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从北京电影学院师生2002年至今中国早期电影史(1949年以前)研究成果中选择编纂的论文集。这些研究性文章既有对电影史学结论的质疑并提出新的史料依据;也有对史学编纂方法与史学价值的深入探寻;有对以往所忽略的电影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还有对既有电影史研究的深入发展与建设性思考;以及对于历史遗珠的个体考证等。对早期电影史研究新的史学框架的建构与新的史学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可能。
“电影学文丛”丛书
《拉满生命之弓——李奕明电影文集》 著名电影批评家李奕明遗著,钟大丰编,戴锦华作序推荐。
《惑学思影录:钟大丰中国电影史论集》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电影文化与电影史专家钟大丰论文集。
《陆上行舟——新世纪中国电影导演访谈录》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吴冠平文集,收录作者与当下*有影响力的23位导演的访谈,包括贾樟柯、王全安、乌尔善、宁浩、九把刀、魏德圣等。
《坐看云起等风来——当代中国电影评述(2003-2014)》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吴冠平文集,一部当代中国“主流电影”的断代史。
《家之寓言——中美日家庭情节剧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杨远婴论文集。以家庭情节剧,透视中美日社会神经。
《通向狂欢之路——2000年后的中国喜剧电影》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潘若简论文集,首部为中国喜剧电影增添现实与可操作性的价值的电影文化研究专著。
《“重”写与重“写“:中国早期电影再认识》(上下册)钟大丰、刘小磊主编,汇集2002年以来北京电影学院师生对中国早期电影史(1949年以前)的研究成果。
钟大丰,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影历史及理论方向。著有《中国电影史》,译有《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等。曾四次获省部级奖,作者是中国第一批电影专业硕士之一,1985 年起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任教至今,其在在中国电影研究的领域内的研究在国内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刘小磊,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讲师、硕士生导师;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博士,电影历史理论方向;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后。著有《中国早期沪外地区电影业的形成(1896-1949)》等。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珍品图录》主要内容:广州几十年来接连不断的重大考古发现,拂去了历史的尘封,复活了人们对于南越国的记忆。
中华艺术论丛-(第8辑) 本书特色 艺术都是通过具体的形式来表现的,如绘画艺术、雕塑艺术、音乐艺术、建筑艺术、服饰艺术等,而绘画、雕塑、音乐、建筑、服饰等都有自...
楷书向行书的过渡-丁永康字帖 内容简介 楷书向行书的过渡的主要是介绍硬笔书法楷书的书写到行书的书写的一些知识的链接与运用。主要包括硬笔行书的介绍,行书的基本笔画...
汉西岳华山庙碑 内容简介 东汉名碑《汉西岳华山庙碑》刻于桓帝廷熹八年(公元一六五年),郡守袁逢刻,原在陕西省华阴县西岳庙中。此碑碑文记述周至汉问,历朝祭西岳祀典...
历代名家书法荟萃 徐浩裴休书法精选(精装) 本书特色 书法,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殿堂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三千年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史给我们留下了举不胜举的书法精...
董其昌墨迹选(二)中国历代名家墨宝 本书特色 董其昌,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卒于明思宗崇祯九年(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华亭《今上海闵行...
微电影创作技巧-本书9个微电影视频 本书特色 《微电影创作技巧》旨在通过理论的集成,帮助学习者在较短时间内比较系统地了解微电影创作的主要知识,克服专业理论基础薄...
设计时代国内著名艺术设计工作室创意报告:世纪娃 内容简介 《设计时代国内著名艺术设计工作室创意报告:世纪娃(陶瓷艺术设计类)》是系列中的一本,在种类繁杂的造型艺...
欧罗巴思想译丛:文艺复兴欧洲艺术(上下)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迄今为止*全面介绍和论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艺术的专著。文艺复兴为世界文化史的新阶段奠定了基础。正像恩格...
曹全碑 本书特色 ★诸体皆备 精选隶、楷、行、草诸体历代名家名迹。★底本上乘 遴选各大博物馆及藏家收藏的典藏珍品。★精心修补 特邀行家精心修补部分碑帖中的漫漶字...
沈尹默与《兰亭序》 内容简介 本书是名家与名帖丛书中的一册,书中内容包括:沈尹默先生传略、沈尹默先生的书学之路、绝世珍品——《兰亭序》等等。本书内容丰富,印刷精...
中国法帖史(套装上下册)(精) (精装)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 法帖之风兴起于北宋淳化、兹有《淳化阁帖》,集其大成于清乾隆,乃是《三希...
吴昌硕篆书字典 本书特色 吴昌硕于书、篆刻皆精,对我国篆刻艺术有重大影响,《吴昌硕篆书字典》是对吴昌硕篆刻艺术的总结,为读者集中展示他的艺术成果。《吴昌硕篆书字...
米芾 蜀素帖 内容简介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襄阳(今属湖北)人,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曾任书画博士,礼...
琅琊台刻石 本书特色 《琅琊刻石》可均本,族之面而,通篇匀整,勾,柔;行流一,圆挺健;字清秀修,上密下疏。《琅琊刻石》可均本,它中,中正,人以安定可靠、...
作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的第一代学人,李孝聪教授虽然已经离开了现职岗位,学术生涯并没有停下脚步,依然会活跃在学术研
艺术与创意 本书特色 与其他学术著作不同的是,本书系多由博上生导师们将自己几十年的文章、专著予以检索,把其中那些虽时过境迁但仍有思想洞见、亦富辞采的文字截取...
《我们的身体为什么长成这样》内容简介:控制遗传变异及各种活动的身体结构,是人类维持、延续生命的根本,也是人类改造社会、续写
琴棋书画趣话 本书特色许明甲的《琴棋书画趣话》:中国传统艺术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但*为人们推崇的奠如琴棋书画。人们喜爱它们,井乐于实践,称它们为“四绝”。琴是我...
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1834—1919),德国近代伟大的生物学家、艺术家、哲学家、医生、教授,他亲手绘制的生物科学画展现了自然界从宏观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