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宽著作集: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以文献资料结合丰富的考古发掘成果,并经过许多次的实地考察,系统地研究论证了中国古代都城及其制度的发展演变 , 其中多所创见。作者认为先秦到唐代是实行封闭式都城制度的历史阶段,在西汉、东汉之际,都城制度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整个都城的格局由“坐西朝东”变为“坐北朝南”,在唐宋之际,都城制度发生了又一次更大的变化,即由封闭式变成了开放式。这是由都城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引起的变化。《杨宽著作集: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对中国古代都城都作了详细的考察研究,并配以大量的图片资料以资说明。
杨宽*的《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精)》以文献资料结合丰富的考古发掘成果,并经过许多次的实地考察,系统地研究论证了中国古代都城及其制度的发展演变,其中多所创见。作者认为先秦到唐代是实行封闭式都城制度的历史阶段,在西汉、东汉之际,都城制度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整个都城的格局由“坐西朝东”变为“坐北朝南”,在唐宋之际,都城制度发生了又一次*大的变化,即由封闭式变成了开放式。这是由都城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引起的变化。本书对中国古代都城都作了详细的考察研究,并配以大量的图片资料以资说明。
《杨宽著作集: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从曲阜故城的城门的设置和交通大道的布局来看,重心在于西部和中北部,原来整个城的结构是坐西朝东的。城门有十一座,东、西、北三面各三座,南面两座。北部的城门分布较密,距离较小,约半公里左右。贯通全城的大道主要在北部,都是东西向的,共有三条:1号大道从西墙北门通向北墙东门;2号大道从西墙中门通向东墙北门,西段宽8-9米,靠近东墙北门加宽到14米;3号大道从西墙南门经过宫殿区南沿,通向东墙中门,西段宽10米,东段宽13-15米。这样主要大道东西向,而东段路面又加宽,说明原来布局是以东方为正门的。此外东西向的道路有两条,同是为了通向居住区而特设的。4号道路宽8米,从东墙北门向西通到中部偏东北的宫殿区(今周公庙高地)。5号道路也宽8米,从东墙南门向西通到附近居住区(今古城村西南)。城里南北向道路,只有6号道路贯通城的西部,从北墙西门向南通到南墙西门,只宽6-7米。7号道路宽6米,只从北墙中门向南与1、2号东西向大道相交。南北向道路只有通向中部宫殿区的较宽,8号大道宽12米,从城北中部穿过1、2号东西向大道通到宫殿区;9号大道宽15米,从南墙东门向北通到宫殿区,与3号东西向大道相交接。但是,这些大道该是春秋初期才扩建的,在9号大道的两侧,就分布着不少时代较晚的大型夯筑遗址。故城只有南墙东西两门南口的东西两侧有夯土基台,都是门阙的基址。西门的基址较小(东西宽19米,南北长16米),是汉代的建筑;东门的基址较大(东西宽30米,南北长58米,高1米),门道直对城内中部偏东北的宫殿区,有9号大道通达。这座南墙东门,当是鲁僖公时代所扩建。《春秋·僖公二十年》载:“春新作南门。”杜预注:“鲁城南门也。本名稷门,僖公更高大之,今犹不与诸门同,改名高门也。”《水经注·泅水》也说:“其遗基犹在,人地丈余矣。亦日雩门。”出这座城门正南1735米处、沂水南岸,有雩坛,用于求雨的祭祀,即所谓“大雩”。鲁僖公扩建这座城门,就是为了“大雩”。9号大道也该是同时扩建的。根据试掘结果,鲁故城内遗址的时代,西部、北部早于东部、南部。宫殿区以北,今盛果寺一带,是城内*大的居住遗址,遗址西部文化堆积厚2米以上,大致有五六个文化层,从西周前期一直延续到汉代。鲁城西北角内,今苹果园西侧的居住遗址,上层属春秋时代,下层属西周时代。靠近西墙南门有3号大道东西穿过的斗鸡台遗址,文化堆积也从西周前期一直到汉代。鲁城内早期的手工业作坊,也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盛果寺的冶铜遗址开始于西周时代,延续到春秋。西北部今药圃地方的冶铜遗址属于西周后期。今位于药圃北部和弹簧厂的制陶遗址属于西周前期。在今周公庙高地的宫殿区,东西约长1公里,有规模宏大的宫殿遗址,上层属于汉代,下层属于春秋战国时代,因未经大规模的发掘,还无法判断西周的宫殿是否建筑在这里(参看图14)。……
杨宽(1914-2005),原上海市博物馆馆长兼光华大学历史系教授,1953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60年转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1970年始专任复旦大学教授。著有《中国上古史导论》、《中国历代尺度考》、《西周史》、《古史新探》、《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等。
已尘封60多年的《魏特琳日记》,首次以全貌与读者见面。�日记全文50多万字。《魏特琳日记》是继《拉贝日记》、《东史郎日记》之
目录:1、战争与和平中的密码2、从隐藏的信息到密本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密本4、他来、他见、他加密5、如何破译单码加密6、整齐
这本文选收收了邓小平同志在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六五年这段时间内的重要文章、讲话,共三十九篇。多数是过去没有公开发表过的。邓小
人类的故事:上 本书特色 《人类的故事》是房龙*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作者采用平铺直叙的手法,以生动、幽默、睿智的文笔和独具匠心的构思,勾画出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发展...
怪诞历史学 本书特色 “历史以笔写纸载的方式展示了千百年来我们人类的种种愚蠢行为,也提醒我们时至今日仍有可能做那些没头脑的蠢事。”本书以充满美式幽默的笔调,将历...
唐力行徽学研究论稿 本书特色 徽学是一门国际显学,《唐力行徽学研究论稿》汇集了我国徽学研究的奠基者之一唐力行近30年来在徽学领域发表的重要论文,内容涉及经济、文...
家天下是如何倒掉的-中国十二个王朝的最后10年 本书特色本书以新颖的视角、慢镜头加特写的倒叙方式梳理、再现并深刻剖析了中国历史上12个王朝末世的*后十年,对其政...
InthisinnovativeandengaginghistoryofhomicideinvestigationinRepublicanBeijing,Dan...
印度洋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东方·剑桥世界历史文库》丛书之一,介绍了世界上第三大海洋的土地/政治边界,以及围绕着这片海生存的各色人等、发生的历史事...
春秋列国地理图志 本书特色 吸收现代地理学与地图学的研究成果,运用新的地图绘制技术,以及遥感科技成果,来对春秋时代的历史地理状况进行梳理,以图志形式呈现于读者面...
英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翰·麦克莱兰的《群众与暴民》撷取“群众”现象描绘欧洲思想史,追溯2500年来欧洲社会中的群众现象、群众理论
光复初期台湾的社会与文化 闽台缘研究丛书 第一种 内容简介 这本集合大家学术成果的文集我们分成四个部分予以编排。**编收入7篇论文,都是从两岸的角度研究光复初期...
《高光谱卫星图像协同处理理论与方法》内容简介:本书从一体化数据处理链路的视角出发,结合前沿进展和研究热点,分别介绍了高光谱
《电池储能系统调频技术》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电池储能系统参与电力调频的可行性与价值进行分析,确定此项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秦出土文献编年订补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三秦出版社出版★学界泰斗饶宗颐为本书题署★著名古文字学家李学勤、裘锡圭倾情推荐★本书王辉应饶宗颐先生邀而写就的《秦出...
蓝衫国度-英国人眼中的晚清社会-图文版 本书特色 西方看客眼中的中国影像 中国传统社会的真实写照本书作者在19世纪末随经商的丈夫在中国生活了整整二十年,从北京、...
灵现千年:宁波老江桥史话 本书特色 灵桥作为宁波的地标性建筑,历经浮桥时代和钢桥时代,在外形和和设计上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承载着宁波人民的乡情。本书从历史的角度,...
史料与史学-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翦伯赞先生所著《史料与史学》一书,是一本讲述中国古代“史料学”与“历史学”的著作。其原本于1946年4月由上海国际文化服务社出版...
历史哲学:后结构主义路径--后现代历史哲学译丛 目录 导言 提出问题**编 历史、马克思主义和机构**章 需要历史第二章 重读马克思:在阅读德里达之后第三章 历...
《人间四月天》内容简介:《人间四月天》几乎收录了林徽因所有的经典文学作品。每篇文章都是她灵动思绪和满腹才华的凝结。她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