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汤一介先生的遗稿,经整理后首次出版。全书以三个部分分别叙述了作者的祖父、父亲,以及作者自己的身世经历、人物关系、学术著述等内容,生动而深刻地展现出汤氏一门三代知识分子在中国百年社会动荡变迁中的政治命运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学术的传承守望。
父亲汤用彤先生是蜚声中外的哲学史家、佛教史家、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作者细致地回顾了父亲的人品、操守、个性,以及他作为一代国学大师的学问成就。
对于自己,汤一介更以力持客观、自我解剖的态度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学术生涯,将一生悲欢得失、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沉浮、始终孜孜以求的学术历程等完整地呈现出来。令人深思,也令人感叹!不难想见,这部中国读书人的百年缩影,其历史价值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历久弥新,其学术价值也定会随着一代代学人的深入体会而不断放大。
我对中国文化非常热爱,因为我爱我的祖国,就必须爱我的祖国的文化,一个国家必须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只有珍惜自己文化传统的国家,才是有希望的国家。
——汤一介
编辑推荐:
★汤一介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遗稿,尘封12年首次出版!用42万字的赤诚讲述一位知识分子的良知自省和三代国学大师的传承守望。
★星云大师、饶宗颐一致推崇汤一介的学问人品;楼宇烈、乐黛云、成中英、余敦康、牟钟鉴、金春峰、陈可冀、怡学大和尚、钱逊、王博、于丹、林崇德、王守常、李存山、 张广保、干春松、赵白生、苑天舒等近20位大咖联袂推荐。
★国学的的群英谱,大师的朋友圈。在《我们三代人》中,汤一介以纪实的笔法全面介绍了他的父亲、一代国学大师汤用彤与胡适、钱穆、熊十力、吴宓、傅斯年等人的交往,并客观讲述了汤用彤晚年的思想变化,而不为尊者讳。比如用彤先生是如何认识共产党的;国民党败退前,汤用彤为什么选择留在大陆?汤用彤1951年的一份思想检查等。
★自我解剖,秉笔直书,不回避问题。汤一介以忠厚的立场记载了自己一生的悲欢得失、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沉浮、始终孜孜以求的学术历程。首次用1万多字的篇幅讲述“梁效”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不回避自己的责任。
★真实、真诚、中正的书写态度。
汤家三代人牵扯到很的人物关系,汤一介本着一种同情的理解和中正为人的态度来写这些关系,没有阿谀逢迎,没有吹捧,也没有有意的贬低任何人。这样的书写,堪为后辈典范。
★中国百年学术文化史的缩影。《我们三代人》提供了一个理解百年学术史和文化史的线索,同时也给了我们提供了中国政治史的角度。汤先生在他的学术思想、哲学思想发展当中有很重要的基础就是三代人的传承,百年来中国政治变革、社会发展、思想文化发展,其实这三代人是中国发展的缩影。
★讲述创办中国私立大学的梦想。汤一介生前一直想把中国文化书院办成一所综合性的私立大学,他在书中全面介绍了他担任中国文化书院院长期间为此所做的努力,以及梦想难以实现的遗憾。
★首次完整呈现汤氏家训的原始手迹。汤氏家训“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出自汤一介祖父汤霖的《颐园老人生日讌游图自序》中。《我们三代人》首次将颐园老人的珍贵手迹完成呈现给读者。
汤一介(1927.2.16~2014.9.9)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从1956年起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创办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三智文化书院、什刹海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代表著作有《郭象与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史》、《佛教与中国文化》等。大部分著作与论文已结集为十卷本《汤一介集》出版。主编有《汤用彤全集》、《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中国儒学史》(与李中华共同主编)、《中华佛教史》(与季羡林共同主编)等著作。以古稀之年主持大型文化工程《儒藏》“精华编”的编纂,竭尽全力地推动中国新时期的哲学和文化建设,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中国现代学术的崛起做出了重大贡献。
小楼上下各三楹,楼前一小院,有一池,上有圆形小石桥,四围杂莳花果。院左侧又一小门,门外乃寺僧菜圃,有山泉灌溉,泉从墙下流经楼前石阶下,淙淙有声,汇为池水,由南墙一洞漏出寺外,故池水终年净洁可喜。
——引自第122页
一种哲学被统治者赏识了,可能风行一时,可就没有学术价值了。还是那些自甘寂寞的人做出了贡献,对后世有影响。看中国历史,历代都是如此。
——引自第203页
牧铃,湖南平江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岳阳市作协副主席。15岁“上山下乡”,先后在牧场、林区、山村劳作,现隐居深山;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出版、发表文学...
诗集传废除毛序,只从诗经文本入手,探求诗篇本意,这是诗经学方法论上的一大进步。朱熹反对汉学那种烦琐注疏的学风,力求简明扼要,所以此书也并不因为“集传”的体例而庞...
《战略:高管的视角》专注于企业战略制定中的战略思维和有效行动,从高层管理者的视角,简明地阐述了战略管理最重要的概念和技术,以及它们在真实商务世界的应用。书中涵盖...
超越經典,晉升傳奇一部被華文推理閱讀市場遺忘76年的作品,首次中譯出版!◎ 小說界的緊張大師,生涯近40部作品改編成暢銷電影與電視劇◎ 希區考克執導他的《後窗》...
奇尔·拉什曼,波兰犹太人,1942年被送往距离华沙很近的德属区特雷布林卡——灭绝集中营,奇尔·拉什曼在特雷布林卡先后做过拣衣工、理发师、搬尸工和“牙医”,他也因...
中国古代建筑与艺术 本书特色 ★中国艺术史概论,对中国自秦汉至清代建筑与工艺品的特征与发展进行了脉络性的梳理,并专设陵墓、砖瓦、墓砖、碑碣等条目详细介绍。★个案...
玛格丽特·杜拉斯(1014-1996)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她四岁丧父,童年的...
朱蕊,上海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供职于上海《解放日报》。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散文集多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上海作家协会...
造纸湿部化学 本书特色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造纸湿部化学》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造纸湿部化学 内容简介 《造纸湿部化学》是轻化工程专业,制浆造...
海外中医绝学专号-中医人沙龙-第七辑 本书特色 到实地去,到民间去,到各中医人的行为方式中去。我们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让更多人关注中医,关注中医生态,加入到发现...
芸芸众生的群众常常被看成是既愚又傻的群氓,“群氓是挣脱了锁链的民众,他们没有良知,没有领袖,没有纪律,他们是本能的奴隶”。至于那些尚未能挣脱锁链的傻子群众,他们...
徐仁修,华人自然生态教育“教父”和“精神领袖”,举世闻名的荒野探险家,生态摄影大师,自然文学作家,音乐家。1946年生于新竹,15岁开始野外游历。大学毕业后,从...
在《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的基础上,作者对管理团队的经验理论进行了升华。他结合自己参与海外上市公司与国内民营企业管理的亲身经历,立足实践,分享了团队的建设...
本书是作者几年来网络营销实战的总结,与其他网络营销书籍最大不同之处是:只专注于实战,不谈理论。本书分三部分详细介绍了网络营销实用策略和技巧,并分析了大量实战案例...
◆两度普利策奖获奖历史作家巴巴拉·塔奇曼最精致的作品◆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深入文明与野蛮交织的中世纪欧洲◆忠实、完整、有趣地呈现中世纪历史的方方面面···【内容简介...
张鹳一医案医话集 内容简介 为使先生之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得以继承发扬,造福人民,为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今将先生研读医经之遗稿、临证手书之医案、学徒门人之见闻...
您在本书中看到的,不是臆测、不是推理、不是概念,而是真实的历史和现实:——美国在与英国的霸主角逐中曾遭遇自由贸易的切肤之痛;——它痛定思痛,决心转型,却遇到意想...
工业制冷集成新技术与应用 本书特色 本书围绕着现代冷链物流冷库,利用工业制冷技术新方法(工艺手段和优化设计方法),解决国内目前制冷系统设计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使用...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1925年受聘清华国学研究...
Life in the woods: Creative cabin architectureEver since Henry David Thoreau’s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