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一四七〇-一五五九),初名璧,字徵明,後更字徵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明代书画家、文学家,『昊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寅、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文徵明书法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小楷和行书。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晚年声望极高。文徵明行草初学苏东坡,後在李应祯建议下,师承王羲之、智永等王氏一门风范,并从宋元诸家撷取精华,用笔清爽劲利、圆熟流畅,提按顿挫明晰,使转灵活利落,淋漓痛快而富有韵律感,自成一格。《历代名家碑帖经典:文徵明千字文悟阳子诗叙滕王阁序李令君登君山二首(超清原帖)》收录墨迹《千字文》《悟阳子诗叙》《滕王阁序》《李令君登君山二首》四件作品。前子件有乌丝栏,後一件有暗格。其书风都是王羲之的风格。首件行草《千字文》,其字多是草书,间杂行书,字法取法王羲之,有章草意蕴,整体气息又类似怀素《小草千字文》。《悟阳子诗叙》和《滕王阁序》取法《集王圣教序》,点昼遒劲,结字俊美,笔势流利的字组,调节了整篇的气韵。《李令君登君山二首》用笔的起伏较大,点昼的轻重随之亦大,书写得更具性情,有宋人手札之意趣。行草书在宋人之後,其结字用笔异于晋唐。文徵明行草书功力深厚,笔法亦入规矩。学书者可以此人手,上追宋元,溯源晋唐,其书法之路则更为广阔。
点穴-隋建国的艺术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装帧设计别具一格,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优质特种纸印制,全彩图文,色彩表现力佳★ 隋建国,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
新书--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文徵明书梅花诗 本书特色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肇始于2009年,开碑帖出版\"彩色放大\"之风,以\"观传世翰墨之大雅,赏...
李安說:「DavidBordwell我是很熟的,他寫的書,去讀,沒錯!」與其他大多數媒體相比,電影是一種年輕的媒體。繪畫、文學、舞蹈與
本书着重说明两个方面问题:关于北京城市建设的整体思考,和以菊儿胡同试验为例阐明住宅建设的研究与开发问题。作者简介 吴良镛
中国印篆刻珍赏 本书特色 ★ 12开精装,中国图书出版社出版★ 篆刻艺术,是将汉字书法的美与章法表现的美、刀法展现的美及金石自然美融为一体的工艺美术,以印章的特...
品书法悟人生 内容简介 本书用小故事大道理的形式,讲述书法中蕴含的做人道理,给读者以深切的启发。书中正文配以名人书写的条幅、对联、斗方、横幅等形式的书法作品,让...
中国传统人物装饰设计原理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从装饰艺术的起源入手,分析历代人物装饰的演变过程,试图从中找出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对人物装饰设计的研究,其价值不仅仅...
今天尽管现代科技的发展与新建筑材料的应用已大大减少了结构事故发生的数量,但建筑物,无论是大厦、桥梁、隧道,还是堤坝仍有可
《文形色构,职场人士必修的PPT演示设计课》内容简介:无论你是企业里的行政人员,还是中高层管理者,只要你需要当众传递信息、发表
行楷-快速写出漂亮字的24个原则 内容简介 《行楷:快速写出漂亮字的24个原则》系列字帖包括楷书、行楷、行书三本,能够满足不同练字者的需求。《行楷:快速写出漂亮...
蒸汽朋克艺术-全球25位艺术家的复古与叛逆世界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绘画与cg艺术、雕塑与玩具、服饰与装饰三部分内容,基本涵盖了蒸汽朋克艺术的各个领域。其中收录了...
义和团故事-(共15册) 内容简介 《义和团故事(套装共15册)》包括《大师兄闹衙门》、《秀阁》、《梁三霸团》、《铁金刚》、《王三发横财》、《白母鸡》、《白莲》...
《中国会计指数研究报告(2020)》内容简介:本书会计指数课题组以深化和拓宽会计信息应用性为工作重点,近年来连续出版了7本中国会
《心之德业》内容简介:本书是李旭研究王阳明心学的一部力作。本书融合了阳明心学与西方现象学的成果,从本体学进入阳明心学的哲理
人们常说,“诗画同源”。自古以来,文学家从绘画中汲取灵感、迸发想象力,艺术家则从优美、练达的辞藻中绘制栩栩如生的场景。不妨说,文学巨擘笔下令人叹服的故事情节、精...
2006-中国艺术研究院年报 本书特色 200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艺术科研、教育、创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进行了许多工作,取得了诸多重要成绩。本书全面系...
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名人墨迹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北京出版社出版★ 每幅墨迹,在侧边注明其书体、原图规格、作者及作者简介★ 这些大师级学者和巨匠的珍罕墨宝,以...
《第一次发现名画之美:梵高》内容简介:本书从名家名画入手,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带领他们走近那些令人仰慕的艺术大师。在轻松愉
2015-珠宝翡翠-拍卖年鉴-全彩版 本书特色内容介绍 《2015古董拍卖年鉴》我社连续第15年出版,该书已是收藏拍卖行业*有影响的工具性图录。以往分瓷器...
电影、电气、摄影是19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电影在20世纪初期进入韩国并获得大众喜爱。但是受制于《乙巳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