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学史》是著名上古史研究学者刘起釪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本书共分为九章,对《尚书》的产生与定名,篇目流传情况,以及从先秦到近代,各派学者对《尚书》所进行的研究,进行了清晰的整理考述,系统地叙述了《尚书》学发展流变的过程。书中引录了大量文献材料,从经学到史学,从古代到近代,为读者提供了全面参考。
想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尚书》的来龙去脉,不能错过刘起釪先生的《尚书学史》。本书提纲挈领地对《尚书》的演变和研究情况进行了归纳梳理,在简明通畅的文字中,囊括了海量的信息和丰富的线索。本书一出版,就获得了“1988—1991年全国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中国社科院“1977—1991年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多项荣誉。 所谓“订补修订本”,是1995年出版的“订补本”的升级版。“订补本”统一附于书末的“订补说明”,是作者对自己研究成果的一次更新。本次修订则按各条目内容,将“订补说明”分别插入正文的相应章节。这是《尚书学史》首次形成前后贯通的完整版本,是刘起釪先生全部的心血所在。
小引
**章《尚书》的形成
**节《尚书》篇章的产生
第二节《尚书》名称的确立
第二章《尚书》在先秦时的流传情况
**节汉今文二十八篇之见于先秦引用者
先秦文籍十八种引用汉今文十五篇情况表
第二节汉古文逸十六篇之见于先秦引用者
先秦文籍三种引用古文逸十六篇中四篇情况表
第三节《书序》百篇中一些《书》篇之见于先秦引用者
先秦文籍九种引用《书序》百篇中七篇情况表
第四节上列三种以外见于先秦的逸《书》
(一)先秦文籍中有篇名的逸《书》
(二)先秦文籍中没有篇名的逸《书》
先秦文籍十六种引用逸《书》、逸篇情况表
先秦文籍引用《尚书》篇数次数总表
《尚书》存佚各篇先秦引用情况总表
第五节先秦《尚书》情况概述
第三章西汉《今文尚书》
**节西汉《今文尚书》篇目
第二节西汉《今文尚书》传授系统
西汉《今文尚书》传授系统表
第三节西汉所形成的汉代今文经学的特点
(一)经学神学化
(二)“通经致用”
(三)繁琐与空疏
(四)严家法、师法与石渠阁会议
第四节西汉今文在二十九篇以外的逸《书》
(一) 《尚书大传》和《史记》所载《书》篇与二十九篇的比较
《尚书大传》、《史记》引《书》与二十九篇比较表
(二)《逸周书》篇目简况
(三)汉代著作中所引逸《书》
汉代《书序》百篇以外逸《书》表
第四章西汉《古文尚书》的出现
**节见于记载的几次《古文尚书》
(一)孔子家传本
(二)中古文本(中秘本)
(三)河间献王本
(四)张霸伪“百两篇”本
《书序》百篇篇目表
(五)刘歆宣扬的中秘所藏孔子壁中本
逸《书》十六篇篇目表
第二节刘歆请立《古文尚书》之争
(一)刘歆请列古文于学官遭反对而失败
(二)清末今文学派诬刘歆伪造古文之说出于武断
(三)对五次古文本的简要认识
(四)孔安国传古文经的问题
攀附编造的西汉《古文尚书》伪传授系统表
第五章东汉的《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
**节东汉《今文尚书》及其传授系统
东汉《今文尚书》传授系统表
第二节东汉《古文尚书》的兴起
(一) 涂恽、刘歆门徒托名孔安国之壁中古文本系统
托始于孔安国的所谓东汉古文传授系统表
(二)未言传授系统的盖豫等古文家
(三)杜林漆书古文本系统
真正的“东汉《古文尚书》传授系统表”
第三节东汉今、古文《尚书》的歧异
(一)文字内容的歧异
(二)今、古文两家经说的歧异
第四节东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较量
(一)反对古文立于学官
(二)白虎观会议排斥古文
(三)今文经学的没落
(四)古文经学力倡正统儒学反对谶纬而取得优势
第五节今、古文《尚书》篇目的异同
《尚书》今、古、伪古各本篇数卷数演变情况表
《书序》百篇、今、古、伪古各本篇目比较表
第六章魏晋至唐的《尚书》——伪古文出占《尚书》正统
**节魏、蜀、吴三国行郑玄古文与王肃学出现
(一)魏王朝以郑、王二学立于学官
(二)蜀政权行郑学
(三)吴政权行郑学
第二节西晋并行王、郑而重王肃古文学
第三节东晋出现伪《古文尚书》
(一)梅赜献所谓“孔氏传”《古文尚书》
伪古文二十五篇篇目表
(二)东晋建立学官及立《孔氏传》有关情况
第四节魏晋南北朝经学中的伪《古文尚书》与南“孔”北郑
(一)伪孔氏《古文尚书》在魏晋经学中的地位
(二)晋以后南北朝的经学与义疏的出现
第五节隋统一经学、唐撰《五经正义》、伪古文经学地位确立
第七章宋学对《尚书》学的发展与疑辨
**节北宋对《尚书》的新解
(一)承汉唐经学的尾声
(二)庆历新学风出现
(三)王安石新经义与“元祐党人”反王学之争
(四)王学之争以外内容不详的北宋一般《尚书》著作
第二节南宋理学笼罩下对《尚书》的研究
(一)南宋初期反王学的及一般的《尚书》学著作
(二)林之奇《尚书全解》所传之学
(三)郑伯熊《敷文书说》所传之学
(四)仍采旧注疏而主要以宋学释经之作
(五)南宋中期庆元以前一般《尚书》著作
(六)集宋学大成的朱熹学派与蔡沈《书集传》成为《尚书》学正宗
(七)与朱学对立的陆九渊学派《尚书》著作
(八)理学以外的永康、永嘉学派的《尚书》著作
(九)南宋后期朱学和不详学派的《尚书》著作以及几部名作
〔附〕金代《尚书》著作
第三节两宋对《尚书》单篇《禹贡》、《洪范》等等的研究(附“五经总义”之作)
(一)《禹贡》
(二)《洪范》
(三)其他各篇
第四节宋学以伪古文为思想渊源建立起理学(道学)
第五节宋学对《尚书》展开疑辨
第六节宋学统治下元明两代的《尚书》学
(一)《蔡传》定于功令后拥蔡的“时义”之作
(二)反蔡或异于蔡的“古义”之作
(三)拥蔡反蔡以外的较重要《尚书》著作以及一般的与倾向不明的《尚书》著作(附明代的伪《书》)
(四)元明对《禹贡》、《洪范》等单篇的撰述
(五)元明的宋学对《尚书》的进一步疑辨
第八章清代对《尚书》的考辨研究
**节清初宋学余波的《尚书》学
(一)仍承宋学专宗《蔡传》的著作
(二)仍承宋学兼及汉唐颇能注意学术内容之作。附驳蔡之作
(三)王夫之的《尚书》研究
(四)宋学末期的结集——臧琳《集解》与纳兰氏《通志堂经解》
第二节完成疑辨,推翻伪古文
(一)阎若璩稍前和同时学者的疑辨
(二)阎若璩的疑辨终于推翻伪古文
(三)阎若璩以后学者的补充疑辨
(四)对伪古文作者的探索
第三节迷恋伪古文者的徒劳反抗
(一)坚持伪古文非伪的
(二)知其为伪书仍要维持其经典地位的
第四节清学主力对《今文尚书》的研究整理与清代一般《尚书》著作
(一)吴派、皖派《尚书》研究成果
(二)清代一般《尚书》学著作
(三)汇编经解、清理传经系统与校勘考订
第五节对《禹贡》、《洪范》等单篇的研究及逸篇、逸文、逸注、逸纬的辑校整理
(一)《禹贡》
(二)《洪范》
(三)其他单篇(包括《书序》及篇目)
(四)逸《书》、逸注、逸纬的辑校整理
第六节清代后期今文学派的《尚书》研究
(一)清代后期今文学派形成简况与传授系统
常州学派发展成今文学派传授系统表
(二)这一学派的《尚书》著作
第七节清末开始了近代的《尚书》研究
(一)俞、吴、孙为代表的清末《尚书》研究主流
(二)传统方式的古文学派的《尚书》研究
(三)桐城派古文章家的《尚书》研究
第九章现代对《尚书》的科学研究
**节现代《尚书》研究概况
(一)甲骨文、金文研究的成熟所促进的《尚书》研究
(二)现代科学知识所促进的《尚书》研究
(三)由传统的古文、今文两学派发展而出的《尚书》研究
(四)此时期一般《尚书》著作
第二节甲骨文与《尚书》研究
(一)《虞夏书》部分
(二)《商书》部分
(三)《周书》部分
第三节顾颉刚先生与《尚书》研究
(一)对《尚书》研究的重视
(二)研究《尚书》遇到的困难、问题和前人所已做的工作
(三)把《尚书》研究推进到一个新水平、新阶段
简短的跋语
2014年重印后记
刘起釪(1917-2012),顾颉刚先生高足。研究方向为上古史,专攻《尚书》,兼治《左传》《周礼》。曾在《文史》《史学史研究》等期刊发表多篇文章,如《释的“五行”与“三正”》(《文史》总第7辑,1979年)、《的隶古定本、古写本》(史学史资料,1980年第3期)、《与群经版本综述》(史学史研究,1982年第2期)等。主要著作有《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6月)、《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日本的尚书学与其文献》(商务印书馆,1997年6月)、《顾颉刚先生学述》(中华书局,1986年5月)等。
大唐盛世--玄宗时代的全景中国(2) 内容简介 《大唐盛世——玄宗时代的全景中国(1~4)》,洋洋洒洒4卷本,近150万言,系国内目前规模*大、内容*系统的全景...
股肱名臣-青少年历史经典必读 本书特色姜子牙、管仲、诸葛亮、包拯、文天祥、于谦、张居正、曾国藩……光看这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名字,你就知道他们的分量。他们是帝王*贴...
《中国人史纲(套装共2册)》内容简介:“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的中国通史。畅销40年!柏杨诞辰100周年纪念版。刘瑜、
《离婚律师都知道》内容简介:丈夫出轨后,能否要求他净身出户? 恋爱期间的转账,分手后能不能要回? 夫妻之间只要打骂,就一定算
中国的历史-第五卷:草原疾风.复兴与明暗 本书特色 ?柏杨*为推崇的历史作家——“中国的历史*久,中国的历史书册*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懵懂!不是我们忘本,而...
《人人都要会理财》内容简介:本书以现实生活中的个人理财为重点,向读者鲜活地展示了理财带来的奥妙,并详细介绍了理财基础知识、
从历史看人物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题都围绕着历史人物的成败,一方面试图从不同角度来评价历史人物,另一方面也试图在评价的过程中反思自己所持的标准与立场,因为不管是历...
《成为明星讲师》内容简介:本书以企业内训师的培养为切入点,帮助企业内训师梳理授课流程,给出方法和工具,辅以案例举例,帮助内
《都市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与创新实践——以上海为例》内容简介:本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上海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和
百年重大考古发现秘闻录 内容简介 [书摘:]继王懿荣首开收藏甲骨之风后,有些金石学家也陆续加入到搜购、收藏的行列中。其中有一位有心人,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
品味泸沽湖 本书特色 泸沽湖畔女儿国是神秘的,摩梭人母系氏族大家庭、走婚习俗、美丽的传说、原始的男女共浴、神秘的花楼、神圣的火塘、古朴的节日、奇特的木楞房、迎风...
通鉴选 本书特色 《通鉴选》是史学大家瞿蜕园中国历史普及作品系列中的一部,也是首部《资治通鉴》的选注本。它有以下四个特点:1.作者在本书《前言》中对《资治通鉴》...
《钱学森研究(第3辑)》内容简介:《钱学森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和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研究中心主办,是钱学森研究专业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第二版)》内容简介:本教材系统介绍了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的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全面阐述了商业银行客户经理
《我是大卫》讲述了大卫自幼即被关入集中营,12岁那年,他莫名得到一个人的帮助独自逃了出来。经过多年与世隔绝的生活,这个眼神
敦煌落蕃旧事 本书特色 敦煌往事文丛。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生活在这里的汉、粟特、吐谷浑、吐蕃等民族共同创造敦煌文化,因此,作为敦煌学标志的莫高窟...
《谭寿林传》内容简介:本书为雨花台烈士传丛书第三辑之一,谭寿林于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5年秋,受党指派到梧州,历任地委书
《跟我学炒股从入门到精通(第二版)》内容简介:2019 年开年,股市迎来了一波高涨,很多新股民入市。本书专为新股民而作,全书共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史(上下卷)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海南出版社出版★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并延续到“十五”规划的重大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
《思想与方法:近代中国的文化政治与知识建构》是2014年由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思想与方法:近代中国的文化政治与知识建构"国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