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讲述的不仅仅是表演的实质,更是一位修行人对生命的领悟。刘若瑀将这种体会融汇于她的优人神鼓表演中,释放出不一样的能量。与其说这是三十六堂表演课,不如说这是刘若瑀带给读者的三十六段循序渐进的人生领悟。
【内容简介】
《刘若瑀的三十六堂表演课》刘若瑀结合葛托夫斯基的身体训练、东方传统武术、击鼓、太极导引等元素,探索出大自然和禅修为表演基础的“当代肢体训练法”,在专业领域上具有开创性。她广泛地运用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祭祀仪式等素材,持续创作,不断获邀参加国际重要艺术节表演,呈现了中国台湾优质的剧场表演艺术,融合了世界观与当代美学的特点,获得国际艺坛高度重视。
【精彩书评】
很高兴读到她这本书,若你是一个对表演或生活有兴趣的人,这本书值得你一读再读。一位西方的剧场高人,参悟了东方的禅理,反刍教导东方学子,再由她从自身文化的根源,印证到她的本性,来回三十年,其内容自有许多发人深省之处。
——电影导演李安
这些年我看着刘若瑀的优人神鼓跑遍世界,赋予观众丰富的精神粮食。我非常佩服本质上是修行人的若瑀,同时本质上也是艺术家。她把这两者融合得这么巧妙,让她的艺术与人生散发出同样高度的品格、尊严、纪律与智慧。这是她的第一本书,来得实在很晚,但我相信读者朋友能够在这三十六堂课中,不仅学习表演,且学习人生的修行。
——话剧导演赖声川
从身体出发,恒久地训练着身与心,在里面慢慢找出文化的脉络,每天如一地集体训练、集体表演、控制、释放,从身体的出发到精神的接受,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过程;如果能把这种行动的力量持之以恒,它将会净化自我,洗涤人心。从一个李安眼中短片的女主角,到了今天优剧场的艺术总监,那些过程是充满艰辛与奇妙变化的。如果精神入了道,此道也付于实行,实行而得法,道可传。希望刘若瑀能持续在探索身体与空间的道路上得到更多的收获。
——电影美术指导叶锦添
从这本书中,可以了解为什么优人神鼓的团员在台上演出的时候,给人那么专注、庄严、整齐划一的感觉。好像有人在击鼓,又没有真正在击鼓的“人”,因为那个人已经“空”了,看到后来,你也空了,只剩胸腔中那一股莫名的感受,让你恬然安静地处于当下,久久不能自已。
——身心灵作家张德芬
【精彩书摘】
那天,我站在老泉山上排练场的木造亭子里,望向远方的山林──那是父亲本想开辟为茶园的一片竹林地,尚未开垦。那年我从加州回来,正想寻找一个山地作为训练基地,来练习在遥远的另一座山头上,那些深刻难忘的记忆──那台小怪兽将一丛丛竹竿拔起,渐渐开辟出一小片平地。我和一些年轻人,就在这里,透过竹林的痕迹,将沉淀在心里的那个力量唤出来。双脚踏在泥泞的地上,心想,虽然没有遮雨的谷仓,但至少有一片山。望着远方即将西下的夕阳,想起遥远山头上的那位老人,牧场上的那些人和天天看夕阳的日子。
1983年夏天的暑假,第一次抵达那个牧场,大约是下午四五点。已经有一些人在那里等了,有些人看起来似乎来了一段时间,有些人则和我一样,是刚刚才报到的。之所以去那个牧场,是因为我被选上要接受一个特殊的训练课程,所以我千里迢迢搭飞机到那里,要和一位据说是非常有智慧的长者学习。那个牧场所在的位置非常偏僻,大片草原连接着树林,草原上只有一座外表看起来很老旧的大谷仓,谷仓旁只有一户人家,养了几头羊和牛。
刚抵达的时候,我以为会先点名,同伴们自我介绍、互相认识之后,就可以回家休息,沿途还可以顺便采购一些日用品,因为牧场距离我住的地方,还有一个小时车程。
结果,我们只是坐在一个有几张木头椅子的休息区等待着,原来就已经在那里的人也不太和其他人寒暄,只是很客气地互相点头。大约等了半个小时,看到一位满脸大胡子,穿着卡其上衣和裤子的老人走过来,跟在他身后是另一位穿着卡其装的人(我第二天才知道她是女性)。当他们经过我们身边时,老人看着我们,一个一个叫了我们的名字,好像在确认谁是谁。但也就这么一句而已,并没有再说其他的话。随后,我们被带进谷仓;那是一个宽敞空旷的空间,除了地上有几盏煤油灯之外,什么都没有。有几个人走过去,将灯点亮,但同样还是没有人讲话。
在谷仓里,也只是安静地坐着。坐了一段时间后,有个人站起来,开始唱歌,并跳了一种非常简单的舞步,然后走到另一个人面前,也没有手势,就只是继续跳舞唱歌,就像邀请对方起来跳舞一样,在他面前的那个人站了起来,然后跟着一起唱一起跳。虽然一句话都没有,但每个人好像都知道要跟着一起唱一起跳。就这样,我们一个一个加入,唱歌跳舞到天黑。
【作者简介】
刘若瑀,1980年代初为兰陵剧坊主要演员,接受心理学教授吴静吉博士指导,开启其对表演艺术热爱之门,当时的代表作为“荷珠新配”。曾主持“小小脸谱”。1984年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剧场艺术研究所,同年被波兰剧场大师葛托夫斯基选中,接受为期一年的专业训练,启发了她对生命本质的探寻之旅。并带起90年代前卫小剧场的溯源风潮,在剧场界颇具影响力。
1988年创立“优表演艺术剧团”(原“优剧场”),由民间祭祀仪式和民俗演绎的学习入手,以太极导引和身体能量的开发为训练基础。1993年,与黄志群合创“优人神鼓”,将击鼓、静坐与武术融入到创作中,开创剧团新的风貌。曾率团两度云脚中国台湾,远赴印度、中国西藏,以行者的脚步带领优人走上“道”“艺”合一之路。
刘若瑀结合葛托夫斯基身体训练、东方传统武术、击鼓、太极导引等元素,探索出大自然和禅修为表演质地的“当代肢体...
(展开全部)
真正的出神入化,是因为超越了技术,因此产生了一种自由与蜕变
——引自章节:仅仅图片
自由与规矩看起来有异,但真正了解自由的人,怎会被规矩困住
——引自章节:仅仅图片
Choosing ten symbols from the natural world (the sun, the shell, the bird) and t...
中医治疗四肢关节痛 内容简介 中医治疗四肢关节痛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方法,仍被广泛而卓有成效地应用于现代临床,并深得广大患者的欢迎。本...
◆“日本恐怖小说大奖”获奖作家力作致敬《咒怨》《午夜凶铃》一篇名为“丧眼人偶”的血稿,杀死了每一位翻阅它的读者其中埋藏的究竟是邪恶的诅咒,还是恐怖的人心◆编辑推...
老年病诊治绝招 内容简介 人们依赖中医,得益于其无可替代的疗效;人们去看中医,更钟情于老中医那亲切、和善的表情和深而不露的学识。老中医坐堂诊病一直是一条亮丽的风...
傻瓜》是一部曾感动三千万韩国网民的网络漫画这个故事仿佛像童话一般闪闪发光,此时它将呈现在银幕上。《傻瓜》是韩国著名网络漫画家姜道英继《公寓》,《纯情漫画》,《2...
作品目录前言A 追问物的不同方式1.哲学和科学的追问2.物这个词的多义性3.与科学和技术不同的追问物性的另一种方式4.日常的或科学
《5个图表解决工作中的12大难题》内容简介:我们的思考、想法、感觉其实都能够用简单的绘画,也就是用“图”来呈现。工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几乎都能用图表来掌握状况并予...
木子喵喵,擅长描写青春故事里的爱情与甜蜜,是紫微青春馆“温暖系”最佳代表作者,红袖添香网A签大神。已出版长篇小说《一起写我们的结局》、《竹马翻译官1、2》、《后...
陈保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国家精品课“理论语言学”课程主持人。长期从事民族语言调查研...
麦克思·穆勒(Max Muller,l823—1900),德裔英国语言学家、比较宗教学家、东方学家,牛津大学教授。他主持编辑了五十卷本《东方圣典丛书》(The ...
1、冯骥才执笔50年小说精粹,亲自审定书名和篇目,成名作、代表作全收录。2、前半本书,带你读懂天津卫——一幅藏在市井烟火中的津门众生相。刷子李、泥人张、皮大嘴、...
"威廉•福克纳(1897—1962)美国文学史上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福克纳以小说创作闻名于世,他一生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与120多篇短篇...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第3版)》是UML创始人Grady Booch的代表作之一,书中介绍的概念都基于牢固的理论基础。同时,《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第3版)》又是...
常小琥:北京作家。曾获第十一届《上海文学》中篇小说奖、第四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第五届“华语青年作家奖”、第三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小说奖、《北京文学...
The evolution of style from antiquity to 1888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France bet...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权威修订版)》内容简介:股票、债券、公司……这些都仅仅是工具而已,需要剥离掉附着在它们上边的光环。投资
|| ||本书是宋以朗围绕其父宋淇的一部传记。宋淇(1919—1996),笔名林以亮等,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在文学批评、红学研究、翻译、电影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
Elegantdataandideasdeserveelegantexpression,arguesHelenSwordinthislivelyguidetoa...
空间数据与空间分析不确定性原理 内容简介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中,主要理论基础有地理现象的认知与表达、地学编码与地理坐标系理论、不确定性理论、空间数据组织方法与空间...
张曼娟: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教授,台湾畅销作家,也是最具知名度与最受欢迎的华文女作家,作品畅销东南亚及欧美各华人地区。作品有《海水正蓝》、《你是我生命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