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岳磊著的《中国腐败行为的运作逻辑及其关系模式--基于关系视野的考察》从关系基础、关系运作、关系动力、关系伦理四个方面对腐败行为进行深入的考察与解释。关系基础是“关系”存在与否的先赋性要素,行动者会依据对方与自己的“关系”而采取基于特殊主义的行为法则从而导致腐败行为的产生。当行动者之间不具有关系基础时,其中一方行动者会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人的关系运作过程与对方建立起关系。这一关系运作过程与关系基础有着相同的逻辑,即关系运作依然需要建立在关系基础之上,并且关系基础还会成为关系运作的“关系”来源。无论是具有关系基础还是通过关系运作而建立起关系的双方行动者,都需要通过宴请、礼物等方式为维系和强化彼此之间的关系提供动力,特别是将不被法律认可的贿赂转化为能够被社会规范所接受的礼物这一自我道德化表演的策略作为增进双方关系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基础。以关系为导向的人情和面子作为一种媒介贯穿于个体之间建立、维系和发展关系过程的始终。关系基础、关系运作、关系动力都需要在由义务性的人情和嵌入性的面子所构建起的关系伦理的指导和规范下进行,另一方面关系伦理也为上述三个方面提供了理解和解释的基本框架。
当前,制度主义分析框架是国内腐败问题研究的主流趋势,“制度”似乎也逐渐成为学者们开展腐败问题研究的路径和框架。而我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无论在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对社会行为持续发挥作用的一些本土性文化解释概念(如“关系”、“人情”、“面子”等)却被腐败问题的研究者们忽略了。《中国腐败行为的运作逻辑及其关系模式:基于“关系”视野的考察》以“关系”为研究视角,从“关系基础”、“关系运作”、“关系动力”、“关系伦理”四个方面对我国腐败行为的运作逻辑进行全新的理解和阐释。一我国的腐败行为是根植于、嵌入于个体之间,“‘关系’之中的,而并非完垒是特定时期制度的不完善所造成的。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既是腐败行为产生的原因,同时也不断维持着腐败行为的再生产。在“关系”文化的影响下,我国腐败行为形成了以“关系”为导向的运行模式和运作机制,并深深嵌入到我国社会文化情境之中,导致制度失去了应有的规范制约作用。
《中国腐败行为的运作逻辑及其关系模式:基于“关系”视野的考察》:(二)制度反腐论我国在实践层面高度重视制度对于反腐败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就尖锐地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十七大报告着重指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4。”2008年《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以机制和制度建设为重点,制定了今后5年我国反腐败的工作目标,“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比较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基本形成,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党风政风明显改进,腐败现象进一步得到遏制,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新的提高”。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从三个方面对制度的强调则把制度反腐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首先,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其次,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任职回避等方面法律法规,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第三,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完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改革会议公文制度、健全严格的财务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完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国内诸多学者也以制度建设为落脚点,提出了一系列以制度完善为核心的反腐败措施和建议。有学者认为要更有效地反腐败,关键是要掌握腐败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构建抑制腐败活动的有效体制,对症下药,有效部署,建立更加定型、更加成熟的制度。因此,我国在反腐败过程中应不断向建立比较完善的体制努力,通过基本政治体制的构建、执政党党内体制的构建、控制主体和对象的体制的构建、规范政治过程的体制的构建来建立健全一套拒腐防变的制度。王明高在总结了我国清官反腐、重典反腐、运动反腐三种反腐路径各自的缺陷之后,认为这三种路径不可能从根本上惩治腐败,提出了科学制度反腐,即通过制度和法律手段,制约和监督权力异化,并构建了包括家庭财产申报制度、金融实名制度、遗产税和赠与税制度、公民信用保障号码制度、国际反腐合作制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腐败法》等一整套制度体系,他认为这是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产生的*佳方法,具有普适性、根本性、稳定性、权威性和科学性。何增科则提出了以制度创新遏制腐败的政策框架,包括宏观上优化制度环境、中观上完善制度安排、微观上反腐专门机构的作用发挥。……
岳磊,河南郑州人。2013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获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中国腐败问题与廉政文化研究。先后在《开放时代》、《武汉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社会科学家》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打开战争之门-(全二册)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本书内容包括战争与民族、战争与宗教、战争与社会制度、战争与人口、战争与城市、战争与法律、战...
中国改革通史(全10卷)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全十卷,共438万余字★ 汇集史学名家的集大成之作★ 既有历史史实,又有名家点评中国改...
湖南会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本书特色 《湖南会战》:据我回忆所及,事后曾对各部队进行了大量补充,如关麟征集团军共辖十八个团,即补充了六个团:杨森第二十...
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1939桂南会战喋血昆仑关影像全纪录 本书特色 由陈良武、季晓丹*的《喋血昆仑关(1939桂南会战影像全纪录)/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
明代的军屯 内容简介 本文分上下两编。上编叙述明代军屯的制度和作用。主要内容是军屯的历史渊源、建置、经营、旗军拨屯比例、军余顶种、军屯地土、军屯分地、屯田子粒、...
西洋政治思想史:中世纪篇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欧洲日耳曼人政治思想萌发之记录:他们曾继承古典精神,但也确为现代之普世民主思想奠基。西洋政治思想史:中世纪篇 目录...
城市群公共危机管理应急决策理论与应对机制研究 本书特色蒋宗彩编*的《城市群公共危机管理应急决策理论与应对机制研究》以城市群公共危机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复杂性科...
C形包围-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 本书特色 中国周边环绕着一条连续的“破碎地带”!美国为什么包围中国?一旦中国被肢解,中国庞大的人口将被美国当做炮灰,与俄罗斯同归...
战争事典:007:007 本书特色 战争事典系列丛书是战争、历史类综合读物,由众多资深历史、战史作家主编。《战争事典007》通过剖析军事地理因素对秦赵争霸的影响...
真相(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 本书特色 美国普利策大奖传记作品。美国普利策奖颁奖委员会认为:“这是改写传统看法,揭示历史真面目,对日本有历史警示的好书!”美国《洛...
《共享经济:迈向理性和规范》内容简介: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依旧保持高速增长,不仅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新动能,有力地
《电商设计技巧修炼与实战应用(超值版)》内容简介:本书围绕电商设计原则、技巧及实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全书共7章,第1章对电商
《机器学习》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具体的编程实践案例,全面系统地讲述了机器学习涉及的核心内容。首先介绍新特性以及安装OpenCV 4构
如果政治是精英的游戏,蚁民何以自处?如果政治是大国的刀俎,小国何以求存?如果政治是世界的命运,未来,会怎样?穿透概念术语,跳脱“左右”纷争,热血政治冷思考。专为...
现代核生化武器 本书特色 ★ 24开平装,星球地图出版社出版★ 含有多幅珍贵的图片资料,内容丰富,数据翔实,图文并茂★ 思想性与科学性结合,普及世界军事知识,提...
中国乡约制度 本书特色本书是研究乡村组织和自治习俗的代表性著作,作者从北宋吕氏乡约开始,详细分析了明清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组织的基本形式。杨开道先生撰写此书之际,正...
候补文官群体与晚清政治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研究社会群体的学术专著。在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原来的群体在形式与内容、角色与功能以及相互关系上都发生了变化,有些群...
尽管在1588年著名的格拉弗林一役中击溃了声势浩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国人就此登上了新的欧洲海上霸主的宝座。因
万家岭大捷 内容简介 发生于1938年的万家岭大捷,是抗日战争初中国军队在抗日战场上继平型关之战、台儿庄大战之后所取得的又一辉煌胜利,这次战役奇迹般地锄下了全歼...
《常识》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潘恩的《常识》和《美国危机》《人的权利》《地权正义论》的精彩篇章,是政治思想史经典著作。《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