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塞林格经典短篇小说集《九故事》的开篇《抓香蕉鱼很好的日子》里,西摩开枪自杀,留给读者无尽的悬念:西摩为什么自杀?《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很初发表于《纽约客》杂志,于1963年结集出版,包括《抬高房梁,木匠们》与《西摩:小传》两个中篇,以西摩的二弟巴蒂为叙述者,讲述“格拉斯家族”的轶闻,回顾西摩生前的种种往事。
《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为J.D.塞林格*后一篇中篇结集,是《九故事》《弗兰妮与祖伊》的有力补充,解密西摩生前往事,续写“格拉斯家族”的轶闻往事。
大约二十多年前,我们一大家子饱受流行性腮腺炎的折磨,某天晚上,我*小的妹妹弗兰妮被连人带床搬进了我那间貌似无菌的房间,那是我跟我大哥西摩合住的房间。当时我十五岁,西摩十七岁。凌晨两点左右,我被这位新室友的哭声吵醒了。我一动不动地躺着,听她号啕大哭,几分钟后,我听到,或许是感觉到,我旁边床上的西摩有了动静。那些日子里,在我们两张床之间的案几上一直放着一把手电筒,以备不时之需,不过我记得还从没用过。西摩打开手电筒,下了床。“奶瓶在炉子上,妈嘱咐过。”我对他说。“我刚刚喂过她,”西摩说,“她不是饿了。”他在黑暗中走到书橱边,将手电筒沿着书架慢慢地来回扫着。我从床上坐了起来。“你要干吗?”我说。“我在想或许我该给她念点什么。”西摩说,一边取下一本书。“老天,她才十个月大。”我说。“我知道,”西摩说,“婴儿有耳朵,他们听得见。”
那晚西摩打着手电筒给弗兰妮念了一个故事,那是他*喜欢的一个道家的故事。直到今天,弗兰妮还发誓说她记得西摩曾经给她念过这个故事:
秦穆公对伯乐说:“你如今上了年纪。你家中是否有人能替你给寡人相马呢?”伯乐答:“一匹好马可凭其体态外形来挑选,但一匹绝尘弥辙的上乘骏马却稍纵即逝,缥缈如轻烟。我的儿子们才能平庸;他们见到一匹好马固然能够识别,却识别不了上乘的骏马。然则我尚有一友,名九方皋,是个卖劈柴和蔬菜的,但凡有关马的事情,其眼力绝不在我之下。恳请陛下召见他。”
穆公遂召见九方皋,旋即派他前去寻找一匹坐骑。三个月之后,九方皋回来禀报已找到一匹。“如今马在沙丘。”他又道。“此马何等模样?”穆公问道。答曰:“呃,为一褐色母马。”待得打发人去取马,却发现是匹乌黑的公马!穆公大为不悦,召见伯乐。“你那位朋友,”穆公道,“领我之命去寻马,弄得一团糟。你道怎的,他连马的毛色性别都分焉不清!关于马他究竟懂些什么呢?”伯乐满意地叹了口气。“他当真已到此等地步了吗?”他高声叹道,“哎,那他的价值不啻于一万个我了。我实不能与他相提并论。皋放眼所见乃精神之机制。了然精华所在,故抛平常细节于脑后;既着眼于内在本质,外在特征则可视而不见。其所见即为其所欲见,而非其所不欲见。他只看他应看之物,至于不必看者一概不屑之。善相马如皋者,确乎有本领相尤比马更贵重之物也。”
待马来到,果然是匹上乘的骏马。
我在这里重述这个故事,不仅是因为我总不厌其烦地给十个月大的孩子的父母或哥哥们推荐一篇好文章来充当安慰奶嘴,而且另有一个原因。此后紧接的是关于1942年一次婚礼的记述。在我看来,这段记述独立成章,有开始有结尾,以及必死的命运,独具一格。不过由于我是一个当局者,我觉得有必要提一句,1955年的今天,那位新郎已不在人世。他于1948年自杀了,当时他正和妻子在佛罗里达度假……不过毫无疑问,我真正想说的是:自从新郎永远地退居幕后,我终究也没能想出我可以派谁代替他去寻马了。
1942 年5 月下旬,潘塔奇斯马戏团的退休杂耍演员莱斯·格拉斯和贝茜·盖勒格的子女们——一共七个——夸张点说,遍布在美利坚合众国的四面八方。我是这家的老二,当时正躺在佐治亚州本宁堡的部队医院里,害的是肋膜炎——十三个星期步兵基本训练留给我的小小纪念品。双胞胎沃特和维克一年前就被拆散了。维克在马里兰州一个拒服兵役者的拘留营里,而沃特随着一支野战炮兵部队正待在太平洋上的某个地方——也许还在路上。(我们始终没能完全搞清楚,在那段特殊时期,沃特究竟在哪里。他从来不怎么爱写信,等他死后我们也没了解到多少关于他个人的情况——几乎可以说是零。1945 年深秋,他在日本死于一场荒唐得难以形容的美国大兵事故。)我的大妹妹,波波,按出生年月算排在我和双胞胎之间,她是海军女子预备队的少尉,断断续续地驻在布鲁克林的一个海军基地。那年春夏,波波一直用着我大哥西摩和我在纽约的那套小公寓,我俩入伍后,那套公寓实际上就是空关着了。家里*小的两个孩子,祖伊(男)和弗兰妮(女),跟我们父母一起住在洛杉矶,我父亲正在那里为一家电影公司当星探。那时祖伊十三岁,弗兰妮八岁。他们俩每星期都参加一档电台的儿童智力问答节目,名为《智慧之童》,这名字中的刻薄讽刺倒是很典型,随着电波传遍东西海岸。我还是索性在这儿提一笔吧,我家所有的孩子,都有一阵子——或者说,在某一年——是这档每周一次的《智慧之童》节目聘用的“嘉宾”。西摩和我于1927年*早参加《智慧之童》,当时我们一个十岁,一个八岁,节目是从那家老旅馆默里山饭店里的一间会议厅里“放送”出来的。我们七个,从西摩到弗兰妮,都用化名参加过这个节目。这听起来也许着实反常,我们都是杂耍演员的孩子,这个人群通常对公开扬名不抱反感,可是我母亲有一回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谈到职业儿童都不得不背负精神上的小十字架——正常意义上的社交圈往往令人向往,而他们却与之格格不入——因此母亲在这一问题上采取了不屈的立场,从来没有动摇过。(到底该不该把大多数,或者所有的“职业”儿童当作扰乱治安者,并相应地给予惩处、怜悯抑或毫不留情地诉诸法律,这会儿根本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眼下,我只想作如下声明:我们从《智慧之童》这个节目所得的收入支持我们中的六人念完了大学,如今正把第七个送进大学。)
我的长兄西摩——此时此地我几乎就是一门心思地要写他——1942年时是一名下士,所属部队当时仍叫空军。他驻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B-17 轰炸机基地。我相信,他在那里是做代理连队秘书。我不妨加一句,这不是括号性质的补充说明,西摩是我家写信*少的一个。我这辈子收到他的信也不到五封。
不知是5 月22 日还是23 日早晨(我家的人都从来不在信上写日期),我那张本宁堡部队医院里的病床脚边搁着一封我妹妹波波的来信,当时他们正在我腰部横膈膜处贴橡皮膏(这是对肋膜炎病人常规的医疗措施,据说能保证病人不会因为咳嗽而浑身散架)。贴膏药的磨难结束之后,我开始读波波的信。信还在,逐字逐句抄录如下:
亲爱的巴蒂:
我正紧赶着打包,所以这封信会很短,但也会很犀利。“拧臀”海军上将做了个决定,他必须飞往一些不知道叫什么的地区,说是出于战争的需要,他还决定带他的秘书随行,只要我这个秘书肯听话。我真是受够了。先不说西摩,我的随行意味着我得在冻得死人的空军基地蹲白铁皮活动房,咱们的战士会对我孩子气地动手动脚,还有飞机上那些供你呕吐用的可怕的纸质玩意儿。问题是,西摩要结婚了——是的,结婚,所以请你好好听着。我没法到场了。这一趟我会去哪里都没个准,总得六个星期到两个月的时间吧。我见过那姑娘。我觉得她是个绣花枕头,但长相着实不赖。我也不是肯定她就是个绣花枕头。我是说我见到她的那晚,她说了没两个字。只是坐在那儿微笑,抽烟,所以说什么也都不公平。我对他们的浪漫史压根一无所知,只晓得他俩明摆着是去年冬天西摩驻在蒙默思堡时认识的。女孩她妈可真是太绝了——只要是艺术她都能插上一指头,每星期两次去见一位地道的荣格派心理学家(那晚我见她时,她问了我两次,有没有接受过精神分析)。她告诉我她真是希望西摩能和更多的人打交道。话音未落又说她真是很爱他的,诸如此类的话,还说在他上电台广播的那几年里,她一直近乎虔诚地收听他的节目。我知道的就这些,只是你必须去参加婚礼。如果你不去,我这辈子饶不了你。我可是当真的。母亲跟老爸没法从西海岸赶到这儿来。弗兰妮得了麻疹,此其一。顺便说一句,你听了她上星期做的节目吗?她津津有味地讲了一大段,说她四岁时经常等家里没人的当儿,如何在房间里飞来飞去。那个新的播音员比格兰特差劲——甚至可能比早先的沙利文还差劲。他说她当然只是梦见自己会飞咯。小妞儿活脱脱一个小天使,坚持自己的说法,寸步不让。她说她肯定自己会飞,因为她回到地面时,手指上总有在电灯泡上抹到的灰尘。我真想见到她。还有你。不管怎么样,你必须去参加婚礼。不得已的话,就开个小差去,反正求你去吧。6 月4 号,下午三点。压根没什么宗教仪式,就在63 号街女方祖母的房子里举行。某法官大人会来做主婚人。我不知道房子的门牌号,不过就在离当初卡尔和爱米那个豪宅两扇大门的地方吧。我打算拍电报给沃特,不过依我看他已经上船出发了。拜托你去一趟吧,巴蒂。西摩瘦得跟只猫儿一样了,脸上一副心醉神迷的表情,就是让你没法和他说话的那个表情。也许一切都会好的,不过我恨1942 年。我想我到死都会恨1942 年的,只是总体而言。爱你,等我回来再见吧。
波波
J.D.塞林格(1919—2010),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犹太富商家庭,从小聪慧却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中学辍学后被父母送往军事学院就读,后又有几次大学就读经历,都以退学告终。在哥伦比亚大学夜校部就读期间,其写作才华被良师发觉,发表了数篇短篇小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断写作,应征入伍,参加过诺曼底登陆与犹他海滩战役,后又从事战时反间谍工作。 1948年,遭受多次退稿后,其备受好评的短篇《抓香蕉鱼*好的日子》在《纽约客》上发表,此后又在该刊上发表多篇作品。1951年,《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大获成功,成为美国文学经典,后又陆续出版了短篇集《九故事》、中短篇故事集《弗兰妮与祖伊》,以及中篇集《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却日益远离媒体,在乡间过着隐居的生活,也鲜有新作问世。2010年,塞林格在新罕布什尔的家中过世,享年91岁。
《帝业凰途(全三册)》内容简介:三年前,是他亲自送她去楚国和亲; 三年后,又是他亲手灭了楚国,迎她重返故土…… 世事苦长,宿
少年血 本书特色 苏童的小说,擅长以异常华丽诡异的想象力和流畅的叙述结构,讲述过往的故事,尤其是女性的故事。他笔下的祸端和是非,源于人性的丑恶和卑贱,人性的压抑...
一塌糊涂 本书特色 “面对作为假象的人生,需要一种彻底的激情,这是一种真正的迷狂,只有这样,才能把人生当作一场盛宴来品尝……”一塌糊涂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青年作家...
校园QQ系列 圣域传说 时空穿梭派 本书特色 “新生代”童话家中,李志伟的写作视野比前辈更开阔,童话思维也更富有张力,在他的笔下,魔怪、科幻、推理、惊悚都早已融...
去远方 本书特色 郝景芳近年来获奖作品精选!篇篇经典!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新民周刊、腾讯文化等全国媒体蜂拥关注!刘慈欣、韩松、宝树、陈楸帆鼎力推荐!去远...
玻璃之城 本书特色 卡桑德拉·克莱尔的长篇小说《玻璃之城》讲述了:阿利坎特的恶魔塔像插入天空的玻璃针,渐渐褪色的阳光从它们的表面反射出来,宛若昏暗的彩虹。见过阿...
《香初上舞》内容简介:少侠毕秋寒与丞相公子圣香一并行走江湖,并且要追查二十年前四大高手被杀之谜。偏偏赶上多事之秋,江湖纷争
海上繁华梦-全二册 本书特色 中国言情小说的历史源远流长,至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的大量输入及域外言情小说的陆续译介,尤其是晚清“小说界革命”思潮的兴起,...
《睡在汽车里的女孩》内容简介:-文坛巨匠都在读的奇才作家克莱门特!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作者扬·马
人鱼之歌 本书特色 当代的犯罪小说书写中,无人能像麦克德米那样从发自内在的慈悲心去观照暴力本质;而且在杀戮的阴影下,还能编写机巧圆滑的对白,穿插冷面笑匠式的幽默...
西厢记选评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古典文学爱好者王实甫《西厢记》向称“天下夺魁”,为元杂剧代表作,其人物形象、情节关目、辞藻曲文对后世戏剧、小说中的才子佳人故事...
天使,望故乡 本书特色 与诺贝尔文学得主刘易斯、福克纳和海明威并驾齐驱令福克纳赞叹,被凯鲁亚克奉为偶像的天才作家探索时间、信念、孤独和死亡表现超载生存时空的勇气...
物怪人间 本书特色 人们总喜欢说“恶行恶状”,习惯把善恶符号化,反而无视恶意本身,但其实*深的恐惧都来源于日常,比如抽搐的灯光,呆滞的声...
《谢谢你,赠我空欢喜》内容简介:沧桑十几岁跟着一个电影导演私奔,后来堕落为夜总会的吸毒小姐,等她回头的时候,已经陷入万劫不
中国古典名剧导读丛书-西厢记 内容简介 《西厢记》,在戏剧结构、矛盾冲突、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达到了元杂剧的一个...
信 本书特色 《信》是东野圭吾第四度入围直木奖的作品。书中的主人公是一对在父母死后相依为命的兄弟:因工作受伤而失业的哥哥武岛刚志,为了筹备弟弟的学费,铤而走险犯...
金戈枭雄:长篇历史小说 本书特色 冒顿,中国有史以来**位统一草原的君主。他控制的范围东到辽河,西至巴尔喀什湖,南抵长城,北达贝加尔湖,面积比汉朝还大。为训练一...
像狗一样奔跑 本书特色 也许你曾被人笃定这辈子没什么大出息,也许你没有按照所谓的标准长成一个好少年,也许你依然迷茫不知何去何从,也许你到现在仍然一事无成。不过,...
《欢迎来到实力至上主义的教室2》内容简介:高度育成高中是以实力作为衡量标准的实力至上主义学校。隶属于最底层D班的绫小路清隆,
《妈阁是座城》内容简介:《妈阁是座城》首发于2014年,荣获亚洲周刊十大华文小说奖、《当代》年度长篇小说以及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