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故事《野棕榈》里,福克纳展现了棕熊般优雅凌厉的一击:威尔伯恩在夏洛蒂流产失败死后面临没有尽头的刑期,活着对他毫无意义,他打消自杀念头的理由是“记忆要是存在于肉体之外就不再是记忆,因为它不知道自己记住的是什么;因此,当她不在了,一半的记忆也就丧失,而要是我也不在了,整个记忆都得终止。是的,他想,在悲痛的存在与不存在之间,我选择悲痛的存在”。他们那些逆旅中的赶路人啊,一再选择悲痛的存在。
人看家乡如看自己,走出去的都说“只能思念,但不能真回去”,也是对昔日自己的态度,这是选择,没有对错。
爱筑高台竖纪念碑的国家,台下碑下,皆是面孔莫辨的人群与乱葬岗,说见者有份,总不能真信。
“如果你是条船,漂泊就是你的命运,可别靠岸。”(北岛)
人有许多虚弱时刻,欲放弃理智,卸下摔打出的一身本领,走到毫无罪过的故土面前,索要一份安慰。
一人不入庙,双人不看井
易箦
我家的那一代,多呈严肃拘谨,沉默地容忍人世艰难,也都早早放下自己的向往,依本分和名分,去结果实。
认真活过一世,该有独立于他人的自尊和记忆,不该被指手画脚,或当砖头瓦块搬来移去,或被轻贱地视作一根钉子。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几十年里,他不断求其次,还是落得如地里的枯茎,这一生服侍后土,仅得到苦涩的长寿而已。
这样的事情,他都记得且许久不安,要活下去,只能把心中的一盏盏灯尽数熄灭,壮烈的不活,是希腊人才能做的事情。
我和她像一前一后走在迷雾山中,过去,我能踏实地望着她的背影,没想过她看到了什么,那时我即将知道她其实什么都看不到,只是为了后面的人,才跌跌撞撞地走。
情绪要想获得深沉安宁,须从怀疑出发,最后投入信仰怀抱,绝大多数世人无法孤独抵达,结伴,呼之为教,立目标,视之为神祇。
再唠叨几句:人不如意,容易看谁都欠自己的,至少会习惯原谅自己,满眼怨毒,觉得谁都该让自己几分。这与得意时喜欢刺激和赏玩他人的嫉妒为乐的人很般配。而两种人,经常是一种人的遇时和未遇时。现在的许多事,不外乎是这原本是一种人的两种人撞在了一起。
读的人和写的人,像两个沉默相遇的旅伴,互相打量过,总要有个先说话。
他从地上知道的,就是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人再轻狂,也没法子欺哄天地。
对我姥姥来说,活着是无始无终的溪流,过去既不值得记忆,也不值得自豪或羞耻。
她想起儿时放风筝的那个下午,线突然被风刮断了,那白纸扎的鸟儿“呼”的一下蹿到更高的地方,然后便侧歪着膀子向西飘,也不知是自己愿意,还是硬被风裹了去。
人之未达,无异于眇, 即便近在眼前也不影响错过。
这些《白日焰火》似的灰楼,都差不多,从高空看,像收割过、焚烧过、等着入冬的庄稼地,叫敏感多情的人去体验,那是一个个肮脏的灰匣子。
在喜欢行动的人那里,焦虑是生机勃勃的情绪,把焦虑化作欲望和动力,调匀点燃,助推事功。
曾是这座城的存在的证据和依傍,如今被剥夺被轻贱被凌辱被无视的缓慢,我来为你招魂。
世道上的模范和传奇,大半与人的本来或常理相悖,且附带了许多乖戾守则,被用于教训人和改造人,使我郁郁而忿然。
认真活过一世,该有独立于他人的自尊和记忆,不该被指手画脚,或当砖头瓦块搬来移去,或被轻贱地视作一根钉子
黑龙江过去即是、现在又重新开始像块流放之地,年轻人在逃离,老年人在凑钱买海南岛上的房子。
襄助
情绪要想获得深沉安宁,须从怀疑出发,最后投入信仰怀抱,绝大多数世人无法孤独抵达,结伴,呼之为教,立目标,视之为神祇
他们那些逆旅中的赶路人啊,一再选择悲痛的存在。
如果向七十年前的那个小伙儿描述他日后如何整天垂着头坐在沙发里打瞌睡,靠着运气和一根塑料管子尿尿,他一定会愤慨地赌咒决不活成这个样子。所以我至此闭嘴,把他送回他的好日子里去。
她们于世上的活着,从做小姑娘到垂垂老矣,怀抱着秘诀般的忍耐。男人们尚有希望走出去,或自己把梦踩碎做几件癫狂的事情来消遣,带着莫不饮恨而吞声的神情,盼着有人来问问自己,女人们只是安静地从旁看着,别人从不问她们,问也不说。
遇上危难,他脑海里弥留着童年箫管,你脑海里是臭大街的筷子兄弟,这就是分别。
文明人待在野蛮的世界里痛苦愤怒,然而,野蛮人待在文明的时代里也很愤怒。
据我知道,有很多东西其实从来没存在过,但却有庞杂的历史,有诸多确凿的人物神迹。正如又有很多事情,我们明明记得曾发生过,但是谁都不去承认和谈论它。
翻来覆去,可怜人有两种习惯,夸耀当年辉煌和梦想日后发迹。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去和来的都不得已,居于其间,也是不得已。
“你记着,你姥姥的小名叫小梅。”作为特殊的宠爱和信赖,她把通向少女时代的唯一咒语传给了我。
今日夏至,我觉得哈尔滨夏季比别处的天长出许多,晚上七八时以后才开始昏暗,凌晨三点多,就重新放亮起来,对睡眠浅的人很仁慈。因为几乎没有春季,夏天又短,我觉得这里的夏天极美好,所得的越少,越容易充满感激。
出于对时间的不同态度,她写的信并没被保存下来,这就是通信的荒谬之处:珍惜记忆的人,反倒先被遗忘。
他用一个比方来概括自己的一生:“像连续喝了四大杯白开水。”
那些在沉默中离开的老人带走了什么?我是在老人们身边长大的,习惯了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不一定要怎么样,不一定要到哪里去,活着就相信活本身。
书店风格 内容简介 本书是游记形式的欧洲、香港、东京三地读书笔记,其文章有:俄罗斯书店的细节、我眼中的香港书店、日本人的读书习性等。书店风格书店风格前言 两年前...
生命中无意的宁静-名家散文经典精装美绘版 本书特色 林徽因的散文温润柔美,典雅端庄,立意高格,意境悠长,如行云流水,又如春风拂面。她的文字拥有超越时间的魅力,笔...
倪瓒诗画汇通研究 本书特色 张洲所著的《倪瓒诗画汇通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对倪瓒文学作品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为切入点,从文本出发来了解一位诗人的内心,观其...
林下云烟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了郑逸梅记述艺坛往事的笔记小品上百篇,撷英采华,所选皆为郑文精粹,其作品涉笔成趣,文风简练含蓄,其文言与白话文字均至炉火纯青,笔墨舒...
2010中国最佳随笔 本书特色 在社会生活日趋商业化的今天,文学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开始越来越多的远离了大多数人的生活,现在的文学领域在商业经济的感染下,鱼龙混杂...
世界最美散文 本书特色 本书集合了世界上知名的文学家、思想家*美的散文数十篇,囊括了各国优秀作品,其中很多作家都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选录的作品则兼顾思想性、艺...
中国散文档案-周佩红散文 仍在远处 内容简介 《仍在远处》是中国当代女作家周佩红的散文集。《仍在远处》收录了作者近二十年的人生积淀,有生活、有行路、有成长,也有...
丁香方盛处 本书特色 张晓风是二十世纪台湾文学中的重要作家,她的散文不但量多而且质佳。从一九六六年**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问世至今,张晓风已出版了几百本散文...
为你.耶路撒冷-(上下册) 本书特色 当代世界*负盛名的纪实文学作家——《巴黎烧了吗?》作者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再度联手为全世界读者奉上一部纪实文...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008:刘鹗卷 本书特色 本书是我社和上海作协合作的"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中的一卷,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中水平*高的一部,通过江湖医生“老残”在...
孤独美食家 本书特色 《孤独美食家》中,作者村上龙以半自传的形式,讲述了三十二个吃遍天下美食的故事。穿插于甲鱼、牛排、毛蟹、咖喱羊脑、鱼子酱、山椒味噌之间的,是...
阅读的烦恼-张炜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包括作家张炜的两组重要艺术随笔:《阅读的烦恼》是作家几十年来阅读外国经典作家时的随感,文章较多地融入了主体的生命体验和艺...
各自的朝圣路 本书特色 《各自的朝圣路》作者在不惑之年,生活中却发生了一连串想不到的变故,这些变故促使作者将更多的精力用来思考令人困惑的人生难题。他将自己定位于...
潜伏笔记 本书特色 独家披露:一个你永远不知道的世界,但它就在你的身边!红灯区 加盟店 赌球 算命 盗墓加盟店打广告“三万元投入,百万元回报”,天上真的...
白居易写讽喻诗的前前后后 本书特色 “日本中国学文萃”丛书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日本中国学的多个面孔,选择了一些篇幅不长、适于阅读的名篇名著、新人新作介绍给读者。这些...
《神秘博士·阿波罗23号》内容简介:月球行走的宇航员,凭空现身于商业中心; 悠闲遛狗的妙龄女子,却在真空死于非命。月球暗面的军
诗探索-2014 第3辑-(全二册) 本书特色理论卷:本书延续丛书一以贯之、备受好评的栏目设置:书中有“诗学研究”这样的理论栏目,容纳诗学建设的探索之作,也容纳...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她一生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
满堂花醉 本书特色 画家冷冰川有一幅黑白的画叫《阳台》,阳台一角上,植物都长得肥硕可爱,簇拥着两三张同样是圆圆胖胖的椅子。画面无人,但坐在其中做点什么或什么都不...
真境花园-名著名译经典珍藏版 本书特色 《乘过海船的小儿》、《波斯的一位先王》、《参观礼拜堂的某王》、《哈贾吉王求人做祈祷》、《一位修士的讽刺》、穷人乐》、《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