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经典”——书界的奥斯卡,*负盛名的文学丛书之一
•企鹅经典70周年纪念套装(7种)以企鹅出版集团授权使用的“企鹅”商标作为丛书标识,并采用了企鹅原版图书的编辑体例与规范,延续了“企鹅经典”书系“简装,而不简单”的一贯风格。
• 坚持“名家名译”,入选品种均是经典名著,译者均是声望卓越的翻译家,是读者公认的、文质兼美的经典译本。
• 封面采用企鹅经典三段式水平网格设计,不同体裁使用不同颜色(橘色长篇小说、灰绿色短篇小说、淡蓝色回忆录、粉红色游记、红色戏剧、
黄色诗歌、紫色散文)。这些企鹅图书的标志性封面元素,是*次出现在简体中文版丛书里。
• 译者蒲隆,原名李登科,著名翻译家,译著包括《洪堡的礼物》《爱默生随笔全集》《培根随笔全集》《英伦印象》《漫游法兰西》等。
★ 32开平装,套装,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 以企鹅出版集团授权使用的“企鹅”商标作为丛书标识,并采用了企鹅原版图书的编辑体例与规范,延续了“企鹅经典”书系“简装,而不简单”的一贯风格
★ 坚持“名家名译”,入选品种均是经典名著,译者均是声望卓越的翻译家,是读者公认的、文质兼美的经典译本。
★ 封面采用企鹅经典三段式水平网格设计,不同体裁使用不同颜色(橘色长篇小说、灰绿色短篇小说、淡蓝色回忆录、粉红色游记、红色戏剧、黄色诗歌、紫色散文),这些企鹅图书的标志性封面元素,是初次出现在简体中文版丛书里
《英伦印象》
记录了亨利·詹姆斯自1869年起近30年间游历英伦的印象,既有批评,也有赞赏,既讲究浓笔重彩的描绘,又注重一丝不苟的纪实。书中处处可见作者对英国的喜爱以及他对英伦文化的认识和思考。
英国是亨利·詹姆斯选为第二故乡的地方。本书中十几篇游记是他对自己在那里生活了半个世纪、*后成为它的公民的那个国家的*美礼赞——他用文字带我们到英国经历春天的复活节,阴雨的仲夏,难得的秋阳和新年;走过伦敦、沃里克、北德文郡……参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参加没有本科生参加的牛津大学毕业典礼,在雾中的泰晤士河畔漫步,在古朴的修道院和古城堡中沉思……因为这部作品,他被一些英国人称为伟大的游记作家。这本书不是旅游手册,可是它能够帮助所有去过或没去过英国的人认识伦敦的文化和文化的伦敦。
《墓中回忆录》
被奉为法国散文的典范,是夏多布里昂费数十年之功不断增删、不断磨砺的精心之作,不仅描述了自己坎坷多舛的一生,还记录了他所处的变化巨大的时代,以及他对这个时代重要事件、人物的评价和对当时文学的看法,被他自己称作“我生活的时代之史诗”。《墓中回忆录》是夏多布里昂用文字为自己立的一座纪念碑。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丁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初稿写于1796年10月至1797年8月,原名《初次印象》,十几年后,经过改写,换名为《傲慢与偏见》,于1813年1月28日出版。这部小说以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对他有偏见的伊丽莎白之间的感情纠葛,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婚姻观,强调经济利益对恋爱和婚姻的影响。小说情节富有喜剧性,语言机智幽默,是奥斯丁小说中*受欢迎的一部。美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曾说:“一百多年来,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经久不衰。”而简·奥斯丁6部作品中*受欢迎的便是《傲慢与偏见》,被无数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
《泰戈尔诗选》
收录了泰戈尔主要的四部诗集:《吉檀迦利》是以形象化的艺术手法表现诗人的宗教哲学思想;《新月集》是一部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主旨的散文诗集;《园丁集》则采用象征主义等手法,细腻而含蓄地表现出恋爱中的种种情绪;《飞鸟集》包括325首清丽的无标题小诗,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收录了契诃夫七篇作品:《散戏之后》(1892)、《侯爵夫人》(1889)、《伏洛卡》(1887)、《在故乡》(1897)、《邻居》(1892)、《无名氏的故事》(1893)、《没意思的故事》(1889)。
《卡夫卡随笔集》
收录了卡夫卡小说之外的随笔创作,如寓言、箴言、日记、笔记、对话等。他的寓言包含了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重要的美学思想;笔记和日记更是他内心世界的自我剖白,或凝聚着深刻哲理,或吟叹着苦恼和困惑。除寓言、箴言、笔记、日记外,本书还收录了一些可被当作小小说看待的故事速写。《变形记》《城堡》让卡夫卡在中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然而小说创作其实只占卡夫卡全部创作约三分之一的篇幅,更多的是他写的各种随笔。这部分创作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先驱者隐秘的内心世界。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提到戏剧,莎士比亚是绕不开的。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亚在中国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而他的四大悲剧则是他所有作品中的桂冠。这本《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收录了他*有代表性的四部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这些悲剧主人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哈姆莱特为报父仇而发现时代“颠倒混乱”,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结果无力回天;奥瑟罗正直淳朴,嫉恶如仇,却轻信奸人妄语,杀妻自戕,追求至美反遭恶报;李尔王在权势给他带来的尊荣、自豪、自信中迷失本性;麦克白本是有功的英雄,只因王位的诱惑和野心的驱使,沦为“涉血前进”的罪人。这些人物的悲剧,深刻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
《英伦印象》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19世纪继霍桑、梅尔维尔之后*伟大的美国小说家,也是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大文豪。出生在纽约的亨利·詹姆斯长期旅居欧洲,对19世纪末美国和欧洲的上层生活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因此其作品中无一不涉及美国与欧洲在文化上的差异与冲突。著有长篇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鸽翼》《使节》《金钵记》,中短篇小说《黛西·米勒》《阿斯彭文稿》《螺丝在拧紧》,此外也写了许多文学评论、游记、传记和剧本。他的创作对20世纪崛起的现代派及后现代派文学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亨利·詹姆斯被认为是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之一,是20世纪小说意识流写作技巧的先驱。
译者:蒲隆 ,原名李登科,甘肃定西人,1941年生,著名翻译家。1963年毕业于西北师大外语系。1994年——1995年作为美国富布赖特学者在哈弗大学从事狄金森的研究与翻译,他在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曾与贝娄见过一面。他是我国*早译介贝娄作品的翻译家之一,2003年退休。译有《爱默生随笔全集》、《培根随笔全集》、《洪堡的礼物》、《汤姆叔叔的小屋》、《吉姆老爷》、《丛林奇事》、《兔子歇了》等 。
《墓中回忆录》
夏多布里昂(Fran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1768—1848),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代表作家、政治家、外交家。拿破仑时期曾任驻罗马使馆秘书,波旁王朝复辟后成为贵族院议员,先后担任驻瑞典和德国的外交官、驻英国大使,并出任过外交大臣。著有小说《阿达拉》《勒内》《基督教真谛》,长篇自传《墓中回忆录》等。
译者:郭宏安,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1981年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文系,硕士。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专著《论〈恶之花〉》、《西方二十世纪文论研究》(合作),散文集《雪落在莱蒙湖上》,论文集《重建阅读空间》、《同剖诗心》,译著《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集》、《加缪中短篇小说集》、《红与黑》、《红森林》(合译)、《大西洋岛》、《波德莱尔诗一百首》、《批评意识》、《墓中回忆录》,编辑《法国散文选》、《李健吾批评文集》等。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丁(Jane Austen,1775—1817),英国小说家,其作品主要关注18世纪末英国女性的婚姻生活,探讨她们对良好的社会地位及经济安全的追求。主要代表作是《理智与情感》(1811)、《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爱玛》(1815)、《诺桑觉寺》(1818)和《劝导》(1818)。
简·奥斯丁获得了各个时代的文学家和评论家们的热烈称赞,被誉为“*接近大师莎士比亚的作家”“真正伟大的英国小说家”“世界上*重要的文学艺术家之一”“十八世纪精华荟萃的百花园中*后也是*绚丽的鲜花”,其作品在英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和非凡价值。在BBC的“千年作家评选”活动中,奥斯丁紧随莎士比亚之后,排名第二。
译者:孙致礼,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首席教授(将军级)、博士生导师、英语语言文学导师组组长,我国著名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翻译理论和教学研究委员会会员,全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1979年,开始翻译英美文学作品,已发表译作约30部,其中包括《傲慢与偏见》在内的奥斯丁的全部六部小说,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哈代的《苔丝》,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等。其理论研究和英美文学翻译实践(尤其是翻译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丁的作品)在我国翻译界享有极高的威望和知名度。
《泰戈尔诗选》
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诗人。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一生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另外还有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以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1913年,凭借《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译者:冰心(1900年-1999年),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著有小说集《超人》,诗集《春水》《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她翻译的泰戈尔诗集是公认的上佳译本。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
契诃夫(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1860—1904),俄国19世纪末期*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他坚持现实主义传统,注重描写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借此真实反映出当时俄国社会的状况。其作品以语言精练、准确见长,善于透过生活的表层,将人物隐蔽的动机揭露得淋漓尽致。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代表作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第六病室》《套中人》《海欧》《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
译者:耿济之(1899年-1947年),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大家,五四爱国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沟通中俄文化交流的著名外交家。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短短五十年一生翻译了世界上二十八位著名作家的九十多篇名著及不计其数的短篇著作,共七、八百万字。对译介俄苏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耿济之先生与郑振铎一起*早从俄文直接翻译了《国际歌》。两个弟弟耿式之、耿勉之也是俄语翻译家。
《卡夫卡随笔集》
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生于捷克首府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大学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用德语写作,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代表作有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此外,卡夫卡对寓言、箴言、日记、笔记、对话等体裁均有涉及,这些文字在他的全部创作中占了约三分之二的篇幅。
译者:叶廷芳,男,1936年11月23日生,浙江衢县人,诗人,作家。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德语专业。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环境艺术学会理事,中国残联评委会副主任,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历任北京大学教师,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杂志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中北欧文学室主任,研究员。主要著作有《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卡夫卡——现代文学之父》、《现代审美意识的觉醒》、《美的流动》(随笔集)、《遍寻缪斯》(散文集)以及学术论文近百篇。译著有《迪伦马特喜剧选》、《溺殇》、《卡夫卡传》、《假尼录》(合译)与卡夫卡作品多部。编著有《论卡夫卡》、《卡夫卡全集》、《德语国家散文选》、《德语国家短篇小说选》、《德国书话》、《外国名家随笔金库》、《外国百篇经典散文》、《外国文学名著速览》等30余部。此外有相当数量的散文、随笔和有关戏剧、建筑与艺术方面的评论文字。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是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伟大的作家,当时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卓越的文学家。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接下来1601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佳范例。在他人生*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莎士比亚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所有戏剧家的作品。
译者:朱生豪(1912年-1944年),著名翻译家。原名朱文森,又名文生,学名森豪,笔名朱朱、朱生等,浙江嘉兴人。曾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和英语系。1933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参加《英汉四用辞典》的编纂工作,并创作诗歌。写有诗集多种,均毁于战火。同时还在报刊上发表散文、小品文。1936年春着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为便于中国读者阅读,打破了英国牛津版按写作年代编排的次序,而分为喜剧、悲剧、史剧、杂剧4类编排,自成体系。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辗转流徙,贫病交加,仍坚持翻译,先后译有莎剧31种,新中国成立前出版27种,部分散失,后因劳累过度患肺病早逝。他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的人之一,译文质量和风格卓具特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
《风雨谈》内容简介:《风雨谈》收入周作人散文随笔三十七篇,是一九三五年十一月至一九三六年五月的作品。多是周作人细读自己所藏
陈三立 本书特色 陈三立(1859~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义宁镇桃里竹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之子,与谭嗣...
天使与魔鬼-(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清晰而内敛的笔法、精彩刺激的故事、丰富多元的知识构架,集宗教、科学、谋杀、推理和建筑...
我与西南联大 本书特色 所有关于西南联大的回忆都是对“西南联大精神”——在中西合璧下,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人文精神——的寻访...
《十月》杂志35年名篇集萃:1978-2013典藏时光--诗歌卷 本书特色 《十月》是一份在中国当代文坛享有盛誉和占有重要地位的刊物,当代文学的众多大家名家,比...
愿将心事付瑶琴:读史随笔 内容简介 古来文人学士多偏处斗室,把管仰屋,兴之所至,即命笔为文,而有行云流水之趣。本书精选作者散文、随笔40余篇,皆挚情实感,字贯珠...
未解的结-宗璞散文全编 本书特色宗璞出身名门,见识广博,她的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优美的感情世界,体现出高雅的格调。宗璞散文表现出丰富优美的感情:有对祖国...
吴小如,本名吴同宝,原籍安徽泾县茂林,1922年9月8日出生于哈尔滨。学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吴小如1932年随父迁居北平,1
《跳出思维陷阱》内容简介:在生活和工作中,如何轻松化解争端,快速达成共识?怎样把握时机,不做亏本买卖?怎样用最省钱省心的方
2016-咬文嚼字合订本 本书特色 这是《咬文嚼字》杂志2016年度合订本(平装)。《咬文嚼字》杂志是2015年度全国百强期刊,知识实用,信息密集,文字生动,材...
经典国学读本:宋词三百首 内容简介 国学经典。唐诗、宋词,并称唐宋文学之艺术形式的两高峰。有宋一代,词学名家如林,作品多不胜数,难以尽数通读。《宋词三百首》为晚...
弘毅山房诗钞 目录 当代诗词家别集丛书总序当代诗词家别集丛书编辑凡例序卷一夏夜周家湖纳涼二首午枕剧暑萧杭道中遣兴雨夜言怀义桥郊外常新荷夜泊重庆朝天门书所见秋日登...
绿色区域 本书特色 美军占领过很多地方,在未来可能还会占领一些地方,那么他们到底是带去侵略的恶棍,还是带来解放的天使?看看美国自己的媒体人怎么说的吧!绿色区域 ...
外面的世界 本书特色 本书辑录了玛格丽特·杜拉斯1962年1993年间撰写的报刊文章、序言、书信、随笔。是不是地,每当外面的世界将我吞没,每当发生了一些让我疯狂...
朱自强学术文集4:日本儿童文学论 本书特色 《朱自强学术文集(4日本儿童文学论)》为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自强所著。该书首先该书对日...
阮籍咏怀诗详解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夜中不能寐》详解、《天马出西北》详解、《北里多奇舞》详解、《昔日繁华子》详解、《谁言万事难》详解、《生命辰安在》详解、《出门...
车箱社会 本书特色 《车箱社会(精)》由丰子恺所著,子恺的文学创作*为人们所熟悉的是他30年代的散文随笔。这些作品超越人世的成见,以艺术般的心绪,佛理化的思考,...
山居杂记-增订版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活的历史书,记录的是以一个江南家族为中心、从清朝末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开始这一百年的中国社会变革史。高诵芬从“抗...
培根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弗朗西斯·培根,**代圣阿尔本子爵,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
《情绪自救》内容简介:良好的情绪是人生幸福的根基。你不能和自己的身心去斗争,这样只会把自己搞得更糟糕。你也不能对负面情绪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