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之地,山环水绕,五方杂处。历史上大量多次的移民为陕南带来了迥异的民风、民情、民俗,这些文化元素与当地文化基因相互碰撞、融合,沉淀为陕南多元混融的民间文化,形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流光溢彩的聚宝盆。
本想寻找一颗星,却发现了一个群星灿烂的星河。
——莫言
陈非的考察与写作为人们打开 了一个神秘的音乐盒子,也解读了一个鲜为人知的,诗情、温情、浪漫而又开放的陕南。
——赵季平
陈非先生从一名记者变成一位优秀的作家,一个真正有价值、有重量的文化行者,一沉下去就五六年,他这种精神在当下难得可贵。
——余秋雨
陕南民歌可谓大汉天声,它像《诗经》一样古老,可喜的是它还鲜活地存在,还有人在研究发掘它的魅力。《在陕南发现中国》这本书写得不易,作者陈非先生也像我一样在为传统文化做义工,值得钦佩。
——白先勇
陈非的这本书以散文的笔法、诗歌的语言、小说的结构来叙述陕南地区那些地方民俗、民风、民歌,这是一项伟大的艺术创新。
——肖云儒
"一碗看似豪爽简单的糍粑,内在其实精致复杂。首先得把熟透的洋芋倒进事先准备好的石窝里,一个一个地碾碎、揉捏,等变成了一团有黏性的泥状,就可以打了。打得直到表面起糊形成凝胶,变成一块不透明的“蓝田玉”的时候,那就是糍粑好了。要达到这个效果,不仅需要有力气的人,还需要付出足够的腕力和持久的耐心。
接下来就像变戏法一样,只需用力一提,整团糍粑就会落进盆里。当然这种“变戏法”只有经验丰富的人才能做到。
糍粑要好吃,烧汤也很关键。野水芹或者萝卜叶子酸菜是一周前就窝好的。吃前只需捞出切碎,在锅里放上油,炒好后加水烧开,放入葱花、辣椒和捣碎的大蒜,瞬间满屋飘香。
糍粑扯成小团就可以直接放进汤里食用,味感绵密,软糯滋润,只需薄薄一片,就可以让人回味无穷。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一个家庭细致的生活味道。这种做法其实和江西打米糕手法一致,远隔万里的默契,或许要追溯到上古江西一带人们吃熟食这一习惯的形成。他们不会想到,这种转化的手法一直被传承下来,并在长江上游一个不知名的支流上被演绎得生机勃勃。
与老太太聊天间,一位年轻媳妇走了进来,体态丰满,相貌平平,眉间却隐隐带着山水人的乖巧,见有陌生人,抿嘴一笑,算是打过招呼。她说糍粑已经做好了。
我贪婪地吃着这种独特的美食,老太太慈祥、爱怜地看着我:“慢慢吃吧,还有的。”
天空在夕阳落下的瞬间显得分外明亮,天际的彩霞、彤云以及红日似乎触手可及,远远地听有人唱着歌从山路的拐角处走来。我正惊诧,老太太却告诉我,一定是他的老头子回来了。
得知我是专程回来听渔鼓的同乡,渔鼓的主人一下子就与我拉近了距离。他放下肩上的家什,随手拿了一条板凳坐了下来。
歌师虽然已六十多岁,却很健康。他不知从什么地方掏出一只很少见的旱烟袋,点燃后,一股草木清香的烟草味弥漫开来。歌师告诉我,待他吃完这锅烟就唱给我听:
正月里姐望郎,拜年客又广,只见拜年不见郎。
二月姐望郎,二月菜花黄,手拿扇子打得蜜蜂往。
三月姐望郎,三月活路忙,拿起刀子去开荒。
四月姐望郎,四月正栽秧,栽了秧子麦子黄。
五月姐望郎,五月麦子黄,割了麦子好栽秧。
六月姐望郎,六月大太阳,拿起扇子扇风凉。
七月姐望郎,七月谷子黄,打了谷子点冬粮。
八月姐望郎,八月秋风凉,耕了田地点冬粮。
九月姐望郎,九月菊花黄,晒干谷子好入仓。
随着歌师一只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敲打,这个简陋的竹筒竟然发出了不同凡响的天籁之声。歌师的声调似孝歌,带着忧郁的哭腔,时而又夹杂着独白。
他看我听得认真,饶有兴致地给我讲起了柞水渔鼓。
柞水渔鼓属说唱类艺术,在演唱中加有白口,分为散白和韵白。散白以叙述故事情节、模拟人物的声态语气、衬托故事情节为主。韵白有叙事及代言两种,讲究声调抑扬、语气顿挫。区别散白与韵白的重要一点是:散白伴以云板(简板)打击节奏,韵味十足;韵白一般为引诗开篇,或有简单对句,为引语或故事主旨。
引诗有二、六、八等偶句,唱词的句式结构有七字、十字句,间有少量的五字句等形式。唱调无名称,有二句式,也称为上下句结构,即一个上句、一个下句为一段。十字句都是上下句结构,有四句式,即四句为一段的结构,多为小调或民歌改编而成,四句结构的音乐多为起承转合的四字句单乐段结构。无论七字、十字还是五字,基本词是以七字句为基准而变化。演唱时一般为音随字走,腔随情变。
……
——《在陕南发现中国》"
少数人的上海-富裕阶层生活方式探访 本书特色 雅致和前卫——透视浮出水面的上海中产阶级的棱镜;神秘和奢华——破译上海富裕阶层私密王国的密码;《少数人的上海》——...
武侠文化符号学-20世纪中国武侠文本的虚构与叙述研究 本书特色 孙金燕著的《武侠文化符号学--20世纪中国武侠文本的虚构与叙述研究》中的章节,集中于关于武侠符号...
妈祖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一部研究妈祖文化的专题著作,阐述妈祖文化千年发展的历史轨迹;从神话学角度,解读妈祖传说的深刻内涵及其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披露历史典籍中有关...
緣起於1994年由陶曉清與台大人文報社所合作的《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1975.9-1993.1》,當時由陶曉清出面邀集一百多位專業人士評審投票,從專輯整體、...
中国传统文化读本 本书特色 马新、杨朝明、刘德增、杨守森编著的《中国传统文化读本》共由绪论、结语及八章正文组成,可分为四个主题:“绪论”与“结语”为一个主题,旨...
语文零拾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江苏扬州人。《语文零拾》收集的都是作者的书评和译稿,共14篇。书中关涉中国的...
凯叔作家、声音表演艺术家、主持人。创办了超过5000万孩子喜爱的凯叔讲故事APP,至今凯叔讲故事APP已播出数万音视频故事内容,这些故事包括科学探案、奇幻冒险、...
童庆炳谈文体创造 内容简介 文体并非一个简单的体裁问题,而是关系到文章写作的全局。文体是一定话语秩序所形成的文本体式。它折射出作家、批评家独特的精神结构、体验方...
章太炎国学讲义 本书特色 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两次公开讲学记录,较系统地展示章氏深厚的国学素养,诚为国学爱好者厦研究者必读之书。《国学概论》本书...
模糊修辞学导论 本书特色 《光明学术文库》将秉承光明日报“理论前沿型、学术探索型、知识密集型”的传统风格,精心组织、精心编校、精心出版,充分发挥《光明日报》等主...
字解日本-十二岁时 内容简介 了解日本,从“字”开始梦枕貘大师*信赖的中又代言人述说日本岁时节庆背后的文字物语日本迷和日剧狂不可错过的文化密码簿字解日本-十二岁...
你是否曾想過……•冰塊加多少才不會讓飲料變淡?•為什麼加一點檸檬汁就能讓茶色變清澈?•大蒜下鍋前為什麼要先拍碎?•高湯一定要從冷水開始熬煮嗎?•大廚的完美醬汁有...
中国传统皮影 内容简介 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你,听说过皮影吗?看过皮影戏吗?早在南宋时皮影的演出曾盛极一时,皮影戏迷的狂热不亚于现在的歌迷、影迷。可如今,它仿佛是...
咬文嚼字:合订本:2012 第三季 本书特色 汉语是世界上*优美的语言之一。我国自古以来重视语文学习,讲究炼字、遣词。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热爱母语,要下功夫去...
意义的转绎-汉语隐喻的计算释义 本书特色 《意义的转绎:汉语隐喻的计算释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意义的转绎-汉语隐喻的计算释义 目录 题记**章 引论**节...
古代汉语常识-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古代汉语常识》是王力先生生前若干文章、讲话的结集,包括《古代汉语常识》《中国古代的历法》《文言的学习》等十篇。在书中,作者用...
韦政通八十前后演讲录 目录 序一:创造的人生………何怀硕序二:秋未尽,蝉不得不鸣………王立新传统与现代中国思想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儒家伦理观念的新检讨儒家伦理的演变...
日本与日本人 本书特色 一个拥有吉普赛血统和经历的欧洲人,*爱的是日本文化,没有之一;一个神经质的诗人,将敏感的触角探到日本民族的灵魂深处,让它的思想一览无余。...
回归群星 本书特色 作者通过造访世界各地的文物古迹,广泛搜集文献资料,虚心请教各国专家学者,论证了一个独特而新颖的观点。即原始时代,在地球之外存在着一种智能高度...
知识服务的语义匹配机制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知识服务语义匹配机制研究概述、本体及本体语义匹配研究基础、学习资源本体建模与语义表示、基于上...