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套装上下册)》分上下两册,与作者另一本《现代中国文学史》并称双璧。采用中国传统的文学概念和理论范畴,熔裁己见,并出之以雅炼优美的文言。此与民初整理传统文化较为普遍的“以西律中”大异其趣,从而构建了与中国学术传统相吻合的文学史模式。《中国文学史(套装上下册)》共六编,为绪论、上古文学、中古文学、近古文学上、近古文学下、近代文学。作者文体意识强烈,对作家作品注重整体性把握,具体评述与辨析均切中肯綮,加之文辞古雅,一代名家深厚的学养和文字功力尽见于此书。
钱基博编著的《中国文学史》分上、下两册,通过简明的体例、凝炼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等要素的有机结合,将中国文学史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如身处世界文学博物馆,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为其提供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像空间及愉悦体验。
《中国文学史(套装上下册)》:由汉至隋,文章迁变,昭然可征者,约有四焉。西汉代兴,文区二体:赋、颂、箴、铭,源出于文者也;论、辩、书、疏,源出于语者也。观邹邹阳枚枚乘枚皋扬扬雄马司马相如之流,咸工作赋,沈思翰藻,不歌而诵,旁及箴、铭、骚、七,咸属有韵之文。若贾生作论,史迁报书,刘向、匡衡之献疏,虽记事记言,昭书简册,不欲操觚率尔,或加润色之功;然大抵皆单行之语,不杂骈俪之辞;或出语雄奇,或行文平实,咸能抑扬顿挫,以期语意之爽朗。东京以降,论、辩、书、疏诸作,亦杂用排体,往往以单行之语,运排偶之辞,而奇偶相生,致文体迥殊于西汉。建安之世,七子继兴,偶有撰著,悉以排偶易单行。即非有韵之文,亦用偶文之体,而华靡之作,遂开四六之先,而文体一归于骈俪。由歧趋一,其迁变者一也。西汉攸作,纵笔所至,故句法长短错综,不拘一格;或以数十字成一句,或以二三字成一句,而形容事物,神理毕出,如贾谊论奏,《史记》纪传是也。东汉之文,句法渐有定式,研炼而出以简化;往往以四字成一语。而魏代之文,则合二语成一意。或上句用四字,下句用六字;或上句用六字,下句用四字;或上句下句皆用四字,而上联咸与下联成对偶,诚以非此不能尽其意也。由复趋简,其迁变者=也。西汉之时,虽骚赋之韵文,而对偶之法未严。其为文章,或此段与彼段互为对偶之词,以成排比之体;或一句之中,以上半句对下半句,皆得谓之偶文,非拘于用同一之句法也,亦非拘拘于用一定之声律也。东汉则字句之间,渐互对偶。若魏代之体,则又以声色相矜,以藻绘相饰,虽多华靡,尚有清气。至晋宋以降,靡曼纤冶,则又偏重辞华矣。由散趋整,其迁变者三也。西汉文人,若扬马之流,类皆湛深小学,故相如作《凡将篇》,而子云亦作《方言》;故选辞遣字,亦能古训是式,沈博典丽,注之者既备述典章,笺之者复详征诂故。非明六书假借之用者,不能通其辞。东汉文苑,既与儒林分列,故文辞古奥,远逊西京。魏代之文,则奇字古文,用者甚少,语意易明,而无俟后儒之解诂。由奥趋显,其迁变者四也。又不仅是。古者朝有典谟,官存法令,风诗采之间里,敷奏登之庙堂,未有人自为书,家存一说者也。古人之言,所以为公也,未尝矜于文辞而私据为已有也。六经者,三代盛时典章法度见于政教行事之实,而非圣人有意作为文字以传后世也。自治学分途,百家风起,周秦诸子,不胜纷纭,识者已病大道之裂矣。然而诸子思以其学易天下,固将以其所谓道者争天下之莫可加。而语言文字,未尝私其所出也,又苟足显其业而可以传授于其徒,则其说亦遂止于是,而未尝有参差庞杂之文也。两汉文章渐富,为著作之始衰。然贾生奏议,编入新书;相如辞赋,但记目录。皆成一家之言,与诸子不甚相远。初未尝有汇次诸体,裒次而为文集者也。自东京以降,迄乎建安、黄初之间,文章繁矣。然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所次文士诸传,识其文笔,皆云“所著诗、赋、碑、箴、颂、诔若干篇”,而不云“文集若干卷”;则文集之实已具,而文集之名犹未立也。晋挚虞创为《文章流别集》,学者便之。于是别聚古人之作,标为别集。则文集之名,实防于晋代。然挚虞《文章流别集》,乃是后人集前人。人自为集,自齐之王文宪俭集始。而集之为言,辞章不专家,而萃聚文墨以为龙蛇之菹也。经学不专家,而文集有经义。……
钱基博(1887-1957),字子泉,别号潜庐,江苏无锡人,现代教育家和国学大师。历任私立上海圣约翰大学、国立北京清华大学、私立上海光华大学、私立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国立浙江大学、湖南国立师范学院、私立武昌华中大学等高校国文系教授,或兼任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一九五三年後则继任华中师范学院(即今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直至寿终。钱先生在长逵五十余年的教书和洽学生涯中,博学精思,著作等身,平生尤以擅长章学诚文史校雠之学,诂经谭史,旁涉百家,自谓集部之学,海内罕对;子部鈎稽,亦多匡发。故而经、史、子、集四部之学均有专门论着,数量之众多,门类之齐全,学理之精深,文字之典雅,鲜与伦比。因此被钱仲联先生誉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真正全面精通经史的一代硕学通儒、文章巨擘。
批评的支点-当代文学与文学教育 本书特色 毕光明、姜岚所著的《批评的支点--当代文学与文学教育》是一部对当代*前沿的一批实力派作家作品的文学评论集,这些作家包括...
水浒摸鱼 本书特色 《水浒摸鱼》是一本对《水浒传》的“走神”解读。不剖析人物命运,不总结中心思想,不批判阶级局限,也不宣扬类似“从一百零八好汉看如何混职场”这类...
《旧时光系列:九篇雪+草木一村+草言草语(套装共4册)》内容简介:《九篇雪》是李娟的第一部作品,写的是在李娟在少女时代跟随家人
作者简介林白,本名林白薇。现居北京。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曾从事图书、电影、新闻等行业工作。现为自由作家。主要著作有
这本书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的形成是在大学课堂上,“小说家的十三堂课”指的不是“要成为小说家所必须上的十三堂课”或是“小说家去
欧美流行音乐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条目按英文字母A~Z顺序排列。书眉单页标该页末条原文词目,双页标该页首条原文词目,有中文译名的词目,原文在前,译文在后;没有中文...
查理 库克最细化的书 本书特色 查理.库克、老海盗、三只熊、骑士、青蛙、白嘴鸦、珠宝大盗、鳄鱼、宇航员……各式各样人物都带着自己*喜欢的书登场了,奇妙的故事结构...
水浒那些事儿-上.下 内容简介 《水浒那些事儿(上下)》是70后作家曲昌春历时五年,三易其稿,精心撰写的通俗白话版《水浒》,《水浒那些事儿(上下)》通过...
超越分子前沿----化学与化学工程面临的挑战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适用面广,具有科普性。对于化学、化工界的广大科研人员、学生、项目官员、政策制订者等有较强的参考价...
经典与解释-莎士比亚戏剧与政治哲学 内容简介 在浩如烟海的莎士比亚研究文献中,本书辑译了从政治哲学的视角解读莎剧的文章。在莎士比亚的时代以及更占老的时代,...
挥笔传神:《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写人艺术谈 本书特色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宋代范哗的《后汉书》和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合称...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隋唐五代卷) 内容简介 本书以科学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全部内涵作了全新的阐释,多角度、多层面的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风貌。中国古代文学通...
金牛河 目录 一、金牛河与金牛镇二、牛汉国三、麻大哥四、大老李五、宋海清六、姜阿翠七、况家祠堂八、河滩晨雾九、黄书记十、姜疯子十一、江老师十二、江富贵十三、金牛...
文化翻译视域下葛浩文英译莫言小说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以葛浩文对莫言小说的翻译为个案,以文化翻译为理论基础,探讨葛浩文中国文学英语翻译的特点、翻译策略与技巧和在文...
《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内容简介:本书从光伏发电系统应用技能要求出发,内容包括太阳能资源获取、光伏电池组件及方阵容量设计、储
《故宫营建六百年》内容简介:大明永乐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皇帝颁布诏书,将营建北京告成的喜讯郑重地昭告天下,我们把这一天看作
法律与宗教 本书特色 法律不只是一套规则,它是人们进行立法、裁判、执法和谈判的活动。它是分配权利与义务、并据以解决纷争、创造合作关系的活生生的程序。宗教也不只是...
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研究:九叶诗派综论 本书特色 《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研究——九叶诗派综论》是“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书系”之一,由张岩泉编...
金瓶之隐:深度解读兰陵笑笑生的创作智慧 本书特色 天下奇书《金瓶梅》,也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它借《水浒传》中“武松杀嫂&...
谁念西风独自凉 本书特色 1、《世间*美的情郎》作者王臣,倾情解读纳兰全词2、348首词全部收录,精装收藏,*具汉语文字美感的纳兰词读本,*电光火石的才情碰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