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脸》是耶鲁大学备受欢迎的医学教授、外科医生舍温·努兰的经典作品,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抢救生命似乎是医学的天职与成就,然而努兰1993年出版《死亡的脸》时即对这种陈旧的观点提出批判,医者不应是疾病的征服者,人类通往死亡之途的最后旅程,应得到尊严的对待。善终是每个人追求的圆满结局。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但努兰认为,死亡的艺术,也是生的艺术。死亡的脸,处处是生命的表情。要使善终不成为神话,就必须了解死亡,面对死亡。
《死亡的脸》剖析人体每一处组织,讲述每一个惊心动魄的手术过程,努兰通过六种常见的致命疾病,包括心脏病、中风、老化、阿兹海默症、艾滋病与癌症,再加上意外等其他原因,描述人类经历死亡的共通过程,赤裸裸地描绘了生命走向衰亡的过程中不堪的、痛苦的、触目惊心的情状,把“死亡在生物学和临床学上的真实面貌呈现出来”。
不论是何死因,临终总伴随着饥饿、窒息与巨痛。正如生之不易,离开也同样困难。努兰认为,最了解死亡的恐怕是诗人与哲学家,不是医生。因此在《死亡的脸》出版二十多年之后,努兰仍大声疾呼,临床医疗不应成为取胜的血腥行为,医者必须学习放慢速度,思考对病患有益的事。
国内医学人文畅销书《心外传奇》作者李清晨诚挚推荐、倾情作序。
舍温•努兰(Sherwin Nuland)
l 耶鲁大学医学院外科医生,问诊过万病人
l 耶鲁大学医学院外科学、医学史、医学伦理学教授
l 《纽约客》《纽约时报》《时代》《纽约书评》专栏作家,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
l TED演讲人
l 他站在医学的角度用哲学家的宽厚和历史学者的审慎、清晰地阐述了生与死的定义、生与死的意义和生与死的境界,让这个本来属于医学领域的话题,具有了浓厚的哲学、伦理学的意味。
我们这些幸存的人,借由追求尊严,试图不去想自己的病。我们试着用尊严来弥补无力的垂死的朋友,虽然这或许只不过是强加在她们身上,这也许是面对可怕的死亡过程,我们所仅有的胜利。像艾滋病这样的疾病,我们必须去接受一种特殊的悲哀: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深爱的朋友丧失原有的特质及个性。到最后,他完全和你上一位同样遭遇的朋友一模一样了,而你就会感受到那种看着别人失去自己的独特性,而终于变成一具临床标本的悲哀了。所谓“善终”对那些将死的人有多重要呢?对那些他们身边的人又有多重要呢?是的,这两个问题彼此是相关的,但问题是:重要性在哪里?对我而言,所谓的善终通常并不是垂死的人所能处理的。“善终”只是相对的,它真正代表的,是减少混乱罢了。除了试着去让事情简单以及不叫人如此痛苦之外,你能做的并不多——可能仅仅是别让他感到孤独。然而,到了最终的时刻,我却又觉得,这别让病人感到孤独的重要性,也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推论罢了。回顾以往,听来也许残忍,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唯一让我们自己明白是否让病人感到善终的方法,就是我们到底会不会感到悔恨,或对某些事感到有遗憾或未完成。如果我们能很坦然地说,我们已经尽了一切努力的话,那么我们就已经是做到最好了。但就算如此,这成果也只对自己有意义,因为最后你所面对的,依然是个无人快乐的结局。而事实是,你终究失去了某人,这是怎样也不会感到好过的。而我们对于身处于死亡之中,最绝对而不可撼动的,就是爱。如果在生命将告终结的时刻,我们感到我们所付出的是爱的话,我想,这就是“善终”了。但这又是如此主观的一件事情!
——引自章节:209爱的支撑
一路走来,家属们会感到矛盾、绝望,并有强烈的危机感。他们对目前的状况和将来的发展都感到害怕。不论怎么提醒,许多人还是坚信他们的亲友能意识到痛苦。这实在是很难改变的观念。如果患者曾对自己的生死预立遗嘱,或有能够代表他意愿的律师,就可作为进一步抉择的依据。可惜类似的法律文件常常付之阙如。忧伤的妻子、丈夫或孩子面对家庭问题已经心力交瘁,在需要抉择的时候更会陷入矛盾挣扎之中,仿佛在茫茫大海上漂流。而每一个抉择都会因过去所做的决定而更加复杂困难。阿尔茨海默症很像是一场考验人类心灵的巨变。珍妮特所表现出的崇高、忠诚,并不是例外。她其实或多或少代表了一般的常态。协助病人、家属的专业人员发现,家属们往往会毫不犹豫地扛起照顾病人的重担。当然,这个代价很大,包括情绪受创、个人的目标与职责被忽略、亲戚关系受损、经济来源困难等。
——引自章节:阿尔茨海默症
李娟散文作家。1979年出生于新疆建设兵团。著有散文集《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记一忘二三》《遥远的向日葵地》,诗集《火车快...
序一/序二/序三/序四一、新文化运动与守旧及复古思潮:鲁迅-林纾、陈铁生、柯柏森等鲁迅君何许人,脑海中似乎有点不清楚,竟然把拳匪同技击术混在一起 ——陈铁生据此...
隋树森(1906-1989),字育楠,山东招远人,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49年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辑,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特约...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
安全人机工程学 本书特色 本书以安全科学、系统科学和人体科学为核心,强调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制约,十分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阐述,强...
HXD3型电力机车 本书特色 《HXD3型电力机车》:“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铁路科技图书出版基金。HXD3型电力机车 内容简介 和谐型大功率交流传...
《我是马政委》由北京出版集团出版,是马布里本人授权的唯一版本,由马布里本人和好友、翻译王猛(第二作者)合作完成,书中独家披露了大量未曾公开的照片,马布里作为一个...
◎鲁迅早期最喜爱的两位东欧作家之一◎漓江出版社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文集·显克维奇卷【内容简介】显克维奇的中短篇小说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他一生共创作了六十余...
张小娴,全世界华人的爱情知己。她以小说描绘爱情的灼热与冷却,以散文倾诉恋人的微笑与泪水,至今已出版超过四十本小说和散文集。她对人性的洞察,使她开创了一种既温柔又...
冰壑老人医案-医案医话医论-26 本书特色金九渊*吴天泰辑录苏同生、张香妮校注的《冰 壑老人医案/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由明代吴天泰 、朱茂晖、薛行等辑录明末浙...
作品目录本书无目录。· · · · · ·
扶阳讲记 本书特色 扶阳基于重阳,亦即以阳为主导的思想,而这个思想几乎贯穿了中国文化的始末。 扶阳的思想基础是阳主阴从,对于这个基础著名中医学者刘力红教授曾经做...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1903年生于印度,当时,他的父亲在当地的殖民地政府...
吕吉吉,晋江文学城签约作者。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现任职某高校司法鉴定机构。喜欢各种悬疑、推理、侦探小说和影视剧,作品多以悬念向为主,创作作品《鉴罪者》《惊...
2016年夏天,北京潘家园一个旧书商离奇死亡,案发现场发现了一本从未公开过的民国笔记。笔记记载了北洋年间一系列罪案实录和神秘事件调查。旧书商生前好友金醉是一名都...
婚姻家庭与继承纠纷-中国法院2015年度案例 本书特色本书所选案例均是国家法官学院从各地2014年上报的典型案例中挑选出来的精品案例,全面涵盖该领域常见纠纷内容...
张爱玲(1920-),出身于上海,名门闺秀。1952年赴香港。1966年定居美国。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占有一席重要位置。四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生涯。主要作...
50年精选畜禽病案剖析200例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猪、禽、牛、羊、宠物犬、猫、马属动物、兔及其他经济动物的病案。每章每个病例均分三部分叙述,即病例...
行政处罚法通识十讲(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教材) 本书特色 ●及时性:本书是《行政处罚法》修订之后新编写的教材,完全以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为依据 ●完整性:全面完整...
《理财就是理生活》内容简介:本书通过讲述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几个家庭面临的财务问题,介绍了状况剖析、目标设定、消费控制、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