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相,入木三分
评魏晋,机锋迭出
怀故人,情真意切
○在背叛中享受生活的将军
○六朝的男风
○一个丑男人的感慨人生
○算命先生郭璞
○被看死的美男子
○妓女皇后
○没有名字的掌权者
○亏了没活在那个鬼世道
“诗惊四座”的典故出自哪里?为何范文澜会在《中国通史》中称一个武将的诗为“南朝*有气势的一首好诗”?
中国历史上*一个由皇后改行作妓女的人会是谁?
“江郎才尽”故事的来龙去脉?
“桃叶”、“桃叶渡”为何成了文人指代红颜情事的典故?
卿卿我我、阮囊羞涩、金貂换酒、江郎才尽、身无长物、沈郎腰瘦、徐娘半老、咄咄怪事……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耐人寻味?
东晋南朝为门阀政治,世家大族为何都享有特权?
在背叛中享受生活的将军陈伯之是武人。幼年颇有一把子蛮力,十几岁时,喜欢腰上别着把刀,在乡里到处晃悠。夏季,邻居家的稻谷熟了,他去偷割,被邻居发现了。邻居喝道:“兔崽子,你干什么呢!”他答:“你家今年收成不错,我割一担不碍什么的。”邻居愤怒走到近前。他马上从腰间拔出刀来,指着对方鼻子说:“你别不识相啊。”邻居被他的暴力震慑,只能站在一旁,目睹他的行为。割完稻子,陈伯之挑着徐徐往家中走去。成年后,陈伯之做了土匪。一次在江中劫船,被船夫把左耳砍掉了。因为已落草为寇,他也就没把自己的脸面当回事。后来,世道乱了。同乡王广之在部队里做将军,他前去投奔。当兵和当土匪的区别在于,军人抢劫合法,土匪抢劫不合法,于是陈伯之更加勇敢了,*终他也做了将军。陈伯之不识字,发达后,有什么公文诉讼,都是幕僚拿出方案,他在上面画个圈而已。他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结党营私,征逐酒肉。《梁书·陈伯之传》中说:“伯之每旦常作伎,日晡辄卧。”用现在话说就是,陈伯之每天早晨起来,都要看歌女表演,傍晚五点左右,他就上床睡觉了。对陈伯之来说,抢掠和从戎目的都是一致的——无非个人的荣华富贵。不幸的是,他生活在乱世,经常改朝换代。作为有奶便是娘的武人,为保住个人荣华,陈伯之选择的生存法则就是不断地叛变。齐朝末年,萧衍在雍州(今湖北西北部)起兵,沿长江向首都建康(今南京)进发。当时陈伯之任江州(今江西)刺史,受命抵御萧衍。萧衍派人劝说陈伯之投降,允诺灭齐以后加官晋爵,陈伯之答应了,投靠了萧衍。梁朝建立后,皇帝萧衍以陈伯之培植私党,贪赃枉法为由,欲削弱他的权力。陈伯之眼见自己的荣华富贵要保不住,就叛逃到了北方的北魏。公元505年,梁朝任命萧宏为元帅,率军进攻北魏。北魏令陈伯之带兵抵抗。两军对峙时,丘迟的一封信再次诱发陈伯之叛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与陈伯之书》。丘迟是文人,擅长诗与骈文。钟嵘《诗品》中评价他的诗“点缀映媚,似落花依草”。梁军攻魏时,丘迟担任主帅萧宏的计室(掌管文书)。在《与陈伯之书》一文中,丘迟妙笔生花,软硬兼施,恩威并作。他先是将陈伯之奉承一番,说他“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具有“鸿鹄”一般的远大志向。萧衍起兵后,他能够“因机变化”,弃暗投明,成为梁朝开国功臣,因而“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至于后来的叛梁投魏,丘迟阐述这是因为陈伯之不注意自身修养,听信小人谗言所致。继而,丘迟告诉陈伯之,皇帝萧衍具有博大仁慈的胸怀,在他叛逃后,既没挖他家的祖坟,也没杀他的家人。目前梁王朝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你陈伯之怎么能厚着脸皮,给异族卖命呢?晓之以理后,丘迟又动之以情。“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为陈伯之描绘了江南美好的春天,勾起陈伯之乡愁的记忆。*终,陈伯之“拥众八千归”。回到故国怀抱,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后世人多不相信丘迟一封信就能让陈伯之投降。陈是不识字的武人,不可能阅读丘迟的信。使者一边念,一边讲解,陈伯之也只能明白个大概。在我看来,陈伯之的行为就像时下跨国公司CEO的跳槽一样,在不断地叛变过程中,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人生贵得适意尔西晋,客居帝都洛阳的江南人张翰,见秋风起,忽然忆及故乡苏州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喟叹道:“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叹罢,立即驾车返回故乡。自张翰以后,“秋风起”与“莼鲈之思”便成为中国文化乡愁的象征,烙印在历代文人的心灵。唐人唐彦谦诗云:“托兴非耽酒,思家岂为莼。可怜今夜月,独照异乡人。”(《客中感怀》)宋代,流寓南方的文人辛弃疾难忘家国,词云:“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张翰,字季鹰,吴郡(今苏州)人。《晋书·本传》中说他“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实际上,因秋风起而产生的乡愁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心灵上的。张翰到洛阳后,担任齐王司马冏的属官。当时的西晋政权,波诡云谲,八王之乱,已启衅端。张翰处于政权争夺的旋涡之中,对此洞若观火。他曾对同乡好友顾荣说:“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在他离开都城不久,八王之乱就爆发了,齐王司马冏被杀,为此,当时人称许他“见机”。所谓“见机”,世事洞明而已。后世苏东坡赞扬说:“浮世功名食与眠,季鹰真得水中仙。不须更说知机早,只为莼鲈也称贤。”清人文廷式也称羡道:“季鹰真可谓明智矣。当乱世,唯名为大忌。既有四海之名而不知退,则虽善于防虑,亦无益也。”张翰是个率性旷达的人。好友顾荣去世后,张翰前去吊唁。顾荣在世时喜欢弹琴,所以家人把琴放置在灵床上。张翰进门后,不胜悲痛,径直走到灵床前,操起琴来就弹,一连弹了数曲,然后抚摸着琴说:“顾荣,你还能欣赏这些曲子吗?”说罢失声痛哭。哭完,也不与顾荣家人搭话,扬长而去。张翰平生优游世间,不以世俗为挂碍,因而有人劝诫他说:“你一天到晚纵情享乐,难道不考虑考虑你身后的名声吗?”张翰是这样回答的:“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人生的意义,就如此被张翰诠释了。李白追慕张翰的人生风范,在其《行路难》中赞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世说新语》的时代,大抵是乱世,士人保身为难,发展出一整套技艺,在我们在书中看到的,智计有余,勇气和担当却是不足了。当今据说是盛世,但似乎尚在升平世,没到太平世,所以触脚荆棘,举目冰雪,萑苻在上,效尤在下,而与晋人不同的,我们知道出路在哪里,所以像我这样终日枯坐的,其惭愧又多于晋人了。我读《风马牛集》,清谈之中,时有刺世之语,大概也是情不得已。
——“鬼才”刀尔登
门延文,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居北京,从事写作。
《高本汉诗经注释》是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注释诗经的一本著作,由董同龢先生译为汉语。本书以音韵学的方法来注释诗经,较众多的解诗
2008-中国年度散文 本书特色 《2008中国年度散文》是由中国散文界权威选家选编的是从全国数百种文学报刊当年发表的数以万篇近数千万字的散文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
《日本的细节》内容简介:本书作者在日本生活长达8年,深入了解日本社会方方面面,用轻松有趣的独特方式讲透日本的文化、地理、教育
读懂母亲-(珍藏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描写母亲的亲情散文,内容包括:母亲的故事、母亲颂、我的母亲、母亲的茶、母亲的诞生母亲的时钟等。读懂母亲-(珍藏本) 目...
萧乾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象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已将它们串成珠联,但它们在这里总已不再是散珠而更便于阅读、欣赏了吧。...
尼古拉的遗嘱 本书特色 一个让牛顿、雨果深深着迷的人物;限量发行全彩图文版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时间馆藏;一个黑暗的时代,一个离奇的谣言…… 苦难、衰老、死亡…...
风雨水火 本书特色 周佩红编著的《风雨水火》是当代散文名家丛书之一,内容选自当代著名女性作家周佩红20多年中所写的散文,大部分是中后期作品,也有少量早期散文。前...
齐如山文存 内容简介 《文存》,即存文。本是秉烛挑灯的心香,本是一种心绪.一种醉心民族的、艺术的心绪的交会。历史一瞬百年,竟“东风夜放花千树”,已然历历然。历史...
《瑞金医生教你·健康那些事儿》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医学科普书,包含六个板块:“防治结合,医病有道”,讲述临床常见疾病的预防
鲁迅小说集:呐喊 本书特色 鲁迅小说集《呐喊》,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
自己的园地-名家散文经典精装插图版 本书特色 周作人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名家,一直以来备受读者和研究者的推崇。其散文作品多取材日常生活,在行文中融入大量的野史趣...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是写给人文社科领域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者的实用手册,它可以帮助该领域各学科的
知鱼之乐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奢侈的读物。说它奢侈,乃是由于它跟当前流行阶快餐文化全然不同,它既不会给你带来临时的快感,也无法为你提供实用的效益,它倒可能给你造成...
迪伦马特(1921~1990) Dürrenmatt,Friedrich 瑞士剧作家,小说家。1921年1月5日生于瑞士伯尔尼州的科诺芬根一个牧师家庭,卒于19...
百年沧桑永绩号-从北洋水师到人民海军 内容简介 《百年沧桑"永绩"号:从北洋水师到人民海军》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讲述了有一艘军舰名叫“永绩”号,经历过大清政府、...
南宋傅干撰《注坡词》十二卷,是《东坡词》第一家注本和最早的刊本,该书对于校正苏词,存真辨伪,验明题叙,考定编年等,均提供
《乐府诗集》是现存成书最早的、流行最广而最完备的上古至唐五代乐章和歌谣总集。其网罗宏富、编辑精当,成功地展现了历代乐府诗
《哈利·波特与密室》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二部。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学习一年之后,暑假开始了。他在姨父姨妈家熬过痛苦的假期。正当他准备打点行装去学校时...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7》内容简介:“作家访谈”是美国文学杂志《巴黎评论》(Paris Review)最持久、最著名的特色栏目。自一九五三
叶赛宁抒情诗选 本书特色 这是俄罗斯著名诗人叶赛宁的诗歌选集,共收录叶赛宁的代表诗作206首,大多是诗人的名篇佳作。译者顾蕴璞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教授、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