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套装上下册)》分上下两册,与作者另一本《现代中国文学史》并称双璧。采用中国传统的文学概念和理论范畴,熔裁己见,并出之以雅炼优美的文言。此与民初整理传统文化较为普遍的“以西律中”大异其趣,从而构建了与中国学术传统相吻合的文学史模式。《中国文学史(套装上下册)》共六编,为绪论、上古文学、中古文学、近古文学上、近古文学下、近代文学。作者文体意识强烈,对作家作品注重整体性把握,具体评述与辨析均切中肯綮,加之文辞古雅,一代名家深厚的学养和文字功力尽见于此书。
钱基博编著的《中国文学史》分上、下两册,通过简明的体例、凝炼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等要素的有机结合,将中国文学史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如身处世界文学博物馆,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为其提供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像空间及愉悦体验。
《中国文学史(套装上下册)》:由汉至隋,文章迁变,昭然可征者,约有四焉。西汉代兴,文区二体:赋、颂、箴、铭,源出于文者也;论、辩、书、疏,源出于语者也。观邹邹阳枚枚乘枚皋扬扬雄马司马相如之流,咸工作赋,沈思翰藻,不歌而诵,旁及箴、铭、骚、七,咸属有韵之文。若贾生作论,史迁报书,刘向、匡衡之献疏,虽记事记言,昭书简册,不欲操觚率尔,或加润色之功;然大抵皆单行之语,不杂骈俪之辞;或出语雄奇,或行文平实,咸能抑扬顿挫,以期语意之爽朗。东京以降,论、辩、书、疏诸作,亦杂用排体,往往以单行之语,运排偶之辞,而奇偶相生,致文体迥殊于西汉。建安之世,七子继兴,偶有撰著,悉以排偶易单行。即非有韵之文,亦用偶文之体,而华靡之作,遂开四六之先,而文体一归于骈俪。由歧趋一,其迁变者一也。西汉攸作,纵笔所至,故句法长短错综,不拘一格;或以数十字成一句,或以二三字成一句,而形容事物,神理毕出,如贾谊论奏,《史记》纪传是也。东汉之文,句法渐有定式,研炼而出以简化;往往以四字成一语。而魏代之文,则合二语成一意。或上句用四字,下句用六字;或上句用六字,下句用四字;或上句下句皆用四字,而上联咸与下联成对偶,诚以非此不能尽其意也。由复趋简,其迁变者=也。西汉之时,虽骚赋之韵文,而对偶之法未严。其为文章,或此段与彼段互为对偶之词,以成排比之体;或一句之中,以上半句对下半句,皆得谓之偶文,非拘于用同一之句法也,亦非拘拘于用一定之声律也。东汉则字句之间,渐互对偶。若魏代之体,则又以声色相矜,以藻绘相饰,虽多华靡,尚有清气。至晋宋以降,靡曼纤冶,则又偏重辞华矣。由散趋整,其迁变者三也。西汉文人,若扬马之流,类皆湛深小学,故相如作《凡将篇》,而子云亦作《方言》;故选辞遣字,亦能古训是式,沈博典丽,注之者既备述典章,笺之者复详征诂故。非明六书假借之用者,不能通其辞。东汉文苑,既与儒林分列,故文辞古奥,远逊西京。魏代之文,则奇字古文,用者甚少,语意易明,而无俟后儒之解诂。由奥趋显,其迁变者四也。又不仅是。古者朝有典谟,官存法令,风诗采之间里,敷奏登之庙堂,未有人自为书,家存一说者也。古人之言,所以为公也,未尝矜于文辞而私据为已有也。六经者,三代盛时典章法度见于政教行事之实,而非圣人有意作为文字以传后世也。自治学分途,百家风起,周秦诸子,不胜纷纭,识者已病大道之裂矣。然而诸子思以其学易天下,固将以其所谓道者争天下之莫可加。而语言文字,未尝私其所出也,又苟足显其业而可以传授于其徒,则其说亦遂止于是,而未尝有参差庞杂之文也。两汉文章渐富,为著作之始衰。然贾生奏议,编入新书;相如辞赋,但记目录。皆成一家之言,与诸子不甚相远。初未尝有汇次诸体,裒次而为文集者也。自东京以降,迄乎建安、黄初之间,文章繁矣。然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所次文士诸传,识其文笔,皆云“所著诗、赋、碑、箴、颂、诔若干篇”,而不云“文集若干卷”;则文集之实已具,而文集之名犹未立也。晋挚虞创为《文章流别集》,学者便之。于是别聚古人之作,标为别集。则文集之名,实防于晋代。然挚虞《文章流别集》,乃是后人集前人。人自为集,自齐之王文宪俭集始。而集之为言,辞章不专家,而萃聚文墨以为龙蛇之菹也。经学不专家,而文集有经义。……
钱基博(1887-1957),字子泉,别号潜庐,江苏无锡人,现代教育家和国学大师。历任私立上海圣约翰大学、国立北京清华大学、私立上海光华大学、私立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国立浙江大学、湖南国立师范学院、私立武昌华中大学等高校国文系教授,或兼任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一九五三年後则继任华中师范学院(即今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直至寿终。钱先生在长逵五十余年的教书和洽学生涯中,博学精思,著作等身,平生尤以擅长章学诚文史校雠之学,诂经谭史,旁涉百家,自谓集部之学,海内罕对;子部鈎稽,亦多匡发。故而经、史、子、集四部之学均有专门论着,数量之众多,门类之齐全,学理之精深,文字之典雅,鲜与伦比。因此被钱仲联先生誉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真正全面精通经史的一代硕学通儒、文章巨擘。
走るのも泳ぐのも誰より早い勇は、幼い邦彦の憧れだった。成長するにつれ世間からはみ出していく勇を、邦彦はなんとか真っ当な道
小说课堂 本书特色 崔道怡,1934年生于辽宁省铁岭市,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被分配到中国作家协会的《人民文学》杂志从事编辑工作,1998年在常务副主...
实用文体写作教程 本书特色 本书是“高职高专经管类核心课教改项目成果系列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实用文体写作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按文种概念、特点、...
中国历代兵法译注评-(全2册)-(全新增订版) 本书特色 ★ 《中国历代兵法译注评》是对中国古代著名兵法的翻译、注释和点评,为广大军事爱好者和古文爱好者提供一条...
这是一本最好的中国文学入门书。书中保留了钱穆先生授课中最鲜活的口语表达,也留存了许多神来之笔。全书31章,从诗经一直讲至明
“你看完这本书大致需要五小时,约莫等于我和我的父亲曾经相处时间的总和。”——克里斯·韦尔这是一本经典的成人绘本,也可称为
吴小如学术丛札 本书特色 《吴小如学术丛札》收录吴小如先生《臆札》、《丛札》、《丛札》、《丛札》等考据丛札17篇。作者运用乾嘉以来的学术考证方法,对古代文献进行...
艾治平解读名词曲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菩萨蛮(翠翘金缕双肖)、更漏子(玉炉香)、女冠子(霞帔云发)、河渎神(河上望丛祠)、小重山(一闭昭阳春又春)、离别难(...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 本书特色 中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库,旨在为读者提供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学术精品。当时,学问家经历了新文化运动,西学东渐,学术革新;因时应...
《唐诗三百首》的旧注本亦有许多种,其中以陈婉俊的补注本简明精当,流行最广。她的注解除简介作者生平外,比较注重语词名物的诠
苏童的故乡“枫杨树”——南方最大的鸦片王国,猩红的罂粟绵延起伏,熏香弥漫,催生无数传奇故事。这是苏童第一部神游故乡的长篇
弘治-皇帝大传(插图本) 内容简介 本书所述事实,都有根据。力求将当时实实在在的历史以及实实在在的弘治皇帝,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为了雅俗共赏,所以既注意内容的科学...
明代文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近十年研究明代文学思想的成果,这些成果中对明代文学思想中的重要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的重要学术...
《写给青少年的万物发明简史》内容简介:★脑洞大开的创造发明史。★一本好的科普书需要具备的元素,《万物之源》都具备:信息量大
最高ソサエティにして、神秘の存在「人魚」その血を受け継ぐヴァルネラは、特殊すぎるがゆえ、人と交わることができない。一方、
莎剧的黑历史:莎士比亚戏剧的原型故事之旅 本书特色 著名学者傅光明经过认真、详实的研究,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四大喜剧以及《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素材来源作了丰富而有...
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第四集:长篇小说卷:一 本书特色 《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第4集·长篇小说卷1)》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新...
田晓菲,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中古文学,晚明文学与比较文学。1980年出版第一本诗集
写信一点通 目录 一、问候信1.问候姐姐2.问候舅父3.问候姨父姨妈4.问候表兄5.问候老师6.问候老同学7.问候久别的同学8.问候旧友9.问候新友10.问候久...
迦陵杂文集 本书特色 我的老师顾羡季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我当时对此并无深刻的了解,但如今当我历尽了一生的忧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