,则止乎清。二者备,乃谓之'古”。这是由乐器角度说琴。作为音乐的一种境界,“古”更是每每在古人心目中作为高标。每回在诗文里看到古人说琴,总有一种与我们今天对古琴的感觉很相近的感觉。琴对于古人来说,好象也是一种过去时的东西,他们一再地在诗文中感叹这种乐器不被重视、与时尚的格格不入。而且,这种哀叹甚至延续了至少上千年。似乎每一个时代弹琴的人表达的都不是这一时代自身的精神趣味,而是对“古代”精神、品格、境界的追慕。“古”从时间上看,是与“今”相对的。其内涵比较复杂。当古人叹息古韵不在时,其实并不只是简单地对古琴音乐少有人弹少有人听的音乐趣味变化的遗憾,而是对琴道不存的悲叹,是对社会道德、人格操守改变的不满,是对具有超越的精神品格的音乐、趣味被功利、浮薄之心取代的感伤。唐代是个昌明繁华的时代,但正是在这一...
——引自第71页
仲村和代《朝日新闻》社会部记者,1979年广岛市出身,2002年进入朝日新闻社,曾工作于长崎总局、西部报道中心,2010年起任职于东京总部社会部。著作有出版于朝...
顾西爵(Celine) ,女,1986年出生,浙江嘉兴人,现居杭州,晋江文学网专栏作家,写有《今夕何朝》、《何所冬暖》、《何所夏凉》、《岂言不相思》、《错过》等...
有机水果园丁 本书特色 现在健康生活成为了我们*关注的问题之一,食品的健康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们。水果是健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食物,它可以带给我们无尽的营养,然...
作品目录序绪论 一 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学术流派及其演变 二 20世纪上半期中国考古学史研究回顾 三 关于考古学史研究方法论的思考第
医学读书志 医学读书附志 本书特色 《医学读书志·医学读书附志》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保定市中画美凯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2015年12月第1版,...
格雷尔·马库斯 Greil Marcus,美国当代著名乐评人、文化研究者、作家。著有《聆听大门》、《神秘列车》、《老美国志异》、《唇迹》等畅销不衰的音乐文化书籍...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的学术研究范围非常广泛,他运用他所推崇的“科学...
彭慧萍(Huiping Pang),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系博士,斯坦福大学艺术史博士,Smithsonian Institution博士后,现任职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作品目录中译本序1962年版序言序言Ⅰ.导论Ⅱ.皮耶罗两组绘画中的人类早期历史Ⅲ.时间老人Ⅳ.盲目的丘比特Ⅴ.佛罗伦萨与意大
愛情缺席的時候,你像公主一樣寵自己。愛情翩然降臨的時候,自會有一個人寵你。因為愛情,我們成為了自己。因為張小嫻,我們終於懂得了愛情。特別收錄:台灣版限定序〈好好...
张新樟,1970年出生于浙江浦江,1993年杭州大学哲学学士,2002年浙江大学外国哲学博士。曾经留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问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现为...
畅销书《机构投资与基金管理的刨新》为机构基金管理提供了一个完整而可靠的模板,它的作者又带来了一本指导个人投资者如何管理财产的好书。在《不落俗套的成功》一书中,投...
2019年诺奖得主彼得·汉德克参与编剧的名作改编同名电影获得戛纳金棕榈奖等多项国际提名内文三色细密排线,黑白铺色,金色点缀光影糅合诗文,向经典致敬驻守柏林城的无...
木心,一九二七年生,原籍中国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一九八二年定居纽约。著作: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即兴判断》、《素履之往》、《马拉格计画...
作为新教师,很多以前看来很简单的问题都会让你有些“招架不住”,如怎样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需要花大量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生,陕西丹凤县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197...
肿瘤良方:孙桂芝治验精要 本书特色 孙桂芝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博士、博士后导师,她善取百家之长,遍读经典,学验俱...
作品目录序——保罗·雷纳鸣谢前言第一部分 告知、说服、激发欲望广告如何产生效用第一章 广告简史开端广告艺术:理论与媒体创意
阿兰·皮斯(ALLAN PEASE》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男女问题和身体语言研究专家,他写作和制作了几十种有关沟通和交际方面的著作和录影带,在全世界形成巨大影响力,被...
谈锡永,笔名王亭之。广东南海人。童年随长辈习东密,十二岁入道家西派之门,旋即对佛典产生浓厚兴趣,至二十八岁时学习藏地密宗,于三十八岁时,得宁玛派金刚阿阁梨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