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时调研究(套装上下册)》撷取清末民初时调作为研究对象,对清末民初流传的〔唱春调〕、〔青阳扇调〕、〔梳妆台调〕、〔无锡景调〕、〔银纽丝〕、〔小郎儿〕、〔鲜花调〕、〔叹十声〕、〔八段锦〕、〔闹五更〕、〔五更调〕、〔红绣鞋调〕、〔剪剪花〕、〔栏杆调〕、〔满江红〕等数十种时调曲调作了较全面的考述;从时事政治、社会新闻、民生疾苦、男女情词、市井细民、烟花妓院、和尚尼姑、鳏夫寡妇等角度对时调曲词的题材进行了细致分类,并阐述其时代价值;从宏观上对时调曲词的概貌作了较公允的论述;从结构体式、修辞技巧等方面对时调曲词的艺术特质作了较深入的探讨;对清末民初时调的钞刻与传唱作了较客观的阐述。
李秋菊编著的《清末民初时调研究(上下)(精)》研究对象,乃清末民初之时调。众所周知,清末民初时调的广泛传唱,并非一种孤立、突兀的俗文化现象,而仅是时调长河中的一段水流罢了。所谓时调,是指时兴流行、传唱较广、形式规整、曲词俚俗、某些时候具有一定商业性的市井乐歌。其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受到关注及得以确立,是早在明代中后期的事情了,发展到清末民初,时调已经具有数百年的历史。
李秋菊女,1978年9月出生于湖南安仁,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文学博士,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湘潭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时调(或谓俗曲、小曲等)和弹词《再生缘》等通俗文艺。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中国文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
《护生画集》内容简介:《护生画集》是一部奇书,全套共六册,由丰子恺先生作画。一、二集的文字为弘一法师即著名的李叔同先生题写
《生命之歌:镜头背后的身心重生之路(精装版)》内容简介:这不是一本普通的画册,这是一个人通过相机去修行、去获得身心重生的真
《凶年纪事》是当代最伟大的作家和最深刻的思想家的小说作品。《凶年纪事》表达了无数人们在社会民主进程中经历的深刻忧思。一位
《新社会契约》内容简介:“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一个人从一出生由谁来抚养,接受怎样的教育,长大后从事什么样的工
历史文献学论集 内容简介 本书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建立二十周年纪念专集。二十年来,该所以刚健笃的精神,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成就斐然。从本书中,可以看到他...
中国海湾志 第七分册 内容简介 《中国海湾志》丛书是一套系统论述我国海湾自然环境状况的志书,共14册。本书是其中的第七分册。本分册收入了位于闽东北和闽中沿岸的沙...
看过《最长的一天》这部作品的人都曾被它深深震撼,作为非虚构文学的创作典范和世界战争纪实的巅峰之作,它真实记录了诺曼底登陆
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文艺复兴 本书特色 但丁的《神曲》唱响了文艺复兴的赞歌,接下来的几百年间,文学艺术之花开遍了欧洲大地,一个新的时代也随之而来。空中花园的暗...
世界上下五千年(上下)(最新彩色图文版) 内容简介 历史是一部大书。当我们触摸每一个历史的瞬间,那充斥其间的血腥与杀戳、欢笑与悲悯,往往总是让人心潮涌动。我们在...
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北朝史解读 本书特色 《北朝史解读》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采用答问的形式,从《北朝史》中提炼出有代表性、有价值的问题,并用原典中所载内容进行...
《中国中古社会经济史论稿》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李天石教授在中古经济史研究领域的论文集,是作者从事史学学习与探索四十年以来陆
《电池储能系统调频技术》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电池储能系统参与电力调频的可行性与价值进行分析,确定此项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人工智能:驯服赛维坦》内容简介: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来临。如同每一次飞跃性的技术革新都带来了整个社会层面的颠覆性变化,人工
《知寒轩谈荟》的主编郭则沄(1882—1946),字蛰云,号啸麓,祖籍福建侯官,生于浙江台州。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授庶吉
四海一心:国民革命军海军将官录:1925-1949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国民政府在大陆时期任职于海军的军事将领计164人。全书以年谱简编的模式介绍相关将领的生平,...
民国史论丛 内容简介 近30年来,作者孙宅巍共出版个人独立完成或主编的学术专著11部、执笔撰写260余万字,与人合著著作17部、执笔撰写97万字;发表学...
杀机: 清王朝皇权角逐中的绝命者 本书特色 清王朝皇权角逐中的绝命者,他们为何引来杀身之祸?一部让人顿悟和聪明的书。杀机: 清王朝皇权角逐中的绝命者 内容简介 ...
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上下卷) 目录 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上卷) **部1763年前的美洲殖民地**章一个新大陆**批美洲人印第安人的自由,欧洲人的...
见证飞虎:飞虎奇兵鲶鱼雷恩 本书特色 《见证飞虎》是昆明飞虎队纪念馆专题介绍馆藏飞虎队文物资料精粹的系列丛书,其中《见证飞虎系 列之飞虎奇兵鲶鱼雷恩》...
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成立和开业,标志着近代中国出版史及文化史的一个新里程。从此商务印书馆走进中国近代史,并且起着转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