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套规模达到数百分册的地理科普丛书,范围无缝覆盖中国全境。打破传统认识上的行政区划的界线,本分册是依据古徽州行政区划进行范围划分的。
展示呈同心圆状分布的黄山花岗岩峰林地貌及云海、奇松、温泉、怪石“四绝”。
讲述齐云山丹霞地貌的发育过程。
了解徽州人“寄命于商”的起始原因及发展过程。
寻找散落的古徽州文化遗存——古牌坊、古塔、古桥、古祠堂、古村…
形式新颖,文字精简而通俗,图片真实而精彩,这两者的交互使科普阅读变得生动有趣。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徽州地》一书以除江西婺源以外,包括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六地的古徽州地域范围为叙写对象,向读者展示出这里以黄山山地和新安江为首的山脉、河流共同构成的“山盆相间”的地貌格局,以及黄山经历第四纪构造抬升和强烈流水下切所形成的独特的、壮观的“同心圆式花岗岩峰林”地貌景观。黄山山间“如仙境般的云海”“光怪陆离的奇石”“生机勃发的黄山松”与“冰川活动遗迹”等美景都会在书中有精彩的图片展示。与此同时,书中非常有针对性地围绕古徽州文化展开介绍:将这里*丰富又*具地方特色的史物——古牌坊、古祠堂、古塔、古桥、古村落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并讲述它们背后深刻的历史含义及“天人和谐统一”等思想;将徽菜、徽学、徽画、徽医等文化精髓作出了高度概括,使读者感受到古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
黄山与徽州:一段“剪不断”的情缘
近日,关于黄山市要不要恢复旧名“徽州”引起热议。网上发起的一项投票显示,超过七成的网友支持恢复老地名。他们认为“徽州”一名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回到原名是敬畏历史和文化。当然,反对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反对者有自己的现实考虑。这场新旧名之争被赋予了文化认同的意义,正如那篇“肇事”文章的标题所说的: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黄山与徽州:一段“剪不断”的情缘
近日,关于黄山市要不要恢复旧名“徽州”引起热议。网上发起的一项投票显示,超过七成的网友支持恢复老地名。他们认为“徽州”一名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回到原名是敬畏历史和文化。当然,反对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反对者有自己的现实考虑。这场新旧名之争被赋予了文化认同的意义,正如那篇“肇事”文章的标题所说的: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像“大选”一样,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两位“候选人”的实力。黄山市是皖南的一个地级市,当地可谓山的海洋,居于舞台中心的就是赋予该市现名的黄山。黄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此外,它还拥有“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两项头衔。再来看徽州,古徽州包括现在的黄山市及周边的婺源、绩溪、旌德。自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朝廷改歙州为徽州起,直到1987年徽州地区改名黄山市,“徽州”一名沿用了800 多年,中间只有短暂的中断。徽州成了一个响亮的名号,由此诞生了一系列“徽”字号的事物: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徽刻、徽式民居、徽学…即使“徽州”已更名“黄山”,其影响依旧挥之不去,不仅安徽省名中的“徽”字源于徽州,而且黄山市还保留了一个徽州区。
这样看来,“大选”的结果实在难以预测。改名一事背后的动机很复杂,我不想插嘴,我只是很好奇:黄山与徽州就如此势成水火吗?刚好手边有一册新出的《徽州地》,这是“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的其中一册。展卷阅读,便可对当下的这场争论有了新的认知。全书的“剧情”很简单:徽州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集中在狭小的河谷、盆地。过去,这里的粮食供应严重不足,百姓要仰赖邻省的谷物输入;然而,广袤的山林贡献了竹木、茶叶、桐油、干漆、药材、水果等产品,发源于山区的河流又构成便捷的交通网;于是,人们纷纷弃农从商,形成称雄明清商界的徽商;徽商成功后,反哺了生养他们的故乡,使古徽州人文蔚起。
这个故事并不新鲜,在不少徽学著作中皆有类似的文字。但本书的好处是思路明晰,而且细节丰富。如书中提到的聚族而居、六邑之语不能相通、尚气好胜、生活俭啬等现象,是大众熟知的,但作者把它们置于地理环境之中,并结合当地文化传统进行分析,读来让人兴趣盎然。书中的插图也花了不少心思,那一座座山的图片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真切领悟到“山限壤隔”的含义。而那些牌坊、古塔的组图,则通过密集的展示传递出厚重的历史感,令人体会到“东南邹鲁”之意味。
阅读本书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它改变了一般人“徽州=徽商”的简单印象。当读者跟随作者的笔触,游走在古徽州的村镇、牌坊、祠堂、书院、民居间时,可能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徽商的故乡,能孕育如此辉煌的文化。现代人有一种成见:商人只想滚雪球般扩大自己的生意,文化投资只是一种装点门面的功夫。古徽州的情形显然是“例外”,这构成除了上面那条主线外的一条暗线:这里不只是徽商的故里,还生活着大量的农业人口。换句话说,这是一个“贾儒结合”“耕读传家”“十里之村,不废诵读”的社会。
现在,再来审视开头提到的市名之争。不管最终谁在逐鹿中胜出,我们都不要忘记黄山与徽州其实是一对“母子”,并且和充满着“人性”的人类母子关系一样:儿子的性格不一定像母亲,但谁都不可否认他带有母亲的基因;儿子虽然从娘胎出来,然而经过后天发展也会青出于蓝。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记,母亲与儿子不是竞争而是融洽的关系。他们被命运之线牵绊着,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宿世情缘。信息
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巴士到站了 (精装绘本) 内容简介 《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巴士到站了》以“巴士到站了(バスガきた),某某该下车了(……おりた)”构成回复旋律...
什么是什么11 十字军东征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的是西方基督教徒与中东穆斯林之间残酷战争的故事:当土耳其塞尔柱人占领了中东大部分地区之后,拜占庭帝国的皇帝请求欧洲...
用七十万年造好床 本书特色 当你翻开果壳编著的《生活习惯简史》,你会看到因为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生肉的场景;会看到因为蒙昧而不洗澡、不换衣的画面;也会看到医生戴着...
太阳的奥秘-2-小学中高年级至初一年级适用 本书特色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月球都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进行公转。太阳的具体位置在哪?为什么地球需要太阳?太阳...
奥托手绘彩色植物图谱(精华版口袋书) 本书特色 本书是《奥托手绘彩色植物图谱》的精华版口袋书,包含了奥托原版《德国、奥地利和瑞士植物图志》的700幅彩色手绘图中...
炭烧牛排店-有趣的科学法庭-化学法庭-18 本书特色 吃水果沙拉怎么会中毒?为什么炭烧牛排店做出来的牛排特别好吃?为什么会有摔不碎的鸡蛋?奇妙的化学现象在生活中...
神奇的校车06:走近微生物 内容简介 《蒲公英科学阅读系列神奇校车6:走近微生物(阅读版)》是美国国家图书馆推荐给所有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的课外自然科普读物。全美...
《工业产品设计中的视觉动力》内容简介:本书以视觉心理学知识为基础,在设计案例中结合普通的物理力学,引出视觉力学的概念,并结
会讲故事的石头-放大千万倍的世界-4 本书特色 小虫子怎么跑到石头里面去了?地下怎么会“咕咚咕咚”地冒热水呢?孩子们的小脑袋里总是充斥着许许多多稀奇古怪又天真烂...
凶猛动物-超级动植物大乐园 本书特色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动植物,可是我们都了解它们吗?它们的由来和生长习性,特点和蕴含的价值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和学习。凶猛动物-超级...
“人类知识通常各种严密封锁着,但这本书横贯了几乎所有的科学,让人兴奋、刺激。了解第一流学者如何认识、掌握最伟大的秘密,永
一种动物一个家-哇!动物真奇妙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了动物王国里的很多能工巧匠,它们能建造各种各样既温暖又安全的房子,比如鸟巢、鼹鼠的地道、蜘蛛的网、白蚁的城堡、...
《造价员小白成长记》内容简介:本书以职场指南穿插小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从事造价工作的小白,怎样从北到南,从帝都到魔都在职场上
画说孟子:国学小子丛书 本书特色 《国学小子丛书:画说孟子(注音版)》是由新蕾出版社出版的。画说孟子:国学小子丛书 内容简介 孟子是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被...
《植物的识别》内容简介:北京大学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汪劲武教授多年来在教课之余在《植物杂志》等刊物上撰写了介绍种子植物不少科
大自然年历-揭秘自然 本书特色 英国知名插画家、资深自然观察者、皇家水彩画学会2009年年度大奖得主赛莉亚·刘易斯用“月复一月”地观察记录,为我们揭示出了大自然...
物质科学-科学启蒙-6 本书特色 《物质科学(6)》:、新观念、新学法的资源宝库。物质科学-科学启蒙-6 目录 单元E物质和能量的关系第1章 物质的属性和变化第...
《韧性思维》内容简介: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挑战和压力的社会中,“韧性”是让我们得以生存且持续成长的关键,它不是某种单一的技
啄木鸟 本书特色 用坚硬的喙在大树上啄出一个洞,吃里面的害虫,这就是常在寓言童话里出现的啄木鸟。真正的啄木鸟是什么样子的?这本科学画谱讲述了所有关于啄木鸟的真实...
第一次发现丛书·互动探索系列大百科自然奥秘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3-6岁★ “diyi次发现”重磅推出极富创意的科普玩具书,给孩子带来独特的互动体验。 ★ 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