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气文人、戏精政客、失意将军、求生商人、谜案新解。在《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中,我们会见到那些留名千古的人物,但读到的不再是猎奇,不再是抽离了人性的空洞规律,而是深伏于文字之下的,那呼之欲出的内在驱动力量。 读史即是读人心。 金圣叹的狂,陆游的苦,李贽的狷,辜鸿铭的怪,佛系王维的艰难……我们读的是历史,解的其实是人心。现在心、未来心不可得,但我们可以回望历史,去探寻消逝已久的人性和奥秘。 每个人都是时代的镜子。
◆两位主创均为《南方都市报》原高级记者,以类似新闻深度报道式的写作思路,搭配铿锵有劲儿的语言风格,创作令人大呼过瘾、拍案称快的历史佳作;
◆有理有据,不瞎八卦。虽然是通俗史,但各篇文章史实出处有据可查,全书共引用了116条参考文献,以认真的态度写有个性的文章;
◆热文精选,畅快阅读。从300多篇文章中,筛选52篇成书,并以“读史即是读人心”为主题,梳理全书结构,给读者提供清晰明了的阅读体验;
◆雾满拦江作序推荐,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马俊亚、百万畅销书《大逃港》作者陈秉安、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龚隽联袂推荐。
大唐**战将:当老板怀疑你的时候,用一次次胜利怼他李靖在历史爱好者的心目中地位很高,被封为“战神”。这可能主要得益于小说和演义的影响。在传奇和演义里,李靖很风光,又是“风尘三侠”之一,有红拂知己;又是托塔天王,是哪吒他爸。但这些,基本都是附会和传说,跟真实的李靖没啥关系。真实的李靖,一生的政治处境挺凶险的。史书说他一度“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进”,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是抑郁,至少也是郁闷。一个战绩爆棚的名将,为何内心如此难受?因为,老板对他不放心。1对于李唐帝国的领导核心来说,李靖是个有政治污点的人。早在李渊密谋反隋的时候,李靖干过一件事:自锁上变。李靖打算到扬州向隋炀帝告发李渊的阴谋,是效忠隋王朝的行为,应该大大有赏。诡异的是,为什么要“自锁”,给自己戴个枷子呢?这不是表明自己是待罪之人吗?对这件事,我们只能这样理解:李靖参与了李渊的密谋事业,但由于“革命意志”不坚定,想反水戴罪立功。没想到,李渊的胜利来得太快,李靖走到半路,长安已经沦陷。李靖被抓了,李渊准备处决他,当作革命事业软骨头的典型,以儆效尤。临行刑前,李靖大喊:“公(指李渊)兴义兵,欲平暴乱,乃以私怨杀壮士乎?”这是李靖一生中在老板面前话*多的两次之一。另一次,我们后面会讲到。李靖在老板面前话少,是出了名的。史书记载,他在朝廷上经常嘴巴嚅嗫半天,说不出一个字。如果你以为李靖是武将出身,大老粗不会说话,那就大错特错。当时人对他的评价是“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说明李靖文武双全。不说话,是不想说话,不是不会说话。把话留到*关键的时候说。比如这一次,他要死了,说出的话水平多高。他不是跪地求饶,而是理直气壮:你李渊干革命,不就是为了推翻隋朝的腐朽统治吗?现在因为这点嫌隙,就杀掉我这个人才,让天下人怎么看?他认定李渊是要做曹操的,所以才这么说。当年贾诩怂恿张绣第二次投降曹操,张绣一脸懵圈,贾先生啊,我已经降过一次,反过一次,再投降不是去送死吗?贾先生指点说,放心吧,死不了。曹操是干大事业的人,他需要人才,需要向天下英才作出个姿态,所以至少表面上会非常宽待你。曹操没杀张绣,李渊同样没杀李靖。但李靖“自锁上变”这个污点,在老板心里再也洗不掉了。2要不是李靖才堪大用,他早已死过好几回了。基于对李靖的极度不信任,李渊长期把他放在边疆地区任行军总管,一方面是利用他的作战才能,另一方面则考虑用得不顺心就杀。大唐建国初期,萧铣以梁朝皇族后裔的身份,趁着乱世,控制了长江流域大片土地,定都江陵,仗着水势与李渊对抗。李渊派李靖去打萧铣,这是一场以少打多的战争。一听到李靖的人马受到萧铣的阻击,无法推进,李渊莫名发怒,暗地里给硖州都督许绍下了个手诏:杀掉他。不用罪名,秘密处决。可以看出,已经贵为皇帝的李渊,一直放不下对李靖的恨意。许绍认为李靖是不世出的战将,所以不仅没有下毒手,而且为他请命。李靖这才逃过一劫。没有证据表明李靖知道这个要命的密令。他不说话,没有申辩,也没有表忠心什么的,只是很快就以率兵八百擒获五千俘虏的战绩,作出了回答。李渊变得很高兴,对朝中大佬们说“使功不如使过”,还给李靖下了手诏说“既往不咎,旧事吾久忘之矣”。从来就没有这样表扬人的,李渊口口声声强调李靖有“过”有“咎”,旧事说忘了,其实根本没忘。李靖没说话,第二年出奇谋,一举把萧铣灭了。李渊论功封赏没得说,然后把李靖弄到了岭南,“贬”得更远了。3李世民上位后,李靖历任兵部尚书、尚书左仆射等要职,成为朝廷重臣。但这些,也是表面功夫。李靖能力太强,帝国边境有什么乱子,领兵作战非他莫属。许以高官厚禄,仅是李世民抚慰和笼络李靖的手段。李世民一副“你办事,我放心”的样子,其实骨子里和他父亲一样,对李靖极不放心。贞观三年(629),李世民下诏派出几路大军讨伐东突厥,由李靖担任总指挥,而受他节制的几路大军首领,爵位大多都比李靖高。这就是李世民的高招:李靖——不得不用之人,也是不得不防之人。李靖没有说话,上了战场,又是捷报连连。第二年春天,俘虏了颉利可汗,取得了彻底胜利。用太上皇李渊的话说,这是自刘邦遭遇白登之围以来,对抗外族的*伟大胜利。在庆功晚会上,李渊自弹琵琶,李世民亲自起舞,场面和谐欢快。作为前线总指挥的李靖,却享受不到这欢快的气氛。综合史书记载,在李靖打胜仗前后,接连两任御史大夫都对他进行了弹劾,罪名是攻破颉利可汗牙帐后,纵容部下烧杀抢掠。李世民出马了。他召见李靖进行谈话,把他责骂了一顿。李靖没有申辩,连连点头谢罪。然后,两人沉默了许久,李世民才说,前朝也有个名将史万岁,也曾大破突厥,然而隋文帝有功不赏,*后还把他暴杀于朝堂之上。“朕则不然,录公之功,赦公之罪。”李世民*后说。我不是隋文帝那样的人,对李靖你,有功要赏,有罪不罚。看到没,李世民不但用史万岁的遭遇对李靖进行敲打,而且未加核实就强调李靖有罪,只是朕宽宏大量不追究罢了。于是对李靖加官晋爵,以及实物奖赏。过了没多久,李世民又找到李靖,对他说,此前御史大夫对你的弹劾是无中生有,我已经查明了,你不要往心里去。李靖能不往心里去吗?但不管老板之前如何玩弄“有罪”与“无罪”,甚至两任御史大夫的构陷弹劾极有可能也是老板的授意,李靖自始至终没有辩解。要是他很不合时宜地一定要抗辩,要跟老板争个面红耳赤,估计没罪也要被整得很惨。这种事太常见了。464岁那年,李靖以足疾行动不便为由,请求退休。李世民欣然同意,没有挽留。紧接着对李靖又是一通名为褒扬、实为训诫的说教,说古往今来,身居富贵而能知足止步的人太少了,多数人才虽不堪或身体有病,还是不愿放弃职权。第二年,吐谷浑入侵凉州。李靖太能打了,唐太宗知道非起用李靖不可,赐给他一根拐杖。李靖出征,果然大破吐谷浑,再一次用胜仗说话。但他永远逃不过那个魔咒:每次大功告成,即有凶险随身。这一次是利州刺史高甑生等人告他谋反。李世民的处置方式颇有意思,据史书记载是“命法官按其事”,命令法官核实李靖谋反之事。好像巴不得找到李靖谋反的证据一样,可见他心里仍然相信李靖会谋反。*终,当然查无此事,高甑生等人因诬陷被流放。李靖仍旧没有说话,把自己关在家里,连亲戚都很少见,相当于自我软禁了。后来,李世民让李靖教侯君集兵法。侯君集恨李靖不尽心传授,也诬告李靖谋反。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李靖为何屡遭同僚诬陷?这个问题细思极恐。除了同僚嫉妒其功绩,或泄私愤以外,与李家两代老板纵容甚至指使对他的诬告不无关系。你李靖确实是大唐**名将,南、北、西三面军事危机都是你搞定的,没有你,不可能打得这么顺。贞观盛世,一大半武功要归到你名下。这么有能力的人,聪明的老板不可能放着不用。用了,又怕你功高盖主,野心膨胀。更何况,你还是有“污点”的人。两难,怎么办?用政治谣言和诬告,时刻敲打、警示你,让你时刻处在高压和危机之下。表面风光,战功赫赫,内心焦虑,不敢乱想。这就两全其美了。5不得不承认,李渊、李世民父子的政治手腕,比历史上大多数帝王高明多了。不杀降臣,不杀功臣,人尽其才,人尽其用,所以才能让李靖把军事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都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李靖遇到的两任老板却非如此,而是“用人照疑,疑人照用”。李靖一次次涉险过关,*终平安落地,生前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死后备极哀荣。老板也赚到了啊,后世几乎没有人怀疑李世民防范李靖的“险恶用心”,通通称赞他是知人善任的贤君。李靖就是李世民自我塑造明君形象的模板之一。不过,再仔细想想,在李靖与两任老板的关系处置中,*高明的,其实还是李靖。首先,李靖确实没有谋逆之心,这一点先保住了他的安全。在流言四起的环境中,哪怕他稍微有一丁点不臣之心,也会被无限放大,死字怎么写很快就知道了。还是那句话,他是有“前科”的人,至少在两任老板心里始终是这样认为的。其次,李靖应对谣言诬告的态度,堪称经典,无人能敌。当老板怀疑你的时候,不用申辩,不用抗议。如果那样,只会使你的损失更惨重。即便你在口头上把老板怼得哑口无言,证明了自己有多清白无辜,老板依然可以用手中的权力,轻则让你去职,重则让你去死。权力,是不认道理的。李靖对权力的洞察,深入透彻——权力,从来只认结果。面对诬陷,面对质疑,他从不多说话,从不解释,只是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用一场又一场的胜仗,堵住了权力的血盆大口。哪怕到了晚年,垂垂老矣,他仍然自信,刻意表现出“我行我上”的积极态度。贞观十八年(644年),李世民要征高句丽,故意试探李靖说,你一生戎马征战,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为我大唐立下不世之功,现在只有东边的高句丽尚未征服,你怎么看?李靖说话了,这是他一生中第二次,也是*后一次在老板面前说这么多话。他说:“臣往者凭藉天威,薄展微效,今残年朽骨,唯拟此行。陛下不弃,老臣病期瘳矣。”他把此前的战功全部推到老板身上,然后表态征高句丽自己能随行,希望老板不要嫌弃我年纪大,一身病。这一年,他74岁。老板当然没有同意。老板只是试探一下,心满意足地走了。这下,年迈的李靖应该长舒一口气——老板对他彻底放心了。……
Zui爱君 Zui爱君,是微信公众号“Zui爱历史”创作团队的集体笔名。两位主创者均为《南方都市报》原高级记者,分别为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华中科技大学文学(传播学专业)硕士。曾在《抗日战争研究》(北京)、《二十一世纪》(香港)、《历史月刊》(台湾)等刊物发表多篇史学论文,参与编著、合著有《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洪流:中国农民工30年迁徙史》等著作。Zui爱历史 “Zui爱历史”公众号(ID:solovehistory)自2017年5月创办以来,坚持“纯原创+深历史”的写作模式,用一年时间,迅速笼聚50万+粉丝,创作出多篇爆款文章,跻身微信原创历史类公众号前五名,曾荣获2017年度289Media“zui jia 历史自媒体”、一点资讯“zui ju 价值阅读榜·金榜”等荣誉称号。
读史随劄-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 内容简介 《钱穆先生全集:读史随劄》各篇,多就原稿整理;其有先发表于杂志期刊者,皆注明于各篇篇后。整理工作虽力求慎重,然疏漏错误...
东莞文人年表-(上下册)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李君明是广州精研地方文献的专家,曾任《全粤诗》副主编★ 本书是查阅东莞及周边地区(...
见证飞虎:飞虎奇兵鲶鱼雷恩 本书特色 《见证飞虎》是昆明飞虎队纪念馆专题介绍馆藏飞虎队文物资料精粹的系列丛书,其中《见证飞虎系 列之飞虎奇兵鲶鱼雷恩》...
金陵旧颜 本书特色 通过民国名人的笔尖,旧都风貌、市井风情缓缓流淌而来,有助于我们了解原汁原味的老南京。金陵旧颜 内容简介 南京有着一段段说不完的历史故事,故而...
历史与看客 本书特色 《知识分子丛书:历史与看客》写出*火的大学教授张鸣,道尽历史坏脾气。*热的知识分子心肠,深挖国人劣根性。皇帝、太后、丞相、军官、诗人、伶人...
《俄国农民史(全2卷)》内容简介:本书追溯的是从基辅罗斯之前一直到17世纪中叶俄国农民的发展历史。通过对这段时期俄国农民社会、
本书是“现当代世界文学丛书”的一种,是“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院士、“全美文学艺术院”院士、国际笔会美国分会主席诺曼.梅勒成
宁波古代历史文化研究资料索引-(1900-2008) 内容简介 关于宁波历史文化研究资料的索引,以前所见皆为专题性的,如王守仁、黄宗羲、朱之瑜等,皆有人编...
大宋帝国三百年-文功武治宋太宗:公元976年至997年军政故实-(上)-4 本书特色公元976年,太宗赵光义即位。践祚第二日,颁布“五条意见”(即位大赦诏),不...
《玩出来的学习力:给孩子的逻辑思维游戏书(认知篇)》内容简介:本书4~5岁的幼儿对数和量的关系形成认知,可以进行大小比较,加减
解脱篇-苏子语典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中华书局《苏轼文集》(六册)、《苏轼诗集》(八册);语文出版社《三苏全书》(20册)为底本。以河北人民出版社《苏轼全集校注》(...
《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960—1279)》内容简介:文人士大夫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颇为独特,比起统治阶层和普通民众,这一群体看待佛教
蒋介石父子1949危机档案 本书特色 国共内战结束后、国民党军队在各个战场接连失利、恶性通货膨胀及金融危局如累卵之际,蒋介石如何因应?为什么*后决定以台湾作为“...
伦敦新闻画报:火烧圆明园:old summer palace was burned 本书特色 《伦敦新闻画报》是英国伦敦一份重要的新闻画报,创刊于1851年,关...
孙文革命圣经和易经:the bible and the book of changes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印质优良,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8月1版1印...
KayAnnJohnsonprovidesmuch-neededinformationaboutwomenandgenderequalityunderCommu...
《会吃的女人更美丽》内容简介:食商,即饮食商数,类似于我们常说的智商、情商、艺商等概念。如今,人们对于饮食的追求不再仅仅是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内容简介:社会治理是学术界重点关注和研究的中国特色社会学概念。基层社会治理是中国社会学学者参与社会治理
我们的青春 本书特色 《我们的青春》是以1938年出版的《抗大动态》为线索支撑,通过广泛的搜集资料来讲述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学生的学习生活,革命事迹,爱国情怀等多方...
诗说中国五千年.宋辽金元卷 本书特色 中国诗歌渊源流长,从诗三百到楚辞、汉赋,魏晋南北朝的乐府。从唐诗、宋词、元曲,到近代白话自由诗,无不饱含着诗人浓烈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