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晚清宫廷生活》所选文章大多数都是清室或接近清室的人士撰写,分为宫廷、内部矛盾、帝后、礼仪、太监、王府六部分。这些弥足珍贵的手资料,对清宫生活中大至典礼、政务、武备、巡狩等政治活动,小至起居、服用、游乐等日常细节,甚至宫中的习俗信仰,均做了生动而详实的叙述,使读者对中国一个皇朝的宫廷生活,进而对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帝制和皇室生活状况,有具体而细微的认识。
《回忆晚清宫廷生活》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拟订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之一种。该书曾于1982年9月,以《晚晴宫廷生活见闻》之名初版。内容主要是反映清末清宫帝后及王宫贵族的生活和彼此矛盾斗争的情况。本书所选的二十七篇文章,绝大多数都是清室或接近清室的人士亲自撰写的,而且多是亲身见闻的**手资料。内容详实具体,叙事生动活泼,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根据这些文章的不同内容,本书分为宫廷、内部矛盾、礼仪、太监、王府六部分,并一篇附录。现在出版本书,主要是供广大读者了解那时清宫贵族们穷奢极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斗争;同时也为国内文史学部门和个人提供研究史料。
《回忆晚清宫廷生活》:清官回忆溥佳我写的这篇回忆录,是从一九一九年我到宫中伴读时起,到一九二四年溥仪出宫时为止。在这五年中,我的任务虽说仅是陪伴溥仪读书,却也目睹了宫中的不少事件;现在把它写出来,目的是给愿意了解那时宫廷情况的人们,提供一些感性知识。只因事隔多年,一定会有不少错误,希望了解情况的同志加以纠正。一、毓庆宫伴读英文一九一九年,我到毓庆宫伴读的时候,清廷虽然早被推翻,民国成立已有八年之久了,但按着民国政府与清室签订的所谓“优待条件”的规定,溥仪在宫内仍然保持着他的“皇帝尊号”。因此,这个“小朝廷”对外虽不能再发号施令了,可是在紫禁城内,清王朝时代的一切旧制陈规和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并没有丝毫改动。紫禁城内外,照旧驻有大批护军和军队,森严气氛一如往昔。满、蒙王公和旧臣遗老以及活佛们,依旧进进出出,向高踞宫中的溥仪叩头礼拜,把他拱若神明。即使是北洋政府的一些高官显宦和封疆大吏,也总以得到“皇帝”的青睐为荣。每逢婚丧嫁娶,光弄到大总统的匾额还不过瘾,总要设法让溥仪也“赐”给一块,才觉得体面。当时,有位翰林把李白咏《上皇西巡南京歌》中的两句改为:“少帝清宫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却也反映了当时的这种匿现状①。我在毓庆宫是伴溥仪读英文的。溥仪要学英文,首先是由李鸿章的第四子李经迈向我父亲载涛建议的。他认为,自张勋复辟失败以后,形势对于清室日益不利,恐溥仪不能久居宫中。应当趁此苟安时机,让溥仪学习英文和一些新的知识,日后一旦有变,或出国留学,或到海外作寓公,都是极为有益的。我父亲对李经迈的这个建议十分重视,因为他们早就有往来,我父亲到欧洲考察陆军时,李曾做过他的首席随员。辛亥革命后,李匿居上海租界内,每年还总要到北京来一次,一来就到我父亲处盘桓数日。因此,我父亲就把李的这个建议向我五伯载沣(溥仪之父)以及陈宝琛、朱益藩(溥仪的两位汉文师傅)提出;其间自然免不了遇到一些曲曲折折,但*后总算都同意了。太妃方面,也费了许多唇舌,后来虽未表示赞成,但也没加反对。于是,就把聘请英文师傅这件事交给我父亲来办理。自辛亥革命以后,我父亲为避免北洋政府的注意,很少和外国人来往,就请李经迈代为介绍。李由于他父亲李鸿章的关系,自清末以来就和帝国主义,尤其是英帝国主义上层分子的关系极为密切;又因他精通英语,清廷每次向英国借款,都由他从中磋商。据说,每次借外债他所得的回扣,都在百万两以上,因此家资豪富。他家不但备有汽车数辆,还备有专用的轮船、汽艇。李经迈受我父亲之托,果然很快就请到了庄士敦做溥仪的英文师傅。庄士敦是英国苏格兰人。他在牛津大学读书的时候,就专门研究东方古典文学和历史,毕业后先被派到香港任英国总督的私人秘书,后又被派到山东任威海卫殖民地行政长官。*初他只能讲广东话,到威海卫后北京的官话也说得很流利了。他曾经对我说过,他在青年时期就研究过中国的古典文学,到中国以后又读了不少佛家释典,感到东方的佛教理论要比基督教的圣经不知高深多少倍,从此对基督教非常鄙视,也不到教堂作礼拜了。他写过一《回忆晚清宫廷生活》,名为《大地众生成佛》;还和英国一个神甫经常通信,用佛教理论来驳斥圣经,后来也把他们的来往信札辑录成书。他为了研究佛家释典,曾到过我国不少名山古刹,向那些法师高僧探讨释典的妙谛。在政治方面,他还写了一本《威海卫》,我现在还存有一本。从这《回忆晚清宫廷生活》里,可以看出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情况和他对殖民地的看法。不过这与本文无关,不再多叙。庄士敦于一九一八年夏天来到北京,首先拜访了我父亲。当时,我们家里很少有外国人来访,我和弟、妹都偷偷地跑到客厅外边来看。恰巧,我父亲正同庄士敦从客厅出来,庄士敦把我叫到跟前,问了我几句话,就对我父亲说:“我每天下午到宫里教英文,上午一个人在家也没有事,就叫他上午到我家学英文吧。”临走,还一再叮嘱我一定天天去,大概这也是向我父亲表示酬谢的意思吧。从此我每天上午就到安定门外张旺胡同庄士敦的家里去学英文了。……
中华帝制的衰落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11个章节,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等宏大背景出发,对一个帝国如何从建立秩序走向强盛、又如何*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
中国通史简编-(上下册) 本书特色 《中国通史简编》上、下册分别初版于1941、1942年,由延安新华出版社出版。本书由原始社会一直写到鸦片战争,着重叙述了中国...
史学新书评(2000-2003) 内容简介 《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七种期刊为我国主要的历史类杂志,每期都刊发一些重要的书评方面的文章,对...
我们的战争责任:历史检讨与现实省思 本书特色 《我们的战争责任:历史检讨与现实省思》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我们的战争责任:历史检讨与现实省思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
《华尔街操盘手日记(第2版)》内容简介:任何一个市场上的交易者都面临着心理上的巨大挑战,这种挑战,一方面来源于市场的不确定性
《扩大思维的半径》内容简介:本书围绕“思维”这一核心主题,分别从自我认知思维、适应力思维、学习力思维、创新力思维、责任力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上.下册)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二战**手资料,一部有生命力的画史。有生命力的东西是和时代的进步运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的珍贵,不...
晚清上海-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 本书特色 《晚清上海》以“衙门”、“会馆/公所”、“局”、“堂”等作为考察的对象,分析新旧、中西、传统与现代、本地及外来各种力量对...
《长物志(手绘彩图修订版)》内容简介:《长物志》与《园冶》,为中国古代制器、造园、栽植艺术的双璧。《长物志》偏重制器、栽植
《弱宋》内容简介:宋王朝两度亡于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弱宋”几成历史定论。但两宋长达三百一十九年,以文治立国,在国家治理、制
传统典籍中汉文西夏文献研究 本书特色 在西夏学研究中,文献资料是重要基础,汉文西夏文献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汉文西夏文献的研究较为薄弱。这项成果以...
历史话语中占统治地位的“人”或者“公民”指的只是“精英”,只有当底层造反时,主子们才意识到仆从们也有意识。——帕尔塔·查
中国古代的告状与判案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的告状与判案》主要讲述了:历史学的命运不是没有转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一古老学科已经逐渐转向于一些新兴的分支。...
日本经济发展模式再探讨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为了比较全面地探讨日本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变化,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所编写的。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日本...
极简欧洲史(全二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应急管理出版社出版★ 何炳松为现代著名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著作甚丰,其中不少被用作大学教材。他的著述融会古今,学...
《极简沟通》内容简介:本书通过1套场景应用系统,2个化繁为简的秘诀,3个原创工具,4种价值创造途径,帮助你通过沟通影响他人,解
日本学人中国访书记 本书特色 如今,无论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只要眼前有宋无本,就会忘得无影无踪;看到善本,就再也感受不到一己的孤独了。——长泽规矩也《中华民国书...
拉丁美洲简史 作者简介 p> 张家唐,历史学教授。1950年3月出生于唐山市。曾插队下乡,1973年,通过推荐、考试,进入河北大学历史系学习。1976年于河北...
元代社会生活史 本书特色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元朝的统治虽然只有一百余年,但是在空前的“大一统”局面下,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相...
中华帝王将相-中华藏书百部-(上中下册) 内容简介 古代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大都身系天下之安危.历史上相权的大小,无不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