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新制度主义(第三版)》涉及的主要问题:制度由何构成?制度怎样形成?制度如何变迁?个人和制度如何互动?制度如何解释行为,及其能否验证?制度如何设计?制度如何运行?什么是好的制度?……
学术畅销书、长销书。名家名著。《 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新制度主义(*、二版)》多次重印。第三版是更新版,与时俱进,汲取了政治学界的许多新观点。从“旧制度主义”中生发出来的“新制度主义”,已经扩展到了解释制度如何运作、变迁、界定、形成以及在政治科学各个领域的应用,本书对政治学研究中制度理论的种类和复杂性进行了出色的历史勾勒与文献评论。制度理论正在重构政治学与公共行政研究。本书对制度理论的各种流派进行了系统而均衡的完美论证。新增的“话语制度主义”一章为制度理论提供了更完善的指引,这对学生与研究者都将极有助益。
《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新制度主义(第三版)》:将话语制度主义和建构制度主义统摄为制度理论的一个变体,我们获得了制度主义的又一理论分析方法,它比《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新制度主义(第三版)》中讨论的其他制度主义更严重地依赖于观念。规范制度主义也将规范和价值观念置于理论解释的中心地位,但它并不如此明显地聚焦于政策观念的实质功能。规范制度主义的主要逻辑是规定制度内的适当行为,而非强调制度所追求的目标和理念。虽然以利益为解释基础在政治科学中十分流行,但也有一股引人注意的思想潮流强调把观念作为解释的独立来源(Goldstein and Keohane,1993;Braun and Busch,1999;Gofas and Hay,2010)。顺理成章地,话语制度主义成为强调政治观念重要性的一般方法中的一个突出代表。或许人们将立足于观念基础上的阐释和立足于利益基础上的阐释,作了截然的区分,可是对于理解公共行为及其所在制度的复杂性来说,它们确实各自代表了一种可能的路径。到目前为止,我在《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新制度主义(第三版)》中讨论的所有制度主义理论中,话语制度主义是*少从结构角度讨论制度的一种。尽管“制度”这一术语似乎意味着结构,但在这种情况下结构更多是虚拟的,意味着共同的理解,或许也意味着共同的信仰,而非等级制度或正式结构。跟经验制度主义作个比较(参见第五章),就更为明显了。经验主义对制度的理解几乎完全依赖于正式结构和“铜匾制度主义”(brassplaque institutionalism),而话语制度主义尽管并未回避正式制度,但相比于成员的观念和发生在制度结构内的交流而言,却把它们置于次要地位。制度研究中的话语及其建构主义,反映了社会科学研究中建构主义(见Kratochwil,2009)关于信息和知识的不确定性。如果社会上发生的一切,都是转瞬即逝的和频繁变换的社会意识的产物,那么制度就不是稳定的行为模式和稳定的规则体系,而是短暂的意识,我们不应该期望从中产生出任何恒定的东西。不过,某种程度上来说,制度又确实相对稳定。从话语的角度说,制度也许像一个相对稳定的论坛,在这里,持续的讨论和重新定义一直在进行着。尽管可以用不同方式阐明话语制度主义与规范制度主义的不同,但就基本逻辑而言,两者有重要的相似之处(见第二章)。这两种理论中的制度,主要都是通过它们的观念和规范来定义的。而且,制度的创立都极其依赖于向预期的成员灌输~整套价值观念。这两种理论都认为,制度行动者的行为首先是制度的价值和观念而不是规则和结构发生了作用。并且,制度的变迁都是通过改变观念和规范实现的,尽管规范制度主义倾向于更强烈地依赖自上而下的过程来促成这种改变。虽然这两种制度主义理论存在着基本相似点,但它们之间也有多处不容忽视的差异。*根本的差异在于,规范制度主义深深植根于组织理论,并且把组织作为制度活动的基本载体。3话语制度主义则相反,它不假设有事先建立好的组织结构,而是认为制度及其相关的组织是从成员间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沿着制度的互动特性进一步推论,话语制度主义中的组织规范是更有弹性的,是通过互动而建构起来的,而规范制度主义中的组织规范,则是被规范、象征、惯例、神话以及其他类似的已经存在的模式所规定了的。根据以上的不同,话语制度主义中看上去没有等同于“适当性逻辑”的东西在起作用。在规范制度主义中,适当性是定义制度的方式,是制度参与者的行为标准(Marchand Olsen,1989;Christensen and Rovik,1999)。在话语制度主义中,由于规范首先是在互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那么额外的行为标准就似乎没有可行性了,甚或是不需要的。因此,就如已指出的,在各种制度主义理论中,话语制度主义是*漠视结构的,而以这种方式定义的制度,也让制度成员面临着*大的模糊不确定性(同时也是*大的行为场域)。除了和规范制度主义有相似处之外,话语制度主义与国际制度主义以及几种更广义上的国际关系理论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与其中的建构主义思潮尤为相似(Finnemore and Sikkink,1998;Howorth,2004)。现实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认为,国际关系中的互动模式是由民族国家的权力运作构成的。建构主义与此相反,他们认为这种互动更多是由各个行动者的观念、协商以及交流构成的。在建构主义看来,民族国家绝不是国际政治中仅有的参与者,非政府组织和诸如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管制组织也参与其中,共同塑造着国际体系的治理观念。……
王向民,河南人,政治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公共事务与政府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国家理论、中国政治与社会。著有《民国政治与民国政治学》、《准官僚组织的自主性》,《危机事件中的社会组织》、《公共事件:缘起与治理》。段红伟,河北人,复旦大学博士。B.盖伊·彼得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新制度主义》是他的代表作,是一本学术畅销书。本书初版于1999年,之后迅速重印于2000年、2001年(两次)、2004年;2005年本书第二版面世。第一版及第二版推出后,引起学术界对制度分析的极大兴趣与反馈,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此,B.盖伊·彼得斯于2012年修订推出了第三版。第三版较之第二版,增加了“话语制度主义”一章,并补充了新学界文献与成果。
《特种兵1》细腻地描写了一个军人子弟孟军从一个普通的军事大学学生,在军人父亲的鞭策下,怎样从军校的一名侦察兵到成长为一个边
《被检验的人生》内容简介:在《被检验的人生》一书中,诺奇克以才华横溢的思辨方式,传承苏格拉底的精神,对前作思想进行了批判性
《解秘中国古代军队》试图还原中国古代军队的真实面貌,揭示中国古代军队为众多读者所不知、所不熟之秘。《解秘中国古代军队》从
《LwIP应用开发实战指南:基于STM32》内容简介:本书以LwIP源码为核心,讲解TCP/IP协议栈的实现,讲解常见的网络协议,讲解LwIP各层
这才是美国 本书特色 我们对美国的理解基本是错误的,本书阐述明了一个真正基于美国价值的美国,一个试图在危急时刻,恢复美国价值的宣言,一本奥巴马、希拉里在大选演讲...
美国战争史(1775-2010)-战争如何塑造美国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介绍美国参与的历次战争的通俗历史图书。本书介绍了美国从殖民时期开始参与的历次战争,包括早期...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 本书特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以问答的形式,系统、全面、准确地阐释了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重要意...
不破楼兰终不还-世界经典攻坚站 本书特色 《伴随》编辑部编著的《不破楼兰终不还(世界经典攻坚战)》一书,从难以计数的大小战役中精选12个*经典的攻坚战战役,分别...
政治学说史(套装共3册) 内容简介 本书没有包括原始社会的政治学说,这本书的范围既不同于政治学史,也不同于政治文学史,比政治学史较广,比政治文学史较狭。本书以欧...
莱布尼茨政治著作选-(原书第二版) 本书特色 帕特里克·赖利编的《莱布尼茨政治著作选(原书第2版)》选编了莱布尼茨政治哲学方面的重要著作、书信、未刊手稿中的重要...
大国博弈-(上.下册) 本书特色 本书是美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约翰托兰的代表作之一,被公认为20世纪*伟大的历史纪实作品。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柏林战役恐怕是第二次...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内容简介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决定命运的时刻-印度尼西亚走向民主之路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现代印尼政治历史的有益补充。因为巴哈鲁丁·尤素夫·哈比比在改革运动来临时,是一个关键性的历史人物,他书...
《世界舰船:纳粹德国潜艇史》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翔实的资料以及国际著名军事历史专家和军事装备专家的专业点评,向读者讲述了二
贾小叶,河北阜平人,1999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
特殊利益政治学--汉译经济学文库 目录 译者序序插图明细1 导论1.1 特殊利益集团的活动与策略1.2 本书概略1.2.1 研究方法1.2.2 组织与内容**部...
钟九闹漕:变化社会中的政治文化叙事 本书特色 邓建新的论文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是“钟九闹漕”的历史考察。在这里,他收集了大量资料,详细地考订了这一历史事件的来龙...
新加坡治贪为什么能? 本书特色 新加坡,一个曾经的严重贪腐之地,变为如今连续16年全球廉洁排名前十,并在2010年跃居世界廉洁排名**,仅仅是高薪养廉吗?当然没...
中国草根原生态 内容简介 本书关注的是中国民生问题,记者的笔触从城市写到乡村,从数百米的地下煤窑写到灯红酒绿的不夜欢场,全面记录了这个时代的喧嚣与斑驳。《中国草...
重返菲律宾 本书特色 麦克阿瑟在雨中站了起来,他拿起麦克风。这一刻,他的情绪有些激动,用颤抖的声音宣布:“菲津宾人民,我回来了!” 双雄会面!麦克阿瑟能否实现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