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本书,你怎么可能不爱蓝鲸?在遇见这本绘本之前,我对蓝鲸并不是很感冒。我觉得我已经足够了解蓝鲸了,不是吗?我知道蓝鲸不是一种鱼类,而是哺乳动物,知道蓝鲸是目前世界上*大的动物,知道蓝鲸要定时浮到水面去呼吸,知道蓝鲸呼吸时会激起很高的水柱。直到后来,我5岁的小侄子咬着一瓶爽歪歪的吸管,歪着脑袋问:“小姑,蓝鲸宝宝那么大,要喝多少瓶奶才能填饱肚子啊?”我:“呃…”这里不得不简单介绍一下我的侄子,5岁的他脑袋里永远藏着你搞不懂的想法,爱问问题,喜欢一切*大、*高、*新鲜独特的东西,对体型巨大的鲸鱼尤其痴迷。于是,当我打开《蓝鲸》,看到那个对蓝鲸痴迷的小男孩,不由会心一笑。在那个比我小侄子还要天马行空的主人公的想象里,身下的小床变成了一艘小船,他坐在小船里来到蓝鲸生活的深海,或骑在河马的背上在蓝鲸的身旁悠闲游动,或站在蓝鲸的脸上去观察它的眼睛和嘴巴,或像蓝鲸一样在海面上睡觉…而我们,跟着小男孩的视线,真正认识到蓝鲸是多么神奇的一种生物。在大片海洋的色彩里,半透明的蓝色水波晃动,缤纷的亮橙色磷虾,晕染的色块,简洁的线条背后,隐藏着作者的匠心独运。蓝鲸的体长是30米,有多长呢?那是一辆卡车、一台挖掘机、一条小船、一辆小轿车、一辆自行车、一辆摩托车、一辆货车和一台拖拉机加起来的长度。蓝鲸的一颗心脏重1000多斤,有多大呢?那是一辆小汽车般的大小。蓝鲸一次呼吸的气体可以喷出9米高的水柱,那是9个七岁小孩叠罗汉的高度,是可以吹起2000个气球的量度。在这里,生动的绘画让蓝鲸的雄伟以一种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作者詹妮·德斯蒙德天才般的丰富想象力下,蓝鲸和各种物品产生了紧密有趣的联系,让科学的数字染上生活的温暖气息。所以,我们认识了海中巨兽蓝鲸,却不惧怕蓝鲸。我们了解到,蓝鲸和鲨鱼可不一样,是个温和的家伙。它有四个胃,一张巨大无比的嘴巴,却有一个细窄的喉咙,每次只能吞咽1个柚子大小的东西,从来不吃人。有的时候,蓝鲸还显得可怜兮兮的,它们从来不能好好的睡个懒觉,每天的睡眠只能称得上打个盹儿,因为它得保持清醒,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水面上换气,不然就会成为一条被“淹死”的“鱼”。而且,蓝鲸的耳朵里和人类一样会长耳屎,不仅能判断年龄,还记录了一生的秘密!你发现了吗?蓝鲸就像一个亲切的朋友,虽然个子大了点、体型吓人了点,但是善良且友好。但是,这些深海中的大个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坚强,在人类先进的捕鲸工具面前,全世界的蓝鲸从30万头剧减到几千头,已经濒临灭绝。雪上加霜的是,海洋污染,全球气候变暖,远洋巨轮造成的噪音,船撞威胁,人类对鳞虾的过量捕捞…正成为蓝鲸生存的新威胁。我们总是被告诉: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说得多了,会觉得俗套和腻烦。可是我们不能免俗,因为如果继续逃避,不用到下一个世纪,也许二十年后,我们就再也见不到这种神奇的动物了。但我们可以采用更聪明地办法,比如:一本有意思的绘本。没有人愿意看到美好的东西被伤害,更何况是人之初的孩子们。让孩子懂得保护蓝鲸,其实没有那么难,让他爱上蓝鲸就可以了。让孩子爱上蓝鲸,也真的没有那么难,陪他看完这本书就足够了。
让蓝鲸住进心里南京师范大学儿童图画书研究中心孙莉莉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正在计划带孩子去台湾屏东的海洋生物馆参观,于是就决定等参观之后再来写这本书的导读,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心情。作为一个生活在内陆的孩子,虽然有过参观海洋馆的经验,11岁的儿子在看到屏东海生馆入口处的几只巨大的鲸鱼时,还是发出了惊叹:“它们好大啊!妈妈,这就是蓝鲸吗?他们怎么不是蓝色的呢?”三只巨大的蓝鲸雕塑在湛蓝池水的映衬下似乎要一跃飞上同样湛蓝的天空。天空中白云朵朵,仿佛白色的浪花。一时间,我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只觉得这一切好美。美,似乎*能打动人,谁会舍得让美的东西消失呢?我相信,儿子也被这场景感动了,一个活蹦乱跳的大男孩,呆呆地看着蓝鲸雕塑,沉默良久。海生馆解说员的讲解十分精彩,我**次看到儿子那么专注的几乎是屏住呼吸地盯着鱼群观看,我想,他是被魟鱼优雅的泳姿、鲨鱼惊人的速度,企鹅呆萌的身姿迷住了。在大洋池喂食活动中,儿子看得津津有味,担心懒惰的石斑鱼没有抢到东西吃,担心成群结队的黄金鲹发生挤踏事故,细数着各种魟鱼的花纹…仿佛每一条鱼都是他的老朋友,几乎对每一种海洋生物都如数家珍。我开玩笑说:哇,他们看起来都很好吃啊!他立刻正色道:“妈妈,这是海生馆,不是海鲜馆,你严肃点好不好,这么美的生物,你舍得吃吗?”在白鲸池,两头白鲸悠然地游泳,儿子突然大吼一声:“不好!”我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发现其中一头白鲸的下腹部有一道醒目的深黑色。儿子担心极了,认定白鲸受了伤,于是四处寻找工作人员。直到解说员笑着告诉他,这是一头雄性白鲸,那是它的生殖器,儿子这才如释重负。看着他心急火燎的劲头,简直比自己受伤还焦急。在白鲸池后面的展厅中,图片和模型显示了死亡的鲸鱼腹中解剖出来的人类制造的垃圾,我们得知大量鲸鱼的死亡,都和人类倾倒垃圾有关。我看到这个大男孩眼中露出的惊讶、愤怒和羞愧。*后,我们来到海生馆的潮间带体验海洋生态。所有孩子都被清澈海水中的小小寄居蟹、海螺、蚌类,还有美丽的珊瑚石迷住了。没有人在意清晨清冷的海风,没有人在意坑坑洼洼的珊瑚礁,他们安静地蹲在那里,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触摸,用心感受…活动结束了,所有人都把好不容易找到的“宝贝”放回了大海,没有人带走一颗石子。儿子恋恋不舍地放下*后一只寄居蟹时说:“让大海的归大海,让人类的归人类。我们不留下一点垃圾,也不带走一个海洋的宝贝。”离开海生馆,我打开电脑撰写这本《蓝鲸》的导读,原本想写的被我全部推翻,抑制不住地把这两天的见闻写了出来。我想,我的儿子,以及所有的孩子,就像这本书的读者一样,静静地看了,了解了,喜欢了,甚至热爱了,蓝鲸,乃至所有海洋生物,以至于整个自然,都住进了他们心底*柔软的角落。因为美,因为爱,因为感动,所以知道什么叫不舍,所以知道什么叫爱护,所以知道什么叫和谐共处。作为一个大读者,我希望所有的小读者,都像书中这位小朋友一样,永远对蓝鲸,对生物保持着好奇和善意。也希望每一位小读者成为自然的守护者,守护蓝鲸,守护我们的每一位动物朋友,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即使力量微薄,也可以从*简单的不乱丢垃圾开始,不是吗?
“鲸鱼爱好者们将在这里收获极大的幸福感,有关蓝鲸的科学事实和孩子的想象力在这里融为一体!”——《柯克斯评论》 “詹妮·德斯蒙德在卓越的绘画中,通过充满童味的语言和类比的阐释手法,完美展示了鲸鱼的大小、觅食习惯,和它的各种神奇之处,似乎要一直惊掉读者的下巴。毫无疑问,这是一首对雄伟蓝鲸的崇高的礼赞。”——《出版人周刊》 “这是一部懂得通过人们的好奇心来传递专业知识的科普绘本。德斯蒙德将一个拥有好奇心的小男孩贯穿于整个故事,将蓝鲸——地球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的真实状态,通过可接受且十分生动的类比方式呈现在读者眼前,引起他们强大的阅读兴趣。”——《赫芬顿邮报》 “通过布满海洋色彩的美丽插图,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遨游在深海中,与蓝鲸这样一种雄伟生物近距离接触所能体验到的前所未有的欢乐。”——《华盛顿邮报》
4-5岁-数学-我来贴贴纸-3 本书特色 这是一套为幼儿设计的手脑互动的趣味贴纸游戏书,它将精美的贴纸融入有趣的益智活动当中,通过让幼儿手脑并用来促进幼儿的思考...
巴基斯坦民间故事 本书特色 “神奇的丝路民间故事”是由安徽文艺出版社联合北京大学一流翻译团队精心打造的一套适合中小学读者阅读的品牌图书,...
千家诗 本书特色 全球“儿童读经“发起人台中师范大学教授王财贵教授认为:人的一生要学的东西非常多,简单的可分为科学知识(如数理化等)与非科学知识(如美术音乐文学...
危机重重的夏令营上-酷虫学校-9-注音版-赠爆笑酷虫贴纸 本书特色 1.中国**套原创昆虫科普故事书【注音版】!用*爆笑的故事,讲*专业的昆虫...
七色阳光童书馆·无所不知小百科(彩色注音版):身边的科技 本书特色 《七色阳光童书馆:无所不知小百科》涵盖了包括动物、植物、昆虫、人体、天文、地理和科技在内的十...
《彩铅绘生活》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面向初学者的彩色铅笔绘画入门书。作者宗怡君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系统而扎实的艺术
《新实用英语读写译教程(第1册)》内容简介: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的内容,阅读部分培养精读和泛读能力,精读部分含有两篇主题一致的主
《声乐演唱教程·重唱卷》内容简介:“声乐演唱教程”系列包含重唱、美声高音、美声中低音、民族、流行5卷,编写遵循声乐教育规律,
《心火:社会动机与我们的生活》内容简介:本书以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博士的开创性研究成果为基础,聚焦心理
《娄向鹏看世界农业》内容简介: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总抓手,品牌强盛是产业兴旺的总抓手。在我
人为什么会生病?-放大千万倍的世界-3 本书特色 人为什么会尿尿?我们为什么会感冒?爷爷奶奶为什么会越长越矮?孩子们的小脑袋里总是充斥着许许多多稀奇古怪又天真烂...
龟中之王-乐儿-读给孩子听的科普书-动物篇 本书特色 乐儿——读给孩子听的科普书 让孩子感受生命的真善美,让孩子对世界保有好奇心,充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的书。乐儿...
《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内容简介:本册文献集通过编纂较早时期出版《国联调查团报告书》的多语种版本,以方便研究者进行比对和研究。
与狮子面对面 本书特色 贝芙莉与德瑞克·休贝尔夫妇花了超过25年时间在非洲研究并拍摄狮子与其他动物。这对认真不懈的夫妻档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撰写了无数文章、6...
《Excel 2016会计与财务管理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由浅入深,结合大量实例系统地介绍了Excel2016在日常
有趣的科学法庭:生物法庭7—智齿的保险 本书特色 《智齿的保险(7生物法庭)/有趣的科学法庭 》编著者郑玩相。胃为什么不会被自己消化掉?婴儿的大便为什么 是绿色...
人是动物,我们有时很可怕,有时很伟大,但总是动物。我们也许一厢情愿自以为是堕落红尘的天使,但实际上我们只是站直了身子的猴
拍脑瓜新篇 本书特色 励艺夫编著的《拍脑瓜新篇》是一本有趣的科学童话集,书中作品构思巧妙,故事生动,科学知识丰富。科学童话融科学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小读者...
冒险岛数学奇遇记:45: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3-6岁《冒险岛数学奇遇记》第九辑终于和小朋友们见面了,风靡韩国校园,人手一套,陪伴孩子课...
斯特凡诺·曼库索(StefanoMancuso)科学家。他负责主持佛罗伦萨大学植物神经生物学国际实验室(LINV),并担任该校环境与农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