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作品精选集:人间失格》作为太宰治作品精选集之一,收录《人间失格》《女生徒》等两部作品。《人间失格》(1948)是太宰文学中*杰出的作品,写于自杀之前,即他的绝笔之作。也是太宰文学“*深刻的到达点”(奥野健男)。刻画了一个性情乖僻的青年知识分子,饱尝世态炎凉,沉缅于酒色,*后毁灭了自己。《女生徒》(1939)是太宰治中期的重要作品,根据一位十九岁的女读者有明淑寄给太宰的日记写成。太宰将该日记压缩为一位十四岁女学生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就寝的一天之中发生的事,以独白体笔法细腻地刻画出了思春期少女摇摆不定的自我意识,以及厌世心理,生动揭示了少女特有的内心变化。发表后受到了川端康成等文学大家的赞赏,并获得第四届北村透谷文学奖。女主人公反复纠结的东西,乃是作者的生命感悟与苦恼的投影,是一种极端的自卑与自弃,不同于“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之类的无病呻吟。
适读人群 :日本文学爱好者《人间失格》这部太宰治生平*后一部中篇作品描述了“残酷的青春、疼痛的青春、纯粹的青春、挥霍的青春”,极度的堕落、生命的迷惘通过文中主人公大庭叶藏表达得淋漓尽致,堪称“永恒的青春文学”,日本战后文学的金字塔之巅!
《太宰治作品精选集:人间失格》:人间失格我曾经看过三张那个男人的照片。**张照片,他大约十岁的样子,应该是他幼年时代的相片吧。这个男孩子被一群女人簇拥着(她们大概是他的姐妹或堂姐妹们),站在庭院的池畔,身穿粗条纹裙裤,脑袋向左歪了近三十度,笑得煞是难看。难看吗?即便是感觉迟钝的人(即对美丑不甚关心的人),表情漠然地随口夸他一句“真是个可爱的孩子啊!”也不会让对方觉得这是在阿谀。虽说在那孩子的脸上并非找不到可爱的影子,但是对美丑多少有点概念的人,只要瞥上他一眼,很可能会不快地发出:“哎呀,怪让人讨厌的小孩!”甚至于会像掸落毛虫时那样,把照片一下子扔在地上的。第二张照片上的他,脸部发生了很大变化,让人不由得大吃一惊。他是一副学生打扮。尽管很难判断是高中时代还是大学时代,但已出落为一个相当英俊的学子了。只是有一点让人觉得疑惑,这张照片上的他竟没有丝毫那种活生生的人的感觉。他穿着学生服,从胸前的口袋露出一角白色的手绢,交叉着双腿坐在藤椅上,依然笑着。然而,这次的笑容不再是那种满是皱纹的猴子似的笑,而是变成了颇为巧妙的微笑,但不知为何,与人的笑容不大一样。可以说是缺-乏那种可以称之为鲜血的凝重或是生命的苦涩之类的充实感,简直就像是一张白纸般笑着,宛如鸟儿的羽毛般轻飘飘的。换言之,整个人都给人以假人的感觉。说其“做作”,或轻浮,或“女气”都不足以表达,称之为“矫情”仍不足以表达。仔细打量的话,还会发觉这个相貌英俊的学生身上有种近似于鬼故事般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氛围。迄今为止,我还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不可思议的英俊青年。第三张照片是*为奇怪的,几乎无法判定他的年龄。他的头发已有几分斑白。照片的背景是一间肮脏的厉间(从照片上可以清楚看到房间的墙壁上有三处剥落)的某个角落,他正把双手拢在小火盆上烤火取暖。这一次他的脸上没有笑容,毫无表情。他木然坐在火盆前,双手伸向火盆,好像就这么坐着自然死亡了一般,使得整张照片弥漫着一股不祥的气息。诡异的还不只这些,在这张照片中,他的脸部被放大成了特写,因此我得以仔细审视这张脸的整体构造,额头长得很平凡,额头上的皱纹也很平凡,甚至连眉毛、鼻子、嘴唇、下巴也相当平凡,啊!这张脸不但没有表情,甚至都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没有任何特点,我看完照片后闭上眼睛,就想不起这张脸的模样了,只依稀记得房间里的墙壁或小小的火盆,但是对这房间主人的印象犹如骤然烟消云散般怎么也回忆不起来。这是一张无法入画的脸,也无法成为漫画中的人物。等我睁开眼睛一看,啊!原来是这副模样呀!却感受不到一丁点终于回想起来时的快乐。夸张点说的话,即使睁开眼睛再看一遍那张照片,也留不下什么印象。剩下的只有不愉快和焦躁不安,不由自主地想把视线移开。即便是所谓的“死相”,也应该多少有些表情或给人留下些印象吧!假如在人的身上安上马的头,兴许就是这样的感觉吧!总之,让看到照片的人感到毛骨悚然、厌恶至极。到现在为止,我还从未见过这么不可思议的男人的面孔。……
太宰治 DaizaiOsamu太宰治(1909-1948)是二战后的废墟上诞生的日本重要文学流派“无赖派”(也称新戏作派、反秩序派)的代表作家。本名津岛修治,青森县人,父亲津岛原右卫门曾任众议院议员和贵族院议员,经营银行、铁路。太宰治是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的代表作家,思想消沉、幻灭,不满现实的人生,几度自杀未果。1935年,其短篇小说《逆行》入围第一届芥川奖,后因出版多部带有哀切的抒情作品而深受注目。1939年,其作品《女生徒》获第四届北村透谷奖。1948年,他以《如是我闻》再度震惊文坛,并开始创作《人间失格》,书成之后,旋即投水自杀,结束了其灿烂多感而又凄美悲凉的一生。太宰文学虽属于日本文学的另类,却是战后文学重要的坐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文学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他的作品中对于挣扎在时代边缘的理想主义者的心理剖析可谓入木三分,少有可以比肩者,故而被评价为“昭和文学不灭的金字塔”,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并列为日本战后文学的巅峰人物。译者简介竺家荣 著名日本文学翻译家,国际关系学院日本文学、翻译专业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日本文学的研究与译介,主要代表译作有:《失乐园》《天上红莲》(渡辺淳一)《晓寺》(三岛由纪夫)《心》(夏目漱石)《疯癫老人日记》(谷崎润一郎)《京洛四季——美之旅》(东山魁夷)《被偷换的孩子》(大江健三郎)《一个人的好天气》(青山七惠)等。
《从零开始做新餐饮》内容简介:如何打造“需求+痛点+创新”三位一体的餐饮爆品? 如何利用用户体验提升品牌口碑,引爆影响力? 如
身体的乡愁 本书特色 找不回来的都是乡愁,一辈子的努力,就是为了做回人寻味我们丢掉的:饥饿感、疼痛感、五官感、生活感、审美感、孤独感、归属感、灵性感找回城里人沦...
《叙事的胜利:在大众文化时代讲故事》内容简介:◆全球思想领袖的极简公民课 ◆引导批判性思考,探索现代人的善好生活 ◆五堂新闻
血祭野人山-一个中国远征军老兵的自述 本书特色 《血祭野人山:一个远征军老兵的自述》是正义与邪恶的生死较量,文明与野蛮的激烈搏斗,人类与自然的顽强抗争,政治与民...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和老爸30年-附赠明心Q版立体桌历 本书特色 2012年6月父亲节在微博晒礼物——“我和老爸30年合照”,感动亿万网友。2013年受到北京春晚...
四类手记 作者简介 作 者 简 介刘绍棠,1936年2月29日生于北京通县儒林村,1948年参加革命,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3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
《求解资本主义的史前史》内容简介:“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是马克思在生命最后时期写下的长篇读书笔记,其形式主要是按照特
新疆词典-(修订版) 本书特色 《新疆词典》是沈苇的散文代表作。作者用100个名词重构了他理解的"新疆",涉及人文、历史、地理、人物、动植物等广泛的领域,它是对...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上册 本书特色 严家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上)》是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教材配套的文学作品选集,入选作品兼顾文学史上的代表...
《PHP从入门到精通(第6版)》内容简介:本书从初学者角度出发,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实例,详细介绍了使用PHP进行网络开
《企业创新升级力:组织、产品及商业空间升级方法与案例》内容简介:作者深刻洞察市场环境与企业客户需求变化趋势,在密切接触大量
2013中国最佳散文 本书特色 太阳鸟文学年选之一《2013中国*佳散文》,由著名学者王蒙出任主编,编委及分卷主编皆为文学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他们对发表干2...
改变世界的植物 本书特色 7种植物----苶、烟草、甘蔗、罂粟、棉花、金鸡纳树、橡胶树----润滑贸易车轮,交换国家财富。从美洲到中国,从印度到巴西,间谍,探险...
作家访谈是美国著名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最持久也最著名的特色。自一九五三年创刊号中的E .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最伟大的作家长篇访谈,...
我的人生笔记:凭什么活着/陈忠实著 目录 自序“人生笔记”的笔记师表·友情·亲情**次投稿敬上一杯酒默默此情谁诉晶莹的泪珠何谓良师——我的责任编辑吕震岳为了十九...
鲁迅小说集:孔乙已 本书特色 鲁迅著的《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
文学史上的失踪者 本书特色 《文学史上的失踪者》是一本记录很多人闻所未闻的文学大家的故事,讲一些与主流文学价值观不合拍的文学,但这些“失踪者”却是文学领域里非常...
作品目录萨缪尔·贝克特 《等待戈多》 施咸荣译 《哦,美好的日子!》 金志平 译 尤金·尤涅斯库 《秃头歌女》 高行健译 《椅子
王蒙文集:新版:青春万岁 本书特色 《青春万岁》是王蒙的长篇小说处女作,《王蒙文集(新版)》之一种,写于1953年,1979年正式出版。这部小说用激情洋溢的笔触...
故乡的杯盏 本书特色 《故乡的杯盏》是作者董竹林写的一部散文集。文章内容都是些平常不过的民间见闻,都是些家长里短的点滴心得,都是些仨瓜俩枣的陈年往事,都是些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