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通俗演义》为“蔡东藩历朝通俗演义”第十一部,共160回。叙述中国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北伐胜利的历史过程。详细描写了辛亥革命、孙中山下野、袁世凯称帝、蔡锷讨袁、张勋复辟、五四运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始末。
光明与黑暗同在,十足有范儿的时代。中国 后一个皇帝是如何被赶下台的?袁世凯、张勋如何搅动历史的浑水?孙中山、蔡锷、黎元洪在革命舞台上纷纷登场…1916年至1926年十年间,蔡东藩写成“历朝通俗演义”系列,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前221年—1920年)。均由会文堂书局陆续印行。1935年,会文堂书局加上许廑父所续《民国通俗演义》,全部改印,总书名曰“古今通俗演义”。蔡氏史料上遵循“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的原则,反对“语出无稽,事多伪造”;体裁上突出“义以载事,即以道情”的特点。“历朝通俗演义”系列自写正文,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堪称通俗史著经典。《民国通俗演义》为“蔡东藩历朝通俗演义”第十一部,共160回。叙述中国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北伐胜利的历史过程。详细描写了辛亥革命、孙中山下野、袁世凯称帝、蔡锷讨袁、张勋复辟、五四运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始末。
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演义小说作家、历史学家。宣统元年中省优贡生。1910年朝考以优入选,翌年春赴福建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月余托病回乡。从1915年开始创作《清史通俗演义》,至1926年《后汉通俗演义》出版,耗十年之功,写成了中国完整的历史小说《历朝通俗演义》。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古国寻踪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三星堆文明丛书中的《古国寻踪》,全书共分五章,其内容包括三星堆文明的发现与探索、三星堆文明的基础——宝墩文化、辉煌的三星堆文明、三星堆...
汤志钧史学论文集 本书特色 戊戌变法史和中国经学史,是作者主要从事研究的课题,汤志钧所著的《汤志钧史学论文集》也以这方面的札记居多。近年,重新编校《梁启超全集》...
考古的故事-文明之门 本书特色 考古学是个博大精深的领域,考古学研究是严谨的,它以物质的遗存为依据,但它的研究范围不限于物质文化,而在于通过各种遗迹和遗...
《温故(三十)》内容简介:2014年推出的第三辑《温故》,“影像”专栏刊出了一组拍摄自1945年在青岛停留的美国海军航空母舰安提坦
历史的经验 本书特色 庞大的历史对于个体的人来讲,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历来善于从历史中获得经验的人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他所在的时代中的强者。作者善于...
国民性并非一成不变的,从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中国人的性格如同瀑布一样,飞流直下,越来越恶化。春秋时代中国人单纯淳朴;唐
战争曾经摧毁了我们的一切,只留下惨痛的记忆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我们的这些更是难以算记,它摧毁了人类的文明和梦想,还
怀疑与解释:中国古代史新论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的文章,从论题上说,包括了如下数个方面:史料、理论与文献,早期文明与文化,汉魏社会历史与文化,隋唐政治、经济与文化...
本书介绍1800至1912年中国报刊的发展概况,包括本土报刊的消亡,新兴报刊的崛起,后者从对前者的严重依赖演变成完全独立的过程。
侯家驹先生花费11年时间撰写本书,全书讨论了中国经济史的功能与范围、演进的轨迹,并将中国自秦汉起区分为三个一元体制与两个多
《东部产业转移与西部优势产业发展》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地梳理了我国东部地区各省份主导产业演变历程、东部地区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
《爱与尊严的时刻》内容简介:青年评论家、《文艺报》资深记者行超10年间对王蒙、莫言、王安忆、阿来、贾平凹、梁鸿、徐则臣、鲁敏
德意志皇帝史:卷二:皇权统治的兴盛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1.传记形式的德国史,填补德国史、中欧历史研究的空白;2.兰克学派的名著之一,史料丰富,考证翔实,...
本书抓住新闻媒介与社会统治力量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层层论述,深入考察了欧美新闻事业的演变发展以及新闻观点的产生变化,探讨了当今
中华民国时期-中国战争史-第八卷 本书特色 *主席早在1939年1月给友人的通信中就有撰写《中国战争史》的宏愿,但是由于主席忙于指挥千军万马进行革命战争,其宏愿...
《心灵控制术》内容简介:《心灵控制术》以图解的方式讲述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如心理结构、意识流、心潮、智力、精神相对论及二元心
北宋中期积弊至深、内忧外患扰攘之际,政治改革的领袖人物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俗之言就足恤”的精神,一身任天
《知行:工业基因的数字化演进》内容简介:数字化技术的本质作用是重构人与机器的关系,但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却知易行难。知行合
本书把中国嵌入到19世纪殖民主义的历史之中,指出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不仅仅是枪炮、商品和各种侵略行为,它还是一个文化过程,一
国史探微 本书特色 本书共收作者的论著十四篇。十四篇的排列,大抵依照论文的性质,以类相从为序。**篇中国的世界秩序,第二篇朝代兴衰刍论包罗较广。第三篇作息考,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