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著名文史学家冯其庸先生口述,由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录音后转换成文;经传主五次修改、*终定稿,并附加大量彩色、黑白图片。本书文笔生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是一部韵味悠长的口述自传,更是一幅真实再现中国近百年社会变迁的历史长卷。
本书以口述自传的形式,简明而生动地叙述了著名文史学家冯其庸先生九十多年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和他所开辟的学术道路。冯先生出身贫寒,努力攻读,毕业于著名的无锡国专,后投笔从戎。1949年以后,历经风云变幻,仍一意向学,不仅主持校订《红楼梦》而成一代红学大家,创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提出“大国学”新概念,更十赴新疆,三上帕米尔高原,又穿越米兰、罗布泊、楼兰、龙城、白龙堆、三陇沙入玉门关,查实了玄奘自于阗回归长安的*后路段。他重视文献记载,重视地面遗迹的调查,重视地下发掘的新资料。三者互相印证,才作定论。这一颇有心得的学术路径在其口述自传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找到玄奘取经回国的明铁盖山口古道我去西域做调查,从1986年到2005年,刚好是20年,帕米尔高原我上去三次,和田去了五六次,库车也是六次。1998年是第七次去新疆,这次也是到了帕米尔高原,这是我第二次上帕米尔高原。**次到了红其拉甫这一带调查,没有任何结果,等于是一次观光旅游。等到了1998年我又上去了一次。其他的几个口岸,就是对外交通的口子,我挨着次序,差不多都调查了一遍。怪石沟这一带西部的口子,我先后都去过,都对不上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所记载的情景。1998年到了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那个地方有一个咱们部队的招待所,我就到招待所住。因为上次已经去过一次,再加上南疆军区也已经电话告诉他们我要上去了,所以他们早有准备。我住的地方刚好跟招待所的领导靠得很近,我听着他们在商量,说明天怎么安排冯老的活动?有的人说到红其拉甫,有的人说到哪里。我一听着急了,我说,我不是来观光的,我上次已经看过一次,没有必要到那些地方去了。我说,我这次一定要到明铁盖。他们一听说是明铁盖,就说不能去,明铁盖路程很艰难,没有正式的道路,吉普车虽然能开,但是颠簸得非常厉害,你的年龄已经这么大了,禁不起这样颠簸。我说不行,我这次来,目的就是指着明铁盖来的,如果不能去明铁盖,别的地方我哪儿也不去。我一定要到明铁盖,你不要管颠簸,你只要有车把我送到那里,我就满意了。后来他们一看我那么坚持,就同意送我去明铁盖了。道路当然很颠簸,一直等于是跳着走的,“嘭咚嘭咚”地跳。从塔什库尔干到明铁盖,塔什库尔干是海拔4000米,明铁盖是4700米。走到接近明铁盖的一个地方,我们部队有一个边防站,是喀喇其库站。到喀喇其库站,停下来吃饭、休息。边防站领导带着我走出房子,到外面看看,旁边有一条大河,叫喀喇其库河,河水奔流得非常急。我想调查玄奘记载的公主堡,我就说公主堡能不能看见?能不能去?他们就把我带到河边,原来那里有一座木桥,已经被大水冲掉了,没有桥了。他说你要去公主堡,就过河,沿着山根的小路,沿着这条河,一直往北走,可以看到隐隐约约的堡垒一样的山头,他就数着第几个山头,其实我看不大清,都是他告诉我第几个山头排着数过去,大致可以看到公主堡的那个山包。可是无法过河,因为那个水倾斜度很大,奔腾很急,也看不到有多深。他先是想让我骑在马上过去,但是也不放心。如果水淹进马耳朵,马就没有办法了,就会淹死,人也就无法救了。因为水流这么急,万一马失蹄,陷下去就被水冲走了。后来说找两个战士,架着我,背着我过去。我说不能这样,深浅都不知道,万一一脚到了深的地方了,我们三个人都无法挽回。所以我只好说不去了。我就决定不去了,说完不去,就回头了,回头无意中看见旁边插着一个路牌,指的方向是往上,写着“瓦罕通道”。我一看就高兴得不得了,我说我寻了半天就是要寻找“瓦罕通道”。因为唐代的文献记载,玄奘回来是从瓦罕地区回来的。现在有一条小道叫“瓦罕通道”,那意思是通到瓦罕去了,那他从瓦罕回来肯定是从这里回来的。所以我马上把这个意思告诉他,我说这指向哪里,他说到明铁盖,我说那我们往明铁盖走,我原来计划的也是去明铁盖。一看有“瓦罕通道”,又指向明铁盖,我就非常兴奋。我说,一定要到明铁盖去,这下连边防站的政委也非常有兴趣,他说,那我跟你一起去。我们就一起上了吉普车,继续往上走。山越来越高,没有路。从山顶上流下来一条水道形成浅滩,夏天雨水充足和冰雪融化的时候,山顶上的雪变成汹涌澎湃的洪流往下冲,所以河道很宽。到了9月以后山上早结冰了,也不下雨,所以水道就一下就变小了,很宽的水道中间只有一点点水流了。吉普车刚好沿着水道旁边的斜坡,稍微倾斜一点,就可以往前开。一路就开到明铁盖前哨的哨所。守护明铁盖山口的有一个碉堡,战士背着枪,在那个碉堡顶上守望。我们到了哨所的营房停下来,听守在明铁盖的战士讲,这是当年唐玄奘取经回来的地方。他们说,这是世世代代的牧羊人传下来的话,前面还有一个波斯人的墓。我请他马上带我去看那个波斯人的墓。波斯人墓已经是基本上快消失了,但是还有一大堆石头,大大小小的石头,在墓顶上有几块比较大的石头,还放了一个羊头,很大的羊头。这个羊头看起来是有人专门去放在上头的。他们说前面拐弯的地方有一个冰洞,冰洞里还有冻僵了的尸体,是哪个年代的大家都不知道。他们的战士告诉我,到冰洞口子就顶不住了,那个冷气直往外散,根本不能进去。我想去看看,我也没跟他们打招呼,我也不知道边疆前线的情况,我就往河道前面的拐弯走。前面是一排冰峰,冰峰背后就是克什米尔,印度和巴基斯坦争端的地方。到那个冰峰为止,这边是我们的,那边是他们的。按规矩我们可以走到冰峰再过去大约30米,但是一定要两边的边防站互相打招呼。比如我们中国边防站通知那边的边防站,我们有人过来考察,要过这个地方,他们许可,那你过去就不会有问题,如果你没有得到许可,你靠近边境了,你就要特别警惕了,万一引起误会,开起枪来就麻烦了。我当时不知道这些规定,背着相机,就往水道的拐弯处走。因为那时候水已经没有多少了,能跨得过去。我想至少看看冰洞究竟在什么位置。他们也不知道我想去看,他们发现了以后,连忙拼命地往我那面赶,把我拉回来。他们说千万不能再往前走了,按规定你再要过去一定要跟他们打招呼,否则的话他们就当作你要越过边境去了,那就要发生误会了,这样我就只好回来了。我记得玄奘《大唐西域记》里面记载的是个藏宝洞。有一次波斯商人回去的时候,带了大批的骆驼、珍宝,结果碰到大风雪,严寒,*后堵在一个洞子里,全部被冻死了。他们感觉到已经危险了,先找了一个地方把珍宝藏起来了。老百姓说有一个地方是藏宝洞,但是究竟在什么位置不知道。有一位战士告诉我说,一个牧羊人在浅滩上捡到了一件宝物。当然我们也没有看见,战士也没有看见,只是听人说。但是这些传说给我一个明确的信息,就是玄奘确实是从这个口子上下来的。因为从这个口子往下去,《大唐西域记》记载的几个点都找到位置了,波斯人的墓,底下的公主堡。《大唐西域记》里的标题是《汉日天种》,记载了一个故事:中原的皇帝有一个公主,远嫁到西部的一个国家,对方国家派人来接,这里派人送,碰了头以后一起往西部走。走到现在叫公主堡的这个地方,碰到那个国家内乱,就通知现在不能去。因此就在现在叫作公主堡的那个城堡里停留下来了,停留的时间比较长,公主忽然怀孕了,后来生了一个健壮的小男孩。当时双方的人都非常紧张,说这个怎么交代呢?娶亲,半路上生下孩子来了,要处死护送的人。忽然伺候公主的丫鬟说,我们公主怀孕是上天的意思,每天中午,太阳升到*高的时候,天上下来一个非常威武的将军,就跟公主好,之后公主就怀孕了,所以现在生的孩子也很健壮,很威武的。这样就免了迎送两方面的灾难。也因为有这种事,也不好再回去了,所以就停留在这个城堡里了。玄奘记载了这个故事。公主堡这个名字是斯坦因去调查这个地方的时候简称的,因为公主在这个城堡里待过,所以大家说这个地方就叫公主堡了。公主堡也在这条线路上。但是我上去的时候是从塔什库尔干坐吉普车到明铁盖,没有经过公主堡,只是远远看到公主堡在前面,可是隔着一条大河。所以我一直不明白,玄奘是怎么去公主堡的。实际上我现在走的是1949年后新开的近路,不是玄奘下山原来的瓦罕通道。不管怎么样,几个重要的点都走到了,玄奘从公主堡下来以后是塔什库尔干,唐代的石头城还在,玄奘在那里住了二十天,这都有记载,都是原地方,一点没有差错。这许多地点,就可以形成一条线路,玄奘确实是从明铁盖山口,一路往底下走,然后到了塔什库尔干,到了石头城,在石头城停留了二十天。所以玄奘回来走的瓦罕通道,从明铁盖山口下来,这一点可以确信无疑。只是他为什么会到公主堡,这个疑问还未解决。……
冯其庸 1924年生,江苏无锡人,教授,知名学者,红学家。历任中国人民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红楼梦研究所所长,中国红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等。1996年离休。荣获文化部“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和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终身成就奖。主要著述,除以《红楼梦》研究著称于世,尚涉历史、国学、文学艺术、考古、文物鉴定收藏等诸多领域。其文章、专著、诗词、评批、文献加工整理,以及书信、收藏、绘画、摄影等,均收入三十五卷本《瓜饭楼丛稿》和十五卷本《瓜饭楼外集》。
上学记 本书特色 《上学记(修订版)》是中国文库·综合·普及类之一。上学记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作者从1921~1950年上学及教书的经历。其内容包括:我的祖上...
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 本书特色 咸丰帝当政的年代,1850一1861年,正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年代。太平天国兴起,捻军、天地会的反叛遍及南北,湘军由此而起,厘...
张彦远评传 内容简介 张彦远是唐代杰出的绘画理论家和美学家。张彦远的生平资料极其缺乏,但他的祖辈“三代为相”,在唐代颇有显赫声名。本书广搜远绍,细心挖掘,发现不...
我的艺术生活 内容简介 本书系俄罗斯著名戏剧理论家,彼得堡科学院名誉院士、人民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毕生致力于戏剧艺术创造的经典艺术总结...
现代思想史家杨荣国 内容简介 《现代思想史家杨荣国》一书,原本是列入“广东历史文化名人丛书”中的选题。“丛书”传主的排序原是由远到近,即是由唐、宋、明、清到近现...
编写周恩来同志的传记,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邓小平同志为本书题写了书名。本书的主要资料依据是中央档案馆
人类思想的先驱者,为了捍卫人类理性的尊严,高昂其头颅,在血泊中站立,他们的名子可能不闻于世,但他们的思想永存,他们用生命
黄克诚自述 本书特色 黄克诚在逝世前几年中对他自己的一生经历作了详细回忆,当时他双目已近失明,因此由克诚讲述,夫人唐棣华和他的子女们忠实地记录整理。文内所述之事...
苏轼评传 本书特色 苏轼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全才,诗、词、文、书、画无不造诣深厚,建树颇丰。何炳武、李巍著的《苏轼评传》从诗、书、词等几方面观照了苏轼的一生,但因...
13位著名的男性 本书特色 《大人物·13位著名的男性》是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13位著名的男性 目录 托马斯·卡莱尔约翰·罗斯金威廉·格莱斯顿j.m.w.透...
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ISBN:9787301182550,作者:常书鸿著作者简介 常书鸿(1904—1994)中国当代画家、敦煌艺术研究家。1927年
《江苏特色小镇2018》内容简介:特色小镇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的创新实践。小镇模式新、小镇故事多、小镇使命重、小镇梦
名家自述丛书:我走过的道路(上下) 内容简介 《我走过的道路》原由我社于1981年10月、1984年5月和1988年9月,分为(上)、(中)、(下)三册陆续出版...
鲁迅与许广平 内容简介 鲁迅是一位“英雄”。他还不是一般的英雄,而是“空前的民族英雄” (毛泽东语)。他生活于跨世纪的中国,积极地投身于民主革命;他创作的杂文成...
《时代的变换:互联网构建新世界》内容简介:这是一部有深度和前瞻性的著作,将会在互联网历史上留下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它从科技
彭德怀与红军西征 内容简介 丛书的撰写,参阅了前辈的革命回忆录、人物传记、宁夏地方文献史料和大量报刊的研究文章,因受编写体例所限,文中未能一一注出,只在书后以参...
名作家的生活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具有独特风格的传记作品。在不大的篇幅里,它包容了二十位世界著名作家的生平事迹。作者独具匠心,选材精细,择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情节,像...
张季鸾与民国社会 本书特色 前贤有诗云:“从古江山闲不得,半归名士半英雄”将风流潇洒的名士与创造时势的英雄同等看待在近代百年中国士林,《大公报》主笔张季...
萧红自述-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本书特色 一代文学洛神萧红的传奇经历素来让人惊叹,可无论是传记还是影视作品均无法准确表现萧红的真实内心世界,鉴于此,本书将萧红生前的...
《中国诗歌研究史:清代卷》内容简介:本书全面梳理了20世纪清代诗歌研究的成就。全书分清诗研究、清词研究两编,以时代为序,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