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图说中国历史”系列之一,本书以广阔的视野、全新的观念和新颖的见解,真实地勾勒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后一个黄金时期“康乾盛世”的概貌,展现了清代*重要的三位皇帝康熙、雍正、乾隆的功过是非及历史地位。
本书为“图说中国历史”系列之一,本书以广阔的视野、全新的观念和新颖的见解,真实地勾勒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后一个黄金时期“康乾盛世”的概貌,展现了清代*重要的三位皇帝康熙、雍正、乾隆的功过是非及历史地位。
童超,1938年生于江苏徐州,祖籍浙江绍兴。1961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64年四川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史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系主任,以及中国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秦文研究会会长等职,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期刊审读专家。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表彰'为社会科学研究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荣誉证书。撰写或合著的主要学术成果有:《中国土地制度史》、《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第一卷)、《中国古代军制史》、《中国军事制度史·后勤制度卷》、《中国农民战争史·魏晋南北朝卷》、《豪华落尽见真淳--陶渊明》,以及“中国大历史”(系列丛书)《看得见的中国史》等。
一个谎言,便开始了堂而皇之的侵略;一个阴谋,便引发了世界性的空前灾难。一个勇于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尊严的民族为何多次被瓜分;
文史 2001年第一辑 目录 《禹贡》上的二大问题 “三闾大夫”考——兼论楚国公族的兴衰 “天棐忱”辨析 《春秋左传注》辨正十二则 读《左传》的择日历忌 神话传...
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 内容简介 本书从题名的姓氏、官爵、里居和亲属关系,阐明了关中古部族的名类渊源、地域分布、姓氏变迁、婚姻关系、阶级分化、部族融合以及...
欧洲族类源流略-民国文学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巴斯革族、伊都斯干族、利吉利族、西加尼族、威尼底族、芬族、拉伯族)以上诸族,皆欧洲旧日土著之种类。自亚利安各族西迁...
美国的文明 本书特色 作者以学者的思想高度,通俗化的大众语言,以及长期的旅美实践,加以细腻的笔触,为读者深入浅出讲述了美国历史的背景,演变和成因,让我们从历史、...
《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上卷)是《剑桥中国史》第7卷的中译本。由国外研究明代历史的专家执笔,吸取了中国、日本和西方
《楞严大义(修订本)》内容简介:《楞严经》是非常重要的佛教经典,古人讲成佛在《法华》,开悟在《楞严》。然而《楞严》义理深邃
武夫当权-督军团传 本书特色 《武夫当权:督军团传》真实再现了袁世凯死后那一段群雄割据、军阀混战的历史。1917年至1921年,中国政局云诡波谲,坐镇中央的北洋...
瑞士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东方·剑桥世界历史文库》丛书之一。瑞士虽然地处欧洲中心,从本质上来说也是欧洲的,但它的历史在英语国家常被忽视。这本瑞士史...
亡天下:南明痛史 本书特色 《亡天下》是著名历史写作狂人赫连勃勃大王(梅毅)历史散文巅峰之作!中华忠烈,真是不绝如缕。史可法、高杰、夏完淳、陈子龙、张名振、瞿式...
秦始皇帝陵与兵马俑 内容简介 该书分“秦陵探微”、“震撼世人的兵马俑”、“感知秦陵”以及“秦陵、秦俑大事记”四部分内容。秦始皇帝陵与兵马俑 目录 前言秦陵探微一...
本书是一部史学名著,译自纽约单子出版社的俄文版,全书共3卷。书中包含对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极为详实的记录。作者试
1865-1895-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通史(第3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凤凰文库·历史研究系列...
西藏的文明 本书特色 《西藏的文明》作者石泰安是当代法国*有权威的藏学家。《西藏的文明》是法国藏学家泰斗石泰安先生的藏学传世名著,作者以西藏文明史的宏观...
中国历史大讲堂战国史话 内容简介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脉络者,我们的历史是*应珍视的一笔遗产。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古籍文献、文书档案浩如烟海,一部中...
吕思勉讲史系列--吕思勉讲三国 本书特色 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为史学四大家,钱穆*敬重的恩师。易中天引用*多的历史学家。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
清代河南.山东等省商人会馆碑刻资料选辑 本书特色 许檀编著的《清代河南山东等省商人会馆碑刻资料选辑》收录了清代河南、山东、直隶、山西等省的商人会馆的碑刻资料,抄...
话说中国 枪炮轰鸣下的尊严(上) 本书特色 《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新成果为底蕴,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量精美文...
◆邦諾書店2013年最佳非文學書◆《紐約時報》2013年注目書籍◆《紐約時報》《經濟學人》《金融時報》《星期日泰晤士報》《BBC歷史
1930年代的中国,一方面中国各派政治势力竞逐争斗,此消彼长,以国民党为首的统治集团逐步建立起相对稳定、巩固的统治,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