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叙说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启发弟子的讲学方式。毓老读书百年,读出了活学问。讲学一贯遵循依经解经的方法,讲学六十年,讲的都是实学。他强调智慧无古今,要古为今用,我们读古书为的是存智慧,不要为古人化妆,要与时俱进,学问有用才算学问。
许仁图编*的《毓老师讲学记》乃总结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望在台六十多年来书院讲学之集大成之作,首次向读者阐述毓老的*学,其拯世真文和不传之秘开启了中华文化的又一村。
毓老读书百年,读出了活学问;教学六十余年,讲的都是实学。毓老之学重实用,实用当然要易知易行,讲学要讲到听者能懂。他说:向学子讲学,不是大师;跟老百姓讲学,才是大师。
毓老讲学一贯遵循依经解经的方法,学宗孔子,接棒熊十力,讲述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智慧,用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仅历久弥新,而且玉润珠圆。
毓老用其饱经世患的生命,启迪众多学子无尽的智慧。他强调,智慧无古今,要古为今用,我们读古书为的是存智慧,不要为古人化妆。
许仁图 台湾苗栗人,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河洛图书出版社发行人、五千年出版社负责人、河洛影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于1971年入“天德黉舍”(今“奉元书院”)读经,受业于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著有《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子曰论语》《说孟子》《哲人孔子传》《大武林》《枕舟江湖》《少侠路拔刀》《中国哲学史:祖述篇&孔学篇》等。
“喜欢吃肉”从来不是什么害羞或羞耻的事情,因为“蔬菜沙拉”和“清蒸牛肉”和“酱肘子”一样,都是美食,都是进餐,都是在生活
《唐诗鉴赏辞典》旨在介绍唐诗之精华。它搜集了一百九十多位诗人的一千余篇作品,出自大家、名家之手,流传万口的名篇,固然都在
20世纪中国文学期刊与思潮(1949-2000)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期刊与思潮(1949-2000):文学卷》作为《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的一个分...
中国兔子德国草(1) 内容简介 还不满十二岁的爱尔安·顾早在前几年已成为中国武汉市一家报纸的专栏作家。武汉在中国**大河长江的中游,顺着长江汉关钟楼,那报社就在...
罗念生全集:第四卷:阿里斯托芬喜剧六种 内容简介 罗念生是我国著名的古希腊文学翻译家。本卷是罗念生全集之一,收集的是罗念生先生翻译的阿里斯托芬的喜剧。阿里斯托芬...
对于以思维为乐趣的人而言,王小波无疑是他们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在王小波去世后的这些年,他提供的文本的价值不仅没有因他的离去
唐诗杂论 本书特色 1、全书包装精美,颇具典藏价值。(精装牛皮纸包装成盒,盒中有两本书一本《唐诗杂论》,一本《唐诗三百首》)内文包含150多张插图,美轮美奂,且...
中国书籍文学馆.名家文存:槐香入梦(精装) 内容简介 作为巴金研究专家和著名青年学者,《中国书籍文学馆·名家文存:槐香入梦》作者周立民的随笔充满机趣和理智,叙事...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 本书特色 中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库,旨在为读者提供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学术精品。当时,学问家经历了新文化运动,西学东渐,学术革新;因时应...
本书从个体、群体和组织系统三个层面探讨组织中人的工作行为,阐述人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之间的关系,揭示组织绩效与人的行为、
上帝死了之后,乌托邦坍塌之后,我们还能在怎样的知识和道德基础上建设共同的生活?如果今天我们想在启蒙思想中找到应对当前困难
内容简介:在十幾年前,賣春防治法被廢除,紅燈區又再度復活。以前的花街柳巷和高級娼館也重建了。吉原以溫柔鄉的姿態再度復活。性
巫鸿,于1987年获哈佛大学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学位。随即在该校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芝加哥大学聘请主
荣宝斋画谱古代部分.33:清·担当绘.山水 内容简介 传统的中国绘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记录了中华民族每一个历史时代的面貌,反映和凝聚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意志和传统...
基础篇-音乐制作人白金手册 作者简介 p>作者简介作者:黄承箱苏州科技学院副教授.汉族。1 991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同年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1 9...
红学补白 内容简介 《红学补白》虽多为只言片语,雪泥鸿爪,却能以小见大,以斑窥豹,且颇具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和线索性,言简意赅,易读耐品,一册“补白”...
中国招幌辞典 内容简介 本辞典为辑录、阐释和介绍中国古今各类市井招幌与招徕市声的专门辞书,共收录词目约1000条。鉴于所收录辑释的事物有许多非语言所能尽述,因此...
天城少年之夏 本书特色 这是《天城恋歌》的姊妹篇,是佐藤三武朗教授深刻表现伊豆文化、发人深省的一部力作。该小说以美丽的天城山为背景,通过“我”(清志)一个孩子的...
民国儿童文学文论辑评-(上.下册) 本书特色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泉根主编的民国儿童文学研究系列之一。王泉根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儿童文学...
陈坤说,我有一个保持了近20年的习惯,每天都会抽出半个钟头打坐,我把这段时间当成自己的禅修课。《鬼水瓶录》便是他首次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