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雅俗共赏》共收入朱自清先生“关于文艺的论文十四篇”,书中讨论了诗歌作品的欣赏标准与差异,提出许多精辟令人深思的看法。作者在自序中说,他“企图从现代的立场上来了解传统”,而所谓的“现代立场”,按作者的理解,“可以说就是'雅俗共赏'的立场,也可以说是偏重俗人和常人的立场,也可以说是近于人民的立场。书中各篇论文都在朝着这个方向说话”。
《论雅俗共赏》共收入朱自清先生“关于文艺的论文十四篇”,书中讨论了诗歌作品的欣赏标准与差异,提出许多精辟令人深思的看法。作者在自序中说,他“企图从现代的立场上来了解传统”,而所谓的“现代立场”,按作者的理解,“可以说就是‘雅俗共赏’的立场,也可以说是偏重俗人和常人的立场,也可以说是近于人民的立场。书中各篇论文都在朝着这个方向说话”。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智慧大王》12夜光杯-少儿心理健康你我他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小朋友们中常见的种种心理状态,有些是对的,有些是错的。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分析,通过心理医生的咨询,...
一生中总有许多谈不上要见心理医生,却长期困扰心灵,不大不小地影响着生活和情绪的烦恼或怪癖,比如:有一个让自己懊恼数十年的
《现实一种》里的三篇作品记录了我曾经有过的疯狂,暴力和血腥在字里行间如涛般涌动着,这是从恶梦出发抵达梦魇的叙述。为此,当
中国现代文学史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自五四时期至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文学发展脉络,以五四文学、三十年代文学、四十年代文学为分期阐述文学思潮文学团体、代表作家及作品等...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学院派式的文学史专著,而是理论批评随笔的结集。1980年出版之后,至今已再版25次,成为后现代批评经典著作。作者通过对文学...
插图本文学大纲 本书特色 《文学大纲(插图本)(套装上下册)》是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插图本文学大纲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世界的古籍;荷马;圣经的故事...
现代辞典学导论 内容简介 本书共八章,前四章探讨一般理论问题,包括辞典和辞典学、词义、释义、辞典的类型和结构,第八章讲述编排与检索,另外的三章分别论述了语文辞典...
吴敬梓评传 内容简介 陈美林教授潜心研究吴敬梓几近二十年,先后出版了《吴敬梓》等著作,发表了《论儒林外史人物进退场》等有关《儒林外史》研究论文四十余万字。现又推...
男科病证治精要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整理了近10年来各地医家对23种中医男科病的辨证分型、单方验方、中成药、针灸、药膳、中西医结合等诊治经验。全书分23章,集中反...
姜昕作品,不朽的爱,不灭的理想。最完美的怀旧纪念读物,写给不在身边的你们。高考后,解开马尾辫的那个下午,是青春的序曲。车
中国文学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形上理论、决定理论与表现理论、技巧理论、审美理论、实用理论等内容。中国文学理论 目录 原序中文版序中国朝代年表**章导论研...
新闻传播的文化批评 内容简介 本书是21世纪新闻传播学研究丛书中的《新闻传播的文化批评》。该书共分十章,其内容包括新闻传播的文化学认识、新闻传播过程及其异化、新...
萬眾矚目期待已久的王一畫冊終於要堂堂登場了!內含王一在威向出版繪製的所有小說封面彩圖,還有王一之自創彩圖、黑白插圖等,喜
中国新诗五十年 本书特色 1.作者林贤治近年来活跃在国内知识界,以思想先锋、人格精神名重一时。在这部新作中,作者对当代中国诗歌的发展面貌作了全新的揭发和论述,大...
演员自我修养(第一部),ISBN:9787106026073,作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目录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著作《演员自我修养》体验创作过
我和爹爹赵丹 内容简介 在当代中国影坛上,恐怕没有谁能像赵丹那样大起大落具有传奇色彩了。三十年代就蜚声海内外,五十年代一部《武训传》在全国上下引起震荡。毛泽东、...
烈儿失踪了!可敌人留下的线索如此细微,永殷皇子首次出手,是否能成功回爱人?而落入余浪手中的烈儿,意外窥破了余浪的计划!在
淮安文学史 本书特色 展现淮安人留在文学史上的光辉业绩,领略中国文人留在淮安大地上的文学传奇。淮安文学史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十章,主要内容包括:淮安的根:跨了...
陶城里的武士四四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周嘉宁的扎实无与伦比,并且她在各方面的努力令人欣喜。她是一个真正的小说作者,同时是一个好玩小说的好玩作者。周嘉宁,出生于19...
冯京,字当世,宋真宗天禧五年生于宜州,是宋代三元及第状元,曾官至参知政事,是千余年来宜州人的骄傲。本书是“宜州历史名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