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史话》是货币史专家王永生副研究员撰写的“中国货币史话”四部系列作之一,上自殷商中晚期产生的青铜铸币一一铜贝,下至当今的人民币国际化,梳理了中国3000多年间货币发展演变的历史。全书以中国传统钱币学实证研究为基础,贯之以西方货币学理论,注重钱币学与货币史的有机结合,既有对钱币实物本身的考证,注重从历史发展的大脉络中,结合财税、赋役、薪酬等制度的变革,考察、分析钱币演变的规律及对社会的影响,是一部颇具创新思想的货币史作。而史话体的结构体例和行文风格,以及200多幅首次发表的珍贵图片,又使这部中国“钱史”具可读性,适合大众读者阅读。
王永生著的《钱币史话》介绍:对钱币(货币)的研究,一般有两个视角:一个是对钱币实物本身的研究,即所谓的“钱币学”,这在我国有古老的传统,*迟在南北朝的萧梁时期就已产生,称“古钱学”;另一个则是从历史的角度,主要是借助文献资料来研究货币发展演变的历史,即所谓的“货币史”,这是近代以来受西方的影响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
《钱币史话》:一先秦至秦:货币的产生及统一钱币是指退出流通的货币,钱币与货币就像一枚硬币的正背两面,钱币侧重的是其文化属性,而货币关注的是其经济属性。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用到钱币(俗称钱),因此大家对钱币似乎并不陌生。但是,如果要问:钱币*早是何时出现的?如何产生的?*初的式样又是怎样的?可能大多数人对此并不清楚。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并不容易回答上来。这是因为历史文献中就没有说清楚货币的起源。直至近代以来,随着先秦历史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借助考古发现,蒙在货币起源上的神秘面纱始被逐渐揭开,世人才得以窥见其庐山真面目。1钱币的产生根据政治经济学原理,一般说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首先出现*初的社会分工。当产品有了剩余,就出现了交易;有了交易,自然就产生了钱币。但是,钱币*初的来源并不是单一的,只有当某种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被称为货币。一般等价物固定在哪种商品上,*初是偶然的,但有两个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是固定在*重要的外来交换物品上;二是固定在家畜那样的使用品上,这就是货币的*初起源。在我国古代*初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外来的交换品是海贝,在内部可以让渡的财产中,主要使用的不是家畜而是用青铜制作的铲形农具,它已经是形态比较完备的金属铸币。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货币经济的早熟,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古代货币文化根植于农耕文明的这一属性特点。(1)有关文献记载关于我国古代货币产生的时间及种类,文献记载既简单又相互矛盾。如《史记·平准书》日:“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盐铁论》日:“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对于上述记载,从东汉开始,班固就表示怀疑,他在《汉书·食货志下》中说,“凡货,金钱布帛之用,夏殷以前,其详靡记云。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对周代之前的货币以“其详靡记”一笔带过,直接从太公立九府圜法说起。但是,到了宋末元初,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又明确记载“自太昊以来,则有钱矣。太昊氏、高阳氏谓之金,有熊氏、高辛氏谓之货,陶唐氏谓之泉,商人、齐人谓之布,齐人、莒人谓之刀”。虽然很具体,但并未说明出处。受此影响,后世文献在讲到货币的产生时,基本形成两种观点:一种根据《汉书》,认为所谓神农氏、高辛氏、黄帝、夏禹、商汤、周武王曾铸钱以通交易的记载,属于后人杜撰;另一种则依据《文献通考》,认为“自太昊以来,则有钱矣”。两派相互否定,莫衷一是,使本来就附有神秘感的中国古代货币的起源问题,更如雾里看花,越发模糊不清了。实际上,以上矛盾、分歧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混淆了交易、货币、金属铸币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我们根据有关政治经济学原理,结合考古资料,认真梳理古代文献,那么,就能清晰地勾勒出我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及其发展的脉络。……
不忍细看的元朝史 本书特色 元朝,从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算起,到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攻下元大都、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北逃为止,共计九十七年;若从1206年...
《明史.地理志》疑识考正 本书特色 庞乃明编著的《明史地理志疑误考正》张廷玉《明史·地理志》向以体例严谨、文笔雅正、断代色彩鲜明而著称,但其中的疏漏讹误亦在所难...
史记读本 内容简介 《史记》是我国**部通史,记载了黄帝以来的传说,殷周的史迹,春秋战国的动荡,秦的兴亡,汉的建立和巩固。通过学习《史记》来认识黄帝以来至汉武帝...
大革命写真画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元帅黄兴;中华民国副元帅兼鄂军都督黎元洪;清国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中华民国外交总长伍廷芳等。大革命写...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黑脸汉武帝》内容简介:刘彻出生于帝王之家,小小年纪就面临着生存之战。他的母后王娡是后宫争夺战的主力。
宋朝的腔调 本书特色 1、 通过诗词解读、文人生活、历史事件相合的方式,完全再现宋朝生活的百科式读本。文字生动有趣,又不乏知识性。2、 有爱恨情仇、有悲欢离合、...
《经史札记(外一种)》内容简介:戴逸著的《经史札记(外一种)/戴逸文集》收入戴逸先生的《经史札记》和《清史》。《经史札记》系
中国古代官经译注 本书特色 段永亮译注的《中国古代官经译注》是对清代大学士瑞常专为皇太子载淳编写的秘本——《官经》所作的译注。全书内容精选自从春秋时期到...
明史学家说明史-大明书场集录-(全2册) 本书特色 《明史学家说明史--大明书场集录(上下)(精)》编著者中国明史学会、十三陵特区办事处。2011年夏,时逢北京...
《罗马史(第三卷)》内容简介: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从罗马统一后到征服迦太基和希腊诸国,经历了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而同迦太基进
《梦断灵山:妙语读西游》内容简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该怎样去阅读欣赏?」 众所周知,四大名著之
《雅思语法完全解读》内容简介:本书立足雅思考试,准确把握考试语法现象及常考知识点,涵盖大量语法及翻译练习题,帮助考生学以致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行业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6—2017)》内容简介:本书对2016—2017年中国环境卫生行业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跟踪
维尔纳·桑巴特,WernerSombart(1863~1941),德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1863年1月19日生于德国埃姆斯勒本的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
一百多年(1860——1868)前,一个瑞士丝绸商阿道夫•克莱尔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收藏了大量晚清时期的珍贵照片
福尔摩斯的餐桌-19世纪英国的饮食与生活 本书特色 你知道福尔摩斯如何喝苏打水,怎样点外卖,外出坐什么马车,Z喜欢的是哪本书,贝克街221B的房租是多少吗?福尔...
《生态战略》内容简介:思想影响战略,战略决定组织。在充满高度不确定性的今天,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进行组织变革与进化,
开放的文化观念及其他-纪念新文化运动九十周年 内容简介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对中国固有文化进行批评和反省,同时努力追求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密接,相互融合的一场文化...
本书是继《士与中国文化》之后,经著名华裔学者余英时教授同意,编选而成的他的又一部学术论文集。这些论文,不仅反映出著者作为
中国通史:经典插图版 本书特色 史学大师吕思勉写给大家的历史经典读物,与钱穆《国史大纲》双峰对峙的史学巨著!《中国通史(经典插图版)》是吕思勉先生的史学成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