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史学大家钱穆《国史大纲》课堂版,历经六十载传奇面世!
2. 源于北大盛况空前的课堂、修订于西南联大、完备于香港新亚书院;被顾颉刚和牟宗三评价“课讲得很精彩”“极得学生欢迎”。三度开讲,影响千万人。
3. 此书以钱穆于新亚书院第三度讲授“中国通史”为底本,也是*为成熟完善的版本。尘封多年的讲义,更精粹的讲述,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4. 与国史扛鼎之作《国史大纲》相副相应,各有互补,而篇幅精简,堪称“《国史大纲》课堂版、极简版”!大家讲述,通史经典。
5. 通贯超识,多有创见,其秦汉史研究几被各家奉为圭臬。
6. 一贯以“航拍”视角审视中国民族文明,有大格局。
7. 论述精到,通俗易懂;一本书领略原汁原味的现场感!
8. 简体横排版本,裸背锁线装帧,阅读体验更佳!"
钱穆弟子余英时称:“我渐渐明白原来他多年在北大等校讲授中国通史的过程中,读遍了同时史学专家在一切重大关键问题上的研究文字,然后根据他自己的通史观点而判定其异同取舍。”钱先生讲中国通史,一定程度上“包含了整个民国时期的史学史”。
牟宗三:钱先生在北大,课讲得很精彩,学生们都很欢迎他。讲秦汉史以钱宾四先生为*好,研究秦汉史莫不以钱先生为宗师。
黄仁宇:钱穆先生可能是将中国写历史的传统承前接后带到现代的首屈一指的大师。
余英时:钱先生是开放型的现代学人,承认史学的多元性;但同时又择善固执,坚持自己的路向。他毕生以抉发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其现代意义为治学的宗主,生平著述之富及所涉方面之广,近世罕见其匹。
马悦然:钱穆在本世纪(20世纪)中国史学家之中是*有中国情怀的一位。他对中国的光辉的过去怀有极大的敬意,同时也对中国的光辉的未来抱有极大的信心。在钱穆看来,只有做到以下两件事才能保证中国的未来,即中国人不但具有民族认同的胸襟,并且具有为之奋斗的意愿。
顾颉刚: 钱宾四先生,在北大任历史讲席已越10年,学识淹博,议论宏通,极得学生欢迎。其著作亦均缜密谨严,蜚声学圃,实为今日国史界之*人,刚敬之重之。
美国耶鲁大学授予钱穆名誉博士学位时的颂词:你是一个古老文化的代表者和监护人,你把东方的智慧带出了樊笼,来充实自由世界。
作者简介
钱 穆(1895—1990)
史学大家、一代通儒
字宾四,江苏无锡人。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任院长。1966年移居台北。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其专著丰富,达80多种,逾1700万言。
叶 龙
新亚书院哲学教育系及新亚研究所毕业,曾师从钱穆多年。后获香港中文学历史学系荣誉文学士、香港大学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
曾任香港能仁书院院长、能仁哲学研究所及中国文史研究所教授及所长。
钱穆先生曾三度讲授“中国通史”:一于北京大学,二于西南联大,三于香港新亚。
在北大讲授四年,前来旁听的学生众多,每一堂近三百人,坐立皆满,盛况空前。在西南联大讲授时,听课场面颇为壮观,乃至钱先生要上讲坛都无路可走,需踏着学生的课桌才能通过。尔后,钱穆先生辗转于香港,复讲“中国通史”课程。本书便是以钱穆先生在香港新亚书院第三度讲授课堂记录稿为底本,可视为“《国史大纲》课堂版”。
尘封多年的讲义,更精粹的讲述。这本书以传奇的方式整理面世,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当时,一部《国史大纲》从传统文化的演进中汲取民族复兴和国家变革的精神力量,使无数国人深受激励和鼓舞,进而寻求抗战救亡之道;而今,这部《中国通史》以其历史格局和文化情怀的双重担当,将给当下读者以新的启迪,为我们再次提供回望历史、面对未来、重塑个人知识格局的可能。
钱穆弟子余英时称:“我渐渐明白原来他多年在北大等校讲授中国通史的过程中,读遍了同时史学专家在一切重大关键问题上的研究文字,然后根据他自己的通史观点而判定其异同取舍。”钱先生讲中国通史,一定程度上“包含了整个民国时期的史学史”。
牟宗三:钱先生在北大,课讲得很精彩,学生们都很欢迎他。讲秦汉史以钱宾四先生为*好,研究秦汉史莫不以钱先生为宗师。
黄仁宇:钱穆先生可能是将中国写历史的传统承前接后带到现代的首屈一指的大师。
余英时:钱先生是开放型的现代学人,承认史学的多元性;但同时又择善固执,坚持自己的路向。他毕生以抉发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其现代意义为治学的宗主,生平著述之富及所涉方面之广,近世罕见其匹。
马悦然:钱穆在本世纪(20世纪)中国史学家之中是*有中国情怀的一位。他对中国的光辉的过去怀有极大的敬意,同时也对中国的光辉的未来抱有极大的信心。在钱穆看来,只有做到以下两件事才能保证中国的未来,即中国人不但具有民族认同的胸襟,并且具有为之奋斗的意愿。
顾颉刚: 钱宾四先生,在北大任历史讲席已越10年,学识淹博,议论宏通,极得学生欢迎。其著作亦均缜密谨严,蜚声学圃,实为今日国史界之*人,刚敬之重之。
美国耶鲁大学授予钱穆名誉博士学位时的颂词:你是一个古老文化的代表者和监护人,你把东方的智慧带出了樊笼,来充实自由世界。
作者简介
钱 穆(1895—1990)
史学大家、一代通儒
字宾四,江苏无锡人。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任院长。1966年移居台北。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其专著丰富,达80多种,逾1700万言。
叶 龙
新亚书院哲学教育系及新亚研究所毕业,曾师从钱穆多年。后获香港中文学历史学系荣誉文学士、香港大学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
曾任香港能仁书院院长、能仁哲学研究所及中国文史研究所教授及所长。
美国的历史-从蛮荒时期到帝国时代 本书特色本书将美国人早期的探险、殖民、独立战争、新国家的建设、疆域的发展、奴隶问题、南北战争、新民主政治等历史活动还原再现,目...
唐诗现场 本书特色 诗歌,向以文学作品出现。“诗史”之说,源于唐朝,民国大师陈寅恪首创“诗史互证”的史学研究方法,以诗证史,以史解诗。短短数十字乃至十数字的一首...
深宫轶事 内容简介 巍峨的宫殿群内蕴藏着中国深厚的历史和文化,高墙朱门深宫厚帷深藏着无数人所不知的故事和典故。本书由资深专家和学者编写,帝后嫔妃、王后臣宦、珍宝...
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1943年,同盟国宣布退出不平等条约、蒋介石写下中国的命运,在开罗与罗斯福和丘吉尔...
《上海历史之源:福泉山》内容简介:上海福泉山遗址的发现,极大推动了上海地区史前考古的进展,完善了上海自马家浜文化到马桥文化
鱼羊野史-第5卷 9-10月 本书特色 人类,有的时候聪明,有的时候傻,但始终在进化。历史不是镜子,历史是开了又落的花,朝花夕拾跟高晓松一起,重温故国、故城、故...
《政治学的邀请》是萨瓦特尔邀请三部曲之政治篇,认为政治是一种公民意识的自觉召唤,呼吁读者勇于认识政治、介入政治,虽然我们
齐鲁文化 本书特色 齐鲁这种地域文化如何能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思想、文化的主流,并至今产生着重大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谜,一个让人费解的谜。让我们打开这本书,在...
在二战中,英、美两国修建了特殊集中营,专门用来对德国战俘的对话进行秘密监听。这些战俘的对话不仅涉及到了军事秘密,如武器技
1911-1912亲历中国革命 本书特色 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亲自采访+第三方立场=*真实客观、*接近本来面目的历史!一位普通在华外国人对当时时局的实地观察与切...
《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内容简介:作为亚洲国家的日本,在实现了“富国强兵”,保持了国家的独立,登上了自封的“东方世界的指导者
漫画歇后语-03 内容简介 看漫画,学中华文化——歇后语。在台湾漫画作家孙家裕编创的这本《漫画歇后语3》中,你将学到如下歇后语:一个萝卜一个坑——各有...
「如果北韓有的是謊言和核彈,我有的就是真相和文字。」北韓揚言要「在這個宇宙除掉他」,南韓領事館曾拒絕他「我們這裡幫不了你
嘉庆事典 内容简介 历时较长的朝代,均经过由盛而衰的历程,清朝也不例外,在历经康熙、雍正乃至乾隆时期的鼎盛之后,嘉庆之时,已处由盛而衰阶段。本事典所述,就是清朝...
无陂不成镇-全二册 本书特色 本书从历史文化的视角对“无陂不成镇”这一文化现象做了深入解读,对于了解、研究相关地域文化具有借鉴价值。该书...
辛亥革命-走向共和:你所不知道的 本书特色 “辛亥革命”并非专指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从字面上理解,辛亥革命好像是辛亥年(1911年)发生的革命...
中国数学史大系 第1卷 本书特色 《大全》全书是编年史,自上古以迄清末,共分八卷,各卷自成断代史,除复原古代算法的形式,并对照以近代算法外,将尽量收入各家*新研...
《古代中国的文明观》内容简介:今天人们定难想象,上古时代,黄土高原曾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荒漠化源于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始于
中国史纲 本书特色 《中国史纲》旁征博引,纵橫捭阖,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以讲故事的方式详细介绍中国古代的社会变迁、思想变革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及活动,生动活泼,...
本书是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所承担、由我所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现代化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