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地运动》是作家谭广超的诗集。作者将故乡入诗,不单单是在写乡愁,而是在诗中寻找那种归宿感。诗人对故乡的爱是深刻的,甚至是疼痛的,一代人背离乡村的“断臂之痛”与进入城市的“嫁接之苦”,羽化为诗篇中的故乡挽歌——不能回首,无法抵达,只能在诗歌中无限地接近。
专业绘画、雕塑方面的学习,对谭广超的诗歌写作帮助巨大。现代主义精神在绘画界更深刻的变革,让他对现代艺术有独到的领会,这种不同艺术间的生命幅射,使谭广超的诗歌作品慢慢变得成熟。
谭广超,笔名尘轩,男,生于1988年,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某高校,主攻雕塑及绘画。曾应邀参加第十二届全国散文诗笔会。曾于北京、长春等地举办个人诗画展及画展。现居长春。 文字作品散见于《诗选刊》《作家》《诗歌月刊》《诗林》《中国诗歌》《青年文学》《鸭绿江》《散文诗》《延河》《牡丹》《山东文学》《广西文学》《中国诗人》等期刊,有作品入选《诗探索年度诗选》《中国最佳诗歌》《大诗歌》等选本。
2014年-中国杂文精选 本书特色 本书由中国杂文界选家选编的2014年度杂文是从全国当年发表的杂文作品中精选出来,旨在检阅当年度杂文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
龙坡杂文-台静农全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台静农的《辽东行》、《谈酒》、《平庐的篆刻与书法》、《我与书艺》、《何子祥这个人》、《记波外翁》、《怀诗人寥音》等散文...
三国演义考论 本书特色 张锦池所著的《三国演义考论》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实际上是一部说给有志王天下者听的英雄史诗。作为中国历史小说的扛鼎之作,它的独特审美价值...
精读徐志摩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收录了徐志摩的文学作品以飨读者,使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领略名家著作的精华、精深、精美、精妙。精读徐志摩 目录 人文素描素描徐志摩 ...
从有意义到有意思-《新周刊》生活观 本书特色《从有意义到有意思:生活观》是《新周刊》二十周年系列丛书之一,以《新周刊》生活关为主题,书中精选了《新周刊》创刊20...
吃什么,你就是什么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通过“吃”来认识自己、寻找心灵彼岸、获得幸福安宁的书。它主张素食,但不劝导素食;它反对肉食,但不鄙视肉食。选择素食还是肉食...
亦舒精选--石榴图 本书特色 “我是我唯一认识的,写流行小说写得如此开心、兴奋、满足以及一本正经的人。”亦舒这样介绍自己。亦舒的小说以平静写现实汹涌的黑暗,以淡...
梁实秋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一、本套《现代散文丛书》是《百花散文书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选收一九一七至一九四九年期间散文家的名篇佳作;按人专集分册。二、入选的作者均...
《Python机器学习:数据分析与评分卡建模(微课版)》内容简介:本书在Python数据分析与建模方面,既是一本入门书,也是一本提高书
鲁迅自编文集热风 本书特色 《热风》收作者1918年至1924年所作杂文四十一篇。有鲁迅在《新青年》的《随感录》中做的一些短评。除几条泛沦之外,有的是对于扶乩,...
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最后一课(精装) 本书特色 都德著李玉民译的《*后一课(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精)/中译经典文库》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
喻血轮集 内容简介 喻血轮(1892―1967),字命三,号允锡,湖北黄梅人,有名鸳鸯蝴蝶派文学家、报人。《喻血轮集(上下)(精)/荆楚文库》为喻血轮1949年...
唐诗三百首 本书特色 《唐诗三百首》为蘅塘退士定本,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惜笺注太疏,读者病之。上元陈伯英女史,手辑补注八卷,字梳句栉,考核精严,能令读者不假...
唐诗 上中下卷 内容简介 唐代三百年间,涌现出了大批优秀诗人。就整体水平而言,唐诗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诗歌,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达到了前所未有...
1958-1965-阿赫玛托娃诗全集 本书特色阿赫玛托娃一生创作颇丰,出版的诗集主要有《 黄昏》、《念珠》、《白色的鸟群》、《车前草》、 《耶稣纪元,1921》...
位田惠美1980年出生于日本爱知县。目前与丈夫、两个儿子、两只狗生活在爱知县的里山里。从美容学校毕业后,曾从事美容师的工作,后来又在山间民宿、天然布料&杂货店、...
《疗效茶饮轻图典》内容简介:常言道:19世纪的流行舞台是传统茶,20世纪的时尚明星是咖啡,21世纪则是花果药茶统治时尚健康饮品的
吹响正义的号角-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演讲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主要围绕正义主题,收集历史上名人的演讲,汇编成集。名人演讲内容都是距今50年以上的名我演讲,不会涉...
老梁批红楼-红消香断有谁怜 本书特色 本书系是梁宏达在《老梁看电视》、《老梁观世界》、《老梁说天下》、《老梁故事汇》等节目内容上的汇编。既保留了老梁睿智、犀利...
读者丛书血脉里每一个人都是祖国 本书特色 秉持《读者》“清新、隽永、朴实、平民”的风格和“真、善、美”的价值标准,用一个个好故事拨动我们这个时代的“心弦”,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