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家随笔精华(林语堂卷):林语堂随笔精选》萃取林语堂作品中的名篇,将散文、杂文中*能体现作者的政治思想、文化 思想、个体审美特质以及个体性格特征的文章汇集,精选为这部“随笔精华”,便于读者收藏和领会林语堂的思想精髓和人生哲学。
因为中国人能明知足常乐的道理,又有今朝有酒今朝醉,处处想偷闲行乐的决心,所以中国人生活求安而不求进,既得目前可行之乐,即不复追求似有似无疑实疑虚之功名事业。所以中国的文化主静,与西人勇往直前跃跃欲试之精神大相径庭。无论哪一种人生哲学,它必须以我们天赋本能的和谐为基础。太过于理想主义的哲学家,不久之后,大自然本身也将证明他的错误。无论哪一国的文化、生活、文学、思想,是用得着近情的幽默的滋润的。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于短短的时间,要做长长的文章,在文思迟滞的我是不行的。无已,姑就我要说的话有条理的或无条理的说出来。近来我对于言论界的职任及性质渐渐清楚。也许我一时所见是错误的,然而我实在还未老,不必装起老成的架子,将来升官或入研究系时再来更正我的主张不迟。言论界,依中国今日此刻此地情形,非有些土匪傻子来说话不可。这也是祝《莽原》恭维《莽原》的话,因为《莽原》即非太平世界,《莽原》之主稿诸位先生当然很愿意揭竿作乱,以土匪自居,至少总不愿意以“绅士”“学者”自居,因为学者所记得的是他的脸孔,而我们似乎没有时间顾到这一层。现在的学者*要紧的就是他们的脸孔,倘是他们自三层楼滚到楼底下,翻起来时,头一样想到是拿起手镜照一照,看他的假胡须还在乎?金牙齿没掉么?雪花膏未涂污乎?至于骨头折断与否,似在其次。学者只知道尊严,因为要尊严,所以有时骨头不能不折断,而不自知,且自告人日,我固完肤也,呜呼学者!呜呼所谓学者!因为真理有时要与学者的脸孔冲突,不敢为真理而忘记其脸孔者则终必为脸孔而忘记真理,于是乎学者之骨头折断矣。骨头既断,无以自立,于是“架子”,木脚,木腿来了。就是一副银腿银脚也要觉得讨厌,何况还是木头做的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极好的话,论真理与上帝孰重。他说以上帝为重于真理者,继必以教会为重于上帝,其结果必以其特别教门为重于教会,而终必以自身为重于其特别教门。就是学者斤斤于其所谓学者态度,所以失其所谓学者,而去真理一万八千里之遥。说不定将来学者反得让我们土匪做。学者虽讲道德、士风,而每每说到自己脸孔上去;所以道德、士风将来也非由土匪来讲不可。一人不敢说我们要说的话,不敢维持我们良心上要维持的主张,这边告诉人家我是学者,那边告诉人家我是学者,自己无贯彻强毅主张,倚门卖笑,双方讨好,不必说真理招呼不来,真理有知,亦旱已因一见学者脸孔而退避三舍矣。惟有土匪,既没有脸孔可讲,所以比较可以少作揖让,少对大人物叩头。他们既没有金牙齿,又没有假胡须,所以自三层楼上滚下来,比较少顾虑,完肤或者未必完肤,但是骨头可以不折,而且手足嘴脸,就使受伤,好起来时,还是真皮真肉。真理是妒忌的女神,归奉她的人就不能不守独身主义,学者却家里还有许多老婆,姨太太,上坑老妈,通房丫头。然而真理并非靠学者供养的,虽然是妒忌,却不肯说话,所以学者所真怕的还是家里老婆,不是真理。惟其有许多要说的话学者不敢说,惟其有许多良心上应维持的主张学者不敢维持,所以今日的言论界还得有土匪傻子来说话。土匪傻子是顾不到脸孔的,并且也不想将真理贩卖给大人物。土匪傻子可以自慰的地方就是有史以来大思想家都被当代学者称为“土匪”“傻子”过。并且他们的仇敌也都是当代的学者、绅士、君子、士大夫……自有史以来,学者、绅士、君子、士大夫都是中和稳健,他们的家里老婆不一,但是他们的一副面团团的尊容,则无论古今中外东西南北皆同。然而土匪有时也想做学者,等到当代学者天灭殇亡之时。到那时候,却要请真理出来登极。但是我们没有这种狂想,这个时候还远着呢。我们生于草莽,死于草莽,遥遥在野外莽原,为真理喝彩,祝真理万岁,于愿足矣。……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2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23年获德国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务。1928年编著《开明英文读本》,风行全国。1966年定居台湾。以《京华烟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林语堂是一位以英文写作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因翻译“幽默”(Humor)一词,以及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三本杂志,提倡幽默文学,赢得“幽默大师”的美名。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代表作品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红牡丹》《风声鹤唳》《苏东坡传》《武则天传》《孔子的智慧》等。
《国民性》内容简介:20世纪初,随着中国留日学生译介和著述的活跃,“国民性”(nationality)也被引入汉语之中,从而成为现今中文
稼轩词编年笺注(平)(全2册) 本书特色邓广铭先生的《稼轩词编年笺注》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迭经重版,蜚声海内外。增订本对全书的笺注与编年作了大幅度的修改...
你在高原. 西郊 本书特色 这是张炜安妥灵魂之作!为了让这部分量很重的长篇不留遗憾,张炜在十年中间八易其稿。看来,他确是把这部长篇当成了他的安妥灵魂的作品。 有...
被搞丢的人生:废料箱里的148本日记:148 diaries found in a skip 本书特色 能写出这种笔迹的人就是个十足的疯子。——职业笔相学家协会...
《萧红散文》内容简介:本书精选萧红散文七十余篇,包括《小黑狗》《蹲在洋车上》《祖父死了的时候》《欧罗巴旅馆》《同命运的小鱼
《苏轼全集校注》是第一部对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诗集、词集、文集进行全面校勘注释编年辑佚的大型古籍整理著作,代表了当代苏轼诗词
我们都是二手动物 本书特色 《我们都是二手动物》是“+21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作者赵彦挑选了7位世界知名的艺术家或作家,与动物联系起来,突出其性情和个性上的阴暗...
一个经济学家的独特视角 本书特色 睿智通达:心藏良知的经济学者,振聋发聩:视角独特而备受争议。“经济学界的鲁迅”——茅于轼关于社会、民生、经济的思考。独特的视角...
《中国何以落后挨打:问责康雍乾》内容简介:清代康雍乾时期,推行了许多积极的政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但从此时开
把日子过成段子 本书特色 王小柔经典畅销段子首次结集“妖蛾子畅销珍藏本”:一部活色生香的21世纪中国市民生活史中国*哏儿的作家王小柔,经典畅销段子首次结集珍藏,...
未来的坐标: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科幻论集/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第2辑) 本书特色 《未来的坐标——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科幻论集》是王瑶(笔名夏...
莫言,山东高密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中国首位获此殊荣的作家。代表作品有《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长篇小说十一部,《透明...
皋兰夜语 本书特色《皋兰夜语/学生推荐书系》是继东方出版中心畅销书《中学生推荐书系》之后新进推出《走进校园经典》书系之一,主要收录当代作家雷达的散文随笔60多篇...
高官的良心:中国足球打黑第一斗士 内容简介 假如鲜血能擦亮更多人的眼睛,我就是死也在所不惜。黑哨将在烈火中死去,贪官也难以幸免。这是浙江省体育局长陈培德的誓言。...
海子诗选(青春版) 本书特色 《海子诗选:青春版》精选海子从1984到1989年间流传*广、*影响的百余首短诗,既有《亚洲铜》《祖国(或以梦为马)等熟悉的经典,...
1901-修订版 本书特色 所叙述的不仅是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还有中国人在那段纷乱岁月里的心路历路历程,深入掭寻了至今影响着中国人历史情感的那些隐秘缘由。190...
沉默的大多数 本书特色 《沉默的大多数》为王小波杂文随笔作品精选集。其中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对日常生活、社会现象的评点,以及创作文论与少量书评。书中内容涉及...
我与白鹿原 本书特色 《我与白鹿原》收录了陈忠实《白鹿原》创作手记、“我与白鹿原”演讲原文,以及获奖、好评兼具的七篇代表性散文。从这本书...
各自的朝圣路 本书特色 《各自的朝圣路》作者在不惑之年,生活中却发生了一连串想不到的变故,这些变故促使作者将更多的精力用来思考令人困惑的人生难题。他将自己定位于...
校训的故事 本书特色 2014年4月-6月,光明日报推出“校训的故事”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通过寻访一批知名大学和部分历史悠久的中小学&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