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于1985年至1987年间在台湾讲学的书稿结集,是其从史多年积累下的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思考和心得。探讨的虽为中国史主题,着眼点却是世界史的大框架,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探讨中西文化迥异的核心所在,堪称一部简明中国文化入门书。
本书前五篇是许倬云先生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观察,后四篇讨论近代科学革命的背景,以及其未曾发生于中国的一些讨论;附录一篇,则用突破与转化的观念,比较几个古代文明的发生,作为上述九篇的背景资料。
1.本书为许倬云先生的演讲集,是其从史多年积累下的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观察、思考和心得。在各篇演讲中,许先生用生动、质朴却深刻的话语论及中国古代文化与科技诸般领域内的特征,让人读来不觉艰涩沉重,同时收获颇多。
2.许先生提出了许多带有个人学术色彩的概念来总结、梳理中国古代历史,比如“三原色”理论,这些观念对中国历史研究是有益的扩展、补充,也是读者重新切入中国历史以及许先生个人学术脉络的路径。
序
这本小书包含了两个部分: 五篇对于中国文化与历史的观察,是1987 年6 月下旬在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的讲演;另有四篇是1985 年在台湾“清华大学”的讲演,附属在沈君山兄所授的通识课程内,其内容则是讨论近代科学革命的背景及其未曾在中国发生的一些讨论。至于附录一篇,则是用突破与转化的观念,比较几个古代文明的发生,作为上述九篇的背景资料。
书中这几篇文字所论,大致反映我近两三年来对中国历史的一番省思。既是个人的观点,自是解释多于叙述及分析,也自然不能与别人的看法完全一致。每个史学工作者,隔几年有一番省思,至少有助于梳理自己的思路。再隔几年,我的观点必然又会有改变。因此,这一本小书也不过是一己心路历程的里程碑而已,称不上定论,更谈不到成熟。只盼过几年之后,自己会有更为周全的诠释,代表另一阶段的了解。
中国历史,在岛内几乎是史学园地的全部,在岛外则是大天地中的一个角落。其实,中国历史的时间长,史料也相当宏富,应当是比较历史学中主要参考组之一。可惜因为现代史学是由西方史学传统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历史至今仍只是汉学家耕耘的土地,还未引入现代史学的主流。岛内外的史学工作同仁,尚需共同努力,将中国历史发展为世界史的一部分。我自己愿为这个任务,尽绵薄之力,只盼同志日多,则中国历史可作为解释世界历史意义的重要依据。
*后,谨向李亦园、沈君山、杜正胜及台湾“清华大学”毛校长致谢,没有他们的安排,我未必在此时做这一番省思。
1.学术上许先生以上古史研究著称,方法论上,他最大的贡献则是将社会学、统计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引入到史学研究。同时,他还被媒体誉为“台湾改革开放的幕后推手”。
——《晶报》
2.许先生最大的影响不在于上古史,而在于所引入的那种关注社会经济领域的研究视角。
——杜正胜(台湾“中央研究院”)
3.许先生的历史著作视野宏阔、表达风格雅俗共赏,更重要的是字里行间弥漫的家国之思,引起很多读者共鸣,形成了一种“大众史学”。他的著作成了企业、高校讲座的课件,受到白领、商人、学生等阶层的喜爱。
——《北京青年报》
4.许倬云是一个不容易被框住的人,他反对科系之间的僵硬界限,也不同于专注书案的学者。他亲身参与了台湾文化运动的进程,1990年之后,许倬云常常来到中国大陆,以历史学的知识关注社会现实。
——《东方历史评论》
许倬云 著名历史学家。195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70年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史学系及社会系合聘教授,先后执教于中国台湾、美国和中国香港的多所高等院校。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休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治史,研究领域主要在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和中国上古史,著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西周史》《求古编》《寻路集》《万古江河》等。
中国珍贵文物蒙难纪实 本书特色 高学栋和夏风主编的《中国珍贵文物蒙难纪实·邂逅太阳》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收录了西周夔纹铜禁出土与流传、宋天圣针灸铜人迷踪、江南*...
元刻《史记》彭寅翁本研究 内容简介 元刻《史记》彭寅翁本是上承宋代黄善夫本下启明刻本的重要的三家注合刻本,作者系统而细致比勘研究,考察彭本的版式形态,以及存世各...
《上海史研究译丛》精选当今海外一流学者有关近现代上海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读性和学术性兼具,并由国内专家翻译。海外学者以独
简明中国古代史-第三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仅用四十万字扼要地概述了中国自原始社会至清朝中英鸦片战争前夕这段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各主要朝代或历史阶段的基本社会情况,主...
一代枭雄韩复榘 本书特色 韩复榘是旧中国封建军阀的一个典型,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北伐战争中**个率军打到北京城下。后投奔蒋介石,官至国民党陆军上将。在抗日...
老照片-第一一一辑 本书特色 定格历史,收藏记忆,开创读图时代,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和发展。老照片-第一一一辑 内容简介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
玉道行思 本书特色 孙海芳所著的《玉道行思》分上下两编,上编以“蠡测玉石之路”为题,以纪实文学的笔调,生动叙述了一次有关甘肃史前玉石文化的考察过程,重点对齐家玉...
Overthepastdecade,Chinamanagedtocarryouteconomicreformwithoutpoliticalreformwhil...
品读中华历史:历史这样说.秦汉 本书特色 《历史这样说:秦汉(插图珍藏本)》是“品读中华历史”系列之一,由司马袁茵主编。秦汉时期是中国秦汉两朝大一统时期的合称。...
《1215:约翰王、贵族战争与《大宪章》》内容简介:1215年是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年份之一,在这一年,约翰王与英格兰贵族代表签订了
宁可史学论集.续编 内容简介 《宁可史学论集》汇集了作者52年来研究成果中的精华部分,包括46篇已刊和未刊的论文。多角度多层次地阐述了有关史学的问题,内容丰富,...
本书初版于1923年9月,是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虽是一部学术性的专著但预设的读者对象却是青年学生,史识丰富,笔调流畅
《自卑与超越》内容简介:★个体心理学奠基之作,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代表作,畅销近百年的心理学经典。★本版依依据1931年Bo
《生逢革命:辛亥前后的政治、社会与人生》以革命中普通人的命运为关怀,采取政治、社会、思想的多元视角,讲述了辛亥前后的几个
《动物王朝》内容简介:虽然我们人类标榜自己是社会性动物,但在生物学家眼中,这绝非人类独有的特征,甚至有许多生物看起来比人类
唐力行徽学研究论稿 本书特色 徽学是一门国际显学,《唐力行徽学研究论稿》汇集了我国徽学研究的奠基者之一唐力行近30年来在徽学领域发表的重要论文,内容涉及经济、文...
创世纪第20章(重读二十世纪) 本书特色 回顾20世纪,蓦然发现,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个里程碑,尽管有许多困难和问题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生活习性,...
二十世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宋史研究**,对宋史研究者非常有帮助★ 2006年6月1版1印,仅2000册★...
(康熙)永安县次志译注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广东紫金县古称永安县,民国三年(1914年)改名为紫金县。紫金县在明清两朝相继纂修了三部...
在《不确定的荣耀》中,阿马蒂亚•森和让•德雷兹指出,印度的主要问题在于缺乏对人民基本需求的关注,特别是穷人和妇女的需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