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亮將電影視為手工藝術品,在膠片上雕刻出緩慢電影。
本書透過他的作品,論其影像美學,及當代電影裡的「緩慢」從何而來,
重新體會時間的變動與流逝。
蔡明亮不僅是臺灣新電影運動以降最重要的電影作者,也是全球藝術電影的最新風潮──緩慢電影──的代表人物。通過對時間性、物質性與美學各方面的思考,本書以蔡明亮的電影作品為視角,檢視作者論、電影迷以及懷舊等觀念與緩慢之間的互動關係。
如何界定電影中的緩慢?緩慢電影與社會文化中更廣泛的慢活運動,其關係如何?本書細緻地分析了電影中的靜止與沈默,從而展現電影文本運用什麼策略來建構緩慢,呼籲讀者重新給予電影影像更專注的凝視,並體驗時間於其間的流動。
本書可謂第一本探討緩慢電影概念、並論述當代電影文化中此一現象的著作,不僅從時間性來理解臺灣新電影的美學風格,更希望思考現實生活中對於時間的理解和態度,探索人類於二十一世紀如何生活的可能。
名家推薦
林松輝的這本學術著作,可以說集電影理論、作品分析和跨文化研究的大成。它不但是一本研究蔡明亮「緩慢」美學的專著,而且展現了一個宏闊的世界電影視野,向主流電影的時間觀念挑戰。論述條理井然,給我這個電影愛好者(但不是專家)上了一堂寶貴的課。──李歐梵(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
與其認為《蔡明亮與緩慢電影》是一本在論述與作品、理論與闡述之間致力表現出高度嚴謹與縝密的學術著作,不妨可大膽地將它視為一件──在情感上、智力上和創意上──對論證與引用、闡釋與比較進行冒險和對峙的實踐之作。換言之,博學、說服力和分析性當然是《蔡明亮與緩慢電影》難能可貴的成就,但絕對不要忘了,啟發性與創造性的連結、思辨及書寫,才是林松輝教授這本禮讚緩慢的專書帶給臺灣電影乃至華語電影研究最彌足珍貴的訓誡。──孫松榮(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教授)
林松輝(Song Hwee Lim)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英國劍橋大學東方學院碩士、博士。曾任教於英國里茲(Leeds)大學與埃克塞特(Exeter)大學逾十載,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副教授。著作包括專書Celluloid Comrades: Representations of Male Homosexu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s,合編合集The Chinese Cinema Book以及Remapping World Cinema: Identity,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Film,並為學術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創刊主編。目前籌備撰寫關於臺灣新電影與軟實力的英文專書。
譯者簡介
譚以諾
現為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博...
(展开全部)
在這個語境中,康帕尼指出一群電影工作者,他們「運用長鏡頭、鎖定攝影機和延伸的推軌鏡頭」,當中包括羅貝爾.布烈松(RobertBresson)、小津安二郎、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Antonioni)、安德烈.塔科夫斯基(AndreiTarkovsky)、香特爾.阿克曼(ChantalAkerman)、特倫斯.戴維斯(TerenceDavies)、侯孝賢、貝拉.塔爾(BélaTarr),當然還有蔡明亮(2008,37)。
——引自章节:第三章靜止
《慢動作撞車》就像不少被歸類為緩慢電影的影片般,通過調整我們與物件的感知關係和延長對時間性的經驗,讓我們以新鮮的視角去看平凡的事物。這是俄國形式主義批評家維托克.什克洛夫斯基(VictorShklovsky)在一篇於一九一七年發表的重要文章<藝術作為技巧>(Artastechnique)中所說的「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在這篇文章中,什克洛夫斯基指出藝術旨在「讓人感覺到事物,使石頭石頭化起來」(tomakeonefeelthings,tomakethestonestony):「藝術的目的在於傳遞事物的感覺,以他們被感知而非已知的方式。藝術的技巧在於使物件『陌生』,將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知的困難與時間,因為感知的過程本身即是美學的目的,因而必須延長。藝術是經驗物件的藝術感的途徑;物件本身並不重要」
——引自章节:第四章 沉默
黄光国,美国夏威夷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著有《社会科学的理路》、《知识与行动》、《儒家思想与东亚现代化》、《中国人的权力游戏》、《科学哲...
肖全,1959年生于四川成都。曾任深圳《街道》杂志摄影记者,被称为“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1980年代中期,肖全开始拍摄“中国文艺精英”系列人物肖像,1991...
水文学史 本书特色 本书概括阐述了水文科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积累过程,时间跨度涵盖公元前3200年至19世纪末有关水知识问题。重点包括:古代关于水的哲学思想;古...
萨缪尔•巴克利•贝克特(Samuel Beckett, 1906年——1989年),20世纪爱尔兰、法国作家,创作的领域包括戏剧、小说和诗歌,尤以戏剧成就最高。...
民国乱世,菟丝花一样的谢阮玉,只能依傍他人而生,终落得葬身残阳枯冢。一场噩梦醒来,重返二八年华的她决心改写自己的命运,要做绞心的韧藤。不料却偏偏遇上棵带刺的毒树...
“亲历中国考古”系列丛书-十位考古学家上千幅珍贵图片百万字深入解读带你重新发现中国-【内容简介】本书是考古学家王炳华撰写的介绍罗布泊和尼雅的考古大发现的专著。位...
《MATLAB高效编程技巧与应用:25个案例分析》是作者八年MATLAB使用经验的总结,精心设计的所有案例均来自于国内各大MATLAB技术论坛网友的切身需求,其...
米歇尔·拉巴利亚蒂Michel Rabagliati加拿大漫画家,1961年出生于蒙特利尔,1998年开始创作半自传体系列漫画,逐渐成为加拿大法语漫画界的重要人...
本书从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出发,通俗易懂地解读了抑郁症进程中,大脑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动机、决策和行为,以及如何被它们所影响,并提供大量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技...
周晓枫,女,1969年6月生于北京,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做过8年儿童文学编辑,后调入北京出版社。曾出版散文集《上帝的隐语》《鸟群》《斑纹——兽皮上的地图》《收...
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第二版) 本书特色 本教材配套《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本书在**版的基础上修订,对个别章节作了一些改动,补充了例题与习题。教材以质量传递的...
长洱,全职作家,比起写文更喜欢看文,喜欢各种有趣的故事;写作风格多变;主要作品有杂志短篇小说《职棒经理》、长篇小说《天才基本法》等。
伤寒论方剂当代研究 本书特色 张保国编著的《伤寒论方剂当代研究》较为系统地对《伤寒论》方剂进行了文献整理研究,并对其当代研究进展和新的用途进行了总结与诠释。所列...
“我们所知的世界,包含其中的不公、腐朽和恶意,如何与我们信任的理想和至高愿景相协调?一切赋予生命价值的神圣事物——美、爱、真理和善,是真实的还是空洞的幻象,给人...
◆必须承认心中的怨恨,必须背负社会的缺陷——奥斯维辛幸存者的彼岸何在?◆奥地利著名哲学家、奥斯维辛幸存者、“大屠杀亚文化中的圣人”让·埃默里,书写一份超越问责与...
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常用中药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以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理论为基础,着重介绍药物在心脑血管病中的辨证运用,作者对该味中药使用的临床心...
摩擦磨损与润滑 本书特色 侯文英主编的《摩擦磨损与润滑》是一本内容全面、资料新颖且能满足专业特色的摩擦学教材。全书共分12章,具体内容包括:绪论,固体的表面特性...
中医治疗四肢关节痛 内容简介 中医治疗四肢关节痛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方法,仍被广泛而卓有成效地应用于现代临床,并深得广大患者的欢迎。本...
榮新江,一九六○年出生,北京大學歷史系碩士,北京大學歷史系暨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一九八四-一九八五年在荷蘭萊頓大學漢學院(Sinological Insti...
The biomedical sciences have recently undergone revolutionary change, due to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