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亮將電影視為手工藝術品,在膠片上雕刻出緩慢電影。
本書透過他的作品,論其影像美學,及當代電影裡的「緩慢」從何而來,
重新體會時間的變動與流逝。
蔡明亮不僅是臺灣新電影運動以降最重要的電影作者,也是全球藝術電影的最新風潮──緩慢電影──的代表人物。通過對時間性、物質性與美學各方面的思考,本書以蔡明亮的電影作品為視角,檢視作者論、電影迷以及懷舊等觀念與緩慢之間的互動關係。
如何界定電影中的緩慢?緩慢電影與社會文化中更廣泛的慢活運動,其關係如何?本書細緻地分析了電影中的靜止與沈默,從而展現電影文本運用什麼策略來建構緩慢,呼籲讀者重新給予電影影像更專注的凝視,並體驗時間於其間的流動。
本書可謂第一本探討緩慢電影概念、並論述當代電影文化中此一現象的著作,不僅從時間性來理解臺灣新電影的美學風格,更希望思考現實生活中對於時間的理解和態度,探索人類於二十一世紀如何生活的可能。
名家推薦
林松輝的這本學術著作,可以說集電影理論、作品分析和跨文化研究的大成。它不但是一本研究蔡明亮「緩慢」美學的專著,而且展現了一個宏闊的世界電影視野,向主流電影的時間觀念挑戰。論述條理井然,給我這個電影愛好者(但不是專家)上了一堂寶貴的課。──李歐梵(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
與其認為《蔡明亮與緩慢電影》是一本在論述與作品、理論與闡述之間致力表現出高度嚴謹與縝密的學術著作,不妨可大膽地將它視為一件──在情感上、智力上和創意上──對論證與引用、闡釋與比較進行冒險和對峙的實踐之作。換言之,博學、說服力和分析性當然是《蔡明亮與緩慢電影》難能可貴的成就,但絕對不要忘了,啟發性與創造性的連結、思辨及書寫,才是林松輝教授這本禮讚緩慢的專書帶給臺灣電影乃至華語電影研究最彌足珍貴的訓誡。──孫松榮(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教授)
林松輝(Song Hwee Lim)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英國劍橋大學東方學院碩士、博士。曾任教於英國里茲(Leeds)大學與埃克塞特(Exeter)大學逾十載,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副教授。著作包括專書Celluloid Comrades: Representations of Male Homosexu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s,合編合集The Chinese Cinema Book以及Remapping World Cinema: Identity,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Film,並為學術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創刊主編。目前籌備撰寫關於臺灣新電影與軟實力的英文專書。
譯者簡介
譚以諾
現為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博...
(展开全部)
在這個語境中,康帕尼指出一群電影工作者,他們「運用長鏡頭、鎖定攝影機和延伸的推軌鏡頭」,當中包括羅貝爾.布烈松(RobertBresson)、小津安二郎、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Antonioni)、安德烈.塔科夫斯基(AndreiTarkovsky)、香特爾.阿克曼(ChantalAkerman)、特倫斯.戴維斯(TerenceDavies)、侯孝賢、貝拉.塔爾(BélaTarr),當然還有蔡明亮(2008,37)。
——引自章节:第三章靜止
《慢動作撞車》就像不少被歸類為緩慢電影的影片般,通過調整我們與物件的感知關係和延長對時間性的經驗,讓我們以新鮮的視角去看平凡的事物。這是俄國形式主義批評家維托克.什克洛夫斯基(VictorShklovsky)在一篇於一九一七年發表的重要文章<藝術作為技巧>(Artastechnique)中所說的「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在這篇文章中,什克洛夫斯基指出藝術旨在「讓人感覺到事物,使石頭石頭化起來」(tomakeonefeelthings,tomakethestonestony):「藝術的目的在於傳遞事物的感覺,以他們被感知而非已知的方式。藝術的技巧在於使物件『陌生』,將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知的困難與時間,因為感知的過程本身即是美學的目的,因而必須延長。藝術是經驗物件的藝術感的途徑;物件本身並不重要」
——引自章节:第四章 沉默
紫金陈 一个有态度的推理作家。2012年度天涯文学“十大作者”和“十佳作品”双榜榜首。已出版《高智商犯罪1死神代言人》、《资本对决》、《禁忌之地》等。在尝试多种...
亦舒,原名倪亦舒,1946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五岁时定居香港。她曾做过记者和编辑,后进入政府新闻处担任新闻官,也当过电视台编剧。现为专业作家,移居加拿大。...
【《文明之光》系列荣获由中宣部、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选的2014“中国好书”奖】吴军博士从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却在过去被忽略的历史故事里,选择...
拙匠随笔 本书特色 本书称得上是一本“大师小书”,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在本书中,染思成先生以随笔的方式,漫谈中国的建筑与城市规划,话...
古龙(1938-1985),原名熊耀华,出生于香港,幼时暂居汉口,后经香港赴台。古龙的小说创造性地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
《危险的愉悦》内容简介:20世纪的上海,人们对娼妓业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愉悦、危险、寡廉鲜耻、痛苦的经济选择、关系到国家的衰
哲学基本问题是我们每个人在人生中自觉或不自觉必须面对或思考的。本书作者以基本问题为导向,从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如上帝
宇见(本名王宇)品牌营销专家,「发现营销理论」提出者。拥有10余年互联网从业经验,作为互联网早期创业者,曾帮助多个创业型公司获得市场领先地位。2013年创办自媒...
灵素节要浅注 本书特色 《陈修园医学丛书:灵素节要浅注》作者陈修园的著作大多流传甚广,主要由于其文字质朴洗炼,畅达优美,且多以歌诀形式,其内容深入浅出,切于实用...
作者[英]杰克·哈特内尔(Jack Hartnell)英国东英吉利大学艺术史副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科学历史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世纪末和文艺复兴早期的...
医宗金鉴:中册 内容简介 本书90卷,是清政府组织太医院原判吴谦等编撰的一部大型医学丛书,也是清代广为流传的医学教科书。将中医内容分门别,采精发蕴,编成医书15...
代表作《桃花夭夭》
口腔科精要 内容简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口腔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口腔医学从业人员也在逐年增加,口腔医疗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口...
【内容提要】朝日新闻:2014年,丈夫坦白36年前的出轨后,遭70岁妻子殴打致死日本网络:在搜索引擎搜“丈夫”,最先自动显示的关联词是“去死”小林美希的采访:虽...
汤米·考德威尔 Tommy Caldwell,极限运动家、传奇攀岩家,纪录片《徒手攀岩》主人公的精神偶像,曾获选《国家地理》杂志“年度冒险家”,同时也是登山界奥...
大原麻由美,造型家、美术设计师。作为图书编辑的同时,还亲自动手制作手工艺品。她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涉及剪纸、折纸、串珠装饰品、陶艺、插花等不同领域。作品的主题也多...
社区康复 内容简介 本书是《社区医师中西医诊疗规范丛书》之一,简明地介绍社区康复工作所**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内容包括社区康复的基本概念及原则;社区康复...
编辑推荐1.历尽沧桑,依然满怀热望。被誉为“中国良心”、“青年导师”的著名作家梁晓声洞察家国人生的最新力作,52篇文稿既有对当下中国社会的全景深邃思考,也有对个...
暂时防锈手册 内容简介 金属材料及其制品在储存、运输及制造过程中容易受环境大气影响而锈蚀。正确地实施暂时防锈技术,合理地选择和使用防锈材料、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本...
周梅森擅长于在一个突发事件的背景下描写出形形色色的官场人物,其小说无不情节曲折、性格刻画细腻饱满,且由于周本人对公、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