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早就把游历和读书结合起来求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里的“书”,既有纸上的书,也有足下的书;这里的“路”,既有实际的旅程,也有思想的心路。画家较难画的无非是天上的云、地上的烟:千姿百态,飘逸无定,须臾变换,无影无踪。作者试图把所历、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恰似画家画“云烟”。不同于一般游记作品,作者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文化遗产保护。写作上,大量诗文与典故穿插入里,因题铺排,不蔓不枝,同《花影》一样,是作者对自己国学本底的一次自信展示。
国内几大历史文化名城中,除了北京、西安,南京是*值得流连忘返的地方。单是北京一个四合院,就能体现中国传统民居理念;西安一个曲江池,就能展示中国风景园林经典;南京一个乌衣巷,就能讲述中国贵族兴衰历史。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能够产生贵族的时代,偏偏又是一个扼杀贵族的时代。一些人想成为世袭贵族,皇家不允许;想赞扬贵族精神,平民不乐意;还有人想保持贵族家风,无奈后代不争气。贵往往和富扯上。一谈“富贵”,常被人唾弃;一谈“权贵”,总有人侧目;一谈“尊贵”,却人皆赞赏。可见心里还是有基本价值判断。其实“贵”本来就是精神层面的标准,和占有物质多寡的“富”无必然联系,也和身居高位的“权”无直接关系。“有富即贵”“掌权即贵”,是俗人的价值观。石崇担任荆州刺史,劫掠富商,成为西晋朝野**富豪,并不为人敬重;王恭居东晋要位,却身无长物,得到后人称颂。这也许是中国失传已久的贵族精神。刘义庆主编、刘孝标作注的《世说新语》是一部贵族精神、名士风采的教科书,既有语言训练、行为规范,也有品性修养、情操锤炼,对后世文人气质、社会风尚影响极大。不读这本书的文化人很少。翻阅两晋到南朝宋、齐、梁、陈期间王、谢两家的族谱,可谓“五朝风流”。据台湾学者毛汉光研究统计:五朝间一至五品官员数量,王氏有171人,谢氏有70人,五品以下众多人数尚未计入。〔1〕常言道“贵不过三代”,王谢两家是个例外。他们的贵族地位延续十几代、历经三百余年,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有人会说,贵族子弟虽谓之“华胄”,但多为纨绔之辈,靠祖宗吃饭,没有什么了不起。王谢两家又是个例外。华东师大萧华荣教授指出,他们“不仅是一个政治贵族,亦且是一个精神贵族”。他们喜爱诗、文,兼通玄〔2〕、儒,崇尚风雅,才华照人,既能出将入相,为国立功,又能淡泊隐逸,立德立言,所谓“雅人深致”,完全不同于其他豪门世族。这些,一直是后代文人雅士羡慕的处世为人之道。唐代诗人羊士谔诗:“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每次来南京,总要在乌衣巷前徜徉许久。不是这里景致有什么好看,王、谢家族三百余年那么多风流俊秀的人物,他们都曾一一从这个小巷子走出,好想能与他们迎面相逢,感受那不同寻常的高贵。好友初次去南京,行前问什么地方必看。我脱口而出:“乌衣巷,值得一游。”又问在乌衣巷里看什么,我开玩笑说:“在巷口拍照留念就行,刘禹锡诗没说去巷子里。”一个景点如果有诗,被一首千古流传、百读不厌的好诗吟咏,那里就变得生动,产生磁场,令人魂牵梦绕。一旦到访,仿佛“似曾相识”,“他乡故知”,激动之情值得与好友分享。刘禹锡的诗让一个至今说不清名称来历的小巷子世代流芳。乌衣巷就在秦淮河南畔,与夫子庙隔河相对,有文德桥相通。但乌衣巷的内涵与秦淮河截然不同。秦淮河是长江支流,古称淮水。传秦始皇巡游到此,随行方士言金陵有王气,遂令军士凿通附近山脉和堤岸,让河水蜿蜒横贯全城以泄王气,并将“金陵郡”降为“秣陵县”。有人会问:既然金陵王气已断,为什么东吴孙权还要在此建都呢?原来秦始皇的方士这样说过:“五百年后,金陵有都邑之气。”四百三十七年后,孙权称帝。虽然谋士称“考其历数,犹为未及”,但他认为自己够格。到东晋渡江南下,已经五百二十六年过去,这才放心在此建都。加上后来的宋、齐、梁、陈,金陵便成“六朝古都”。这里绮靡奢华的“金粉”气象沿至明、清。歌楼舞榭对峙,画舫游艇云集,是寻欢者的天堂。文人雅士一面高吟“商女不知亡国恨”,一面陶醉在“不知身是客”的梦里。清初余怀《板桥杂记》写道:“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房,雕栏画槛,绮窗丝帐,十里珠帘。”到了夜晚,“灯船毕集,火龙蜿蜒,光耀天地,扬槌击鼓,蹋顿波心。自聚宝门水关至通济门水关,喧阗达旦。桃叶渡口,争渡者喧声不绝”。1923年,朱自清、俞平伯两位先生满怀追寻“历史影像”的憧憬,结伴相游,写下同题散文《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朱自清先生老派知识分子固有的矜持和纠结在这篇游记中表现得淋漓酣畅,他絮絮叨叨地检讨自己拒绝“商女”卖唱,到底该不该内疚,令读者莞尔。……
沈从文作品集:边城 本书特色 汪曾祺《边城》的语言是沈从文盛年的语言,zui好的语言。既不似初期那样的放笔横扫,不加节制;也不似后期那样过事雕琢,流于晦涩。这时...
历史的误会:现代文坛上的人和事 本书特色 孙德喜编著的《历史的误会:现代文坛上的人和事》通过解读,深入到作家的内心世界,去触摸他们那些或伟大或渺小,或崇高或委琐...
黄裳散文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著名作家黄裳的大量散文佳作。这些作品风格独特,自成一派,行文流畅,文笔精妙,较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文学水平与艺术素养。读来令人爱不释手...
荷花淀 本书特色 他的作品,是解放区文艺的奇花异卉。它们不但以自己的形式包容时代内容,而且在当时及其后,培养了一种健康的审美趣味,训练了一些能鉴赏他的细腻委婉曲...
《跨文化的追寻:中西文学研究论集》内容简介:本书涵盖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外国文学、比较文学研究四个
《野草》内容简介:《野草》是鲁迅先生创作生涯中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其中收录了散文诗二十三篇。这些作品,按鲁迅先生的说法是包
影响了我的五十六篇美文:经典散文读本 本书特色 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选本,它反映的是我阅读的经验,反映了我的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反映了我的偏爱,甚至也反映了我...
都是妖蛾子 本书特色 我在平淡的生活里喜悦着,因为我的家庭幸福,父母健康,这是我*大的满足。我妈说,人要有理想,但不能太贪婪,所以我蔫了吧唧与世无争地过日子,在...
普希金散文选(外国名家散文丛书) 内容简介 天才的俄罗斯诗人普希金,是中国读者的老朋友,他的全部诗歌作品曾多次译成中文,是中译本版别*多、印数*高的外国诗人。普...
妆粉记 本书特色 “雪肌英粉腻,更生香。”妆粉,是中国古代女性常用的化妆品。在这本《妆粉记》中,孟晖书写了中国古代多种妆粉,与之相关的配方、文化风情、历史典故等...
访谈-贾平凹文论集 本书特色 《贾平凹文论集:访谈》一书收入了贾平凹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关于文学创作的三十余篇采访和对谈。采访多是各路媒体对贾平凹...
《新批判主义》内容简介:本书是一系列有关中西文化、社会与历史的思想随笔集,讨论了法制、伦理、人生观、生死观、自由、信仰和伪
丰子恺散文 本书特色 说到丰子恺,我们就会想到他的画。其实,他的文章也写得不错,尤其是散文。这本作为世纪文存丛书之一的丰子恺散文收录的就是他在1925年至197...
《吸猫指南》内容简介:这是一家人养的一群猫的故事,暖心、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如同人类社会一样,有猫的地方,就有江湖。
路易斯·塞尔努达(LuisCernuda,1902-1963),西班牙“二七年代”代表诗人之一,1938年因西班牙内战开始流亡,此后25年辗转英、美
我们欢喜异常-奥威尔散文选 本书特色 他贫窘的一生在*后一年得到一劳永逸的改观,他却来不及享受,那享受或许是无法抵抗的沉迷,唯有在痛苦中能保持清醒。他用优雅的句...
七绝名诗一百首赏析丛书:咏物抒怀 内容简介 《七绝名诗100首赏析丛书》共分五卷,每卷选诗100首左右,每首附以题解、注释、诗意、分析等,全书120多万字。本书...
陈曾寿是中国近代诗坛的一位重要作家,其诗“沉哀入骨,而出以深微澹远”,“深醇悱恻,辄移人情”,有较多艺术价值。本书为陈曾
来到纽约的第一天 本书特色 美国di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创造了地地道道的美国风格对美国文化所呈现的五彩斑斓的生活方式进行了生动逼真的叙事来到纽约的第一天...
春-聆听唐宋 目录 城东早春春郊京中正月七日立春柳桥舟行怀阎士和春日咏柳过湖柳襄阳寒食寄宇文籍即事苏堤清明即事溥 明横溪堂春晓田家即事晓行遇雾渭城曲浪淘沙过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