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晚清宫廷生活》所选文章大多数都是清室或接近清室的人士撰写,分为宫廷、内部矛盾、帝后、礼仪、太监、王府六部分。这些弥足珍贵的手资料,对清宫生活中大至典礼、政务、武备、巡狩等政治活动,小至起居、服用、游乐等日常细节,甚至宫中的习俗信仰,均做了生动而详实的叙述,使读者对中国一个皇朝的宫廷生活,进而对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帝制和皇室生活状况,有具体而细微的认识。
《回忆晚清宫廷生活》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拟订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之一种。该书曾于1982年9月,以《晚晴宫廷生活见闻》之名初版。内容主要是反映清末清宫帝后及王宫贵族的生活和彼此矛盾斗争的情况。本书所选的二十七篇文章,绝大多数都是清室或接近清室的人士亲自撰写的,而且多是亲身见闻的**手资料。内容详实具体,叙事生动活泼,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根据这些文章的不同内容,本书分为宫廷、内部矛盾、礼仪、太监、王府六部分,并一篇附录。现在出版本书,主要是供广大读者了解那时清宫贵族们穷奢极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斗争;同时也为国内文史学部门和个人提供研究史料。
《回忆晚清宫廷生活》:清官回忆溥佳我写的这篇回忆录,是从一九一九年我到宫中伴读时起,到一九二四年溥仪出宫时为止。在这五年中,我的任务虽说仅是陪伴溥仪读书,却也目睹了宫中的不少事件;现在把它写出来,目的是给愿意了解那时宫廷情况的人们,提供一些感性知识。只因事隔多年,一定会有不少错误,希望了解情况的同志加以纠正。一、毓庆宫伴读英文一九一九年,我到毓庆宫伴读的时候,清廷虽然早被推翻,民国成立已有八年之久了,但按着民国政府与清室签订的所谓“优待条件”的规定,溥仪在宫内仍然保持着他的“皇帝尊号”。因此,这个“小朝廷”对外虽不能再发号施令了,可是在紫禁城内,清王朝时代的一切旧制陈规和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并没有丝毫改动。紫禁城内外,照旧驻有大批护军和军队,森严气氛一如往昔。满、蒙王公和旧臣遗老以及活佛们,依旧进进出出,向高踞宫中的溥仪叩头礼拜,把他拱若神明。即使是北洋政府的一些高官显宦和封疆大吏,也总以得到“皇帝”的青睐为荣。每逢婚丧嫁娶,光弄到大总统的匾额还不过瘾,总要设法让溥仪也“赐”给一块,才觉得体面。当时,有位翰林把李白咏《上皇西巡南京歌》中的两句改为:“少帝清宫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却也反映了当时的这种匿现状①。我在毓庆宫是伴溥仪读英文的。溥仪要学英文,首先是由李鸿章的第四子李经迈向我父亲载涛建议的。他认为,自张勋复辟失败以后,形势对于清室日益不利,恐溥仪不能久居宫中。应当趁此苟安时机,让溥仪学习英文和一些新的知识,日后一旦有变,或出国留学,或到海外作寓公,都是极为有益的。我父亲对李经迈的这个建议十分重视,因为他们早就有往来,我父亲到欧洲考察陆军时,李曾做过他的首席随员。辛亥革命后,李匿居上海租界内,每年还总要到北京来一次,一来就到我父亲处盘桓数日。因此,我父亲就把李的这个建议向我五伯载沣(溥仪之父)以及陈宝琛、朱益藩(溥仪的两位汉文师傅)提出;其间自然免不了遇到一些曲曲折折,但*后总算都同意了。太妃方面,也费了许多唇舌,后来虽未表示赞成,但也没加反对。于是,就把聘请英文师傅这件事交给我父亲来办理。自辛亥革命以后,我父亲为避免北洋政府的注意,很少和外国人来往,就请李经迈代为介绍。李由于他父亲李鸿章的关系,自清末以来就和帝国主义,尤其是英帝国主义上层分子的关系极为密切;又因他精通英语,清廷每次向英国借款,都由他从中磋商。据说,每次借外债他所得的回扣,都在百万两以上,因此家资豪富。他家不但备有汽车数辆,还备有专用的轮船、汽艇。李经迈受我父亲之托,果然很快就请到了庄士敦做溥仪的英文师傅。庄士敦是英国苏格兰人。他在牛津大学读书的时候,就专门研究东方古典文学和历史,毕业后先被派到香港任英国总督的私人秘书,后又被派到山东任威海卫殖民地行政长官。*初他只能讲广东话,到威海卫后北京的官话也说得很流利了。他曾经对我说过,他在青年时期就研究过中国的古典文学,到中国以后又读了不少佛家释典,感到东方的佛教理论要比基督教的圣经不知高深多少倍,从此对基督教非常鄙视,也不到教堂作礼拜了。他写过一《回忆晚清宫廷生活》,名为《大地众生成佛》;还和英国一个神甫经常通信,用佛教理论来驳斥圣经,后来也把他们的来往信札辑录成书。他为了研究佛家释典,曾到过我国不少名山古刹,向那些法师高僧探讨释典的妙谛。在政治方面,他还写了一本《威海卫》,我现在还存有一本。从这《回忆晚清宫廷生活》里,可以看出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情况和他对殖民地的看法。不过这与本文无关,不再多叙。庄士敦于一九一八年夏天来到北京,首先拜访了我父亲。当时,我们家里很少有外国人来访,我和弟、妹都偷偷地跑到客厅外边来看。恰巧,我父亲正同庄士敦从客厅出来,庄士敦把我叫到跟前,问了我几句话,就对我父亲说:“我每天下午到宫里教英文,上午一个人在家也没有事,就叫他上午到我家学英文吧。”临走,还一再叮嘱我一定天天去,大概这也是向我父亲表示酬谢的意思吧。从此我每天上午就到安定门外张旺胡同庄士敦的家里去学英文了。……
两蒋日记归宿揭秘-中国历史落户美国胡佛档案馆的往事 本书特色 《蒋介石日记》收录了从1915年到1972年,长达50余年记录下的浩瀚千万字,不仅颠覆了过...
《天朝的崩溃》是作者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作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
明月斋史学文选 本书特色 人生到处知何似 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历史总有许多说不完的话题,这本史学文选就与大家一同探讨历史中的其人其事...
讲述中国历史(上下卷) 本书特色 这本论著覆盖了近千年的中国历史,其论文题目则更为浩瀚广博,其中除历史外,有中西方研究法比较、理论概念的论证、学术现况与趋势的剖...
话说中国 群英荟萃 本书特色 《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新成果为底蕴,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物照片编辑而成...
广州番鬼录旧中国杂记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1版1印★ 作者亨特终其一生,在中国生活的时间长达四十年,经历了中西关系的深刻变化,对中...
南宋史学史 内容简介 中国史官制度源远流长,*早可追溯到国家产生之前的氏族社会。“史”字的古义,就是指史官。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甲骨文、金...
通志二十略(上下)(精) 本书特色 《通志二十略(套装上下册)》原计划只校正《通志二十略(套装上下册)》各刊本错误字句,后因原书讹误甚多,乃扩大范围,及于通典及...
文史资料选辑-第一五六辑 本书特色 《文史资料选辑(第156辑)》是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文史资料选辑-第一五六辑 内容简介 简介《文史资料选辑(第156辑)...
中国古代铜器艺术美 本书特色 代的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并以其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术高超而著称于世。贵族把青铜器作为宴享和放在宗庙里祭祀祖先的礼器。青铜器不是一般...
《朝鲜中古文学批评史研究》内容简介:与韩国文学一样,其文学批评也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本书研究韩国上
《世界上的事最好一笑了之》内容简介:阅读经典是使人生达到至高境界的一种锤炼方式,这些经典留给我们的不只是艺术上醇厚绵连的回
一本书读懂美国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以轻松活泼的文字,为你勾勒出一幅气势恢宏的美国历史画卷.让广大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美利坚民族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读懂美国史,...
十六国.隋史 本书特色 《中国大百科?名家文库:十六国、隋史》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点:内容权威、通俗、易懂本书作者唐长孺教授长期致力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研究,且...
《具体法治中的宪法与部门法》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二十年来对于宪法与部门法关系研究的主要成果的合集。这是一项由中国的具体法治
话说中国 大唐气象(下) 本书特色 《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 历史学研究、考 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新成果为底蕴,采 人们喜闻 见的故 方式, 以大量 文物 编辑而...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
中国近百年史话 本书特色 作为一本近代史扫盲性质的历史读物,《中国近百年史话》的文字风格平易晓畅、简洁而生动,没有教科书式的枯燥和刻板。史料之外,又征引了不少感...
疯子、傻子、色情狂:欧洲王室的另类历史 本书特色 对于欧洲各国的君主来说,20世纪是个如假包换的屠宰场。横扫欧洲大陆的残酷战争和革命风暴把大批的国王和女王们从王...
资治通鉴-全十八册 本书特色 1、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被称为“史学两司马”,光耀千秋。毛泽东曾十七次阅读《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